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信聯姻貝爾斯登恐將擱淺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8-3-17 2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3月17日

在貝爾斯登陷入重圍之際,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Citic Securities Co.)與貝爾斯登間的投資交易懸而未決或許是令前者免於損失一大筆錢,但中信證券成為全球金融界頂尖公司的雄心壯志也很可能因此受挫。

中信證券與貝爾斯登在去年10月簽署協議,雙方相互投資10億美元,作為雙方在亞洲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的一部分。但這宗交易遲遲未獲中國監管部門批准。不過自從這項交易宣布之後,貝爾斯登的股票市值縮水逾七成,未獲批准的狀況反倒讓中信證券躲過一劫。

中信證券上周末發布聲明稱,公司尚未簽署正式協議,也未支付投資款項。公司不能保證未來 貝爾斯登達成最終交易。

中信證券表示,考慮到近日情況的變化,將對這宗交易進行「全面評估」。

由於貝爾斯登股價一跌再跌,而中信證券的股價也由於中國股市走軟而大幅回落。因此雙方在上周之前就已經在重新商定投資條款。

對貝爾斯登而言,這宗交易擱淺不會累及任何出售交易或是造成資產縮水。

由於協議並未敲定,也就不會給雙方造成任何實際的損失。別的買家可能會與貝爾斯登商談類似的投資交易,中信證券也有可能會考慮收購貝爾斯登全部或部分股權。

貝爾斯登在香港和日本的業務會是中信證券感興趣的資產。

貝爾斯登的發言人拒絕立即就此事置評。而記者無法聯絡到中信證券發言人對可能達成的交易發表看法。

實際上,在中國公司大張旗鼓到美國投資的案例中,慘淡收場的並非僅此一次。在此之前,給人感觸最深的當屬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在百仕通集團(Blackstone Group)去年6月份上市前對後者的投資。這宗投資恰好發生在美國股市見頂前夕,在此之後美國信用市場便因為次級抵押貸款危機而深陷泥潭。

百仕通擅長大型私人股權收購交易,而能夠融資又是這種交易的關鍵所在。百仕通股票上周五收盤下跌5.8%,報15.78美元,較其上市發行價31美元下跌近一半。

在中國國內媒體、網際網路上和政府官員的私下討論中,都可以聽到對這宗投資的不滿。有可能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中國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對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的投資被否決,以及中信證券與貝爾斯登之間的這宗交易遲遲未獲批准。

在目睹其他同行投資華爾街的慘痛教訓后,一些中國的金融機構可能會持幣觀望,以免成為下一個犧牲者。而這對於急切盼望中國輸血的西方機構而言可不是個好消息。

今年1月份,中國政府否決了國家開發銀行向花旗集團投資約20億美元的計劃,反映出政府當局越來越擔心海外併購導致國有資金流失的風險。

自去年年中以來,華爾街的金融機構一直向亞洲和中東投資者暗送秋波,希望以此來填補他們因為次貸相關損失和信用危機而導致的資產減值。

在爭相投資華爾街的過程中,中國發揮了帶頭作用。去年12月,中投公司斥資50億美元購入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9.9%股份。前者在摩根士丹利和百仕通的投資都有鎖定期,因此損失只停留在帳面上。而中投公司的管理人士多次重申,對這些投資的長期回報抱有信心。

而中東的投資者看上去願意等待雨過天晴,即使是一大批對華爾街的投資價值大幅縮水。中東的官員聲稱,他們是主張長線投資的被動投資者。

儘管這些投資對美國銀行業如雪中送炭,但相對於這些海外資本所掌管的資產不過是九牛一毛。

例如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掌管的資產估計高達9,000億美元。該機構去年投資花旗集團75億美元取得後者將近5%的股份,但這筆投資在前者管理的資產中僅佔0.8%。

不過華爾街金融機構的股票價格已經大跳水,花旗的股價在ADIA去年11月末投資後下跌了三分之一左右。

掌管2,000億美元資產的科威特投資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是華爾街的另外一家中東大救星。今年1月份該機構在外國基金對華爾街的注資中數次現身,分別拿出20億美元和30億美元增援花旗和美林(Merrill Lynch & Co.)。新加坡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對美林的投資也受到打擊,今年以來其投資價值縮水了19%。此外,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對瑞士銀行(UBS AG)和花旗的投資也未能倖免。

不過話說回來,諸如中投公司對摩根士丹利,以及ADIA對花旗之類的投資,這些政府基金都可以穩當的獲得好幾年的股息。

中信證券與貝爾斯登的這筆交易可能擱淺,將迫使前者重新審視自己進軍海外的手段。作為在中國國內券商界少數擁有主導權的公司之一,近年來中信證券一直在尋找外國夥伴來幫助自己拓展海外市場。該公司的主要目標是為日益國際化的中國客戶提供更廣泛的服務,以及在穩保國內市場的情況下提升自己的海外實力。

與貝爾斯登的交叉持股恰好為中信證券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不必犧牲太多國內業務,可以專註於在海外開展合作。

按計劃,中信證券將與貝爾斯登在香港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來經營中國公司在海外的上市業務並向亞洲其他地區擴展。

不久前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完成了今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信證券是該公司23.3億美元H股IPO中的三家承銷商之一,同時還是中鐵31億美元A股IPO的獨家承銷商。在香港業務的擴展勢頭如此之好,中信證券可能會決定獨自在亞洲打拚。

中信證券上周末的聲明稱,去年實現凈利潤人民幣124億元(摺合17.5億美元),較2006年股市復甦時的24億元增長逾4倍。

中信證券去年完成了13家公司的A股發行承銷,在國內承銷市場的佔有率達20%,僅次於競爭對手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td.)。Rick Carew

註: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周日證實,已同貝爾斯登公司簽署收購協議,擬以每股2美元收購貝爾斯登。兩家公司董事會一致批准此項交易。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6: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