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論--范泰爾(Van Til)

[複製鏈接]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3-16 08: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也把范泰爾的人論帖出來,他是西敏神學院老師,非常有恩賜的神的僕人。

二.人論
我們在護教學中所處理的整個問題就是上帝與人之間關係的問題。因此,在上帝論之後,人論就是最基本的教義了。

1.    人有上帝的形象
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受造的。因此,在受造物能夠象上帝的各個方面,人都象上帝一樣。他是一個位格,在那種點上他和上帝一樣。從廣義的角度而言,我們說人有上帝的形象,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然後,我們想強調的是:人與上帝相象,尤其是在道德屬性的榮美上。這就是說,人當初受造時有真知識、真公義和真聖潔。這一教義所依據的是以下的事實:在新約聖經中,告訴我們說,基督來是要使我們恢復真正的知識、公義和聖潔(西3:10;弗4:24)。我們稱此為狹義上的上帝的形象。廣義上的上帝的形象與狹義上的上帝的形象,二者是不可完全分離的。我們無法想象一個人受造僅僅是擁有廣義上的上帝的形象;人的每個行為從一開始就不可能不是道德性的行為,或是選擇順服上帝,或是選擇背離上帝。因此,人在每一個知識的行為上都顯明真正的公義和真正的聖潔。

因此,我們首先強調人與上帝一樣,而且從其屬性上,他不得不與上帝相象,此後,我們必須強調人始終是與上帝不同的。人是按上帝的相象受造的。我們已經知道,上帝的一些屬性是不可傳遞的。在任何意義上,人的成長都絕不會超越其受造性。因此,當我們說人與上帝一樣的時候,是有明確的內涵的。他象上帝一樣,但是,始終是在受造的層面上與上帝一樣。他決不會在上帝的獨立性、不變性、無限性和同一性上與上帝一樣。因此,教會已經把上帝的不可思議這一教義融進了其信仰告白的核心。上帝的存有和知識是絕對函蓋萬有的;這樣的知識對人來說太奇妙,他是無法企及的。人受造的時候並不具備這種綜合性的知識。人是有限的,他的有限性對他來說本來並不是負擔。人本來也不會期望自己在將來得到函蓋一切的知識。即使在天上,我們也不能期望自己擁有這種綜合性的知識。當然,那時候我們會得到更多的啟示,許多對現在的我們而言是奧秘的東西,那時就向我們顯明了。但是,即使在那樣的時候,作為受造物,我們無法理解的東西,上帝也不會向我們顯明。要理解上帝之存有的深奧,我們必須自己是上帝才行。對人而言,上帝始終是神秘的。

這就是基督教的奧秘觀。將來我們把基督教的奧秘觀與非基督教的奧秘觀相比較的時候,基督教的奧秘觀的意義就會更加完全的顯明出來。而非基督教的奧秘觀即使在基督教圈子裡也是相當盛行的。基督教的奧秘觀與非基督教的奧秘觀的不同之處,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說:我們主張對人來說有奧秘,對上帝而言則不存在神秘奧秘;而非基督教思想則主張:或者對上帝和人而言,都不存在什麼奧秘,或者對上帝和人而言,都有奧秘存在。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8-3-16 13:40 編輯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沙發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3-16 08:24 | 只看該作者
2.    人與宇宙的關係
我們首先注意到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受造的,現在我們必須注意的就是:人與他周圍的宇宙存在著有機性的聯繫。這就是說,在這個受造界中,人應當在上帝之下作先知、祭司與君王。作為先知,人當解釋這個世界;作為祭司,人當把這個世界奉獻給上帝;作為君王,人當為上帝而治理這個世界。與此相反,非基督教思想在主張的則是人及其周圍世界的興衰都不過是偶然性地聯繫在一起的。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3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3-16 08:25 | 只看該作者
3.    人的墮落
人的墮落正如人的受造一樣,是需要特彆強調的。我們相信人是在某個時候由上帝按其形象創造的,同樣,我們也相信,此後不久,人就因著不順服而墮落在罪中。我們已經探討了我們所信的上帝到底是什麼樣的上帝,人是按上帝的相信受造到底是什麼意思,現在,我們已經做好準備明白罪到底是什麼了。作為上帝的受造物,人必須按上帝的律法生活,也就是說,必須按上帝在其創造的世界中所設立的誡命而生活。上帝的律法大部分並沒有以口頭語言的形式傳遞給人,而是造在了他的本性之中。只有當人遵行上帝的律法的時候,他才是按他自己的本性而行動,反之亦然,假如他要按自己的本性生活,他就得遵行上帝的律法。當然,上帝在人的本性之外,明確地賜下了特別的誡命,讓人不要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但是,我們一定要曉得,這隻不過是為人是否按上帝的律法而生活設立了一個直接的最終的檢驗標準。上帝的律法是無所不在的,既顯明在人的心中,也顯明在人周圍的世界中。

因此,當人墮落的時候,人所想的其實就是在各個方面都脫離上帝而行事。人在上帝之外追求他關於真、善、美的理想,或者是直接從自己的內心挖掘,或者是從他周圍的世界尋求。上帝已經為他對世界作出了解釋,或者我們可以說,過去人是在上帝的引導下解釋世界,但是,現在他所尋求的是獨立對這個世界作出解釋,毫不顧及上帝;當然,我們在此所說的是並不顧及我們在上面所界定的那種類型的上帝。

對人而言,所導致的結果就是:人為他自己設定了知識的模式。人在知識方面為他自己設定了關於絕對性認識的模式。假如他仍然承認自己的受造性的話,他是絕對不會這樣作的。人試圖尋求函蓋一切的知識,這是與人的受造性相衝突的;假如人能夠得到這種函蓋一切的知識,就會把上帝完全排除了,那時,人就成了上帝了。而且,正如我們在以後所要見到的那樣,正是因為人尋求這種不可能實現的理念,他給自己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愁苦。

敢於人錯誤的知識模式,我們在此可以提醒大家注意以下的事實:當人認識到自己無法實現這種虛幻的知識理念的時候,他就歸咎於自己的有限性。人把有限性和罪混在了一起。因此,他把現實生活中形而上的方面與倫理性的方面混為一談。人不願意對罪承擔責任,卻把罪歸咎於他周圍或內心的處境。

[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8-3-16 08:28 編輯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4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3-16 09:3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姊妹。

基督徒信仰對人有完整的論述。在我最近看的一本「Doctrine of Humanity」,作者提出要從兩個側重點看人。一個是要從人有神的形象這個側重點。第二個是從人有人的特點這個角度。而第二個角度又分成個體的人和群體的人兩個方面。人要體現自己第二個側面的完滿性,關鍵是在個人生活和群體活動中是否符合人有神的形象這個要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5: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