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周末專題] 漢字的幽默與奧妙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6: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目錄

1. 漢字之最
2. 漢字禪解
3. 搞笑漢字大比拼
4. 中國人最喜歡的一個漢字
5. 讓外國人吐血而亡的的兩個漢字

6. 十個價值百億的漢字
7. 武則天造的17個字
8. 最淫蕩的漢字!暴笑!
9. 99.99%的人都不懂的20個漢字

10. 最土最色最滑最鬧最畜生的幾個漢字

11. 漢字的幽默
12. 從測字遊戲看漢字奧妙
13. 魅力漢字——「玉」字旁的奧妙
14. 從字體發展看漢字的奧妙
15. 漢字與處世的奧妙


[ 本帖最後由 廣南子 於 2008-4-12 08:21 編輯 ]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沙發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01 | 只看該作者

1. 漢字之最

漢字中筆畫最少的是「一」和「乙」,只有一筆;最多的是「齉」(音nang),共三十六筆。

  現代通用漢字中,9筆的字最多,約佔總數的111%,其次是10筆和8筆的字。  

  漢字中形聲字最多,我國古代《說文解字》收字9395個,形聲字占82%。

  現代通用的漢字中,左右結構的字最多,約佔總數的6067%。

  漢字文章中出現最多的是「的」字,大約每25個字就要遇到一個。

  組成漢字的「零件」叫「部首」,最常用的部首是「口」,平均每100個不同的漢字,就可能出現20個左右的「口」。

  讀音最多的字是「那」字,共有8種不同的讀音。

  漢字中同音字最多的是「yi」,《現代漢語詞典》中讀此音的字共103個,《辭海》中讀這個音的共195個。

  
  
我國第一部大字典-《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是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成書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許慎根據文字的形體,創立540個部首,將9353字分別歸入540部。540部又據形系聯歸併為14大類。字典正文就按這14大類分為14篇,卷末敘目別為一篇,全書共有15篇。

造字法上提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的謂「六書」學說。並在《說文解字.敘》里對「六書」做了全面的、權威性的解釋。從此,「六書」成為專門之學。

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人。
  

漢字共有多少個?
當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分別在公元前四世紀和公元五世紀消亡后,漢字便成為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

  人們在半坡遺址發現的6000多年前彩陶上的符號,可以說是漢字的萌芽,也稱「原始」文字。又過了3000多年,出現了商代卜辭「甲骨文」,已發現約4500字左右,被中外學者譽為「全人類的文明財富」。據有關資料載,東漢時代許慎編著的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共收字9353個,異體字1163個。晉朝呂忱著的《字林》,收字12824個。宋朝王洙、司馬光編的《類編》,收字31000余個,異體字21000個。清朝康熙時代編著的《康熙字典》,收集了47035字。191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華大字典》,共收字48000余個。新版的《辭海》,收單字14800余個。王竹溪教授的《新部首大字典》,共收字51000多個,多於《康熙字典》和《中華大字典》,是目前完成的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凝結著中華文化精髓的漢字共有多少個?前不久通過專家鑒定的北京國安資訊設備公司漢字字型檔共收入有出處的漢字91251個。專家說,這是目前收入漢字最多的也是最全的字型檔。據了解,在國安字型檔問世前,收入漢字最多的為1994年出版的《中華辭海》,共收漢字87019個,其中重複字320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3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05 | 只看該作者

2. 漢字禪解

慚愧
鬼為愧,心中有鬼也。
斬心為慚,斬除心中之鬼,是為慚愧。
人若知慚愧,常斬心中鬼,則鬼無處藏無處生。
心中無鬼則問心無愧



得捨得,寓意深刻,有舍有得,不捨不得,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欲求有得,先學施捨。
積累

積點什麼不好?偏要積累?
積累,積累,有積就有累。
累就累在一個積字上。
越積就越累。
發人深省

沒有朋友,能發得了嗎?
一點半撇的失誤,有朋友扛者,
能不發么?發人當深省之!
別忘了朋友們,
多成全周濟別人,
是發達的基礎。
當很多人希望你發時,
你就該發達了
之 不 得


世間之事,求之則不得,
不求卻得之,故而不得求之。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網內有蟲,網外有網。
宇宙時空就是各種網交織重疊的複合體。
情網,關係網敵不過法網,
網際網路敵不過因果網。
網人者往往被人網。
上網上網,
哪個人又不在網上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4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08 | 只看該作者

3. 搞笑漢字大比拼

____比」對「北」說:夫妻一場,何必鬧離婚呢!

  「巾」對「幣」說:兒啊。你戴上博士帽,也就身價百倍了。

  「尺」對「盡」說:姐姐,結果出來了。你懷的是雙胞胎。

  「臣」對「巨」說:和你一樣的面積。我卻有三室倆廳。

  「晶」對「品」說:你家難道沒裝修?

  「呂」對「昌」說: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自」對「目」說:你單位裁員了?

  「茜」對「曬」說:出太陽了,咋不戴頂草帽?

  「個」對「人」說:不比你們年輕人了,沒根手杖幾寸步難走。

  「辦」對「為」說:平衡才是硬道理!

  「兵」對「丘」說:看看戰爭有多殘酷,倆條腿都炸飛了!

  「占」對「點」說:買小轎車了?

  「且」對「但」說:膽小的,還請保鏢了?

  「大」對「太」說:做個疝氣手術其實很簡單。

  「日」對「曰」說:該減肥了。

  「人」對「從」說:你怎麼還沒去做分離手術?

  「土」對「丑」說:別以為披肩發就好看,其實骨子裡還是老土。

  「寸」對「過」說:老爺子,買躺椅了?

  「由」對「甲」說:這樣練一指禪挺累吧?

  「木」對「術」說:臉上長顆痣就當自己是美人了。

  「叉」對「又」說:什麼時候整的容啊?臉上那顆痣呢?

  「屎」對「尿」說:乾的和稀的就是不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5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10 | 只看該作者

4. 中國人最喜歡的一個漢字



在林林總總的漢字中,中國人最喜歡的一個字就是「福」字。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福」、追求「福」的民族,自從有中國文字以來,就有了「福」的象形文字,「福」字深深影響著每個中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隨著人們對「福」字含義理解的深化和文字的演進,「福」字的寫法愈來愈五花八門,當它成為最普遍的吉祥用字后,也就成為流行頗廣泛的裝飾圖形字。「福」字的裝飾變形異化足有萬千,福被象徵、誇張、雙關、畸變而賦予的寓意更是豐富多彩。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青銅器銘文上,即已有不同結構的「福」字。爾後隨著古籀、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字體的出現,「福」字書法越來越多,越來越藝術化,後人集書的《百福圖》、《千福圖》則集中了「福」字的各種寫法,讓人美不勝收。《百福圖》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篆體為基礎的字字異形圖案,即民間流傳已久的「福」字圓形圖案,其字體造型穩重、均齊、端莊,極有意趣和韻味;一種是以真、草、隸、篆百種不同寫法組成的矩形圖案。

剪紙也是「福「字藝術化中的一族。古人的作品由於年代久遠已無存世,但現代的精品卻非常之多。北京剪紙藝術家劉韌的剪紙屋專用形象標誌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該標誌以象形的「福」字作為主體,「福」字中的「示」字旁是小鳥落在大樹上,小鳥象徵著吉祥,大樹象徵著生命的根和永恆;「福」字的右邊被設計成中國傳統的 「阿福」形象,象徵著對幸福的祈禱和祝願,十分惹人喜愛。四川民間剪紙藝術家袁成祥剪的「福」字圖,精緻絕倫:整張「福」字呈鏤空圓形,外層有6隻蝴蝶圍繞著中間的「福」字飛舞,蝴蝶外還倒掛著6隻蝙蝠,蝴蝶、蝙蝠都有一個「福」字諧音,讓人叫絕。此外民間窗花中的福字,更是百花齊放,時有出新,如「牡丹捧福」、「金魚多福」、「有鳳呈福」等等,都非常具有藝術性。

除了寫在紙上、剪於紙間的「福」字外,一些建築物上的「福」字也往往被嚮往福的人們做了藝術化的處理。舊時北方有的有錢人家在影壁上書刻大型福字時,將其偏旁「示」變形成狗頭,名叫「狗頭福」,以取狗、勾諧音,寓意把福勾到家裡。浙江紹興一帶民房,尤其是農村的住家,舊時人們特別喜歡在兩側山牆上角寫上大大的「福」字,白牆黑字,遠遠望去格外醒目。有的則把整個山牆用煙煤拌和膠水塗成黑色,留出白色「福」字,顯得更為突出。這種地地道道的民間風情,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寫在牆上的「福」字,字形往往生動多變,十分有趣。有的在「福」字左右角畫上兩隻蝙蝠,寓意「遍地有福」;有的把「福」字圖案化,用鹿頭或壽星頭或桃子等吉祥紋樣組合而成,極富情趣和藝術化,寓含人們對福祿壽的追求和嚮往。在江西贛縣白鷺鄉白鷺村的一家鍾氏居民的古牆上,保存了一幅明清時期留下的「福」字圖案。該圖呈正長方形,長約100 厘米,寬約75厘米。鐫刻在主人廳前照壁的正中央。全圖筆力遒勁,流暢自如,展現的是一個書寫工整又顯靈活的「福」字。字的左上部分畫的是「回頭鹿」,下方連著一隻展翅的蝙蝠。按照客家音譯理解,「鹿」者,祿也;「蝠」乃民之福。寓意「福祿相連,富貴綿長」;字的右上部畫了一隻仙鶴的頭頸及騰空的祥雲,接上一個工工整整的「田」字,騰空的仙鶴象徵著長壽,而「田」字卻代表著田產、土地、農耕等多層含義,其不變的字形更是表現出人們對土地所有權的嚮往和依賴心理。總覽全圖,不難讓人想起世人對「福自田邊起,壽從地上升,有了爵祿,不忘農耕」這種幸福生活的渴求。

將「福」字藝術化且達到極至的當數根雕作品。如山西根雕藝術家吳靜鵬的根雕作品《福》,依千年以上古樟根(大葉樟)天然形態精雕而成,高1.90米,寬兩米,重約一百六十公斤。其字體端莊、古樸、蒼勁,氣勢恢弘,又有瀟灑、飄逸、流暢之感,把一個栩栩如生的「福」字躍然托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6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14 | 只看該作者

5. 讓外國人吐血而亡的的兩個漢字

據說一個在學中文的外國人看到"wife" 和 "I" 的同義詞表,吐血而亡。  

wife  

1.配偶 2.妻子 3.老婆 4.夫人 5.太太 6.愛人 7.內人 8.媳婦   9.那口子 10.拙荊   11.賢內助 12.老伴   13.孩子他媽   14.孩子他娘 15.內子 16.婆娘 17.糟糠 18.寶貝   19.小甜甜 20.蜜糖 21.賤內 22.達令 23.女人 24.馬子 25.主婦   26.女主人   27.財政部長 28.渾人 29.娘子 30.大姐 31.家屬   32.屋裡的   33.另一半   34.女當家的 35.髮妻 36.渾家 37.堂客 38.山妻 39.婆姨   40.中饋  

I  

1.俺 2.俺們 3.本人 4.鄙人 5.敝人 6.不肖 7.不才 8.老子    9.某 10.依   11.仆 12.乃公 13.人家 14.我等   15.我 16.我們 17.我輩 18我依 19.我曹   20.吾 21.吾們   22.吾 23.吾輩 24.吾曹 25.小生 26.小人 27.小子 28.小可 29.小的   30.余   31.予   32.在 33.洒家   34.咱   35.寡、36朕 37奴才   38.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7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18 | 只看該作者

6. 十個價值百億的漢字

_ __福
  金
  壽
  玉
  國
  皇
  王
  寶
  銀
  一

  就是這十個簡單的漢字。看了又看。每個字都值10個億人民幣。每個字都有自己的風光日子。其中個別字是很牛的。它們已經到達了另一個高度。進入身價百億的大宅門。對那些跟在它屁股後面的「漢字粉絲們」,它向來是不太客氣的。這都不是新聞。

  我知道你不信。舉個例子:一個「福」字。中華上下五千年都在沾「福」字的光。年年沾。家家沾。人人沾。其中有兩個產品最聰明。就怕聰明人有文化。這兩個產品是沾「福」字光最徹底的,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占福」,這才是它該得的稱呼。一個產品是一個「酒」,一個產品是一個「煙」,酒的名字和煙的名字,我就不說出來了,不方便說,一說出來就有廣告的嫌疑了。其實,你想想就會想到的,兩個著名的快速消費品的品名里都有一個「福」字,都是在竭盡全力和窮盡創意地表達和傳播「福」文化。通過賣「福」來賣「酒和煙」,通過賣「福」字賣了幾百億。

  看了這個事實。咱們一起來好好想想。什麼事都怕想。最怕是好好地想。尤其是怕智慧的人去好好想。因為一想。天機泄露。商機叢生。為什麼這兩個聰明的產品能將「占福」進行到底?為什麼能在「福」字里找到自己的搖錢樹?我們不可以嗎?完全可以啊!「福」字又不是哪一個人的。是我們中華兒女的,甚至是全人類的,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我們的人生里、生活中、工作中、製造的產品和服務中都創造性地引進和使用「福」字,因「福」得福呢?

  除了「福」字,其它九個字「金、壽、玉、國、皇、王、寶、銀、一」怎麼來利用其創造人生的新財富呢?我沒想好。還是這樣,我們一起成立一個「金十字研究所」,研究研究。研究透了。成果就由人民共享。

  漢字都是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8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21 | 只看該作者

7. 武則天造的17個字

盧舍那和武則天

在龍門西山南部半山腰,有龍門石窟最大的摩崖像龕「奉先寺」,寺中的主像是盧舍那 大佛,高17.14米,其中頭高4米,耳長1.9米。這尊佛像雕刻得慈祥和善,「方額寬頤」, 豐滿富態,傳說是照著唐朝女皇武則天的相貌雕刻的,因此,當地人亦稱為「武則天像」。

這佛像為何照著武則天的相貌雕造呢?

武則天是山西文水縣人,父親武士 (yue)出生於貧窮的農家,後來經商致富,又步入仕途,晉陞為利州(今四川省廣元縣)都督(統轄數州軍政的地方長官)。《舊唐書》等史料和傳說盛讚的那位星相家袁天綱,有年路經利州,看了小武則天的相貌,說是君臨天下的王相,便早早地使她產生了這個念頭和慾望。

武則天14歲上,以美名被招進宮中侍奉唐太宗李世民。不被太宗寵愛,這個有心計的姑娘便憑著自己的美貌和才智,勾引迷住了太子李治。李治繼位為高宗皇帝后,武則天又一步步排除政敵,登上皇后寶座。

武則天要「君臨天下」的念頭是很強的。她不僅逐漸插手政事,還通過各種通徑在天下樹立自己的神聖形象。

高宗敬重佛教,曾在長安為亡母長孫皇后建了大慈恩寺,並給玄奘為首的譯經事業以極大方便,但他更重道教,奉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命家家要備老子的《道德經》。因為李氏在建立唐朝之初,宣揚道教的教主老子李耳是自己的祖先,藉以抬高自家的地位,增強自家在社會上的號召力。麟德元年玄奘病歿之前,請求在公開場合改變「道先佛后」的次序 為「佛先道后」,高宗都堅決不肯答應。

武則天要想改變唐朝,建立自己的新王朝,不僅要在社會力量上打擊李氏勢力,像她稱帝后大誅李氏封王一樣;還要在形象上樹立自己至調我上、君權天授的神秘色彩。在這后一點后,利用和道教旗鼓相當的佛教是最適宜的。因此,武則天一直是把自己的形象和佛的形象有意連在一起,混為一體的。

有說是她撒著嬌,讓高宗開鑿這尊大佛時依自己形象為模特的;有說是她慷慨捐助了兩萬貫脂粉錢(大佛左側束腰部位碑刻記有捐錢事),工匠們受感動後主動依她為模特的,總之,這尊佛和其他佛像確實不同,的確是位慈祥貌美的女性模樣。

大佛塑好后,名為盧舍那。盧舍那譯意為「光明普照」,武則天後來造字給自己取名「(zhao)」,意為:「日明當人」。這相同的含義不會是巧合。

武后稱帝前夕,授意翻譯註解並大力推廣了佛教《大雲經》,明明白白暗示出武則天就是彌勒菩薩轉世,要成為女王,天下之人都將崇拜歸順。這實質上是繼盧舍那之後,又在官民心中依武則天為模特塑造的另一尊大佛像。




17個字依次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證、天、地、正、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9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26 | 只看該作者

8. 最淫蕩的漢字!暴笑!

最貪婪的:晃  

最直接的:昆  

最西方的:咬  

最自豪的:鵝  

最不怕燙的:炅  

最處女情結的:晷  

最想以數量取勝的:晁  

最變態的:嬲  

最牛X的:昊  

最無處發泄的:間  

最刺激宗教人士的:昵  

最痛苦的:旱  

最象形的:個  

女士重婚:替  

浪漫專家:智  

現在例假:晚  

我要浪漫:晤  

只會浪漫:晶  

浪漫能手:暑  

浪漫部隊: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10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32 | 只看該作者

9. 99.99%的人都不懂的20個漢字

面對這些字,任何人提筆忘字都是完全可以原諒的事情;
  
我甚至以為這些字根本不是「寫」出來的,
  
而是「畫」出來的……
  




1,目前網友投票數最多的字是:


點評:說實話,看到這個字不是魔鬼的人估計也變成魔鬼了;

按得票多少以下的順序為——

2,

(biang二聲),陝西一種特色麵食的意思;關於此字的寫法,亦有口訣可記:「一點一橫長,言字當中梁,兩邊水裊裊,中間一匹馬在扛;東邊長,西邊長,心作底,月搭牆,關公出來踢一腳,婆婆出來戳一刀,一個小孩飛上牆。」
  
點評:即便你能背下口決,都不見得能寫出來。

3,

],「一」的異體字。
  
點評:我覺得有點像「阿拉伯繁體字」,估計是古人喝多的時候發明的。

4,




「詩」的古字。
  
點評:估計在古代不認識、不會寫這個字的人,將被剝奪寫詩權利終身。

5,
一種鼠形飛鳥。
  
點評:右邊再加三塊「田」就更形象了。

6,
,沒有解釋。
  
點評:三條龍上面飄著三朵雲,明白了嗎?不明白?不明白就對了。

7,
,「雷」的古字。
  
點評:聽見打雷開始寫這個字,等寫完之後估計雨都下完了。

8,
,「河」的古字。
  
點評:感覺河裡有若干「大白鯊」似的。

9,
,「戀」的古字。
  
點評:戀愛果然相當複雜。
10,
,「口」的異體字。
  
點評:果然人嘴兩張皮,「方的」都能給說成「三角的」。

11,
,,「庭」的古字。
  
點評:一定是古代的綠化模範單位。
12,
,「葵」字最初的寫法。
  
點評:估計是古人收完玉米之後放下工具閃了干別的去了。
13,
,「邦」的古字。
  
點評:按說連「崽」字都流傳下來了,這個字沒流傳下來多少有點奇怪。
14,
,「祇" 的古字。
  
點評:如果這個字能流傳至今,「趙本山」早把名字改成倆字的了。
15,
,"褒" 的古字。
  
點評:一道門接一道門,仔細看還真有點「透視效果」。
16,
,「小羊」的古字。
  
點評:明明是「大羊」,怎麼成了「小羊」。莫非古代的羊生下來就很大嗎?
17,
,「亘」= 宣。
  
點評:如果問孔已己,他一定還以為是「茴」字的第五種寫法呢。
18,
衰」 的古字。
  
點評:下面一大堆「小」,看來是夠「衰」的。
  
  
19,
;「仙」的古字。
  
點評:看清楚了,上面不是「入」是「人」,別想歪了。
  

,「丁「 的古字。
  
點評:怪不得一直有「一丁點」的說法。如果流傳至今,姓「丁」的按姓氏筆畫為序的時候就更合適了。
  
21,
,「壹」的古字。
  
點評:銀行工作的同志應該感到無比慶幸。幸虧這字沒流傳下來。
  
22,
,「巨」的古字。
  
點評:看著像「王」字的表兄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11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35 | 只看該作者

10. 最土最色最滑最鬧最畜生的幾個漢字

(一)最土的漢字——「垚」

  這個字讀「堯」,山高的意思。並不是意外的巧合,在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之中,每個字擺成品型結構,都能派生出另外一個絕然不同的漢字。「垚」字不常見,雖說一副土頭土腦的模樣,核心卻是峭拔巍峨、直插雲霄。

  (二)最色的漢字——「姦」

  這個字讀「奸」,也好似「奸」的異體字。《說文》里解釋為「私」「盜」,《廣雅》里說是「偽」的意思。常言道:「三個女人一台戲」,這個字充滿了色情與曖昧的情調。

  (三)最滑的漢字——「鱻」

  三個魚,味道鮮香。這個字讀作「鮮」,同時,也是「鮮」的異體字。原指生魚;抑或「新鮮、明麗」的意思;也指鮮美、應時的食物。現在,街面上不少飯館喜歡採用這樣生僻的招牌,比如:「羴」、「犇」、「鱻」等等,儘管並不一定清楚它們的讀音和本意,卻給人大魚大肉、排場豐盛的感覺。

  (四)最鬧的漢字——「猋」

  這個字讀作「標」。字型很明顯,三條狗糾纏在一起,表示狗群奔跑的樣子;引申一步,便派生出迅速、飆升的意思。

  (五)最頂的漢字——「麤」

  這個字讀「粗」,也是漢字「粗」的異體。從字型上看,一大兩小三頭鹿,死死地頂在一起,似乎彼此混攪,非常有力氣;惜乎,只表達了動粗的意思。《左傳》記載:「糧則無矣,麤則有之。」這裡的「麤」是粗礪帶糠的穀物。

  (六)最畜生的漢字——「驫」

  《三字經》里說:「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除了雞和豬之外,馬、牛、羊和狗,都可以按品型結構拼成另外一個嶄新的漢字。

  「驫」,讀「標」,字型很清楚,一匹馬率領另外兩匹,風馳電掣地奔跑。這個字恰恰是眾馬奔騰的樣子。

  「羴」,讀「山」,也是「膻」的異體字。掉進羊群里還能聞著什麼好味兒?臊氣!有句成語叫做「趨腥附膻」嗎?所謂「膻」,就是羊肉的氣味。

  「犇」,讀「奔」,也是「奔」的異體字。牛,本性溫順,三頭牛碰面,也不至於太瘋狂,除非躥進了西班牙鬥牛場。這個字反倒是奔跑、急匆匆的意思。

  (七)最敏感的漢字——「毳」

  這個字讀作「崔」。三根毛兒是什麼意思呢?還是指毛髮,醫學上專有「毳毛」一詞,指人體表面除頭髮、陰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細毛,俗稱「寒毛」。既是「寒毛」,就非常敏感,它替人體傳遞冷熱寒暑的細膩感覺。

  (八)最惡毒的漢字——「蠱」

  這個字度作「古」。字型赫然在目,一隻器皿里裝著一群蟲子。其實「蟲」的繁體,就是一上兩下三隻「蟲」組合而成的。那麼,在器皿里裝滿蟲子又是為什麼呢?原來,古人把許多有毒的蟲子聚斂到一起,讓它們彼此吞食,互相殘殺,最後剩下的蟲子就是「蠱」——這玩意兒性情殘忍,毒性最烈,放在食物中,足以致人死命。

  (九)最無賴的漢字——「掱」

  這個字讀作「爬」。還用問嗎?典型的「三隻手」,從別人身上竊取不義之財。「掱手」一詞,變成了「四隻手」,仍然脫不了「賊皮」,讀作「扒手」。

  (十)最昂貴的漢字——「贔」

  這個字讀作「必」。「貝」就是錢,一上兩下三個「貝」字碼在一起,表示「用力的樣子」。俗話說:肉好吃,錢難掙。金錢、名位所在,必然要削尖腦袋往裡鑽,怎麼能不費勁兒呢?另外,有一個專有名詞——「贔屓」,讀作「必細」,是傳說中一種像龜的動物,「龍生九種」,其中一子。這傢伙不但有力氣,而且喜歡文字,正好跟石碑打交道。民間所謂「王八馱石碑」,多為「贔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12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37 | 只看該作者

11. 漢字的幽默

晶對 品說:「你們家難道沒有裝修?」

呂對 昌說:「和你相比,我家徒四壁.」

9對6說:「倒什麼立?小心腦充血!」

由 對甲說:「你什麼時候學會倒立了?」

夫對 天說:「我總算盼到了出頭之日.」

屎 對尿說:「乾的和稀的就是不一樣.」

也對 她說:「當老闆了,出門還帶祕書?」

木對 束 說:「別以為穿上馬甲我就不認得你了!」

丙對兩說:「你家什麼時候多了一個人,結婚了?」

非 對韭說:「我們蜈蚣也會走鋼絲呀?」

日對 旦說:「你什麼時候學會玩滑板了?」

大對 爽說:「就四道題,你怎麼全做錯了?」

卓對 罩說:「戴什麼頭巾,想裝賓拉登啊?」

女 對子說:「我們結婚吧,那樣才『好』!」

乒 對乓 說:「你我都一樣,一等殘廢軍人.」

兵 對 丘說:「看看戰爭有多殘酷,兩條腿都炸飛了!」

弋 對 戈 說:「別以為你帶了一把劍我就怕你,有種單挑!」

長對 張說:「你以為你是后羿啊,沒事整天背著弓幹嘛?」

扁對 匾說:「才敗選一次而已,就搞自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13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48 | 只看該作者

12. 從測字遊戲看漢字奧妙

測字,又稱拆字。根據漢字的不同形體,或增減筆畫,或拆開偏旁,或打亂結構,作出富有神秘色彩的解釋。

  測字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漢代。隋代又名「破字」,宋代則稱「相字」。

  這種信口開河的解說,當然沒有任何科學根據,不妨把它視作一種文字遊戲。
       

  早期的測字,往往和圓夢扯在一起。《朝野僉載》卷三中說洛州有個叫杜玄的,一夜他夢見其牛有兩尾,測字先生說:「牛字有兩尾,失也。」幾天以後,牛果然失蹤。這類測字頗似猜謎。

  歷代筆記和民間傳說中,有大量測字的故事,皆在捕風捉影,卻都趣味盎然。胡山源先生編過《幽默筆記》,其中有一則說,宋代有個叫謝石的,是個測字大師。一日高宗微服私訪,書一繁體「問」字讓他測算。此人沉思片刻說:「左看似君,右看似君!殆非凡人耶?」將信將疑之間,請再寫一字複測。高宗即以杖在地上畫個「一」字。謝石大驚,曰:「『土』上加『一』,『王』也。是吾君王乎!」伏地便拜。還有一個故事說,某人測一「帛」字,測字先生斷定此人家有喪事,因為「白巾」是戴孝的象徵。適逢皇帝微服出遊,也跟著測一「帛」字,測字先生卻說「帛」字上面是「皇」字的頭,下面是「帝」字的腳,好似看出了來人的身份。

  明朝末年,風雨飄搖。皇宮裡一小太監溜到宮外找個測字先生算命。他隨口說了個「友」字,測字先生驚呼「不妙」,「友」是「反」字出頭,天下必將有人造反。小太監改口說,不是朋友的「友」,是有無的「有」,測字先生說「那更糟糕」!「有」是「大明」兩字各被去掉一半,看來今朝氣數已盡。小太監還不死心,又說他測的是申酉戌亥的「酉」。測字先生作大驚失色狀,皇帝為天下至尊,「酉」是「尊」字斬頭去腳,大明還能有救嗎?小太監一聽撒腿就跑。

  漢字奧妙無窮。測字,讓它得到了一個展示的機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14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7:56 | 只看該作者

13. 魅力漢字——「玉」字旁的奧妙

一個漢字往往由不同部件組成。平時,我們經常看到部件「王」在字的左邊做偏旁,但這些偏旁絕大多數並不表示王,而是「玉」。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古時候, 「王」的上兩橫間隔小,而「玉」則寫成現在「王」的模樣。漢字演化后,才逐漸變成今天的「玉」。玉作為偏旁,最後一橫向右上角斜挑,如果順應漢字演化,也補充一點,就顯得擁擠,不夠美觀。

這類字,數量大,出現頻率廣,是學習漢字的重頭戲,再加上上文的現象,是不是就增加了學習漢字的難度呢?其實,若發現其中的規律,記憶起來就不難了。翻開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學源的字書《說文解字》就會發現以「王」為偏旁的字僅有「皇」等少數幾個,而以「玉」為偏旁部首的字有近200個,而且絕大多數均在字的左側,若在字的其它部位就有點,比如「璧」、「寶」等字。

在古代,玉作為「石之美」即晶瑩剔透的石頭,深受人們喜愛,玉石也分類繁多,品種複雜,比如「珍,寶也。「碧,石之青美者」、「瑛,玉光也」、「瑗,大孔璧」、「琨,石之美者」。到了今天,日常生活中一般不需詳分玉石種類,只要明白玉本身高貴,就能大體理解這些字。因為,分析起來,這些字左邊的玉基本都表義,右邊多為聲符,或兼表義。引申義中皆有美好純潔高尚的意味,這也就減輕了記憶負擔。

由於帶玉的字有美好的含義,可以寄託父母的希望,這類字常常在人名中用。如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有人物名叫黛玉、寶玉、妙玉,直接用「玉」字,而賈璉、賈珍、賈環這些人名中都用「玉」作偏旁,這一偏旁在《紅樓夢》中不僅表達了美好富貴的願望,相同的偏旁還表示他們有相同的輩分。

如今,以寫愛情故事出名的作家叫「瓊瑤」,她紅遍中國的作品是《還珠格格》,注意到了嗎,名稱均離不開「玉」字旁吧。諸如「玲、珍、珊、珠、琪、琳、瑛、瑜、瑞、瓏、琨、璐、璟、珂」等字,是中國人,特別是女性的姓名常用字。

另外,這類字也在成語和詩文中常見。以「瓊」、「瑤」為例,瓊「瓊樓玉宇」指神話中月宮裡的亭台樓閣,著名詩人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有:「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是大詩人醉酒後,感覺自己本來就是從天上下到人間來的,現在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寒冷難耐。 「瑤」,瑤草奇花,指仙境中的花草,《西遊記》第一回「~不謝,青松翠柏長春」就描繪了一幅草木花草繁盛的夢中仙境。日常用的成語還有瑞雪兆豐年、瑕不掩瑜、玲瓏剔透、琳琅滿目……均含褒義色彩。這樣,學通「玉」字旁的字,就方便了解古代的事情,理解中國的文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15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8:16 | 只看該作者

14. 從字體發展看漢字的奧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16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4-12 08:19 | 只看該作者

15. 漢字與處世的奧妙

中國字的奧妙,還在於可以組成五花八門的詞。那詞比字更麻煩,可以反覆組合,光成語就有上萬條,還有許多的新詞在不斷產生。中國成語外國人就更摸不著頭腦了,像積毀銷骨,本義是說一個人遭受的毀謗多了,所受的傷害能夠毀滅他,是指人言的可畏。可在法國人的漢語辭典里,卻解釋為「連續的毀滅性的戰爭造成大量的人死亡,市面上有人銷售死人的骨頭。」呸!你們法國佬才買死人骨頭呢!我們中國人講吉利,誰要那種晦氣東西?但要是把漢語言中的字和詞都弄懂了,那才叫有意思。

         古人用起漢字漢詞來有時是挺神的,簡直讓人拍案叫絕。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用字之巧早已盡人皆知。宋代還有一個叫宋祁的工部尚書,寫過一句 「紅杏枝頭春意鬧」,那個「鬧」字就十分的叫人佩服。當時朝中還有個叫張先的都官郎中,慣會用「影」字,時人稱之為「張三影」。他的「影」字句中有一句 「雲破月來花弄影」,其中「破」、「弄」二字都頗見功力,連會「鬧」的宋尚書也大為嘆服,不計身份主動登門求教。到了門口說:「尚書欲見『雲破月來花弄影 』郎中。」自隋唐以三省六部製取代秦漢的三公九卿制,就是用吏、禮、戶、兵、刑、工六部尚書來分原來「三公」的大權,史稱「還政於朝」,六部尚書,朝廷重臣,都是一品大員;那郎中官只不過是尚書手下的屬官,新入尚書麾下稱郎中,第二年稱尚書郎,第三年稱侍郎,自唐至宋元明清地位不斷上升,升至清朝的侍郎也是個正二品,終不及尚書位高權重。完全是漢字的魔力打破了封建等級觀念。張先在屏風后一聽是宋祁,連忙大聲說:「莫不是『紅杏枝頭春意鬧』尚書呀?」然而宋祁與張先鍊字的功夫終究不及大詞人秦少游爐火純青,秦少游有句「山抹微雲,天粘衰草」,據說那個「抹」字人人叫絕,時人稱之為「山抹微雲秦學士」。有次秦少游的女婿范仲溫參加一個宴會,被人冷落了半天,他便高聲道:「我乃『山抹微雲』女婿也。」滿座賓客竟無不為之傾倒。岳父的文彩可給女婿臉上貼金,除了中國文字之外,還有哪國文字能有如此寬廣無邊的外延?

今人用字比之古人也毫不遜色。比如一個「炮」字,基本含義毫無疑問是指大口徑兵器,但今人的闡釋內涵可豐富了。大口徑兵器當然還叫炮,煙花之類的娛樂用品也叫炮;爆破作業埋設的炸藥叫炮,打麻將時捉而胡之的那張牌也叫炮。若與一個「打」字相聯,在過去專指戰爭行為,後來又與爆破和打麻將有關,而今人若言「打炮」,卻與這三者毫不相干,你要是莫名其妙,不妨讀一讀女大學生陸離的新派小說《記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小說里有幾個哥們租賃了一間民房,專門用作「炮房」。陸離與男友進入「狀態」后,每次去時都帶一條幹凈床單「預設陣地」,接下來的買賣自然就是「打炮」了。由於「炮房」僅只一間而「炮兵」成群結隊,為解決供需矛盾,門口的腳墊底下還壓著一張「排班表」,誰要操炮先宣戰,簽個大名在上面,曉諭後來者,可保進入戰爭狀態后,別人不至於誤撞你的炮口。如今的大學生對於科學文化的發展真可謂建立了不世之功,拿著床單去「打炮」,真正化干戈為玉帛,一陣呻吟便彌平了血腥殘酷與魚水之歡的界限。

然而字的妙用,終究抵不上詞的工巧。曾經有個邊將,帶兵打了幾年仗,總也解決不了邊患,皇帝便派了個大臣去做監軍。監軍到了前線,深為邊關將士的英勇精神所感動,向朝廷奏報說他們「屢戰屢敗,復屢敗屢戰」,盛讚其不畏強敵英勇戍邊的精神。可是兵部尚書和那邊將有舊冤,給皇帝念這個奏摺時故意顛倒詞序,念成 「屢敗屢戰,復屢戰屢敗」,兩個詞前後錯置,倒成了邊將故意挑起邊釁、老是愛打仗、又老是打不贏。皇帝聽了很生氣,說:「情有可原,罪無可逭!」這意思很明白,那邊將只有死路一條了。但記事朝官不滿兵部尚書的陰謀伎倆,同情邊將,在記錄帝語時也學那尚書的行徑,顛倒詞序,成了「罪無可逭,情有可原。」好一個「情有可原」,竟成起死回生之功,漢字的奇妙,至此可見一斑,那是任何洋文都萬萬沒法比的。   

要說學漢字,我個人也有些心得,算是讀書三十年的一點膚淺收穫,但與文字語言學無關,不可通用。就說做人吧,需要靈活,不能拘泥於某些信條,默守理性和陳規。鄙人讀書學字,深究其理,邊學邊觀察生活,深感對漢字精義的理解,光依據辭書是不夠的,還需要在實踐中親身感悟。大凡能夠拋棄信條,違背一般道德準則的人便特別吃香;而自以為是、循規蹈矩的必定吃虧不小。其實祖宗造字,早有提示,只是我輩學識膚淺,不解其中三味罷了。

從社會生活方面講,許多常用字都各有深意。比如「人」字,結構極其簡單,但想寫好卻萬分的難。其實做人又何嘗不是如此?看似容易,實則不易。人是社會主體、萬物靈長,老祖宗們在這個「人」字的創造上真可謂上窮天機、下究人性,你看雖只一撇一捺,卻兩腿叉開,昂首而立,何等有氣勢。老實人不懂,往往用手多而用腿少,苦做苦幹,結果辛勞是自己的,功勞是別人的。為何?造字的老祖宗早就告誡我們,做人需要靠兩條腿,腿杆子硬,你才立得住;那雙手幹得再多,有時也難免費力不討好。醒眼看世人,誰的腿跑得勤,誰就混得開,好處佔盡,辦事方便。世人的解釋叫做「苦幹不如巧幹」,做人的道理盡在其中。用手需要耐苦,而用腿自能生巧。那手平時大可不必過於操勞,需等該出手時才出手;關係跑到位了,暗中出手,必定大有斬獲。

又比如三點水加上舌頭的舌字,便是「活」字。你要想玩得轉、玩得活,靠實打實地干那是不夠的,主要得用舌頭說話,巧舌如簧,吹得唾沫四濺,你就是什麼實際工作也沒做,照樣能夠糊弄領導,留給人一個好印象。古人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就是對手與舌的作用最精闢的概括與對比。

還有一個很特別的「門」字,其理深奧,不用心研究很難領會其要旨。你想走正道進前門,難矣!前門狹窄且有障礙,平凡身手如何得進?若學得乖巧些,避開前門,別求蹊徑,則後門洞開,來去方便,萬事好說好商量。看那些洋洋得意之徒,哪個不是善走後門的?而那些愁眉苦臉之人,必是前門碰壁、後門無路,以致有事難辦、有苦難訴、有志難展。其人不是不懂走後門,只是「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身居要津者不肯買賬而已。

自從市場放開以來,計劃經濟的影子逐漸不見了,習慣按部就班的人越來越難以適應社會,許多事情,得靠自己去努力。記得有位從事教學工作的前輩說過:「要想寫好詩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多用動詞,少用形容詞。」實際上眼下漢字中形容詞使用頻率越來越低,而動詞使用率越來越高,尤其是那個「搞」字,其概率幾乎超過了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公認的使用率最高的語言結構助詞「的」。請你吃飯,叫「請你搞一頓」,敬你一杯酒,叫「和你搞一杯」,玩幾局牌叫「搞兩把」,會不會辦事、是否能把事情辦好叫「懂不懂搞?」「搞不搞得掂?」甚至男同志衣服紐扣掉了請女同事幫釘上也叫「你給我搞一下。」差不多所有的動詞都被「搞」代替,無處不用「搞」,無處不可以「搞」。有人開玩笑說:「漢語言文字的全部精華都在這個『搞』字裡面。」從字面上看,這「搞」字是一個提手旁加一個高字,這已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你要多往上面使些手段,才算「懂搞」,才算「手段高明」。只看如今那些有個一官半職的,真正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中去調查研究的不多,跑上級機關跑領導家裡倒是很勤,道理何在?說穿了,就是「懂搞」。

時代不同了,如今就是做「客」,也大異從前。做客原本是輕輕鬆鬆的事,親友之間你來我往,主人一桌酒菜客人一張嘴,吃完了嘴一抹便算了事。隨著社會剩餘產品的增多和富裕程度的增加,做客是越來越麻煩。「客」字下邊是個「各」字,自然代表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來者;上邊有個寶蓋頭,大概是說做客者不可兩手空空,各人都要有各人的法寶。手中無寶,做不得客,最多只能算你吃飽了無事串門閑逛。你就是進得門來,如果主人不讓你坐冷板凳,也必定是和你打哈哈,你想辦的事,那是肯定落不到實處的。據說在漢字里「宀」代表房屋,那麼客字中這個「宀」自然代表主人的住所。有事相求者爭先恐後地擠進了這房屋,目的不盡相同,當然是各懷心事;或者請客者別有所圖,做客的琢磨不透,主客之間,互相敷衍,各打算盤。因此現在無論請客還是做客,都不會輕鬆自在。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造字時,當真料事如神,如果不是先知先覺,知道幾千年後做客有這許多麻煩,怎麼能有如此匠心?

好與壞兩個字,則更有學問。一個「土」字加一個「不」字,就是「壞」。壞,也就是對土的否定。在社會生活里,土與洋相對。人們往往指樸實為土,稱浮艷為洋;指人性中與生俱來的部分為土,稱外來影響所起的變化為洋;指傳統道德習慣為土,稱新潮時髦的東西為洋。一個人如果否定本性、背叛傳統道德、一味地放縱自己,那必定好不到哪裡去。而好字又最為古怪,有女有子,才算是好。男人一輩子打光棍肯定不是好的結局,有了女人和孩子,才算圓滿。而世上壞事,多是男人所為,女子大概是要比男子好些。中國歷史上誤民害民的昏君貪官,都是男人,把五千年歷史從頭數到尾,壞女人只有慈禧太后一個,壞男人卻數不勝數。男人往往比較放肆,有女子在場,會收斂許多,粗痞的語言動作都沒了;一旦有了女人管束,男人的很多壞習慣也會消失於無形。這麼簡單的一個字,涵蓋了多麼豐富的社會內涵!書寫起來,壞字易而好字難,包括一些有名的書法家,要把好字寫好也極為不易。老祖宗造字之時,也許早就知道後人學壞易而學好難,才如此創造安排。

從道德範疇來說,「罵」字大有講究。若只有一「口」,便成「嗎」字,詞性完全不同,字義大異其趣。字里擺明了「罵」的兩個先決條件,一是兩「口」爭先各不相讓,二是那兩張嘴不說人話,兩個條件都具備了才能「罵」將起來。因此老祖宗造字,在兩個口字下面不用人字而用了一個馬字,馬為何物?眾所同知是牲畜,而有道之人是不輕易張口罵人的。

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道德,對男人太過放縱,而對女人又太過苛刻。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重男輕女男尊女卑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在語言文字上的反映也十分的顯然。比如這個「男」字,上邊是田,下邊是力,倒底是說男人須在田頭地間多使些力氣呢?還是說男人的力量可以佔有田地?或許兩者兼而有之。男耕女織,是中國歷史上人們社會生活的主要形態,男人在土地上所花的力氣,大概是比女人要多一些;但那些田地也總是歸男人們所有,就是富戶豪門,祖宗的家業,也是不能讓女人佔有的。女兒長大了,辦些妝奩,一嫁了事,「女大不中留」,「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如此而已。沒有誰用田地作陪嫁,女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綱常倫理所在,不得佔有土地。過去一個喪夫寡居的女人,如果沒有兒子,就不能繼承先夫的田產。可見「男」字將其田高置於上而將其力低調處理,也是耐人尋味。只有大量佔有田地,你才是上等的男人、上流的男人;而若無田無地,光會使些力氣,終究流於下品。廣東潮汕地區,經濟挺活躍,某些思想觀念的轉變落後於現代文明社會很遠。尤其在生育觀上的反映,還停留在十九世紀末的中國水平上。我曾偶爾走進一戶有八個兒女的汕頭人家,問他家有幾口人,答「有三口。」這是一個十分令人震驚的答案:除了一個母親和兩個男人外,另有七個女兒皆不算齒數。但有了這個答案,我對「男」字深刻內涵的理解似乎又更為透徹。

「娘」 和「媽」兩個字,是對男尊女卑的進一步詮釋。什麼人可以做「娘」?良家女子。君不見舊社會那些庶出偏生的子女,對生身母親只能稱姨、姨娘,或謂「二娘」、 「三娘」之類,日常所呼之「娘」,不是親生母親,而是其父的原配正室。什麼人才算良家女子?也並不是你品行端方就能算「良家」。你若是個漂亮女孩,即使再端莊,但若你的母親有過不良表現或不良之名,你便也成了「小妖精」「小狐狸精」之類,算不得良家女子。俗話說:「行要好伴,住要好鄰」,即使你的母親祖母乃至十八代祖宗並無污點,但你的街坊鄰居中有不三不四的女人,你也算不得良家女子。尤其毗鄰三瓦兩舍花街柳巷,你就終日足不出戶,也必被人認為沾有煙花氣,在品行問題上會無緣無故地扣分,你便是做了「娘」,那臉上也沒有多少光彩。也許全因這些原因,天下母親對阿舅家的重視程度都遠遠超過了天下父親對叔伯家的親情。至於「媽」字,其義更雜。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唱得天下人心弦顫動,而在古漢語里「媽」和「娘」卻有著質的區別,「娘」是至親尊長,「媽」 是傭工下人,不可同日而語。做娘須是良家女子,做媽須有牛馬精神,因此娘字為女部從良,媽字為女部從馬,其理昭然。現代漢語媽已與娘同義,那是因為天下兒女越來越嬌貴,不管你做媽也好做娘也罷,你都須象牛馬般地吃苦耐勞,方能讓兒女滿意。

偶然看到陶鑄先生《松樹的風格》,雄文大義,闡幽發微,給人的啟示十分深刻。而我把卷之餘,卻頗多感慨。世上贊「松」頌「松」者自古以來就不乏其人,陶公此文並非首例。然而看那「松」字,覺得實在古怪。松木乃平常材料,何以妄自尊大?敢稱「木公」?在我看來,能稱木公者,惟有世上最古老的木本植物銀杉之樹。就是普通的杉樹,不僅正直挺拔于山野,而且廣泛作用於社會生活,也比那善盤曲而多枝節的松樹要強.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只因那些正直挺拔的樹木,雖有耿介之標,雖是可用之材,奈何風摧凋零,為數日少。倒是松樹類善彎善曲之木,儘管能鮮德薄,卻呼朋結黨,佔山據嶺,日漸坐大,於是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居然稱王稱公。

春暖花開,艷麗而芬芳,觀賞者有之,讚美者有之,偷偷攀摘者亦有之。殊不知「花」乃由「艹」「化」而來,其本質不過是一棵草,只因善於妝扮和美化自己,所以才姣姣其表,灼灼其華,眩人眼目,亂人心志。樸實的人,甘為小草,自安本份,寂寂無名地點染著大地。然而有人喜歡做秀做花,形式主義、表面文章、欺瞞領導、矇騙群眾,卻因擺出來好看,彙報起來好聽,偏能嬴得好感。貪花戀柳彷彿是人的共性,有時觀花人明知橙紅紫綠的花只是一棵草的諸般變化,永遠不會結出香甜的果實,也不可能長久地點綴風景,春痕過去便將零落成泥,仍要把其視為草木的楷模,大加讚賞。因此花兒雖然易開易敗,卻佔盡了風光;小草雖常綠於野,卻只能作為花的背景和陪襯。做花做草,惟人自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9

主題

1萬

帖子

447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4474
17
風物狂沙 發表於 2008-4-12 14:22 | 只看該作者
大開眼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040

帖子

41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16
18
搗鼓 發表於 2008-4-12 19: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