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軍新型戰機對海島實施外科手術式遠程打擊

[複製鏈接]

324

主題

349

帖子

2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少年中國 發表於 2008-3-18 1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葛曉飛,南空航空兵某師裝備部部長。1966年出生,1986年入伍,1990年入黨,1995年被確定為「空軍作戰部隊技術骨幹」,2003年被評為「空軍十佳機務工作者」,並榮獲「空軍航空機務人員金質榮譽獎章」;2004年被評為「空軍十佳傑出青年」,並被確定為「空軍高層次人才」;2005年被確定為「空軍級專家」;200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榮獲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朔風如刀,霧靄如幔。一場複雜電磁環境下多軍兵種空地聯合對抗演練,在華東某地拉開帷幕。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南空航空兵某師兩架新型戰機在超低氣象條件下編隊起飛,穿雲破霧駛向指定作戰區域,對陌生島嶼、陌生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刀式」遠程精確打擊后凱旋。師長許學強向葛曉飛豎起大拇指:「勝利在空中,保障在地面。順利完成演練任務,機務保障功不可沒。」

  近年來,葛曉飛瞄準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積極探索信息化條件下裝備保障新途徑,先後破解20項新機保障難題,填補3項新機保障國內空白,帶領部隊圓滿完成了數十項重大軍事行動保障任務,堪稱新型戰機信息化保障「領軍人」。

  搭建新機保障網路指揮平台

  隨著軍隊轉型步伐的不斷加快,航空兵部隊主戰裝備快速更新,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尤其是某新型戰機,更是大量使用高新信息技術,技術說明和維護規程數千萬字、性能參數成百上千、各種線路成千上萬。飛行保障採用舉牌子、喊代號等傳統指揮調度方式,難以適應新形勢下作戰任務保障需求。

  面對挑戰,兩度首批參加新機改裝、兩次出國學習深造的葛曉飛先後推出數十項創新舉措,積極為新機搭建信息化條件下裝備保障網路指揮平台。他組織人員開展技術攻關,整合飛機、人員、保障裝備等信息資源,分級分類構建資料庫,開發戰時裝備保障組織指揮系統,實現了機關、部隊縱向一體,維修一線橫向一體,裝備保障平戰一體的網路指揮格局。覆蓋全師各個維修保障場所的網控中心、終端電腦、全向攝像頭,把「中軍帳」變成了「千里眼」和「順風耳」,機務指揮員足不出戶,就能實施網路指揮調度。

  日前,在該師飛行訓練的保障現場,機務指揮員端坐保障指揮網路控制平台前,通過視頻系統實時監控地面裝備保障情況,了解每批每架參訓飛機的加油量、課目、方案、編隊和任務要求,輕點滑鼠、敲擊鍵盤,數秒內就將一道道指令準確地傳送到了各個保障單元,飛機再次出動時間比規定時間縮短了1/5。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陽光照耀我的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4: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