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暗戰北冰洋 解密美核潛艇如何侵入蘇聯領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3-19 2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鱘魚級」核潛艇。(資料圖)

  據《紐約時報》3月18日報道,在地球表面,冰冷的北冰洋一片沉靜。但是,在平靜的水面之下,卻隱藏著勾心鬥角的激烈鬥爭,而這幷非僅是冷戰的情形。儘管冷戰時期的超級大國在北冰洋激烈爭奪,想把此處變成魚雷爆炸、導彈亂飛的人間地獄。但是俄羅斯和美國潛艇兵卻如兄弟般的默契合作,在幾十年中共同保守著這些鬥爭的秘密細節。  

  美國核潛艇曾進入蘇聯領海成功繪圖  

  現在,一些秘密終於被逐步透露了出來。  

  一本新書「未知的水」講述了1970年一艘名叫「石首魚」的美國核潛艇,首次下潛到冰下去繪製蘇聯西伯利亞大陸架的航海曆程。當時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北極區的潛艇戰秘密做準備,以贏得與蘇聯的任何軍事攤牌。  

  在極秘密的情況下,「石首魚」核潛艇在阿爾弗雷德·麥克拉倫艦長的指揮下開始工作。它在複雜的冰層下面靜靜的移動,繪製了上千英里以前在海圖上從未標明的海床,保證了己方潛艇的安全行駛。

  在繪製過程中,「石首魚」核潛艇不得不在淺海底與上方冰塊之間機動來保證自身安全,因為從水面伸入水下100多英尺的冰塊會威脅到潛艇和它的117名成員。另外他們還面臨一個威脅,那就是潛艇有可能凍在海底某處出不來。那將沒有辦法出去也沒有辦法求助,直到彈盡糧絕。

  有次,「石首魚」號核潛艇果然在海底某處闖進了死胡同。營救花了一個小時,才將核潛艇從海底「冰凍墳墓」中拉了出來。本書的作者,75歲的麥克拉倫博士在一次採訪中回憶說:「我每隔幾星期都夢到它。」  

  西爾維婭·厄爾是一名海洋學者也是美國國家海洋和氣候部門的前首席科學家。她說,在如此危險的水域中的壯舉證明了麥克拉倫博士是一個真英雄。「當時潛艇已經消失了,幷且沒有人知道關於它的情況,」她說,「但是他們最終歸來,這是探險的最高境界。」

  進入蘇聯領海要冒很大風險

  在麥克拉倫博士的任務之後,北冰洋便成為了雙方軍事行動的演習場。蘇聯在此隱藏他們導彈核潛艇,而美國攻擊核潛艇則試圖找到它們,以能夠在戰爭爆發時摧毀蘇聯的潛艇。因為如果能夠足夠快的這樣做,美國就能阻止蘇聯潛艇發射攻擊美國的核導彈。  

  諾曼·波馬是一位作家和海軍行動分析家,他認為對於潛艇來說,極地環境非常艱難。不定形狀大小的冰塊在水面漂浮,這使得潛艇的眼睛----- -聲納不能很好的工作。麥克拉倫博士指揮了當時海軍最先進的潛艇,一個有足球場長的墨綠色大傢伙。這是第一艘大型潛艇,專門設計用來執行極地任務的。它號稱裝備了一系列專用聲學設備來幫助它偵測複雜的冰下世界。

  例如,潛艇裝備了特殊的感測器來偵測冰塊水下如釘子般的突出部分。從頭到尾,它一共有7件聲學感測器來幫助船員判斷頭頂冰層的厚度。在這本書中,麥克拉倫博士指出,在出發之前,「石首魚」號被摘除了所有身份標誌,幷且裝滿了雷達。  

  它於1970年8月5日到達北極,在開闊水域浮出水面。在冰上,一個聖誕老人與艇員們嬉戲了一番。潛艇接著向西伯利亞大陸架駛去,他們要在那裡開始它的秘密偵查任務。莫斯科當時宣稱領海長度為從海岸線起230英里,包括大部分平均水深為上百英尺的大陸架區域。  

  美國潛艇再三的在蘇聯陸上望遠鏡下冒險。

  在這個過程中,「石首魚」還發現了蘇聯船隊。「我能夠看到和認出所有6艘蘇聯船,」麥克拉倫博士寫到。「它們由一艘破冰船打頭,後面跟著一艘油輪和4艘貨船。他們從東方來,緩慢的迂迴向前穿越無序的冰層。」

  潛艇主要的任務是繪製海床地圖幷且在即將成為戰場的北冰洋收集海洋數據。潛艇主要通過發現和跟隨等深線,例如通過定位北極圈水下深600英尺的盆地區域來完成任務。偵測結果最終將表現在一張有著彎彎曲曲線的航海圖上。

  繪製海圖的美核潛艇曾遇險

  繪製海底圖的任務也把「石首魚」號核潛艇帶入死胡同。當時潛艇成員正在觀看一部受歡迎的西方電影「希恩」。這時一個副官拍了拍麥克拉倫博士的肩膀,告訴他潛艇觸底停止了。「我的心一下就到了嗓子眼。我跑向了艙門後邊的控制室,」他寫到。  

  「海冰探測器四周都是能反射信號的明亮的海冰。」

  他當即要求所用的乘員不要動,他和其他的觀測員啟動推進器、方向舵以慢慢的使「石首魚」退出來。最終,潛艇進入了更深的水裡。「大家集體都鬆了口氣」。麥克拉倫博士寫到。  

  冷戰歲月結束 北冰洋爭奪不減  

  兩個月的航行在阿拉斯加州,諾姆市結束。在那裡,卻沒有人迎接核潛艇的到來。原來,市長和民眾都誤解了這艘看其來兇惡,不帶蘇聯標誌的核潛艇。歷史學家說,在這項任務之後,美蘇兩國在北極的冷戰加劇了。兩國都派更多的核潛艇去冰下。美國之後建了36艘「石首魚」的姐妹核潛艇,取名叫做「鱘魚」級。    

  今天,北極爭奪成為了熱點問題。隨著北極冰的融化以及北極能源,尤其是石油資源的出現。周邊國家正紛紛前往北極淘金。  

  麥克拉倫博士在一次採訪中說,「保持海洋自由是重要的。全球變暖和極地冰川融化正在產生新的機會和責任。我們必須亮出自己的立場。」(來源:新華網)


  

22

主題

5763

帖子

118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3
沙發
番茄好味 發表於 2008-3-20 10:5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