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一些留言,感覺有些人素質不高. 不管是在國內國外,都是中國人,即時你拿到別的國家的"綠卡",在中國人面前你可以聲稱自己是外國人,但在外國人眼裡,你永遠是中國人. 只有國家富強,在國外的中國人才能揚眉吐氣. 出國一趟,真象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感受頗多: 用的大多是中國生產的東西,缺感覺不到自豪, 國外的同胞會教你怎樣省錢,吃飯溫飽就行\住的能躺就行\交通基本靠走,生活水平比國內倒退了至少10年, 為什麼中國生產大量的商品卻賺不到錢? 為什麼中國人在國外要辛辛苦苦\省吃儉用? 為什麼中國和其他國家打交道總是吃虧? 在海外的中國人需要團結了. 中國發展到今天不容易,靠得是誰? 是美國嗎?不是,美國的好多政策是限制中國的.仔細想想,不會不明白.
——建設性的思考才能讓我們,作為一個國家,更作為一個民族做得更好。為什麼中國生產大量的商品卻賺不到錢:錢是賺到了,但可賺得更多。中國產品需要品牌。為什麼中國人在國外要辛辛苦苦\省吃儉用?:我們剛起步。為什麼中國和其他國家打交道總是吃虧? 應為我們還不是強國,雖是大國。在海外的中國人需要團結了:海外的中國人,海內的中國人都需要團結。
——北美這片土地上, 不僅華人顯得"可憐", 許許多多的人都顯得"可憐: BILL GATES 為了省10元停車費而繞停車場轉一圈; WARREN BUFFETT 把錢捐出來而不去買S550, 自己丟紙之前從來就要把兩面都寫滿; 美國前總統 BILL CLINTON 只帶10多元的簡單電子錶; 太多例子了!...在金錢面前的表現最能考驗人的素質. 難道我們有錢之後就都應該去按摩, 去洗腳, 去睡小姐嗎? 都應該去買金月餅送領導嗎?
——我百分之百同意你的觀點。我就是居住在馬里蘭,我看到了周圍華人,如何生活,嚴重缺乏娛樂生活,搞個同鄉會,大家每家帶個菜,聚一聚,這就叫娛樂。北美除了象紐約,洛杉機這樣大城市很繁華外,很多都是鄉村一樣,確實很可憐。我住了八年,如不工作,我都快得憂鬱證了。
——大家都是在討論而已,我也有一些朋友現在過著有房,有車,有地位的高級生活,再國內,但是他們照樣有憂慮。也許作者在事業上還沒碰到什麼阻礙。但是有一些人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不出賣點什麼,就再撈不到什麼了,所以很痛苦。我出國5年,雖然生活沒有以前過的風光,但是我覺得現在的生活是真的有什麼能說什麼,只要努力,就不會被人控制,但是國內,雖然再別人眼裡很風光,但是實際上卻只是有權勢,有心計的人眼裡的一個小螞蟻而已。沒有你掙扎和說話的分,我就是因為這樣出國的,所以從來不覺得後悔。
——其實中國人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總的來說日子都不好過。例如,在國外的想「進入主流社會」嗎?那是在做夢;在國內的,撿一點官商結合的權勢集團的殘湯剩飯往往就被認為「過得不錯」。當然,無論在哪裡,都有一些可以引以自豪、自慰的東西,人性如此,不然怎麼能夠生存下去。用你自己擁有的、你認為好的東西和他人的、你認為不好的東西比較,能得到什麼結論嗎?
——我同意其中一個朋友的評論,這個結論無論是否真實,但確實是戳到了海外華人的痛處。如果不是,何必如何激動呢,而且又不是少數人的情緒。曾幾何時,海外華人風光無限,然而時世變遷。中國在變,世界在變,形勢在變,海外華人確實沒有以前那麼風光了。中國與美國有很大的差異,政治、經濟、文化、觀念等等方面,同樣生活在美國的華人的境遇也有很大的不同,正如同是中國人,地位千差萬別一樣。所以,一概而論是不對的。這也是這裡爭論不休的原因。美國有很多好的地方,值得發展中的中國學習,如自由的空氣,較低的社會成本,相對平等的環境等。我在美國打電話,就覺得中國的電信太黑了,太貴了。我喜歡汽車,發現美國的汽車質量好,價格低,在美國工作,一年可以買3輛普通轎車,在國內工作,3年能買一輛。但中國也有許多地方美國是不具備的,這是不同的文化和歷史所然。在美國工作,沒有人情味。日常生活,過於單調,沒有在中國那麼豐富。等等。美國有許多優點,而且,值得我們中國和中國人去學。但中國也有自已的特點,注意是「特點」,這個特點中國人喜歡,雖然這個特點可能比美國落後,可能為美國人所不喜歡。我身邊有許多在美國生活了20-30年的人,他們現在每天還是在吃中餐,去中國超市買東西。
——差異,我認為是最大的問題。如何理解這種差異,我認為是這裡爭論的原因。你選擇,你喜歡;你喜歡,你選擇。國外也罷,國內也好,各有利弊,看你喜歡。本是在談個人的感悟,何必如此大動肝火!如果作者寫的是「海外華人很幸福」,我想,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人都不會批評他。因為是事實。但實際上,在海外生活的人並非人人都幸福,為什麼不幸福的那些人不站起來說,你說得不對,我生活得並不幸福呢?個人原因,人人皆知。當人們自信時,人們就會很寬容,很優越;而當人們不自信時,就會很敏感。
——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應該為中國的種種不好感到悲傷, 為國人的命運感到悲憫;而不是為自己能在美國多賺了仨瓜倆棗興奮得嘲笑國內的同胞.如果你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我可以原諒你, 畢竟中國的事情本就不是你的責任. 不要井底之蛙底為自己的所謂幸福生活就嘲笑別人, 有很多人活得比你有意義. 就算用最庸俗的方式比較, 你或許還不是最富裕的那一群. 我每年回國最少三次, 每次都為祖國的發展興奮和感動. 我是樂觀的, 中國的民主時刻的到來可能並不是遙遠不可及的事情. 我的朋友有的已經把事業搬到中國, 我很為他們驕傲. 不論怎麼樣,讓我們為王曉東,饒毅和計劃回國的施一公等人鼓掌. 他們才是中國的脊樑.
——哈哈,中國人就這德性,到哪裡都斗,都爭,都窩裡斗,你不服氣我,我不服氣你,相互鄙視。愛留在美國的就留在美國,愛回中國的就回中國,有什麼好吵的。什麼地方都有好處,也有壞處,愛在那裡生活是個人的決定,爭個屁啊!無聊!依我看,在中國生活的好處是熱鬧,不寂寞,同文同種,好溝通,有歸屬感,但總體來說人的素質要低一些,文明禮貌程度要低一些,環境衛生要差一些,有時候內鬥和壓制要厲害一些。美國的好處是乾淨、安靜、文明、民主、自由,但不好在於有時候會寂寞,沒有歸屬感,不能進入主流社會,始終有客居的感覺。還有很多華人在飲食上不習慣,想吃點美味的中餐都沒地方去找,只能去超市裡買來自己做。等做好了,胃口也沒有了。很多人認為在飲食上沒有在中國方便。不知道對不對,哈哈!
——中國人來美最大問題是沒地位,沒面子。經濟收入比黑人好點。比同等學歷甚至低一個檔次學歷的白人差。在美國不比中國美國的汽車像中國自行車。城市叫他不發達。即使有發達的公共交通,因華人是外來移民對主要提供給低收入群體的公交車也不敢或不方便做。如果在美國你沒有車,你是不是連救濟都領不上,跟別提到中國店買菜了。在美國你是有個房子不過要看在那,紐約洛杉磯的好一些的房子我估計也沒幾個付清貸款。而且住的區都不好。因為好區房稅太貴。我看看還是早到的台灣老留學生富裕一點。大陸來的,尤其是時間來的短的各個是打腫臉充胖子。反正我認識的都慘,最關鍵是沒有地位。大批中國留學生來美做博后當老研究員。可是當教授的太少。更別說中國菜館和超市大部分偷渡客。每天像老鼠一樣東躲西藏。我認為還是不要報老觀念,那裡有錢有事業前途就去哪,不管什麼中國還是美國。
——這個世界,無論歐洲,美洲,亞洲還是非洲,無論中國,美國,俄羅斯還是英國,都是少數人在管理著大多數人,形式稍有不同而已,個人以為共產黨的統治是目前最適合中國的一種方式. 另外在任何地方,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人都能夠去追求舒適的生活.中國就是如此一個歷史階段,和美國就是有差距,抱怨的人不敢逃避現實的人,因此在中國追求舒適的生活的方式和美國絕對不可能一樣的. 當然,最可憐的是那些來到美國之後,一方面不直面自己的差距,另一方面又不願意去努力在新的環境成為最優秀的人(很多人沒這個志氣),他們成為二等甚至三等公民只能是咎由自取. 在新的環境成為最優秀的人,首先要適應環境,了解這個社會和它的文化,絕對要與這個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 美國人,廣為交往,不交往,不學習,你不去墊底誰去,這在中國也一樣.要比美國人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沒什麼可抱怨的.一個游牧者到了熱帶雨林,當然比當地土著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生存下來.所以沒有付出的心理準備,沒有作出改變自身的努力,不了解和適應美國文化,不想比周圍的美國人更優秀,要想在美國成功當然很難.從這個角度來說,該文的作者是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的.
——芝加哥年薪超過十萬,類似北京二十萬。我不認為『房子汽車』 比在北京差。至於『吃喝『,的確難和中國比,』娛樂』,關鍵是什麼樣的娛樂。有一個事實,大家都不應否認,這些人為什麼一定要待在美國『受苦』,而不回中國『享福』。我的理解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不應一概而論。不能說你或者某人回國做得不錯,就說在美國的華人生活可憐。作者應清楚,沒有人阻止這些華人回中國,如果你感覺在中國能大展宏圖,盡可回去。但是,中國人來到美國是受盡了刁難,一方面來自中國各方面,另一方面來自美國大使館。還有一點,我不能同意樓主 的是,好象留在美國就是能考試的,回國了就顯得有能力。其實中國的學生都是『烤』出來的, 此乃制度所致。我在中國工作過,現在美國工作。很難像樓主那樣給出『北大』式的結論,但我認為,生活在美國更舒適一些(單調),生活在中國更刺激一些(複雜)。
——我住美國九年了。我每月收入約2000美元。總的來說,相當部分華人在美國的生活是不大好的,只不過他們不願意承認吧了。美國是富強,民主,自由,但到目前為止,大部分華人還沒有享受得到。工作時間長,收入低,少保障,受歧視,處處可見;即使是部分老闆,他們付出的更多,生活也單調;少部分華人,高學歷高收入,但也很難和白人比,只不過比其他華人好是了。正如樓主所說,如果他們在中國,生活可能還好點。其實,作比較,應該是美國各階層的華人跟在中國相同階層的人比。如果拿整個美國跟中國比,當然是美國好。如果樓主改為是部分華人,爭議就沒這麼大了。
——在美國的華人混得好的少。就是二流,三流的在混吧,沒見幾個人能混進美國主流社會。在網上逞英雄容易,回國比比就都知道了,何必逞一時之快呢。中國有中國的問題,這是個過程,在國內的人是參與了這個過程的。美國好,是美國人用了兩百多年建設的,和你們美國華人沒啥關係,你們是去坐享其成的,難怪美國人看不上你們。當然,當年中國人也在美國建過鐵路。在美國的華人真有錢的話,回北京,上海買個別墅我看看,估計買不起。
——我覺得有時候余起去爭論一些選擇的東西,不如仔細想像什模式我們真正關心的,和自己的選擇不同,就被罵得一文不值,我覺得不是我們這些辛辛苦苦海外求學人應該有的行為。在留學過程中,有的人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就留了下來,有的人沒有就會繼續尋找,改變戰場,但是不管如何,我們有一個共性就是都在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從這一點上來講,互相尊重選擇不是很好嗎?中國人總是喜歡窩裡斗,不能接受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其實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只要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好,畢竟生活在哪裡都是一樣的,因為對於每個人,所要的不一樣,在國外這莫長時間,除了求學,相信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尊重別人的選擇的意義吧!停止爭吵,因為我們同樣都是中國人,而我們內心也同樣都希望中國好,中國強大,我們都深知中國是自己的母親,我們不管在哪裡,國外還是國內,只要我們過得好,母親實惠為我們高興,自豪的,不是嗎?
——中國是我的國家,我就是離開了它,也不會傷害它。我不會去憤懣地把它和美國這樣的國家比較,本來就是不可比的,為什麼要比呢。過去的一兩百年中國承受了多少苦難?美國能比嗎?但是我們走過來了。為什麼不為這麼一個國家多點喝彩呢?不管回國的還是不回國的,那種對比無疑就是要讓自己的選擇顯得更加有道理而已。自己有道理不見得別人就一定沒有道理,自己的選擇自然有自己的道理。我不會傷害我的國家,因為它永遠都是我的身份,即使將來我的國籍變了。因為我長了中國人的臉,而這一點是平日里洋鬼子們區別我和他們不同的重要依據,我不會自欺欺人的認為我的白人鄰居會當我和他們一樣,即使我也拿著美國國籍。所以,雖然美國的汽車洋房和甜美的空氣對我很重要,也許我不想捨棄,可是我心裡永遠都會對在國內勤勞努力讓自己生活得更好讓國家更好的人們充滿敬意充滿感激,因為他們努力讓我在白鬼子主導的社會裡漸漸多了一些榮耀。
——歷史的發展是證明一切的。中國七千年文明史,而且現在人口最多在地球上。這就證明中國民族成功。因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我看一些留老學生,在美國是掙錢不多,本事不大。卻把美國人習慣都學會了。這就是:話大,可是到關鍵時候掏不出錢。有何炫耀。到醫院,人家不照舊現問你保險的事。有保險是專業治療。沒有保險又是另外一種處理方法。你記住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就是給你看了病。你這個債務是要背一輩子的。美國是個信用社會。又些債務你是跑不掉的。當然你還可以要求以低收入抵掉一部分。我看那和在北京天壇醫院門前乞討一樣。你知道那些納稅的人是怎麼看華人嗎?連黑人也看不起你們這樣乞討請求赦免債務的。可憐的洋叫化子。這就叫人窮志短。
——你們還要一種奢望,你們以為現在國內那麼好回。現在歸國的人。如過江之鯽。國內的大學門檻提高了。比如中科院要發過自然或科學雜誌的第一作者。就連不知名的廈門大學也要影響因子10分才能回國。歸國的教授或博導的待遇不比國外差。最關鍵是國內做老闆的那個地位。可支配的科研經費也不上。我見過回上海交大一海龜助教的科研啟動經費比台灣大學高。我也知道一部分人的苦衷。什麼回大陸沒位置了。孩子大了就回不去了。什麼大陸不民主,環境差。我說關鍵還是自己的事業沒做好。我倒看到一種有趣現象在美國混好的教授們到非常想回國。開開會做做交流。還混個客座教授。這是因為這叫衣錦還鄉。
——中國人有些美國人沒有的能力。很多人回國也是在美國「無用武之地」,或說他們那些「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能力在美國不好使。 我有個朋友,來哈佛做博士后, 不規矩, 造假, 被開了。 打道回國, 招搖撞騙,很不錯, 錢不用說了。 常跟我吹他怎樣怎樣歷害。在國內處上流社會,也是精英,有頭有臉的。 回不回國,就看你是哪類人, 追求的是什麼。 在美國, 拿到學位后找份普通的工作,只要不太貪心, 就不用想辦法去撈外快,生活就可以比較滋潤了。但你只是個平平淡淡普通的人。 即使你做的很大,除了在公司,別人也不會另眼相看。 和中國不一樣。 我們的頭, 管幾千人,僅低於CEO, 還得自己開車。 來開會時,拿飲料還得自己來排隊。許多中國人喜歡中國那種前呼后應被人捧的感覺,來美國就找不到了。就覺得不如在國內上流和精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