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時逢世紀末, 望大家一斉每天看一看好書善書改心改命運積德積福

[複製鏈接]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mw 發表於 2008-3-29 16: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鳳儀言行錄

王鳳儀善人簡介

王鳳儀善人諱樹桐,熱河省朝陽縣人。從小給人放牛,長大為人夯(廠尢)活(傭工),自幼就很有孝心,作工忠實,三十五歲時,見義勇為,為救友人楊柏,誓死前往,行於中途(黑夜見白日)而明道。自此講病、勸善、度人、化世,垂四十年。

一般人見不好就生氣,其實如果沒有病人,要醫生有什麼用? 要是沒有惡人、罪人,就不需要教主,也沒有可救了。不救人,怎能成道呢? 有人問王善人:「那教好?」善人說:「全世界都贊成五大教,當然全是真的。只要真信、真行,就能得道。」

五大教教主,全是存善心、行天道,寧肯犧牲身體,保全天理,發揚天性,沒有已是人非的心。各教教主,既能忍辱,那會有爭強奪勝的心呢? 不過各教信徒,以人心,體會不透聖意,才發生教爭,這是最可惜的事!

   各教信徒,應當努力糾正已是人非的錯處。教爭不息,世界不能清平。各教教徒所負的責任太大了!

各教聖經說的全是天理,耶穌講「洗心移性,默禱親一。」老子講「修心煉性,抱元守一。」孔子講「存心養性,執中貫一。」佛講「明心見性,萬法歸一。」善人講「死心化性,萬法歸一。」一是天性,人成道時,全舍了生命,性靈歸天,像電燈似的,不怕多,越多光越大。人是沒把自己的教義悟透,才自我煩惱,論勝爭強,自以為護道,那知耽誤了自己成道,你說可惜不可惜!

◎ 要想明道,就請研究王善人所講的道!

http://www.chinamorality.org.hk/gb/publication/14-content.htm

中華道德學會發行之經典善書  

[ 本帖最後由 sumw 於 2008-3-30 04:47 編輯 ]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沙發
 樓主| sumw 發表於 2008-3-29 16:48 | 只看該作者
三、孝心

樹桐十五歲的那年,仍然是為人放牛,每逢年節回家省親的時侯,他的母親,總會留些好吃的東西,拿出來叫樹桐吃,說:「樹桐,這些好吃的東西,是留下來要讓你吃的。你快吃罷!」樹桐說:「媽媽! 這些東西算什麼好吃呢? 東家那裡好吃的東西樣樣有,我都吃飽了,一口都吃不下,留給弟弟們吃吧!」樹桐這些話,就是要安慰他的母親。因為他的母親常在想樹桐的年紀如此小,在外能不能吃得飽、睡得好? 樹桐雖尚年少已能察知母親的慈懷,用此足以安慰母親的話,使母親安心。

樹桐知道,家裡窮、人多,兄弟們又爭著要穿新鞋,都以不喜歡穿鞋為藉口,天天光著腳放牛于山上。有一天東家樹德(族兄)叫他代理到親戚家送禮,樹桐想回家穿雙足弟的鞋,以全禮貌,但又回想,這樣一來又會使母親難過,終於赤著腳到親戚家了。第二天樹桐回家對母親說出這項事,他的母親說:「樹桐你這樣做是免使我難過,反倒使我更加難過,因你去的地方,亦是我們的親戚,他們看你光著雙腳,必然會譏笑我們家窮,不是更使我難過嗎?」樹桐才知道錯了。同年有一天,得免放牛休假在家裡,跟爹鋤田,父子一邊工作一邊談,父親說:「我們朝陽人,每人有五畝地,就可保安定生活……。」當時樹桐心裡就暗自立志,將來如果能發達,亦不多貧求! 以遵照父親之心意。

樹桐十六歲那年,是到新的一家做童工,這東家家裡,僱用人工多人,東家是好人,領工對樹桐也好。但是裡面,有個工人看樹桐老實可欺,時常欺負他,樹桐都不理, 一次又一次,有一天同夥里有個身材很粗的工人同情樹桐說:「樹桐你太老實了,你這樣的老實,出外當雇是不行的,你不用怕那壞東西吧! 以後再欺負你,你就跟他斗一斗,我一定會幫你。」樹桐聽了,笑著說:「我並不是怕他呢? 我離家好幾十里來做童工,我媽一定天天挂念我,若再和人打架,萬一事情傳到我父母親的耳朵里,不就更不放心么? 我是怕我媽惦念我,著急上火,才學老實,我那是怕他呢?」欺負樹桐的那人,聽到這話以後,就不再欺負他了。
http://www.chinamorality.org.hk/gb/publication/14-charter01.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1

主題

5254

帖子

1484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484
3
 樓主| sumw 發表於 2008-3-30 01:50 | 只看該作者
五、實習行仁

樹桐廿歲那年,在團山子南屯,姓李的家裡當工人。這個李東家娶妻雖年已四十還沒有兒子,所以娶了個蒙古女人做妾。這蒙古女人,才為他生了一個兒子。這李家附近有煤窯,所以這一帶的家家戶戶,都是用煤煮飯。但這蒙古女人初到此地,不會使用煤爐,煮的飯,不是生爛就是熟爛或焦。李妻王氏,因為嫉妒蒙古女人,不但不加指教,且在另一邊恥笑。李東家,每逢吃飯就生氣,因看到這種煮不成飯的飯,恐怕工人吃不飽工作不賣力。這個蒙古女人為了菜飯煮不好,時常受李東家挨打。這個李妻毫無同情心,且自得意。

樹桐來到李家當工,就是聽了這些故事,所以利用李某雇不到人工時,到他家求雇。李某自然樂意,一口承諾,非常的歡喜,親自陪著樹桐吃飯。吃著半生半熟時,李東家便開口罵她,舉手要打。樹桐看這情形,就故意說:「李東翁你不喜歡這種飯嗎? 這種飯,對勞動的人是好的。我很愛吃,有這種飯,我總是要多吃一碗的。」東家自然息怒。樹桐每逢下雨陰天,不能下地工作時,就對老東家說:「今天外邊不能工作,我來做飯。」借這機會,教著這個蒙古女人,用煤火的方法,不過半年的工夫,她學會了,李東家再免生氣,蒙古女人也不再挨打受罵了。日子長了,樹桐有一天,看到李東家心情高興時說:「二夫人拋井離鄉,來到咱這地方,是舉目無親,語言又不通,風俗習慣亦不同,只有你和少東家是唯一她的親人,你得同情她,愛惜她才對呀!」李東家聽后十分有同感,說:「我之所以對她打罵,是怕工人吃不飽,不能賣力工作,我打罵她是無奈的!

日子過得快,樹桐已滿工要回家鄉了,李東家說:「樹桐老兄,你這個人,真有良心,現在,我不生她母子氣,她母子也好多了,這全是你的功德。我希望汝,以後有為難的事,儘管來找我,只要我做得到的,一定幫你的忙。依依不捨的離別了。」

http://www.chinamorality.org.hk/gb/publication/14-charter02.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