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孩子」主要出於「問題家長」身上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6-30 00: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海南特區報特別策劃《關注海南未成年人》的報道,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反響。熱心的讀者撥打電話或來信反映了在家庭教育上出現的各種問題。這些孩子為何問題多多?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專家宋鳳蘭老師,她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解答,認為「問題孩子」主要出於「問題家長」身上。   


  無暇關心兒子學習   


  自江西來海口經商的王先生面對記者採訪時,流露出一句感慨便是:真後悔自己只顧著賺錢而忽視了兒子的學習。據王先生介紹,他兒子小強今年12歲,在海口某中學讀初中一年級,可他為兒子傷透了腦筋。小強整天在外面惹事生非,不是與同學打架,就是逃學泡網吧遊戲廳,成績一天不如一天。老師曾上門找自己談了幾次,可是兒子屢教不改。王先生剛來海南創業,成天忙碌於生意,一個月只有幾天在家裡,有時候兒子都把他當成了陌生人,他也沒在意,心裡只想著多掙點錢,將來為孩子過上好的生活,卻忽視了對小強的教育,顧了生意卻荒廢了兒子的學業。   


  專家分析:只顧家庭經濟而忽視孩子的思想教育,這不能不說是家庭教育中的悲劇,最終的結果是導致小孩在家庭教育中脫節,致使孩子成為脫韁野馬。


  考試不及格 家長體罰   


  兒子考試成績不好,父親一氣之下給個耳光,致使兒子離家出走。家住海口海甸島甸花新村的李先生後悔莫及。他兒子正在念初二,平時成績很優秀,今年期中考試時,小孩英語考試失常,成績開了「紅燈」。當兒子把成績單向父親彙報時,李先生一看,還未問及原因,頓時勃然大怒,破口大罵,氣極之時還扇了小孩一巴掌。小孩一氣之下離家出走,躲避在同學家。李先生說,兒子以前考試失利時,他常常以打罵的形式體罰小孩,希望他能吸取教訓,以後努力學習,沒想到這次竟然導致他離家出走,讓全家人吃了一驚。


  專家分析:父母望子成龍,恨鐵不成鋼,一旦子女考試砸了,父母大動肝火的事例屢見不鮮,這樣只能導致教育方式失常。家長首先應端正自己的心理狀態,然後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幫助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失敗的教訓,進行循循誘導。   

  父母離異 小孩棄學   

  今年16歲的小麗初三未念完,不顧父親與學校的規勸而棄學。據介紹,小麗原來是一位天真好學,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小麗的父親經商,長期出差在外,日長月久,父親在外有了外遇,母親與小麗苦苦哀求,也阻止不了家庭的破裂。儘管平時有母親的百般呵護,老師與同學對她友愛不斷,但也補償不了家庭對小麗的直接影響。父親對母親的背叛,對她的遺棄,使她無心學習,成績驟然下降,最終選擇了棄學。


  專家分析:夫妻離婚,不僅對雙方造成心理創傷,而且對孩子的身心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既而遏制了孩子的智力、性格、情緒的良好發展,而且會導致孩子的精神失常,甚至心理變態。


  過分溺愛 兒子離家


  父母和親屬過分溺愛導致孩子任性,在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以負氣出走來要挾父母。8日,家住海口萬福新村的吳女士稱,她兒子小明今年13歲,念初中二年級,在家裡可是「太上皇」,家裡不讓他做任何事,平時連穿衣服、系鞋帶都是父母效勞,原因只是想讓他學習好。今年4月初,當小明向她提出購買一件玩具時,吳女士便責怪他,以買玩具會分心學習為由拒絕了。可過兩天後,小明擅自拿走了家裡的二百多元錢,與同學結伴出去遊玩了兩天。小明對老師稱,在家裡父母給他設了種種禁區:只讓他學習不讓他玩,連電視都不讓看,不許他獨自在院子里玩,更不許他與同學結伴外出。他長這麼大了還未獨自出門玩過,離家只是一時負氣的行為。


  專家分析:家長要經常與孩子聊天,使家中有輕鬆愉快的氣氛,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經受挫折的磨鍊,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對孩子的要求要適度,允許犯錯誤。父母和親屬過分溺愛會導致孩子任性,在慾望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會以負氣出走來要挾父母。


  學習成績是家長「心病」  

  只要小孩學習好,家長都很放心。海南特區報熱線電話記錄的100多位家長的來電來信,結果反映,75%的家長表示只關心小孩的學習成績;20%的家長稱,只要小孩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做父母的也就放心了。僅有5%的家長表示,只要創建好了小孩的學習生活環境,任其自己成長。有一半多的家長反映,不能與孩子溝通或很難溝通,不少家長採取辱罵、體罰等方式「教訓」孩子,結果孩子越挨打挨罵就越不聽話,形成惡性循環。有20%的家長則稱,對小孩的學習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只有10%的家長稱,在教育小孩方面,只好耐心地勸解、教育或順從孩子。記者了解到,近一半的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以命令強加於人,很少有能彎下身來平等對待孩子尊重孩子。家長關注的問題是學習,而對於其他方面則較少涉及。


  學會與孩子溝通是關鍵  


  宋鳳蘭老師介紹,從家長來電反映的情況來看,大部分家長都在關心子女教育,而且期望過高。不少家長自認為是「愛」孩子,「關心」孩子,但孩子感受不到這份「愛」、這份「關心」;不少父母正在「認認真真」地做傷害自己孩子的事,主要表現為:忽視孩子的正當要求,對孩子否定過多;或者是對孩子不滿、責罵,甚至對孩子進行侮辱、體罰;也有的家長儘可能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在精神上的關愛卻不足。這表明家長未能正確全面評價自己的孩子,對孩子不滿時往往採取簡單消極的教育方式,在這些不良的教育方式中長大的孩子,較易出現如依賴、退縮、恐懼、軟弱、撒謊、攻擊、急躁、自卑等情緒與行為方面的問題。家長有責任創建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7

主題

795

帖子

32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3
沙發
Jxzsheng 發表於 2008-6-30 08:19 | 只看該作者
沒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家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主題

364

帖子

615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15
3
雪花兒 發表於 2008-7-13 05:34 | 只看該作者
孩子有問題,父母需要治療。很多問題孩子的背後是家長,家庭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7: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