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選情撲朔迷離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3-21 0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邵宗海(澳門)
聯合早報

  誰都很難想象,在民調中一直落後馬英九約20%-25%的謝長廷,竟然在投票前七天開始有所突圍。雖然台北官方禁止公布最新民調,但從上個周末兩個政黨積極動員的結果來比較,已經看得出來馬陣營的選情有點吃緊,這從馬英九頻頻告急催票的神情可知端倪。另一方面,謝陣營反而有倒吃甘蔗的回暖,這從謝長廷一直緊咬馬英九的缺口可知一二。至少對綠營來說,在選前一個星期的造勢,顯然仍以攻勢為上。

  「攻勢」是謝長廷所抓的主軸。他的「短攻」是側重「綠卡」事件,凸顯馬英九對國家的「忠誠不足」,對社會大眾的「誠信度不足」;謝的「長攻」則是「一中市場」的各種負面傳言。他把「兩岸共同市場」改成「一中市場」,先將統獨議題帶入選戰,再全面挑起台灣、特別是中南部選民對北京當局的不滿情緒,讓反對「一中市場」的選民感到:若是開放,將全是負面結果。因此,若以選戰策略來論謝的布局,他佔了先攻的優勢,凸顯出謝長廷謀略的一面。

  當然,這段時間一些客觀情勢的演變似乎也對謝長廷有利:國民黨立委的「踢館事件」雖然事後證實並沒有馬英九背後支使的跡象,但馬營並沒有趁勢追擊,反而被謝營不斷掀起,甚至類比中國在「西藏示威暴動」事件的鎮壓措施來大肆宣傳,暗示「踢館」就如同是中國日後會對台灣的入侵一樣,將北京與國民黨的「一黨獨大」劃上等號。雖然這樣確有點荒謬,可是在選戰充滿敵我意識的感性場合里,謝的抺黑手法卻起了一定的效果。

  不過,庄國榮辱罵馬父粗話事件讓謝營栽了跟斗。因為那是發生在政府官員為謝長廷造勢的場合,謝營無論如何都無法迴避。而庄國榮事後不願出面負起責任,僅以「辭職」與「書面道歉」應對,引起藍綠陣營立委的同聲譴責,影響効應擴大。有句話形容「踢舘事件」與庄國榮粗話事件是「四個儍蛋vs一個蠹蛋」,說明雙方扯平。馬營固然事前有失,謝營事後也沒得分。顯然,選情又回到「踢舘事件」之前的原點,那就是兩位候選人的支持率應該還是有20%-25%的差距。

  但是,由於在2000年大選的最後時刻李遠哲出面挺扁,導致宋楚瑜中箭落馬;2004年大選投票前一天發生「二顆子彈事件」,讓陳水扁在一路落後情況下翻盤,台灣已經不再有任何「鐵口」可以斷言馬謝兩人誰能勝選。最保險的觀察:誰的犯錯比較小,勝算就比較有把握。

·作者是澳門理工學院客座教授兼院長顧問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3: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