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叫我如何不謙卑?

[複製鏈接]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3-9 0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天多高 路多長 心就多大
                             天之涯 海之角 處處是家
                               --- 《大長今》主題曲《呼喚》

我們反對基督教,揭露基督教的邪惡,「聖經」里的自相矛盾,耶穌的「犧牲」的廉價可笑,等等,都會引來基督徒們的批評,說我們不「謙卑」。對於這個指責,我一直覺得很冤枉,所以抽時間作此文以正視聽。

1)我真的很謙卑

  第一次去洛杉磯是坐飛機去的。飛機降落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當機長宣布飛機開始降落之後,我從飛機的窗戶往外看,地上的萬家燈火,好像延伸到了天邊一般。我當時的感慨是:這個城市可真大啊!

  可是,當我們在地球儀上找洛杉磯的時候,那麼巨大的一個城市,在地球儀上不過就是一個點而已。讓我們想象一下,地球有多大呢?

  太陽呢?太陽的半徑是地球的一百多倍(109倍),這意味著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一百萬倍!一百萬個地球拼在一起,那是多大?可是,太陽的半徑和整個太陽系的半徑相比,也實在是微不足道。

  銀河系呢?銀河系的直徑竟然有十萬光年!這是什麼概念?光,從銀河系的一頭跑到另一頭竟然需要十萬年的時間!據科學家們估計,銀河系裡有兩千多億顆星!我們的太陽系,在銀河系裡,實在算不上什麼,不過就是一粒沙子罷了。

  我們還知道,地球繞著太陽轉,轉一圈的時間是一年。同時,太陽系又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在轉,轉一圈的時間大約是兩億兩千六百萬年!

  銀河系是不是也在繞著一個神秘的中心在轉呢?

  想象力不夠豐富的人們也許還不能真正地了解這種量級的浩大。我們知道,在銀河系中,我們的太陽系最近的鄰居,離我們的太陽系也有4.3光年!這是什麼概念呢?假設我們和這個鄰居之間已經聯通了網際網路,信息是以光速在傳播的。那麼,我們給我們的「鄰居」發一個電子郵件,我們的「鄰居」要4.3年以後才能夠收到!

  在宇宙面前,人算得了什麼呢?人生百年,在宇宙中不過就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一瞬間而已。不管多麼偉大的人,在宇宙面前,有什麼可驕傲的呢?

  所以,我覺得我渺小的不得了,和一隻螞蟻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然而,謙卑絕對不等於放棄思考。人是很渺小的,但同時人也是很偉大的。因為,人們通過思考,觀察,試驗,竟然可以了解到如此浩渺的星空!人類創造的種種奇迹,例如宇宙飛船,計算機,網際網路,等等,我就不多說了。

1)基督教的「謙卑」是假謙卑

  基督徒們傳教的時候,總是勸別人要「謙卑」,實際上基督徒們是在勸人放棄思考。基督徒們堅持基督教信仰是「唯一真理」,面對不利於基督教信仰的證據,也不管這些證據是多麼的有力,基督徒們都拒絕承認。這樣的「謙卑」,怎麼會是真正的謙卑呢?一個真正謙卑的人,不應該固執己見,而是應該根據新的證據隨時修正自己的觀點。

  看看基督教的信仰是何等的荒謬:「神」六天之內創造了宇宙,第三天把「天下的水要聚在一處,使旱地露出來」,又造了地上的各種植物。可是,「神」在第四天才造日月和宇宙中無數的星辰!不說別的星辰了,就說這銀河系中的兩千多億顆星,「神」在一天之內就造完了,可是這第三天卻只造了地上的植物!這工作量相差得也太大了吧?

  本人有一篇舊帖詳細地剖析了基督教信仰和科學的一個矛盾,並駁斥了我見過的基督徒們的種種狡辯。在此,我們僅列出這個矛盾,供參考:

    「聖經」:人類的歷史和地球的歷史只差幾天。(「六日創世」)
    科學:人類的歷史大約三百萬年,而地球的歷史大約四十六億年。

    「聖經」:人和恐龍在同一天被造。(地上的動物都在第六日創造)
    科學:恐龍幾千萬年前就滅絕了,人類的歷史卻只有大約三百萬年。

  一般來說,宗教信仰與科學是不同範疇的事,不見得會矛盾。但是,基督教信仰和科學卻對一些相同的問題給出了矛盾的答案。儘管基督教信仰與科學明顯地矛盾了,基督徒們卻拒絕承認,卻又拿不出有說服力的解釋。所以我們說,基督徒們的「謙卑」是假謙卑,他們不尊重事實/邏輯/證據,只要一個「信」字,他們表面的「謙卑」不過是裝出來騙人上當的拙劣演出罷了。

3)佛家的宇宙觀

  本人研究佛法,時日還少,只知道點皮毛。不過,就從我知道的這點皮毛來看,我不得不驚嘆,佛法真的是大智慧。別的不說,就說說這宇宙觀。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按照我理解的佛家的說法,一個日月,四大洲,再加上一座須彌山,大約就組成了一個小千世界。據我看,佛家所說的這個小千世界差不多就是一個太陽系。那麼,一個中千世界是由一千個小千世界組成的,而一個大千世界則是由一千個中千世界組成。一個佛土,是由一千個大千世界組成的。這一個佛土有多大?宇宙中有多少個佛土呢?佛說了,象恆河的沙子那麼多,呵呵,多不勝數!

  這銀河系呢,說不定就是一個佛土,呵呵。

4)結束語

  我很謙卑,一想到宇宙的浩渺,我無法不謙卑。但是,如果把「謙卑」誤以為是完全放棄思考的話(像基督徒們那樣),就會走入基督徒們的誤區:被一個「信」字蒙蔽了理智和良知。此外,就人類以現代科技所能了解到的宇宙來看,倒是和佛祖在幾千年前描述的宇宙吻合得挺好。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沙發
chico 發表於 2007-3-9 02:11 | 只看該作者
謙卑。
謙,是易經的謙卦,此卦與別的卦大不相同。別的卦在各爻變動時,或吉或凶,或有悔吝。謙卦六爻,無論如何變動,只有吉利。究其原因,就在這個謙字。
《易經》上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對自己的崇拜對象謙卑,容易。對同類,對異類謙卑就不容易了。真能謙卑下來的人是聖人。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chico 發表於 2007-3-9 02:16 | 只看該作者

大方廣解釋--- 謙

小篆:「謙」,從「言」,「兼」聲。言為心聲,言詞不自滿,有而不居,足以見恭敬推讓之實,故謙從言。「兼」,為兩者互合之意,尊重人而謙退自處者,人亦以此相遇而互見重,故「謙」從兼聲。

其義為:

1. 敬、讓曰謙。如《史記•樂書》「君子以謙退為禮」。
2. 不自滿足曰謙。如《書經•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
3. 謙遜曰謙。如《唐書•肅宗皇后》「后性謙柔」。又如《晉書•傅祗
傳》「祗既居端右,每宣君臣謙光之道,由此上下雍穆。」

4. 卦名,易六十四卦。艮下坤上,內止外順而終有成之象。
5. 謙謙,卑遜貌。如《易經•謙卦》「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6. 喪失、虛空曰謙。如《逸周書•武稱》「爵位不謙,田宅不虧」。
7. 謙同嫌。如《荀子•仲尼》「信而不忘處謙」。
8. 謙同慊。慊然安靜之稱。

小篆「謙」,從言,從兼。「兼」聲之字多含薄小不足之義。又「言」為心聲。「謙」合此二字,其義為用言語表達內心不自足,不自滿,屈己尊人之意。此外,「兼」從字形看,還有兩者相合為一之義。故謙內含著尊重他人而謙退自我,和諧互存的深義。

《書經》云:「滿招損,謙受益」。亘古以來謙虛、謙讓即為傳統的美德。反觀今日,由於受到各種競爭意識的衝擊,這種虛心、謙下為懷的人生態度已漸為世人所淡忘。甚而,還有人認為自謙已過時了。果真如是嗎?
現代人常報怨人際關係難處,各種矛盾和糾紛使大家倍感壓力重重、煩躁不安。釀成今日人際嚴酷局面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原來人與人間的謙遜禮讓與仁義溫情,已被利害爭鬥所取代。我們冷靜想一想,當社會上都遺棄了恭謙禮讓的人性美德,這樣的生活安和嗎?快樂嗎?清朝名臣張英回復的一封家書喚醒了我們:
「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是張英寫給家人要謙讓鄰里的一封家書。家人閱罷,明白其意,主動讓出房宅邊的三尺空地。鄰家見狀,深受感動,也隨之讓出三尺,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更方便路人通過的六尺巷子。原來兩家為此爭紛不休,張英的寬厚謙和不但化解諍訟,且他的謙讓之舉,普遍為當世和後世所敬仰,留下千古的美談。這就是「謙尊者終吉」的道理。在財物、名譽、地位面前,我們要把人生短短的數十年時光,用於使身心俱傷的紛爭,還是要在人與人之間用我們的恭謙,讓爭者息,忿者平,怨者解,鋪就一條通往和諧相生、溫暖仁愛的「六尺巷」?
也許有人在身外之物面前,易於做到謙讓。而面對自己的成就,自己的貢獻,往往難以做到謙遜。《菜根譚》云:「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一但失去了謙遜的心態,再大的功勞,在傲慢自大中,會頓失光澤。背離了謙虛的存心,自滿、自傲,則再度成功就無由來臨。此同杯中水已滿,欲加之而不能的道理一樣。
其實任何一件事的成就,都是眾人合力的結果,不過是每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罷了。春秋時期的晉國賢臣介之推,在戰亂時期不畏艱難困苦跟隨公子重耳流亡,曾割股熬湯,獻給重耳。重耳當了國君后,介之推並未憑自己昔日的功績而求取功名利祿。他留下的至理名言是:「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這位不矜不伐的聖德之人,讓我們後代子孫能在功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隨時提起謙虛的心,念念不忘來自父母、師長、妻兒、同事的提攜和幫助,感恩無處不在成就自己的天時、地利、人和。人果能如此讓功於眾,謙恭為懷,則自能匯聚更多的助力,這就是「天道虧盈而益謙」之至理。
不僅如此,謙下的言行,尚可免除殺身之禍。唐朝平息安史之亂的救國功臣郭子儀,遭嫉賢妒能的奸臣陷害,他就是以謙退、仁忠來保全自己和家人,更保全了能再為親盡孝、為國盡忠的機會。最終也感化了讒言小人,他的謙退和不計前嫌的恕德,令他們明曉大義,慚愧不已。
守謙的益處不勝枚舉。古人早就發現了這自然之理:「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做人自當效法自然,以謙為懷才是受福無窮的正道啊。
「謙卦六爻皆吉」。願和煦的謙光從我們的心底透出,願柔和的謙言從我們的口中發出,願克己尊人的謙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做出,則相合共生的人際關係、安穩和樂的心境、踏實幸福的生活就會來到我們的身邊……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39

帖子

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8
4
lololol 發表於 2007-3-9 02: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chico 的帖子

贊一個!你是我見過的最英俊的熊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
chico 發表於 2007-3-9 0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lololol 的帖子

誰換了件馬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paullian 發表於 2007-3-9 23:20 | 只看該作者
基督徒的道德標準:寬於律己 ,嚴於待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7
 樓主|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3-10 02:10 | 只看該作者
頂樓上這句:

基督徒的道德標準:寬於律己 ,嚴於待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8
冷不丁 發表於 2007-3-10 02:3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嘁哩喀喳 於 2007-3-10 02:10 發表
頂樓上這句:

基督徒的道德標準:寬於律己 ,嚴於待人。

這一點,我也是同意的,而且,最讓我看不慣的是,基督徒還總愛說他這麼做是因為他擁有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9
qew123 發表於 2007-3-10 04: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嘁哩喀喳 於 2007-3-9 00:32 發表
                             天多高 路多長 心就多大
                             天之涯 海之角 處處是家
               ...


不要看到什麼東西比我們大,我們在它面前就要謙卑.

難道看大象,我們也要謙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4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2
10
sunt 發表於 2007-3-10 05:27 | 只看該作者

關於謙卑的文字遊戲

評論自己謙卑,這是一個PARADOX的現象。什麼叫PARADOX呢?比方我說:

「我覺得張三是個很謙卑的人。」

這句話沒有邏輯問題。你要麼同意,要麼不同意。至少,我講的話有可能是對的。

如果我說:

「我覺得我很謙卑。」

這句話就暴露問題了。當我自己這麼說自己的時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我其實並不謙卑!

同樣的PARADOX語言現象還有,當我說:

「張三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愛說人壞話。」

這話也暴露問題了。張三是否真的愛批評人,大家見仁見智。不過,我說完這話,說明我自己已經在說人壞話了。

完了,上完這個貼子,大家可以下結論了:

1)嘁哩喀喳 並不謙卑
2)sunt 愛說人壞話。

全文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11
常常 發表於 2007-3-11 1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sunt 的帖子

因為「某人聲稱他謙卑」,所以「某人其實不謙卑」,這樣的推理恐怕不能成立。

所謂 Paradox,就是一個命題中含有自我否定的涵義。如果你承認這個命題為真,這個命題又變成假的了。

比如:「我正在說謊」是一個Paradox。

而「我很謙卑」更像一個陳述,有點類似「我個子很矮」之類的命題。

所以本人認為
1)嘁哩喀喳不謙卑
這個論證不夠充分。

2)sunt愛說人壞話
對此沒有不同意見。
多喱咪化嗦啦柒哆!!!(1 2 3 4 5 6 7)
飛行麵條怪與你同在!拉麵!
http://zh.wikipedia.org/wiki/飛行麵條怪物信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2
 樓主|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3-12 08:09 | 只看該作者
sunt 原來是一個還比較願意講道理的基督徒(如果你是文學*城上的那個sunt的話),現在怎麼有點墮落了?這種無聊的文字遊戲、,有什麼意思呢?

倒是想請你說說,你真的相信先有地球和地球上的植物,後有日月和億萬星辰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3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3-12 18:15 | 只看該作者
充滿感激之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4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2
14
sunt 發表於 2007-3-13 00:2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嘁哩喀喳 於 2007-3-12 08:09 發表
sunt 原來是一個還比較願意講道理的基督徒(如果你是文學*城上的那個sunt的話),現在怎麼有點墮落了?這種無聊的文字遊戲、,有什麼意思呢?

倒是想請你說說,你真的相信先有地球和地球上的植物,後有日月和 ...


如果我說,我相信。你有什麼意見嗎?我代替你說了吧:sunt反科學!

先別喊口號。呵呵,做個實驗吧。找一個黑屋子,星期二在裡面摸黑種上一棵樹苗。然後,過個一天,星期三把黑屋子拆了,讓日月都照到樹苗。樹苗會死嗎?

首先,你要對「科學」的定義搞清楚。

科學是一種驗證方法,而科學所了解的對象有兩種:

第一種是可以在實驗室反覆驗證的。比如自由落體、光的速度。而且有一個重要前提是,所有實驗必須有相同的條件。如果條件不同,結論無效。比如在地球上反覆實驗的重力加速度,到了月球上,結果就不同了。

另一種是無法在實驗室驗證的,比如地球、人類歷史,包括進化論、大陸飄移、秦始皇的年齡、紅海分開等等。

科學,是一種方法,本身不是結論,僅僅是根據現有證據得出現有結論的方法。
科學家的觀點,就是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證據,所得出的不同結論。

所以,不要把「科學」,和「科學家的觀點」,兩者互相混淆。
不要因為某人的觀點和某些科學家不同,便打出「反科學」的帽子。

我知道你這些問題的動機,無非是質疑《聖經》所描寫的自然現象。那是因為你搞不清楚「科學」的定義。

再者,從基督徒的角度,既然信一位無所不能、超越自然的上帝。那麼,即便上帝如果做到一些你匪夷所思的事情,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比如說,當你小時候第一次聽說地球是圓的,你奇怪嗎?畢竟那是和你的感官認知不同的理論,不過你還是憑信心接受了。畢竟你當初還是謙虛的,承認自己的有限。同樣,等哪天你「看見」了上帝,你還是會承認自己的有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5
 樓主|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3-13 03:09 | 只看該作者
〉〉先別喊口號。呵呵,做個實驗吧。找一個黑屋子,星期二在裡面摸黑種上一
〉〉棵樹苗。然後,過個一天,星期三把黑屋子拆了,讓日月都照到樹苗。樹苗會死嗎?

你誤解了。我從來沒有說植物一天沒有陽光會死。之所以提到植物,是因為有一個基督徒在解釋「六日創世」和科學的矛盾的屍首說,「六日創世」的「一天」是很長很長的時間,例如可能是幾億年。那麼,問題就來了,植物在黑暗中生活幾億年啊?

好,現在回到你的問題上來。

這麼說吧,年代的測定,現在已經是科學界的共識。而科學界的共識就是現階段科學的結論。太陽的年齡比地球的年齡要大,這也是科學界的共識。這些測定,是全世界幾十個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用不同方法測定出來的,不同方法測定出來的結果卻都是一致的,所以才能成為科學界的共識。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聖經」,現有地球,後有太陽。按照科學,則是先有太陽,后又地球。

這是不是矛盾了?你相信科學的結論呢,還是相信「聖經」的結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4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2
16
sunt 發表於 2007-3-13 06:37 | 只看該作者

關於年代的測定

原帖由 嘁哩喀喳 於 2007-3-13 03:09 發表
這麼說吧,年代的測定,現在已經是科學界的共識。而科學界的共識就是現階段科學的結論。太陽的年齡比地球的年齡要大,這也是科學界的共識。這些測定,是全世界幾十個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用不同方法測定出來的,不同方法測定出來的結果卻都是一致的,所以才能成為科學界的共識。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聖經」,現有地球,後有太陽。按照科學,則是先有太陽,后又地球。

這是不是矛盾了?你相信科學的結論呢,還是相信「聖經」的結論?


先糾正一下,上面最後一句應該是:

「按照目前科學家的主流觀點,則是先有太陽,后又地球。」

科學界的確有很多年代測定的方法,但如何使用這些方法,並沒有完全的共識。

地質學、古生物學和考古學的年代檢測方法有幾十種;嚴格地說,我們目前無法證明其中一種方法在科學研究方法上是完全嚴謹的,只能找出一些比較「主流」的說法。所謂主流,你也知道,科學界500年的前的許多主流觀點現在已經都被推翻了。所以,「主流」本身算不上什麼,只能說是眼前看起來比較「權威」而已。

A 放射性元素測定方法(Radiometric Dating)

其假設前提的不足之處是
- 化石中的鈾衰變的速率並非恆定
- 我們根本無法知道鈾與鉛在開始時各自所擁有的含量有多少
- 地層的變動不一定是「封閉」狀態,必須考慮外來的因素

B 標準化石的計算方法

其假設前提的不足之處是
- 沉澱物沖積的速度不一定是恆定的
- 進化論所定義的「簡單」的生物的化石不一定出現在古老的地層中
- 進化地質學的標準「地質柱」並未找到證據。而現實的證據常常和理論相反。

C 碳-14測年法

其假設前提的不足之處是
- 大氣層裡面「碳十四」的比率在生物還活的時候是與現在的比率不一定相同
- 生物活時的「碳十四」含量和當時大氣層不一定相同
- 「碳十四」的半衰期只有五千五百年,超過三萬年的計算就漸漸失去可靠性
- 「碳十四」計算要求該樣本有碳,而化石中有機體(即含有碳的成份)都已經被石英換掉,再沒有含碳

現在再談聖經中的說法(比如你提的關於地球和日月出現順序),和科學主流結論不同的現象,我們如何解釋?關於這一類衝突,邏輯上的可能性有三:

1)科學家的結論和實際有差距。比如:
- 「進化論」對科學研究過程的極大幹擾
- 地層年代計算方法中,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之間的循環論證。

2)神學家的結論和實際有差距。比如:
- 歷史上的確有借鑒,比如教廷時代。

3)以上兩者兼而有之

我上面羅索一堆,並非要用聖經字句來干擾科學研究。

科學本身走的路線,就是證據、推理、結論之間循環反覆的過程。你所奉為金科玉律的結論,我沒有看得那麼不可挑戰。反過來,我也尊重一切科學家對於目前證據所推理出來的一切假設。

最後,我們相信神是超越自然的。所以關於這個關於地球和日月創造順序的個案,我相信上帝的全能。

思考題,神完成造亞當的時候,亞當幾歲?

sun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7
 樓主|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3-13 07:26 | 只看該作者
好吧,這麼說吧:

按照科學,宇宙中有很多星球比地球老得太多。按照「聖經」,地球比所有的星球的年紀都要大。

哈哈。你真的相信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18
liebling 發表於 2007-3-13 07:38 | 只看該作者
基督教本來就是一直thought control嘛。你不被控制,就不會進貢,那些神職人員靠什麼騙吃騙喝?再順便弄幾個童男童女玩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9
 樓主|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7-3-14 03:03 | 只看該作者
請 sunt 回應 17 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44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2
20
sunt 發表於 2007-3-15 01:52 | 只看該作者

我上面已經回答過了

如果要回答的話,我上面文章已經回答過了。

如果你繼續要我回答,就請重新把問題提得再嚴謹一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6: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