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潘錫堂:持續萎縮 民進黨不可避免的趨勢

[複製鏈接]

688

主題

715

帖子

514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千里冰封 發表於 2008-4-6 19: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民進黨接連在「立委」選、「總統」大選失利,民進黨前新潮流系總召段宜康日前表示,民進黨敗選、有最大權力的人要對敗選負最大責任,所以陳水扁應該要負最大比例的責任,而其他的責任仍是全黨要共同承擔;尤其段宜康提及民進黨連續敗選的原因之一,是清廉形象受質疑,個人操守問題惡化為全黨的集體墮落,更是意有所指。

  段宜康的炮口向內、火力全開,遭到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質疑,及遭到民進黨中評委主席高志鵬的反唇相譏。由於民進黨主席改選在即,各派系動作不斷,更凸顯322選后民進黨陷入激烈內鬥的困境,民進黨何去何從頗值關注。

  原本在競選時一再承諾「落選就退出政壇」的謝長廷,扁謝會後卻決定留任到525,使得傳言「扁謝正式鬧翻」甚囂塵上,而形成強烈的黨內鬥爭態勢。而扁謝的鬥爭,將可能延續至525以後民進黨選出新的主席,使得扁系與謝系之間的「代理人鬥爭」持續發展下去,直至其中一個派系全然獲得掌控權為止。

  事實上,322選前一段時間,有關「扁新蘇」結盟企圖爭取2012年黨內「總統」提名之傳聞不脛而走,因此「扁新蘇」蔚為選后民進黨很大的一股力量。即使如此,由於322大選民進黨慘敗,扁路線會遭到黨內檢討與批判,復以扁520缷任后勢將難以規避司法的訴追,使得扁不太可能親自露面爭取一個黨職(包括黨主席職位),來領導追隨他路線的人與敵對派系鬥爭,扁最多是隱身幕後下指導棋,至於蘇貞昌雖已公開宣示「不參選黨主席」,但由於受扁倚重、322敗選后實力猶在,韜光養晦一段時日後,很有可能成為「扁新蘇」這個選后黨內主流派系的「名義領導人」。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扁謝會晤討論選后的情勢發展時,即可清楚嗅出雙方的分歧與暗鬥之一斑。因為在扁看來,敗選辭黨主席是民進黨慣例與天經地義之事,可是在謝眼中留任代理黨主席去推動黨內改革「責無旁貸」,而謝也偏偏爭取到一股不小的勢力支持謝帶領民進黨邁向改革。選后陳水扁所主導的「持續走台獨意識路線」之派系及謝長廷所帶領的「檢討反省施政作為的溫和路線」之派系,勢必難以共存,二者當然會展開激烈的鬥爭,來決定誰的路線正確及誰能勝出。

  然而,國民黨未來的因應作為,也勢將影響民進黨內鬥的激烈程度。倘若國民黨在勝選后對民進黨的生存並不咄咄逼人,反而施政以經濟民生與台灣優先為重點,如此則將使謝的路線獲得更大的發展機會,這勢必逼使扁的路線為了求生存,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地加以抵制與抗爭,反使路線鬥爭加劇。弔詭的是,目前謝已掌握代理黨主席之戰略制高點,對於如何布局525之後謝系的勢力範圍,將擁有更多的籌碼。目前傳出黨主席「協調說」或「直選說」,已可窺出「扁新蘇」系「分庭抗禮」的局面。

  其實,目前民進黨內的兩大路線,本質上都沒有背棄台獨的原始路線,一個是扁所代表的法理台獨路線,另一個是謝所代表的溫和反省路線,前者較為躁進,後者期望能將台獨力量融入「中華民國」之內,不堅持非要正名制憲不可。至於民進黨是否會因內鬥而更加萎縮,目前看其黨內反省乍見、卻內內鬥不止,明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持續萎縮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0 04: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