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進黨必須儘快揚棄台獨黨綱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8-3-31 1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政論家南方朔昨天在明報發表的評論文章稱,大選之後,真正對台灣民主仍有懸念的,關心的倒不是馬英九究竟將如何治台,而是民進黨何去何從、如何自我改造這個更嚴峻的問題。如果民進黨幸而能夠在思想與行為上痛定思痛改造成功,並改造自己的群眾,那麼不僅台灣民主將更上層樓,民進黨的制衡功能也將大增,甚至於連三度政黨輪替都有可能;但若民進黨仍兀自耽溺在爭奪殘餘權力的泥淖裏拒絕改造,甚至還更偏更激,則它就難免淪為民主泡沫,徒留遺憾。

  而民進黨改造首要之務,即是它的中上層尚存反省能力者,已到了必須將它過去那種以恨為本,將歷史因果顛倒而形成的台獨史觀、台獨意識形態及台獨黨綱加以揚棄 的時候了;而改以不扭曲的態度正面的來應對兩岸關係,以及追求台灣的尊嚴與利益。揚棄舊的包袱絕不意謂著「不愛台」或「賣台」。民進黨過去依靠那組舊意識 形態而竄起,但這種意識形態的效果早已到了它的極限;而民進黨因為這種意識形態的包袱而造成的鎖台、撕裂內部、合理化自己的無能等,則使得台灣百姓付出了 慘痛的代價,這是嚴重的「害台」。民進黨因而在大選遭到嚴重的懲罰。這是2005年縣市長選舉、2007年「立委」選舉之後的連三敗,而且是最大的敗,這種警 惕還不嚴重嗎?

  文章指出,根據全球新興民主的普遍經驗,民主初期,最先搶上政治舞台的,必然是利用既有族群、宗教、階級等矛盾而加以擴大炒作的煽動家,他們會把原本只是相對性的隔閡加以絕對化與本質化,而將它變成仇恨;會把歷史過程中的災難絕對化和妖魔化,當成自己的政治資本。台獨意識形態及台獨黨 綱乃是「本土——外來」、「獨——統」、「台灣人——中國人」、「愛台——賣台」這種仇恨二元對立的根本。台灣大選時,陳水扁說「太平洋沒有加蓋」,江霞和金美齡說「不是台灣人」或「不是人」,這些都不是一時凸槌(不小心出錯)的講話不得體,而是那種意識形態最深處真正的心聲。過去民進黨政府不容許批評,批評就是「唱衰」和「不愛台」;陳水扁因貪腐而鬧出紅衫軍,也用「中國人欺負台灣人總統」來挑起對立轉移焦點;陳唐山會罵新加坡「鼻屎大」,這都是台獨意識形態自然的結果。意識形態決定了語言、行為和做事的方法與態度,民進黨「害台」8年,這不是簡單的「貪腐無能」所能概括的,它的真正原因是意識形態。

  而這次大選,若用他們的意識形態,那是「賣台」、「香港腳」、「中國人」的馬英九當選,而且勝幅如此巨大。用他們的意識形態,這也是被他們極力妖魔化的國民黨的「復辟」。但他們所說的一切意識形態的口號,卻再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由此也顯示出經過這幾年的演變,台獨意識形態業已到此為止。台灣已跨過了民主發展初期以挑唆歷史仇恨與矛盾為政治資本的「煽動政治」這個陷阱。如果說這次大選誰是真正的贏家?那就是比煽動家政客走在更前面的群眾。

  文章指出,也正因此,選後謝長廷表示民進黨不再「壟斷本土」,這當然是可貴的覺悟,但我們也知道,修正如果只是在策略及口號層次,而不是在思想及意識形態層次,則隨時都 會原形畢露、捉襟見肘。過去二三十年來,民進黨及其群眾早已形成了一個封閉的乒乓球戲,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以台獨意識形態教育他們的群眾,而他們的群眾則反 過來以同樣的意識形態讓他們無法動彈,而且這個互動圈愈縮愈小,愈激者愈有力,這是典型的「作繭自縛」;再加上民進黨成長過程裏,一大群高度投機者變成插 班生,以更激更獨更惡劣的方式媚民進黨之俗,使得這個惡性循環圈日益趨向惡質化。這樣的惡圈,若不加以打破又怎麼可能走出新而有前途的開創之路?

文章認為,這次大選,是台獨意識形態下的「非台灣人」當選;這次大選炒作「一中市場」恐共情緒也不再有效,這都顯示出台獨意識形態的黃昏已到,必須將其揚棄。在台獨意 識形態的封閉邏輯裏,揚棄就是「賣台」,因此民進黨首要之務即是跳離自己挖掘出來的這個陷阱,而從正面來看兩岸歷史。近百餘年因中國不振,兩岸分合而各自 都出現傷痛的歷史,而這些歷史的書寫主角其實都不只是兩岸本身,而是兩岸所處的歷史情景及當時的強權。而到了今天,兩岸本身都已有了改變,已到了兩岸開始 不受環境所左右,靠自己的互動來重寫未來兩岸新歷史的時候了。兩岸重寫未來史,不代表是「統」或是「獨」,而是要在「互動行為」與「實」上以善意、慷慨、 互惠、雙贏來共創新局,最後才可在「名」上求得突破。堂堂正正、不卑不亢、有尊嚴有立場有遠見,這乃是台灣朝野應共同努力之處,也只有以這樣的視野對待兩岸問題,台灣也才有可能跳開那非生產性的,將問題簡化為「統」「獨」兩橛的死胡同。

  當民進黨揚棄台獨意識形態與台獨黨綱而勇健的參與到兩岸的未來發展上, 它才可以有著力及介入的空間。而如果我們回顧民進黨自創黨以來一路走過的痕艫,也當可發現到它在黨外至創黨初期,仍然保有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只有消極性的台獨條款,並無後來那種攻擊性、積極性的台獨黨綱。民進黨愈走愈窄,最後窄到意識形態掛帥與恨字當道。恨人者不會有良善的心與恢宏的能力,這種人註定不可 能解決問題,只會把問題愈搞愈糟。

  目前民進黨初敗,心情低沉,有些人講話暗指選民無情無義;有些人則一古腦全部推給陳水扁,而忘了自己挺扁到底的共犯責任。另外有些人則主張要走回當年的社運路線,在這個人心思治的時刻,這就讓人回想起1986、87年間一年街頭運動1800場可怕場面。這些都是民進黨未來不應該也不宜有的心態或選項。往後「一中各表」做為兩岸互動的「創造性模糊空間」將可能更加確定,當問題不再只是簡化成「統」或「獨」,台灣 在「實」和「名」上,甚至參與更大的事務上,都將會在有尊嚴的前提下發揮更大的角色,這也是民進黨未來可著力之處。

  文章指出,選舉是一時的,政黨生命 則應該是長久的。全球政黨史裏能因應時代變化而改造成功的先例並不鮮見。民進黨若揚棄自我閉鎖的意識形態與台獨黨綱,改而用堂堂正正有前瞻的態度重新出 發,自行改造,則鬥爭變成競爭,台灣對立的戾氣可消,民主更上層樓,它也能在兩岸及島內做出更大貢獻,相信不但更多優秀的專業年輕人願意投入,屆時台灣選民也會把掌聲化為選票。分水嶺上的民進黨也該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吧!
震驚的70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