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文化曆史] 3月12日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3-12 0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四庫全書》編成(1782年)-----

    《四庫全書》由清乾隆時官修,永瑢領銜編撰,紀購擔任總器官。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開設四庫館,四庫館員先後總計達4186人。曆時10年,所輯的書籍按照經、史、子、集四部排列,共收書3457種,79070卷(文津閣本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亦有收書3461種,79309卷之記載);另有存目書6766種,93556卷。
    第一部《四庫全書》於1782年3月12日(乾隆四十七年正月二十九日)繕寫告成。後又繕寫了6部,分儲在紫禁城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盛京文淵閣、避暑山莊文津閣、鎮江文宗閣、揚州文彙閣和杭州文瀾閣,另有副本一部藏於北京翰林院。
    全書包羅宏大,豐富港翰,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文化遺産的總彙。然而在編書過程中,根據統治階級的需要對不少書的內容作了刪改,還下令查禁、銷毀了"悖逆"、"違礙"的書籍近3000多種,六、七萬卷以上,其數量幾乎與《四庫全書》所收的書相等。



孫中山於北京逝世(1925年)-----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時30分,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孫中山先生,因患肝癌醫治無效,在北京東城鐵獅子衚衕5號行轅逝世,終年59歲。
    臨終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和平、奮鬥、救中國。」
    1月26日下午,孫中山病重住進協和醫院治療,晚9時動手術,打開腹腔後,知已到肝癌晚期,無法割治了。2月18日,住進北京鐵獅子衚衕的顧維鈞私邸診治,病情日篤。22日,孫科、宋子文、孔祥熙、何香凝、汪精衛、張繼、李烈鈞等,請示孫中山立遺囑。24日,病情惡化,遵醫囑咐,徵得宋慶齡同意,然後孫科、宋子文、孔祥熙、汪精衛輕步走迸病房,把預先寫好的三個遺囑,一字一句地念給孫中山聽。
    國事遺囑如下: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衆,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孫文孫中山給家人留下的遺囑全文如下: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産。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孫文致蘇聯遺言,由孫中山用英文親自口授,由鮑羅廷、陳友仁、宋子文、孫科筆記,進一步闡明了三大政策。3月11日,何香凝發現孫中山的瞳孔正在散光,急告宋慶齡,宋慶齡強忍悲痛親自用手把著孫中山的手腕,在三張遺囑上最後寫下了「孫文」二字。
    3月13日,國民黨中央通令全體黨員佩帶黑紗,停止宴樂。同時決定將中央公園辟為停靈地。
    3月14日,各國駐華公使館紛紛前往醫院弔唁。同日,段祺瑞執政府召開非常國會會議,通過了為孫中山舉行國葬議案,並由財政部撥出治喪費10萬元。
    3月15日,大雪紛飛,弔唁者排成長隊前往醫院弔唁。
    3月19日,由協和醫院向中央公園移靈,沿途肅立的有十幾萬人,到處是花圈、輓聯。送殯隊伍壯觀浩蕩,前面有300名警保人員開路,接著是龐大的軍樂隊,之後是幾萬名各界代表,緊接著是全副武裝的護衛隊伍,隨後是外國駐華代表、隨員和旅華人士,後面是親屬百餘人。親屬之後,是靈樞和執紼人員,宋慶齡乘青玻璃馬車隨樞行進。走在最後面的是一隊護兵。
    沿途上空有3架飛機緩慢飛行,空撒遺像。在前門的馬道上,每隔5分鍾就鳴放禮炮一響。直到晚上7時,送殯隊伍尚未從公園散荊宋慶齡在北京鐵獅子衚衕行轅從3月24日至27日為受吊之期。
    數十萬人前往中央公園公祭孫中山,以表達人們的懷念之情。30日,蘇聯贈送的玻璃棺由專人護送到京。
    從3月12日至31日,治喪處收到花圈7000多個,輓聯、挽幅500餘種。
    弔唁簽名者達74萬多人,連同接待的其他弔唁者共約200萬人。
    附:孫中山生平
    孫中山,名文,字德明,號日新,改號逸仙。1897年在日本時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著稱。廣東香山人。1878年後在檀香山、香港求學。後入廣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校、香港西醫學院接受西學教育。1892年畢業後在澳門、廣州設醫房行醫,醞釀反清政治活動。
    1894年春,上書李鴻章,提出改革主張,遭拒絕。本年赴檀香山組織革命團體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合衆政府」的革命主張。1896年在倫敦被捕,獲救後於次年回國組織武裝起義。
    1923年2月,孫中山與夫人在廣州大元帥府 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後,孫中山被舉為總理,制定「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創辦《民報》,揭示三民主義學說,主張用革命暴力推翻專制統治。曾多次組織起義,均遭失敗,1911年武昌起義後,被選為臨時政府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職,4月,被迫辭去總統職。1919年,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組織中華民國政府,任非常大總統,籌劃北伐。
    1924年改組中國國民黨,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綱、黨章,發表宣言,重新解釋三民主義,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決定改組革命黨,實現國共合作。創建黃埔軍官學校。1924年北上討論國事。1925年於北京逝世。




孫中山家事遺囑



宋慶齡(右)與孫中山長子孫科(左)在靈堂中


蔣介石(前)在黃浦軍校主持公祭儀式,手持祭文著為周恩來


宋慶齡在北京鐵獅子衚衕行轅


1896年斷髮后的孫中山


1909年孫中山在倫敦


1923年2月,孫中山與夫人在廣州大元帥府


孫中山靈柩移葬南京紫金山



大沽口事件發生,中國主權遭踐踏(1926年)-----

    1926年3月12日,日本帝國主義在大沽口蓄意製造了踐踏中國主權的嚴重事件。
    1925年12月下旬,日本帝國主義直接出兵助張作霖滅郭松齡,支持奉軍再度入關進攻國民軍。
    1926年3月7日,奉系軍艦在大沽口北塘登陸,被國民軍擊退。國民軍為阻止奉軍繼續用軍艦送兵,鋪設水雷封鎖大沽口,並規定任何艦只不得開入,外國船艦也必須白天行駛和接受撿查。
    3月12日下午3時,兩艘日本軍艦不顧駐守炮台的國民軍以旗語制止,欲強行駛入大沽口。國民軍立即放空炮警告,日艦卻以實彈炮擊炮台,打傷國民軍13人。炮台守軍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予以還擊,將日艦逐出了大沽口。
    事後,國民軍向日本公使提出抗議,而日本政府反以破壞《辛醜條約》為借口,公然向中國提出「抗議」,並糾集《辛醜條約》八個簽字國的公使,於3月16日發出最後通牒,提出五項無理要求,限段祺瑞政府在48小時以內答複。17日,八個帝國主義國家的軍艦雲集大沽口,對中國進行威脅。大沽口事件激起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慨,成為北京「三·一八」事件的導火索。

可口可樂的發明者阿薩·坎德勒去世(1929年)-----

    1929年3月12日,77歲的阿薩·G·坎德勒今天去世。
    阿薩·G·坎德勒出生在喬治亞農村,幼年時家境貧困。1888年,他開始在一間狹小的棚屋裏試制可口可樂。1919年,他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將産業轉賣給特拉華可口可樂公司。他對南方的正義事業經常給予幫助。

甘地發動「食鹽進軍」,第二次不合作運動開始(1930年)-----

    1930年3月12日,印度民族運動領袖甘地發動「食鹽進軍」,開始第二次不合作運動。
    3月12日,甘地率領70多名崇拜者向海濱丹地進軍,沿途宣傳,號召人民破壞英國殖民政府的食鹽專賣法。他和他的同伴照常每天紡一小時紗。當他們的隊伍經過時,村民潮水般加入他們的隊伍,當他們到達丹地海濱時,遠征的隊伍達到幾千人之多。各地人民紛紛以海水制鹽,這種破壞食鹽專賣法的狂熱席捲了整個印度,食鹽這種違禁品也在各村莊和城鎮公開銷售。4月9日甘地為此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規定範圍:自製食鹽,對酒店、鴉片煙館和洋布商店進行監視,自己紡織棉紗棉布,學生罷課,公務人員退出公職等。
    在這次運動中,英國殖民政府和資本家遭受很大打擊,英國總督歐文尋求妥協,1931年3月5日與甘地反複協商後簽訂《甘地一歐文協定》,殖民政府承認國大黨為合法,國大黨將結束不合作運動,並派代表參加它曾抵制的英印倫敦圓桌會議。1931年12月國大黨卡拉奇會議通過此協定。第二次不合作運動結束。
    甘地從海邊抓起一把鹽,這是違反食鹽專賣法的行為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菲律賓淪陷(1942年)-----

    1942年3月12日,由於意識到菲律賓將難免被軸心國佔領,羅斯福總統已命令正在為保衛同盟國領土而對日本進行無效抵抗的麥克阿瑟將軍撤離該群島。大多數美國人贊同羅斯福的決定,因為日本在菲律賓地區集中的作戰實力很強。
    麥克阿瑟將軍將被調往澳大利亞,在那裏就任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在撤離巴丹島時,這位頗具大將風度的將軍允諾,美國將繼續向菲律賓人民提供援助。事實上,他說:「我們會打回來的。」


杜魯門主義提出,美蘇「冷戰」正式開始(1947年)-----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宣讀了一篇咨文,攻擊蘇聯是極權國家,要求國會批准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緊急援助,以抵制極權政體強加於它們的種種侵犯行動。
    杜魯門提出的這項政策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它是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大轉折點。過去美國把蘇聯稱為盟國,只是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攻擊蘇聯。現在,杜魯門公開宣布蘇聯是美國的主要敵人。「杜魯門主義」是美蘇「冷戰」正式開始的重要標志。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由杜魯門陪同在美國的富爾敦發表關於「鐵幕」的演說,揭開了「冷戰」序幕。此後,英國因無力對希臘政府鎮壓希臘人民革命武裝繼續進行援助,於1947年2月21日由英國外交部通知美國國務院,英國於3月底停止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希望美國填補它撤退後留下的「真空」。英國的這一表示為美國擴展勢力和執行以實力「遏制」蘇聯的政策提供了機會。



「辟波普」爵士樂演奏家查利·帕克逝世(1955年)-----

    1955年3月12日,由於吸毒和最近的精神崩潰使薩克斯管演奏大師,號稱「鳥兒」的查利·帕克在34歲時便離開了人世。帕克在「辟波普」爵士樂的發展中是一位富有創新精神的鬥士。
    帕克出生於堪薩斯城。12歲時顯示了他吹奏中音薩克斯管的才能。在25歲以前他從一個樂隊跑到另一個樂隊。象傑伊·麥克香領導的這樣的大型樂隊扼殺了帕克的個人風格。他成立了自己的五重奏小組。這個小組壽命不長,但是給了他一個作曲、發展個性和即席演奏的機會。
    10年前,帕克和號手迪茲·吉萊斯皮在紐約52號大街的爵士樂廳舉辦爵士音樂演奏會。業余時間他們灌制唱片。爵士音樂愛好者說他們灌制的是有史以來最富有創造性的唱片。



我國重新恢複植樹節(1979年)-----

    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決議,正式確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全國各族人民在植樹節前後,展開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
    我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就有在清明前後植樹的習俗。遠在春秋時代就有獎勵植樹的記載。我國正式規定植樹節是在1915年。
    1928年4月,又通令全國將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辛巴威大逮捕,反對黨領袖恩科莫逃亡(1983年)-----

    1983年3月12日,辛巴威總理羅伯特·穆加貝的政治對手喬舒亞·恩科莫在穆加貝,上周下達大逮捕令之後逃離這個非洲國家。
    辛巴威安全部隊在反對派領袖恩科莫的政治基地布拉瓦約郊區逮捕了600人。
    辛巴威非洲人民聯盟的首領恩科莫被官員們沒收了護照,不讓他參加在捷克斯洛伐克由蘇聯主持召開的會議,實際上等於軟禁在家。
    從倫敦流放歸來後,他希望能領導一場反穆加貝的運動。據報道,辛巴威軍隊的叛兵已被殺死,穆加貝嘲笑其對手的逃跑行為,並說他正在調查指控對方使用暴力的理由。

戈爾巴喬夫當選蘇聯首任總統(1990年)-----

    1990年3月12日至15日在莫斯科舉行,大會對蘇聯憲法作了部分修改,並決定設立享有廣泛權力的總統職位。蘇共中央總書記戈爾巴喬夫以1329票贊成,495票反對,54票無效當選蘇聯首任總統。
    3月下旬,戈任命13名總統委員會成員,其中包括外交部長謝瓦爾德納澤,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馬斯柳科夫,國防部長亞佐夫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克留奇科夫等。根據人代會通過的法律,總統和部長會議主席為總統委員會當然成員。

中國軍隊在東海和南海進行海空實彈演習(1996年)-----

    1996年3月12日至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海軍先後在東海和南海舉行了大規模的諸兵種聯合作戰實兵實彈演習。行進的戰機、艦艇、導彈、電子戰裝備在演習中密切協同,顯示出強大的空中、海上打擊威力。
    此次海、空演習所發射的空軍導彈、地空導彈、艦空導彈、艦艦導彈全部准備命中目標,轟炸投彈、火箭、火炮、魚雷、深彈攻擊也達到了很高的准確度,顯示了中國海空軍在未來戰爭中奪勸制空權」、「制海權」的強大實力。

鄉土文學作家劉紹棠在北京病逝(1997年)-----

    劉紹棠,1936年3月29日生。北京市通縣儒林村人。自幼喜歡聽母親和鄉親父老講說民間故事及說書藝人演唱評書。
    17歲出版了第一個短篇小說集《青枝綠葉》(1953年,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其中他的成名之作——《青枝綠葉》被選編入中學語文教材。
    1954年考入北大中文系,出版小說集《山楂村的歌聲》。1955年出版中篇小說《運河的槳聲》。1957年出版短篇小說集《私訪集》和少年兒童小說《瓜棚記》。這些作品清新可喜,語言純樸,富有泥土氣息。1957年,劉紹棠被錯劃為右派,遭受迫害20年之久。他於勞動之餘,勤奮創作,寫出了《地火》、《春草》、《狼煙》的三部長篇小說。粉碎「四人幫」後開始了新的文學創作生活,寫出了短篇小說《含羞草》、《地母》、《藏珍樓》、《起來行》、《燕子聲聲裏》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沙發
jvmpzh 發表於 2008-3-12 06:5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YLASH 於 2008-3-12 01:56 發表
孫中山於北京逝世(1925年) ...






鞠躬儘力,死而後已。

致敬!!!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3
jvmpzh 發表於 2008-3-12 06:59 | 只看該作者
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革命,為人民奮鬥終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8: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