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品牌 築夢踏實

[複製鏈接]

1281

主題

2944

帖子

508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0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sun8b 發表於 2008-2-24 0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品牌 築夢踏實

【經濟日報╱游美月】 2008.02.24 03:54 am

  


1992年,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提出「微笑理論」,他堅信產業的價值,除了微笑曲線底部的製造能力,更在於曲線兩端行銷及品牌的創造力。這套理論的實踐者不只是宏碁集團,近20年來,不計其數的台灣企業家前仆後繼,投入打造品牌的築夢之旅,品牌台灣,不再只是施董事長的夢想。

有激情 才能做品牌

見證過去20年來台灣社會展現的生命力,《聯合晚報》20周年社慶特別推出「台灣品牌築夢」系列報導,介紹20家打造品牌有成的台灣企業,讓國人更貼近他們的品牌之路,並分享他們築夢踏實的美麗成果。

BenQ是品牌築夢系列的第一篇,這是明基電通合併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破局後,董事長李焜耀首度打破沈默面對媒體。儘管跳躍成長的美夢挫敗,但談到BenQ的品牌之路,他堅定的說:「一個case不成功,不代表不能做!」「有激情,才可能做品牌。」西門子一役有失,也有得,面對失敗,明基決定減資重生,切割代工部門,BenQ再起,李焜耀要證明他的團隊有浴火重生的實力。

「Vizio打敗Samsung!」你大概很難想像,2007年打敗南韓三星、日本新力,勇奪北美電視市場新霸主的Vizio,是不折不扣的華人品牌,在台灣上市的瑞軒公司原來只是協助代工,最後決定轉投資成為第二大股東,介入品牌,一手包下產品製造、研發與售後維修,一向低調的董事長吳春發說:「物超所值是Vizio贏的關鍵,time to market才能time to value!」

「因為打不過OEM代工大廠, 只好從品牌出發,」創見(Transcend)董事長束崇萬為了打進電腦系統廠的市場,被迫走上品牌之路,如今創見打造的不只是小小隨身碟的記憶體公司,「成為消費性電子產品的LV」,才是束崇萬要實現的品牌夢。

「耕耘品牌,是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堅持要走的策略」,威剛董事長陳立白回首來時路認為,堅持一開始就切入兩個市場的雙品牌攻勢,讓公司每年營收以股本25倍速跳躍成長,而與迪士尼異業結盟,推出米老鼠、神鬼奇航等系列迪士尼碟,更讓品牌加值。

面對國際網通業巨人思科(Cisco),友訊科技(D-Link)打一場不同的戰爭,總經理廖志誠說,思科為大企業服務,友訊追求「built network for people」,為所有人建構更快、更便利的溝通平台,以更創新的產品及更彈性的策略迎擊,展現公司的品牌價值。

彈性策略 幫品牌加值

同樣挑戰國際巨人,宏達電與蘋果電腦的正面對決,更是台灣品牌在國際發光的顯例,當全世界都在引頸企盼蘋果iPhone時,宏達電自有品牌手機HTCtouch搶先問市,驚豔國際,HTC有何能耐被消費者拿來和iPhone相提並論?當蘋果公司執行長喬布斯(Steve Jobs)首度發表iPhone時,宏達電全球行銷長王景弘坦承自己臉色難看,心裡喊著「不能再壞的事情發生了!」但不到24小時,他就想通了,接下來的策略十分清楚,「因為最大的競爭者往往也是最好的夥伴!」宏達電最近又籌謀打另一場戰爭——跨足Google-phone,「當空氣瀰漫著internet的世界,你就知道下一波的產業大浪是什麼了,」王景弘語露玄機,因為宏達電已經取得了入場券!

台灣企業從代工起家,轉型走上品牌、走向國際,從「made in Taiwan」質變到「brand in Taiwan」,台灣企業的品牌能力及品牌策略,值得你細細閱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2: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