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之聲:長江變成「大屎盆」 水資源豐富的中國很渴

[複製鏈接]

2156

主題

2603

帖子

193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4

積分
19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風雨瀟瀟 發表於 2008-3-27 04: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為世界上第四大蘊含豐富水資源的中國本不應該是一個缺水國家,但是近些年來中國卻在用水問題上頻頻亮起紅燈。根據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亞洲研究中心的報告,中國600個城市中440個城市都出現長期缺水的問題。
   
    1990年起就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事地方水資源保護工作的蓋爾格(Wolfgang Geiger)是提出轉變傳統用水思路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評價中國政府對待水資源保護問題的態度越來越公開。
   
    環保法只是個「紙老虎」
     
    中國對待水資源保護問題的態度究竟有多公開?中國的領導人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只是停留在口頭上,還是同樣落實在實際行動上?對於這個問題,德國環境部長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最有發言權。他目前正在中國訪問,行程內容包括同中國環保總局的負責人商談兩國間如何在環保領域擴大雙邊合作關係。
   
    中國頒布的環境保護法,特別是在水資源保護方面的規定,在全世界範圍都屬於最嚴格的法律,而且這部法律早在1988年就已經頒布執行了。而目前世界各國對環保法進行修訂補充時,大多以加拿大和北歐的法律作為參照。「中國在環保問題上,只是法律執行起來有困難。」 蓋爾格說。中國環保總局在中央一層只有近220個工作人員,而在地方一級全國範圍內也只有幾千人負責環保工作。管理混亂、腐敗以及人員缺少成為中國環保工作的最大問題。
   
    「水」問題成為媒體關注的話題
   
    「水」的問題不但給中國政府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同時也越來越多地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中國日報》差不多每兩天就會報道一則有關水資源緊缺、水污染或者洪水泛濫的新聞。」 蓋爾格說。
   
    造成中國水資源緊張的原因不只是氣候變化的結果,同時更是近10多年經濟高速發展的副產品。特別是工業的發展,多年來一直採用的是只講產出不講投入的低效發展模式。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亞洲研究中心的專家表示,中國發展工業平均耗水量比發達國家要多上20%。
   
    去年中國和瑞士兩國專家一同對中國長江水質進行了考察。結論是,長江的污染情況並不像想象得那樣嚴重。30年前萊茵河遭受金屬物質污染的程度比現在的長江要嚴重8倍。
   
    長江是個「大屎盆」
   
    中國的媒體對環境污染問題的批評越來越強烈。新華社報道長江處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污染期。單純是去年一年,就有305億噸工業廢水、農業廢水以及生活廢水被直接排放到長江。環保人士批評三峽大壩讓長江變成一個「大屎盆」。蓄水漲潮的時候,各種類型的垃圾統統一股腦全進了水庫。但是同環境問題相比,經濟效益在中國始終還是被排在首位。
   
    破壞環境將吞噬經濟增長量
   
    有一種批評觀點認為,環境污染造成的代價將會吞噬中國經濟全部增長量。近些年,中國對於高科技水處理技術、合理有效用水技術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這足以讓赴華訪問的德國環境部長加布里爾感到欣喜。德國是歐洲國家中最大的對華投資國,許多德國企業開展的都是用水技術領域的業務。中國政府計劃到2010年總共投資近1400億歐元建成1000個新型污水處理廠。這對許多企業來說都是個好消息。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狂人日記》魯迅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沙發
zhousx18 發表於 2008-3-27 07:58 | 只看該作者

不排白不排,反正排到太平洋全世界可以共享!

誰叫他們享受中國的產品,把高污染的企業遷到中國,最後還要共享污染!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5: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