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紅色尖兵:歐洲與美國沆瀣一氣,看08奧運關鍵年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8-4-7 1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鼎盛軍事 網路精華文章 錄入時間:2008-4-7

來源:中華網 紅色尖兵

   是誰賦予了奧林匹克運動會如此多彩的光環?不是「更快、更高、更強」的奧運精神,不是千百年歷史的沉澱,而是國家間權利鬥爭的需求。
   
    說到死,奧運會再大,也就是一場四年一次的世界體壇盛會,奧林匹克運動會歷史再久遠也就那一百多年的歷史,而人類為了各自的、集團的、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併發出的那血與火的鬥爭史起碼也有五千年吧!
   
    五千年歷史的賦予權利鬥爭的地位,足以讓一場奧運盛會淪為其鬥爭的附屬品。因為,政治權利作為金字塔的最頂端,他的利害關係早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只要有政治權利的需求,沒有道理不去加以利用,否則等待你的只有歷史的嘲諷。
   
    這就是為什麼,從達爾富爾問題到緬甸問題,西方世界一直在用一個鼻孔表達他對中國「踐踏人權,限制自由」的「憤怒」。這一次,拉薩的騷亂活動,在西方世界掀起的波瀾竟勝過了以往西方世界的對中國的「口誅筆伐」,這種對中國的「憤怒」已經上升到了本已與西方價值觀毫無直接聯繫的奧運會之上,便有人興風作浪,抵制奧運。
   
    本來在如此一個關鍵年份里,會爆發些尖銳的矛盾,這是尋常百姓也都可以看到一級本質。超乎筆者想象的是,西方在西藏這個問題的認識,或者說口徑如此的一致,讓人大為詐舌,不僅是報道頻繁,波及面也極其廣泛,無論是達爾夫有問題還是緬甸問題,筆者觀察的感覺完全無法與拉薩騷亂相提並論,這顯然給予人們一種有組織、有預謀的感覺。
   
    拉薩的騷亂,很容易被人聯繫到西藏問題,西方在西藏問題上的經營可以追溯到兩個多世紀前,西方在達爾富爾和緬甸的經營,雖然也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是達爾富爾還是緬甸,都不屬於中國,中國與這兩個國家政府發生的關係,導致了「人道主義危機」,也就是一個間接影響。西藏就不同了,他屬於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與西方世界又有著某一種「情節」。1950年代和1980年代的叛亂,幾經西方輿論宣傳早已被神聖化,而中國政府的處置手段則被妖魔化,這就形成了一種西方世界的傳統認識和一種讓中國尷尬境地,西藏問題不像達爾富爾問題和緬甸問題,中國可以通過向蘇丹和緬甸政府施加壓力緩和。西藏問題根本緩和不了,一旦某種意義上的「緩和」進行了,結果是無法設想的。中國能做的,也只是盡量保持冷靜,這就有了廣大武警戰士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一幕。
   
    原本一場中國人民萬眾矚目與期待的體育盛會,遭到西方世界的這一橫加阻攔,中國人民會是怎麼想的?這一點中國網際網路上發生的一切,已經有力回答了西方。
   
    那麼究竟是為什麼,西方世界會以得罪中國政府和人民,冒此不可為之險?要知道,這麼做是在自耗親和力和信用度呀。
   
    必然是巨大的利益驅使!西方世界壓根不希望中國舉辦成一場成功的奧運,如果中國期待的是一場成功的奧運,那麼其他地方必須割肉,也就是在與中國講條件。他們知道,錯過了08奧運年,以後與中國大談條件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他們清楚,錯失了08奧運年,以後的中國會更加自信。與其等到中國如脫韁野馬般跑出其可駕馭的範圍,不如先訛詐一筆,真正目的是為中國的進一步繁榮製造麻煩。
   
    要知道,無論是1936年德國的柏林奧運會、1980年蘇聯的莫斯科奧運會,還是1964年日本的東京奧運會、1988年韓國的漢城奧運會,又或是1996年美國的亞特蘭大奧運會,哪一個不是在舉辦國最為洋洋得意時申請或舉辦的?
   
    西方人肯定很後悔,沒有抵制1936德國柏林奧運會,也肯定很讚賞自己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沒有抵制德國柏林奧運會的結果是,催生了二次大戰;抵制蘇聯莫斯科奧運會的結果是,影響了冷戰的結束。
   
    那麼,中國北京奧運會呢?是不抵制他隨他而去?還是抵制他讓他死去?或許他們未必真的認為中國會像納粹德國和蘇聯那樣,但是一個繁榮的中國自信於世界,總歸是件足以讓其不快的事情。日本和韓國當年的復興和崛起,已經擠佔了他的不少利益,一旦新型實力體中國緊接而上,歐洲不會有一種快被擠出國際舞台的情緒嗎?
   
    這就決定著他們不希望看到一場真正成功的北京奧運會被歷史銘記在2008年的仲夏。
   
    東歐的波蘭、捷克等國跳出來了,領導人揚言不會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西歐大國法國跳出來了,總統薩科奇措辭激怒了整個中國。如果不是英國考慮到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德國總理默克爾在2007年因為接見達賴被中國奚落了一番。想必,他們也不會「如此太平」。

    歐洲人到底要中國開出什麼籌碼才會太平些?筆者想到了去年薩科奇訪華,中國給出的是200億歐元的訂單,才換來了新任法國總統在台灣問題上的「積極表態」。這一次事情不是發生在台灣,如果在台灣,法國或許會配合點,這一次事情發生在西藏拉薩等地。法國人是不是這麼理解了中國對他的優厚待遇?一個台灣值200億歐元,那麼一個西藏是不是也值這麼個價錢,中國先前只是為台灣買了單,沒有為西藏買單,所以,中國還虧欠法國200億歐元?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筆者也只又苦笑的份了。
   
    想當年,法國還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中法之間的彼此經營超過了40年,如此一個與新中國有著不錯關係的西方大國況且開出的是這個價錢,那其他國家呢?他們看著法國冒油,自己不會希望也得到什麼嗎?倘若真如此,那這裡200億歐洲,那麼200億歐洲,累垮中國的可能只是那最後一歐元。此時,歐洲就算是想中國崛起也難了。
   
    當然,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他們胃口的確不小,但也不至於那麼大。一中國沒有那麼愚蠢,二歐洲也沒有那麼愚蠢。中國不會為了你一個姿態投那麼多銀子,那些協約、條約和協定都隨時可能被撕毀的西方世界,誰會一直保證同一個姿態呢?歐洲自己也是有打算的,中國作為有世界影響大國,在世界多極化格局中,是一個牽制美俄的地緣力量,一旦中國因為一些事件的發生而被拖垮了,不僅是他的傳統利益將被其他國家分割,就連他核心利益也可能不保。歐洲離中國沒有任何區位優勢,最後分割中國利益大頭的也只有美俄了,弄不巧他很可能成為中國的陪葬品。
   
    歐洲想做的是,維持中國的力量在某個範圍內,想當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連個摩托化都不是,不還可以震懾蘇聯百萬鋼鐵洪流嗎?這就是歐洲的打算,當然我這裡只是打一個比方。
   
    如果說中國與歐洲從某種理想層面可以成為一對地緣政治盟友的話,現在的中國與美國之間在地緣政治上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盟友。1950年代西藏的叛亂,沒有歐洲人的參與,卻有CIA的影子,這說明歐洲在西藏問題上介入程度沒有美國深入,美國比歐洲更希望西藏可以發生些什麼有利於己的事情。從美國總統布希接見達賴到美國眾議院議長會見達賴,從美國的官方到民間,從上世紀到本世紀,美國人的西藏「情節」不可謂不淺。美國人的西藏「情節」與台灣「情節「,一西一東,好似兩把匕首瞄準著中國最為薄弱的兩個肋骨上,給人以一種挾持中國的感覺。
   
    回顧歷史,我們不難忘記,1950年代或是1980年代的台灣和西藏問題上,都彈奏出過那兩個時代中美關係的主調。聯繫今年、近年中美關係所發生的種種現象,不難想象這很可能又是一場美國對中國的小攤牌,美國妄圖以一場小攤派影響中國政局的圖謀發生在2008北京奧運會,這不得不讓人感到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先兆。
   
    作為與美國走的最近的東歐國家,他們在歷史中飽受了來自東西兩個方向列強的欺凌,造成了他們對於民族問題的敏感,也肯定存在著討好美國的需要,波蘭、捷克等國膽敢借用西藏問題,利用奧運作文章。這是需要中國相當注意的,一旦這股歪風沒有及時扼制住,事情就說不好說了。
   
    關鍵的2008年才走過了四個月,離5月20日還有40多天,離8月24日還有140多天,作為個普通人,筆者很想象這些日子西方國家還會給我們惹點這麼麻煩,即使這些日子過去后,2008的後面四個月又會發生些什麼事情。
   
    這場政治鬥爭或許才拉開了小小的一角,時間會為我們揭曉的一切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8: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