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取名的境界和平常心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3-10 13: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取名當然有有境界與無境界之分。取名境界之佳,也是兩代人或幾代人的共同追求。因為,父母為孩子命名,往往要昭示孩子的遠大前程,孩子日後能否竭盡全力實現此等宏願,大概,又是終生實踐的結果吧。取名的最佳境界,也正是名、實相符的創造過程。《管子·九守》云:「修名而督實,按實而定名。」張愛玲就說得更巧妙了:「適當的名字並不一定是新奇、淵雅、大方,好處全在造成一種恰配身份的明晰的意境。」(見張愛玲散文集《流言》)

  張愛玲所說的此等境界,的確令人神往。閱盡中外歷史,能達此佳境的人的確不多。

  先說黛安娜。戴妃的美,是大師級的美。她美得晶瑩透亮而使整個歐洲為之傾倒。她的名字Diana ,源自拉丁語,是「希臘月亮女神」的含義。這位女神的內涵也是多重的:貞潔的處女神;分娩女神;平民和奴隸的保護神;志行高潔的淑女的同義詞。縱觀戴妃一生,應該看到,她曾往這方向的卓然努力。

  再說近代詩人陳三立。他是陳寅恪的父親,字伯嚴,室名散原精舍。所謂三立,是指立德、立功、立言,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陳三立乃光緒進士,官吏部主事,又是清末民初第一位大詩人。按舊的傳統道德,他的的確確名實相一。僅就教子有方一項來考察,陳家三代四人——陳寶箴(陳三立之父)、陳三立、陳衡恪(大畫家)、陳寅恪能同時編入新《辭海》,近代以降,泱泱華夏,再也找不出第二家了。

  還有當代學者嚴北溟。他父親為之取名,正是取《莊子·逍遙遊》開篇二字,並希望他日後讀古書應念念莊子。因為先秦諸子的競起爭鳴,開創了我國思想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在儒、道、墨、法幾大學派中,莊子學派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它運用文學形式所表達的哲學系統之繁複性、詭論性亦勝過其他各家。而在文學上,莊子的獨特風格常為啟發後代浪漫主義創作的思想泉源;在哲學上,則直接激發了魏晉玄學及禪宗的思辨。嚴氏成人後,不僅熟讀莊子,還成了研究東方哲學的專家——人與名達到統一吻合的境界。

  最後再說說兩個譯名。譯名有無境界,非細心者莫辨。其一是可口可樂(Coca Cola),這是旅英作家蔣彝的譯作,可謂外來詞中音意兼譯的絕品。再就是迪斯科(disco),2002年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也收有這一詞條。然而,這一譯法,我仍覺不爽。其他的譯名還有:「的士高」、「的士夠格」、「的是夠格」。吸收外來詞,僅是音譯乃下焉者,且談不上什麼境界,應符合漢語習慣盡量採用意譯為好,才是上焉者。Disco一詞,我最喜歡的偏偏是香港人俏皮的譯名:踢死狗!

  取名要有境界,當然是上焉者的追求,而取名要有一顆平常心,才是當今社會最應矯正的緊迫問題。

  這些年來,許多家長央我為新生兒取名,我都樂意效勞。但是,他們的通病——幾乎無例外地希望:此名一出便可響徹五湖四海;要麼就是「明喻暗譬,淵源遠願,龍鳳呈祥,春花秋月,榮華富貴,德高萬壽」(許達然語)。傳統的儒家思想太根深蒂固,致使取名的小道越走越窄。

  我國有13億人口,但目前使用的姓氏大約在3500~4100個左右。平均每42萬人共用一個姓,相當於歐洲國家盧森堡一國的人口。如果取名的思維模式不作調整,同姓名的煩惱會愈演愈烈。

  我總覺得取名必須要走多元的路子。有時也得保持一種平常而平凡的心態,或許會闖出一條新路來。

  張愛玲認為:自己有一個惡俗不堪的名字,明知其俗而不打算換一個。原因何在?正是她對人名體認得透徹:

  「中國的一切都是太好聽、太順口了。固然,不中聽,不中看,不一定就中用;可是世上有用的人往往是俗人。我願意保留我的俗不可耐的名字,向我自己作為一種警告,設法除去一般知書識字咬文嚼字的積習,從柴米油鹽、肥皂、水與太陽之中去找尋實際的人生。」(《必也正名乎》)

  台灣作家三毛正是張愛玲的知音。她解釋其筆名時說:和本名「陳平」相互闡釋,就是平平常常的意思,因為我自己很平凡;三毛也是一個最簡單、通俗的名字,大毛二毛,誰家都有可能有,還連帶表明我口袋裡有時僅有三毛錢。

  許多特平常、平凡的名字,給人以親切感,反倒另有一番情趣。天津「狗不理」招牌名即源自掌柜的小名——狗不理。符號與著名女作家謝冰瑩結婚後,為其子取名為「小號兵」。上個世紀30年代,著有《疾病圖書館》、《孩子們的災難》的科普作家索非,為其子取名為「鞠躬」。五四時期,邵力子常在自己創辦的《民國日報》《覺悟》副刊上發表詩作,用的筆名是「你我他」。台灣有位家長姓「范」,其全家人的姓名故意諧音為;飯館、飯桶、飯碗、飯勺。

  南美洲的厄瓜多共和國,政府常把百姓的小事當大事來辦:每年都要舉行一次給小孩取名的比賽娛樂活動。為了奪取冠軍,家長們都為他們的孩子取了個希奇古怪的名字。可是1992年,是一個取名叫「二比一」的小孩摘冠。這是他的父母在看完一場足球賽后得到的極為平常的靈感!

  魯迅這個筆名,愚以為本也是極為平常的,並不像許多咬文嚼字的專家,故作高深而解釋得那樣驚險、崇高——什麼《爾雅·釋獸》「牝狼,其子激,絕有力,迅。」誠如他最要好的同學許壽裳所云:「魯」就是愚鈍,「迅」就是「快速」。原本是一對矛盾的反義詞,就是這麼平常。(見《亡友魯迅印象記·筆名魯迅》,引自《魯迅回憶錄》上冊第249~250頁,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by 采詩

41

主題

1500

帖子

34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4
沙發
angelo391969 發表於 2008-3-10 23:50 | 只看該作者
高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9

主題

2106

帖子

5597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597
3
芳草 發表於 2008-3-11 00:59 | 只看該作者
我家寶寶的中文名都有「安」字,意思當然是平平安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2: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