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觀察:伊核問題新一輪博弈開始

[複製鏈接]

603

主題

846

帖子

48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俺說兩句 發表於 2008-3-5 08: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國安理會3日通過了第三份對伊朗制裁決議 ,進一步加大對伊朗核計劃及其相關領域的制裁。分析人士認為,這一決議並未解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伊朗之間的深層次矛盾,雙方進一步博弈在所難免。

    對伊「以壓促談」

    這份新決議由英、法、德三國起草,其基礎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與德國外長今年1月在柏林會議上達成的要點。與安理會此前通過的兩份決議一樣,它仍然遵循適度施壓和鼓勵並重的「雙軌」策略,希望最終達到「以壓促談」以及通過外交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的目的。


    一方面,新決議在現有制裁基礎上增加了對伊朗官員的強制性旅行禁令、擴大貿易和金融制裁範圍、授權各國檢查伊朗貨物等措施。中國常駐聯合國代錶王光亞指出,新決議的目的不是懲罰伊朗,而是推動激活新一輪外交努力,有關制裁措施不針對伊朗人民,也不影響各國與伊朗正常的經貿和金融往來。

    另一方面,決議為進一步採取外交手段解決伊核問題留下了充分餘地。決議強調要加強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權威,肯定該機構與伊朗合作的進展,支持雙方繼續合作。決議強調,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與德國願意在2006年6月提出的「一攬子」方案基礎上通過談判解決伊朗核問題,鼓勵歐盟負責外交與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繼續與伊朗溝通,以便為恢復談判創造必要條件。

    為進一步強調決議所釋放的「促談」信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與德國在決議通過後發表共同聲明,重申致力於通過談判解決伊核問題,敦促伊朗接受「一攬子」方案。六國還表示已要求索拉納與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賈利利會面,商討雙方關心的問題,以便逐步創造恢復談判的條件。

    未獲全票支持

    2006年12月和2007年3月,安理會分別通過了兩份包含對伊朗制裁內容的決議,而且兩份決議均一致通過。為了使第三份決議同樣獲得全票通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做了不少努力。

    英、法、德三國在今年2月下旬起草決議並向安理會散發,南非、印度尼西亞、越南和利比亞4個非常任理事國隨即提出保留意見,認為在當前伊朗表現出積極合作態度的情況下加大制裁,將不利於伊朗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有的國家甚至暗示會在表決中投反對或棄權票。

    為了消除四國的疑慮,英法對草案內容作了少量非實質性修改,如進一步強調和支持國際原子能機構在解決伊核問題中的作用、指出對伊朗航空和船舶運輸貨物進行檢查時必須符合國際法和相關條約等,英法還兩度推遲表決時間,為外交遊說創造更多機會。

    儘管如此,印尼仍堅持立場,以一張棄權票成為安理會15個理事國中唯一表示保留意見的國家。南非、越南和利比亞儘管最終在表決中投了贊成票,但這並不意味著三國對草案內容的完全贊同。南非常駐聯合國代表庫馬洛在表決前的解釋性發言中說,南非並不贊成進一步制裁伊朗,投贊成票純粹是出於維護安理會團結的考慮。對於美英法等西方國家來說,新決議未能獲得一致通過或許是一憾事,因為這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決議的象徵性意義。

  新一輪博弈開始

    新決議通過後,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要在90天內向安理會提交報告,說明伊朗是否已按照決議暫停鈾濃縮等活動。如果報告確認伊朗已執行決議,安理會將解除制裁,否則將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七章第四十一條「進一步採取適當措施」,這意味著安理會還可以考慮再通過決議,繼續加大對伊制裁力度。

    從伊朗領導人目前的表態來看,伊朗似乎並沒有作出讓步的打算。與此同時,美國也沒有放鬆對伊朗的壓力。美國最近提出一份新情報,指出伊朗曾於上個世紀90年代進行與核武器有關的高爆炸藥及導彈研製等問題,伊朗政府則表示這些情報純屬偽造。

    就在安理會通過新決議的當天,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會議在維也納開幕。巴拉迪在會上表示,伊朗還沒有對美國這份最新情報作出足夠的答覆。他敦促伊朗盡最大可能予以配合,澄清這一「嚴重問題」。由此可見,圍繞伊核問題的新一輪博弈已經拉開了帷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9: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