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邊文章西邊做,伊朗與台灣誰是誰的籌碼?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8-3-22 1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ZT

  日前,美國中央司令部前司令官法倫上將辭職,引來一系列的猜測。這些猜測,有捕風捉影,也有旁徵博引。筆者這裡,也跟風一敘在法倫辭職問題上的一些小小看法。同時通過伊朗問題的結論,來引申到台海局勢的判斷上。畢竟,伊朗問題的重要性不容質疑,台海問題又與伊朗問題有無法割斷的潛在聯繫,而法倫辭職又與伊朗問題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一點,無論蓋茨如何否定也沒有意義。
 
  輿論普遍認為法倫的辭職是因為其在伊朗問題上的反戰言論導致的。據悉在法倫以官方身份訪問埃及期間,對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表示,「美國不會對伊朗動武,伊朗問題應通過談判解決」。此消息傳到華盛頓,令布希很生氣,令蓋茨很無奈。
 
  法倫的辭職真如表面所看到的那麼簡單,是法倫與布希政府之間的分歧所導致的嗎?
 
  法倫的履歷筆者這裡就不贅述了。作為一個軍人,法倫即便作為美國高級將領中戰略素養較高的一員,有狐狸的稱號,卻也很難脫離軍人梗直的性格。筆者這裡就首先做一個假設,那就是法倫不是有意,而是無意說出了美國政府的真實想法——他在表達自身觀點的過程中很遺憾地表達了美國真實的戰略意圖。畢竟,作為中央司令部的司令官,他能夠得到美國政府的真實意向並不顯得奇怪。
 
  回到前面的片斷——法倫所表達的是美國的意圖而不是他的意見。不論其平常的語言描述的是自己的想法或者美國政府的意圖,前面的新聞片段無疑表明法倫並不是在表達自身的意圖。這麼一個表態,只有兩種可能,或真或假。
 
  應當排除的是整個過程為美國政府做戲的可能性,也就是法倫在傳遞假消息的那種可能。畢竟,無論這場戲多大,作為一個職業軍人,都不會做此選擇。美國政府也不可能要求法倫個人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來演一場戲,於是基本可以排除陰謀論的猜測。這不是三國演義,也不會出現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情況。法倫的辭職這樣一種失敗形象的代價,可以基本認定法倫並非在任何人的授意下表態。
 
  法倫最後為何需要為自己說過的話付出辭職的代價?筆者認為,是法倫的軍人身份和他作為中央司令部司令官的職務共同造成的。
 
  自伊拉克戰爭開始,和法倫一樣遭遇的將領就層出不窮。阿比扎伊德和辛塞基都是同樣的例子。法倫下台之前,一些美國高級將領也對媒體表達出了國防部對伊朗動武他們將集體辭職的意向。而作為中央司令部司令官的法倫,無疑是反戰將領集團的中最為吸引人注意力的角色。更何況作為一個軍人,他不應該在官方身份下透露美國政府的戰略意圖及戰略企劃。
 
  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訊息是,在法倫辭職后僅一天,白宮發言人出面表示布希政府當前並不尋求發動對伊朗的戰爭。從正常的思維來看,這個表態坐實了媒體的猜測,即法倫的辭職是與反戰態度有很大聯繫。時間銜接如此緊密,大有欲蓋彌彰的味道。蓋茨在承認分歧的同時也給予法倫高度的評價,同樣帶有一抹讓人頗覺怪異的味道。
 
  當前全世界都看到了美國所經歷的經濟疲軟,甚至是可能的衰退。從一般角度上而言,美國應當進行戰略收縮。伊朗人肯定也看到了。從伊朗在與美國鬥爭中的一貫態度來看,不太可能放棄這樣一個機會。伊朗人很有可能增加自己反美鬥爭的強度,力圖在中東地區給美國製造更多的麻煩,以提高自身在反美事業中的威望。美國花費了大力氣拿下伊拉克,也不希望包括伊拉克在內的中東地區的形勢變得更為不穩定。因此,美國人一直在彈壓伊朗。這種形勢,實際上是從伊拉克戰爭結束美國將伊朗核問題拿上桌面起開始的。
 
  現在,美國遭遇到麻煩了。即便他的軍事力量沒有遭遇太大的損失,可是國內經濟局勢的惡化依然吸引了布希政府的主要精力。布希政府沒有足夠的硬實力去彈壓伊朗,那自然就會另尋出路,即依靠軟的手段來一定程度上扼殺伊朗的想法。最好的方法無疑是讓伊朗認為美國有打的意圖。
 
  法倫長期的反戰情緒加之此次泄露美國政府的底牌,對於布希政府實現依靠軟手段彈壓伊朗的目的很是不利。甚至美國自己的報紙也用圖畫把法倫描繪成了站在白宮與伊朗戰爭中間的男人。伊朗也很容易就把法倫當成一道心裡上的屏障。畢竟,作為前線指揮官的法倫的表態與相對來說虛偽得多的美國政府的爭取外交解決言論比較起來,可信度不可同日而語。「法倫在,戰事無」的想法不難滋生。這是布希政府所無法容忍的。因此,法倫必須下台,並由一個值得布希政府信任的將軍出任中央司令部司令官。
 
  筆者看得明白法倫下台的門道,伊朗政權就看不透了嗎?當然不是。只不過筆者和伊朗政權所處的位置不一樣。筆者是在進行只需要考慮到最大可能性的分析,而伊朗政權需要對於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負責。一些不穩定因素會讓伊朗政權反而更為謹慎。其一,布希政府已經進入最後一年,很可能試圖為留下些什麼。其二,法倫這個表達過要打伊朗就辭職的前線預警器失效,國家意圖隨時可以改變,得知之前的底牌並不能抵消法倫辭職所失去的安全裕度。其三,美聯儲大幅度降息,導致美元進一步泛濫和貶值,進入到美元貶值、油價上升的惡性循環中。而美元的貶值,歐元相對於美元的升值已經影響到了歐洲的出口貿易和經濟增長。這種矛盾會帶來歐洲對於美國的敵視。長此以往,將影響到美元霸權的根基。美國似乎有了用其它手段來徹底挽救當前美元霸權所面對的危機的傾向。這個手段,很可能就是佔領伊朗,獲得地緣政治的絕對優勢地位,從而從安全領域鞏固日漸走向崩潰的美元霸權體系,形成戰略綁架——我不好,大家都不好。這三個因素,都將成為高懸在伊朗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無非兩種情況,要麼美國疲軟戰略嚇阻,要麼美國疲軟孤注一擲。大約是08年底開始,走向如何就將清晰起來。由之前的朦朧和兩可,變成更為清晰明了的局勢。
 
  伊朗問題基本就談到這裡,現在說說中國人更為關心的台灣問題。之所以先說伊朗問題,是需要伊朗問題的一些結論來輔助台灣問題走向的推斷。雖然筆者在伊朗問題的分析上,得出了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但是這並不影響台灣問題的分析結果。
 
  第一種情況,如果美國因為國內的經濟問題沒有精力去靠硬實力彈壓伊朗,那他更不可能選擇在這個時候通過台海問題與中國碰撞。
 
  第二種情況,如果美國要對伊朗動手,那他在台海方向的意志延伸就更為困難。
 
  台獨分子是瘋狂的,他們總是願意相信他們的美國主子的官方發言只是外交語言。一旦事情不可收拾,美國人仍然會站在他們身後。
 
  只是這次,情況徹底變了。無論第一種情況還是第二種情況,美國都沒有足夠的實力和精力投入台海方向。第一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都意味著美國進入或即將進入戰略收縮期。美國一方面不會願意白白放棄掉台灣,另一方面又不願意與中國在這種時刻去碰撞。他需要時間等待自己的恢復。因此,他會大力彈壓台獨分子。美國人或許無力彈壓伊朗,彈壓台獨分子卻絕無難度。
 
  再來看中國。當前中華民族最大的利益就是實現國家的復興。台灣問題涉及國家尊嚴和民族榮譽,國家復興也涉及國家尊嚴和民族榮譽。原則上來說,國家復興才是更大的國家尊嚴和民族榮譽。在保持台灣不獨立的前提,當然以實現國家復興為第一任務。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包括法國、德國和俄國在內的世界強國,都曾經以犧牲領土的空間來換取國家強盛的時間。何況當前我國面臨的矛盾和台灣問題的危機還沒有尖銳到這種程度。因此,筆者認為,中國政府方面也樂意當前在台海地區保持穩定。畢竟,雖然美國戰略防禦階段解決台灣問題可以避免和美國的直接碰撞,卻不可避免地帶來我國國際環境的惡化。而良好的國際環境,又是我國最短時間內實現復興的主要條件之一。
 
  在三個台海問題的角力方都無意或不能走上戰場的情況下,台海局勢終究會變得平和起來。3·22和奧運會,都不是不可跨越的門檻。
 
  筆者還注意到了3·14事件。其發生的時間和過程都非常值得揣摩。作為一個正常人,相信都很難認為那種規模的騷亂會真正改變我國西藏自治區天空的顏色。那一幕,更像是一次表演。假設台灣甚至美國真打算在08年有什麼大動作,從而進行了串聯,那也不應該是當前的狀況。事態應該是從台灣開始蔓延,西藏方向的機會或許會大上些許。既然排除了這種可能性,那麼3·14事件看起來更像是某些跳樑小丑發現自己被孤立和淡忘之後,為引起大洋彼岸某些大人物的注意而策動的一幕鬧劇。筆者相信,若美國想要在08年台海方向有所作為,其策劃水平絕對不會如此之低。這並非吹捧美國。其實,尊重鬥爭對手的智慧,也就是尊重自己的智慧。
 
  基於以上認識,筆者判斷,08年的台海方向,不出戰略意外的話,終將回歸平靜。若美國真的彈壓不住台獨勢力,那麼台灣這顆已經不走在美國利益軌道上的棋子必然實現美國利益的最大價值,成為一次利益交換的籌碼被放棄。而台灣某些政治小丑的鬧劇,也將像西藏的那幕鬧劇一樣,最終落得個畫餅。
四代重殲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18: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