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香港《紫荊雜誌》:近期中國外部環境處於高危敏感期!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4-8 19: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近有關北京奧運和西方壓力的報道接二連三,值得關注。一方面是美國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和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等以中國在蘇丹問題的政策為由,通過辭職和聯名發表公開信方式不斷對中國施壓;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布希、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以及各國奧委會紛紛表態支持北京奧運,反對把奧運政治化。與此同時,東突組織揚言要在北京奧運期間發動恐怖襲擊,一些非政府組織宣稱要在北京奧運期間舉行遊行示威。國際上一些反對勢力還揚言要對北京奧運染色,把綠色奧運演變成人權奧運、環保奧運,並藉機阻遏中國的和平發展。

  近期外部環境處於高危敏感期

  2008年被稱為中國奧運年,對中國既是巨大機遇,也是巨大挑戰。機遇是因為北京奧運是中國展示經濟、文化實力和國際形象的重要平台,是中華民族復興歷程中的關鍵一步。挑戰是因為各種反對勢力紛紛發難,中國外部環境處於高危敏感期。

  奧運前,中國面臨來自西方的壓力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華報道妖魔化,對一些問題進行"抹黑";二是涉華問題奧運化,把一切與中國有關的話題都與奧運聯繫起來;三是奧運問題政治化,把體育與政治掛鉤。

  對中國進行"抹黑"就是西方媒體捏造和歪曲一些事實,混淆視聽,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如11月1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國際先驅論壇報》等刊登文章稱,"北京宣布要把近3萬名在2008年奧運期間赴中國採訪的外國記者數據輸入資料庫",認為這意味著外國記者已經進入中國政府的追蹤名單。德國《世界報》還引用該報記者的"親歷"說,"在中國採訪審批要等一個星期,當地警察或者安全機關甚至還會跟蹤記者"。美國"基督教援助協會"甚至傳出消息稱,中國還制定了一個"黑名單","對參加北京奧運會的奧委會成員、運動員、新聞媒體人員以及奧運會贊助商等所有人士進行嚴格審查"。美聯社立即轉發了這條消息。實際上,西方媒體炒作的"資料庫"就是對記者的一個名額分配和註冊機制。這是國際奧委會多年來成熟的註冊管理程序,近幾屆奧運會都是按這套程序做的,中國奧組委按照這套程序進行註冊登記是為了方便外國記者進行報道採訪。為什麼在以前歷屆奧運會前行之有效的機制到了北京奧運會就成為鉗制外國記者新聞自由了?

  另外一個對中國進行歪曲報道的例子是,二月十四日,英國《獨立報》頭版刊登了一封致中國政府的署名信函,要求中國採取行動結束達爾富爾衝突,其中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的署名赫然出現在名單末尾。但當天就遭到羅格的斷然否認。第二天《獨立報》被迫道歉,稱是個"疏忽"。

  正如《華爾街日報》所稱,"越來越多的人擔心,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可能要面對大量的負面報道"。"一些激進組織正摩拳擦掌地要在各種問題上向中國發難,從其在國內外的人權紀錄到玩具和空氣質量不一而足"。一些西方媒體不僅自己竭力對中國進行抹黑,誤導民眾,還千方百計把國際奧委會、贊助商甚至一些國家的政要拉下水,共同對中國進行妖魔化。

  涉華問題奧運化是當前中國面臨的第二個挑戰。其中最突出的一個例子是,媒體曾經報道了海南一名8歲女孩在其父陪同下用55天時間長跑3,560公里抵達北京的消息。西方媒體很快做出了不同解讀,把普通的家庭教育問題奧運化。美聯社批評"奧林匹克熱把中國的孩子推向極端"。英國《觀察家報》則以"8歲女孩成為奧林匹克精神的奴隸"為題進行報道。一個普通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法問題被歸咎於奧運問題,並進而與中國的人權、民主相聯繫,最後成為西方要求中國改善民主人權的把柄。這不是牽強可笑,就是別有用心。涉華問題奧運化還體現在宗教、新聞自由、民主政治、經貿等各種與中國有關的話題都被與奧運掛鉤。美國主流媒體謬傳所謂奧運期間中國禁止外國人帶《聖經》入境,抨擊中國沒有宗教自由。人權觀察等許多非政府組織指責中國仍執行死刑制度,要求中國在奧運前廢除死刑以尊重人權。美國等一些國家議會多次通過議案,要求中國改善人權,否則將抵制北京奧運會。國際工會聯合會等勞工組織誣衊中國企業使用童工縫製奧運福娃,並誣衊中國許多企業嚴重侵犯勞工權益等等。

  西方一些反對勢力不僅力圖把中國國內的一系列問題奧運化,而且越來越把中國外交問題奧運化,並進而把奧運問題政治化。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西方一些人士以抵制北京奧運來向中國威脅,要求中國在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上施加影響。最近的例子就是斯皮爾伯格的辭職和一些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聯名申訴。而去年,美國女演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米婭.法羅也公開發文號召抵制北京奧運。

  除了少數文藝界名人外,一些西方國家政要也公開要求對中國在蘇丹問題上進行施壓。去年四月法國總統候選人之一羅雅爾就公開要求中國向蘇丹政府施壓,並提出不排除以抵制奧運向中國施壓。非政府組織更是推動向中國施壓的幕後推手。美國的拯救達爾富爾組織通過發送郵件、刊登廣告、收集信息、當面遊說等多種方式要求中國對蘇丹政府施加影響,並鼓動美國國會議員和政要以抵制奧運來向中國施壓。

  西方把中國對外政策與奧運掛鉤,不僅體現在蘇丹問題上,而且還體現在緬甸、朝鮮、伊朗等地區熱點問題上。如歐洲議會副主席麥志德就公開建議,如中國不干預緬甸,歐盟各國應抵制北京奧運。

  此外,還有少數外國政要把奧運與中國其它對外問題相掛鉤。如日本一右翼政客、自民黨原政調會長中川昭一因為擔心日本會變成中國一個省,公開要求抵制北京奧運。

  兩大勢力圖謀破壞北京奧運

  隨著奧運臨近,反對勢力可能會更加緊鑼密鼓進行活動,中國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可能不斷出現。那麼到底是誰在圖謀破壞北京奧運呢?從目前來看,力圖破壞北京奧運的勢力大體可以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來自中國境內的反對勢力。如"台獨"、"藏獨"、"疆獨"、"法 輪 功"、民運分子等。北京奧運被這些反對勢力看作是難得的好機會。他們利用中國想辦一屆成功奧運的心理,紛紛活躍起來,力圖製造各種麻煩,提出種種要求並與奧運掛鉤,以迫使中國政府妥協和讓步。

  以陳水扁為代表的"台獨"勢力就乘機打出"入聯公投"的旗號,力圖以奧運拼選舉,實現法理"台獨"。而"藏獨"的首腦人物達賴則頻繁竄訪世界各地,幾個月時間訪問了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十多個西方大國,會見各國元首,宣揚藏獨主張,給中國外交帶來較大負面影響,中德關係因此一度出現"寒流"。" 疆獨"分子也召開大會,進行動員,熱比亞則獲得美國總統布希接見。

  第二類是國際反對勢力,主要是西方的一些反對勢力。大體可分為三種:一是西方媒體。它們主導著國際輿論,掌握國際話語權,往往成為妖魔化中國,破壞北京奧運的主要推手。有的自覺和不自覺成為破壞北京奧運的鼓動者和宣傳者。二是各種非政府組織。它們在掌握信息、收集情報、製造話題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許多媒體、政要所得到的信息和資料都來自各種非政府組織。一些非政府組織還通過遊行示威、發送電子函件、刊登廣告等方式向外國政要遊說,誤導媒體和民眾。第三類是西方一些國家的政要和重要人士。這些人雖然不擔任政府要職,所發表的言論不代表所在國政府的正式立場,但其言行具有較大的政治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西方社會有不少反對勢力力圖破壞北京奧運,但並不是西方社會的主流。西方國家政府基本上都明確表態支持北京奧運。即使是西方媒體,多數主流媒體對奧運報道相對客觀。

  對於少數人在北京奧運問題上的鼓噪,國際社會主流人士都紛紛表示了鄙視和譴責。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表示,抵制奧運會的行為完全是錯誤的。而美國國務院針對部分議員的提案也做出澄清,美國不會因為蘇丹等問題而抵制北京奧運會。布希總統多次明確表示將接受邀請到現場觀看北京奧運會並反對把其它問題與奧運掛鉤。而日本225名議員成立了超黨派的"支持北京奧運會國會議員之會",專門表達了對北京奧運會的支持。年初德國聯邦議會召開了一次以"奧運憲章、北京 2008奧運會以及尊重人權"為主題的聽證會。儘管一些反華勢力力圖將人權與奧運掛鉤,但聽證會最終卻做出了"不主張抵制北京奧運"的聲明。

  有人想借奧運改變中國

  來自中國境內的反對勢力如上所述具有各自的政治目的。那麼西方社會少數人力圖妖魔化北京奧運、破壞北京奧運的動機又是什麼呢?

  力圖破壞北京奧運的各種勢力可以說三教九流都有。因此其目的也各不相同。其中很大部分是因為對事實真相不太了解。許多要求把北京奧運與達爾富爾掛鉤的西方文藝界名人甚至政要從來沒有去過達爾富爾,他們受到少數媒體輿論的誤導和非政府組織不實信息的影響而不自覺地加入到把奧運問題政治化的潮流中。斯皮爾伯格也是西方反華勢力利用和綁架的犧牲品。

  對於一些人權、環保、和平等非政府組織而言,它們竭力推動把涉華問題奧運化,直接目的就是把奧運作為可以向中國政府提條件和要求的重要籌碼,希望以此迫使中國在這些領域滿足他們的願望和訴求。

  對於西方一些國家政要和重要人士而言,有的是出於政治鬥爭和選舉需要。如羅雅爾提出把北京奧運與達爾富爾問題掛鉤,是為了體現其重視人道主義和民主人權,獲取選民支持。有的是為了政治利益需要,通過把各種涉華問題與奧運掛鉤,以迫使中國在相關問題上做出讓步妥協。如美國國會一些議員力圖把匯率、貿易逆差等問題與奧運掛鉤,變相對華施壓。有的是因為受到自身意識形態偏見影響,力圖防範和遏制中國,如日本的一些極端右翼保守政客要求像抵制1980年蘇聯奧運會一樣抵制北京奧運會。

  至於西方媒體,有的是因為本身就具有強烈的價值偏見或反華背景,一貫對華不友好,力圖破壞北京奧運不足為奇。但對於多數西方媒體來說,對華抹黑並非其主觀願望,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少數媒體利用國際社會對中國崛起的高度關注,不斷炒作或捏造一些事實,容易吸引眼球,擴大影響,從而造成其它主流媒體被迫跟進。

  但事實上,無論是西方媒體、政要還是非政府組織,北京奧運之所以不斷被炒作和政治化,還有一個更大的背景,那就是中國的日益強大。

  面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國際上尤其是西方一些勢力不僅不願看到,而且千方百計想阻止。而恰恰中國又把北京奧運看作是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的一件重大事情來認真對待,要舉全國之力、全民之心來舉辦一屆成功的奧運會。中國最擔心受到各種干擾和破壞,而西方一些反華勢力則抓住中國的"軟肋",必然要拿奧運說事,利用各種渠道,使盡各種手段發出各種不和諧之音,千方百計製造麻煩,進行誣陷,破壞北京奧運,牽制中國發展步伐。

  與此同時,西方社會進一步希望通過奧運影響中國國內發展方向。他們認為,1980年,西方通過抵制莫斯科奧運會,成功實現了對前蘇聯的和平演變和滲透,9 年後開始出現東歐巨變。1988年西方利用漢城奧運會之際向韓國施加影響,最終導致韓國軍事政權垮台並走向民主政治。因此,西方社會一些人士認為, 2008年北京奧運應該是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與滲透的關鍵時機,紛紛要求中國改善人權狀況,擴大宗教自由,開放新聞自由,進行民主政治制度改革等等。

  對於一些把各種涉華問題與奧運掛鉤的西方社會來說,有的已經取得一定成效。如中國在蘇丹、緬甸等地區熱點問題上施加了積極影響,中國國內的新聞自由、宗教政策、民主人權等出現相當大的改善。西方因此解讀為,通過把各種涉華問題與奧運掛鉤,有利於改變中國的國際行為和發展方向。這反過來又進一步刺激了西方不斷把奧運問題政治化,力圖迫使中國繼續"就範"。(作者 鍾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20: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