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清明時節雨 千秋家國夢

[複製鏈接]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4-1 0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的清明,看來要在細雨霏霏中度過了。但作為節日的清明節本身,卻在今年走出了晦暗不明的狀態,正式成為了國家級節日———如果說節日也分等級的話。作為一個法定假日,現在的清明節實際上是把分散的個人心態上升到了統一的國家姿態,並在客觀上迫使所有的中國人都參與其中。既然如此,對於那些參與者來說,認真思考這個節日究竟有著怎樣的意蘊,而不是糊裡糊塗地放假一天,恐怕也是必要的吧。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清明節實際上是歷史最為悠久、同時也是最遲被法律承認的一個傳統節日。而在其歷史與現實之變遷過程中,我們當可發現,對於當代的中國人來說,清明節至少蘊涵著如下幾重深意:

其一,祭奠先人,標識我族。清明節是華夏文明所特有的文化符號。對於缺乏宗教信仰的中國人來說,精神上最重要的崇拜就是慎終追遠、敬拜先人了。和西方的宗教活動一樣,中國人通過這一系列儀式性活動,構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園,並由此形成了有特色的文化性格(中華民族是一個內斂、含蓄、注重思考的民族,恐怕與清明祭祖等特有的沉靜傳統有關)。古人說,「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這裡的信,當解讀為信仰的信,代表著我們這個功利年代所最缺乏的精神支柱。清明節的祭奠溝通了生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我們超越俗世生活來思考問題,回歸那丟失已久的信仰。

其二,飲水思源,傳承歷史。清明節的內容非常豐富,因為它還把幾個歷史更加悠久的古代節日也都納含於其中。這裡面最著名的就是寒食節:介子推因為不願做官而死於火中,人們每到了他的死期便不願舉火而只吃涼的食物,以紀念他的高潔品性。對於品格高尚者的紀念,是清明的題中應有之義。記得小時候春遊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去烈士陵園掃墓———我們必須要對那些為了民族解放而犧牲的英雄們有著最基本的尊重,這種尊重還應超越政治取向和黨派分歧!為此目的而設立的紀念日及祭奠儀式的重要性在於:如果不賦予某種情懷以一定的儀式,人們的感情也就無從寄託和凝固,從而易於遺忘。而對中國人這樣一個善於忘記歷史的民族來說,為紀念而設立儀式就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其三,春暖踏青,歌詠生命。清明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轉暖,萬物萌發,讓人體會到生命成長的力量。在春暖花開的清明,人們結隊出遊,憑弔先人的同時也感受春天的氣息,是謂「踏青」。《論語·先進》中記載了孔子與其弟子談論志向的一段對話。當孔子問到曾皙的志向時,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而到了宋代,我們能夠記憶的清明,更多的便是《清明上河圖》里繁榮祥和的春日汴梁了。所以,在這個緬懷先人的節日里其實也不用整天都愁眉苦臉的,老祖宗看到恐怕也不見得會開心吧。歌詠春天,就是歌詠生命的力量,體會生命從靜寂到生長的過程。目前飽受生活重壓的中國人,需要的就是這種活著的感覺。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大可以祝福他人一句「清明節快樂」!

其四,善待生者,敬始慎終。對於最終結局的關注使我們更加努力地了解死亡,並升華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一個關注現實問題的解決的過程。孔子說對待長輩的態度應該是「生,事之以禮;死,祭之以禮。」荀子曰:「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儀之文也。」這裡值得強調的是,對於生者的關注,不但是每個個體的責任,同時也是國家層面的責任,如養老保障制度便意味著政府對公民生存與死亡問題的關注。清明節成為國家的節日,其實也暗示著對某種制度進步的要求。畢竟,對於死去的人的祭奠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對於活著的人的尊重。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話,清明以及所有的紀念日也便都沒什麼意義了。

總之,讓活著的人多一次對死者的回憶,不過是歷史的短暫停留和迴光返照。更重要的是把對逝者的懷念轉化為對生者的關懷。在逝者與生者長久的對話中,人生的意義才隨之展開。清明節實際上寄託了中國人千年來對自我和他人、家族和國家的無盡期望。而我所希望的是,隨著清明成為法定節日,那些先民們所長久抱持的清明理想,都能隨著今人的努力而穿透歷史、直達我們所生活的世代。

73

主題

2084

帖子

51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12
沙發
rabbit214 發表於 2008-4-1 04:35 | 只看該作者
沙發,樓主牛牛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8: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