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夏季應備哪些葯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4-6-5 0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幾天氣溫直線攀升,白天較熱,午夜后又較涼,不開窗睡覺則悶熱難受,開窗睡覺則老幼體弱者很容易感冒受夜寒。輕者全身酸懶不適,重則發熱、頭痛、身痛、腹瀉。況且天熱人們都喜歡吃冷飲、瓜果,食物又易腐敗,很容易患胃腸道疾病。因此,北京醫院藥劑科孫春華主任提醒您,家庭小藥箱中應備些夏季常用中藥。

  1.藿香:有解暑化濕、理氣和胃作用。治療感冒頭痛、噁心嘔吐、腹瀉。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鮮藿香量加至25-35克。

  2.佩蘭:有解暑、化濕、醒脾的作用。治療頭暈昏悶、食少、噁心嘔吐、腹瀉。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如有鮮佩蘭更好,量加至25-30克。

  3.荷葉:有清暑利濕的作用。治療中暑頭暈、痱毒、身癢。每次15克,分2-3次煎服。做荷葉粥食,亦有療效。方法是用大米2-3兩,粥煮熟時,用洗凈的鮮荷葉一張將抑面即有綠茸面向下放粥內,浸悶10分鐘后可食用。粥色碧綠,氣味清香,為夏季良膳。

  4.香薷:有發汗解表、祛暑化濕的作用。治療夏日受夜寒后發熱無汗、腹痛腹瀉等症。每次3-5克。平素體弱、汗出過多及中暑者慎用。

  5.西瓜翠衣:即西瓜的青色外皮。有清暑、止渴、利尿的作用。治療中暑心煩、燥熱、口渴、小便短少。每次用30克,煎服數次,多食西瓜亦有上述作用。

  6.竹葉:有清熱除煩、利尿的作用。治療夏日受熱心煩、小便色深黃、量少不暢。每次10克,分兩次煎服。如有口舌生瘡時,更為相宜。

  7.絲瓜皮:可清暑熱、止煩渴。治療中毒、心煩、口渴。每次用鮮絲瓜皮20克,分兩次煎服。

  另外,夏日藥箱中給小兒準備一些防暑保健葯是十分必要的。

  金銀花露有清熱解毒,宣散風熱的功效,可治療小兒暑熱口渴,痱子、癤腫及感冒等。可將藥液倒出一部分,對溫開水一起飲用。板藍根沖劑可以涼血解毒,清熱利咽,消腫止痛,可治療感冒,扁桃體炎,腮腺炎,咽喉腫痛等。雙黃連口服液有清熱解毒,可治療小兒感染,支氣管炎咳嗽,暑濕瀉泄,小便短少或見尿黃等。爐甘石洗劑可收斂止癢,化濕生肌,治療暑痱,膿皰瘡。風油精可芳香驅蚊,止痛止癢,治療蚊蟲叮咬,蟲咬皮炎。每日倒一點在浴水中洗浴,可防治暑痱,蚊蟲叮咬,小兒感冒發熱及夏季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1: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