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讀經小記--地藏菩薩本願經

[複製鏈接]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2-15 05: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地藏王菩薩似乎是女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佛告文殊師利:時鬼王無毒者,當今財首菩薩是。婆羅門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 本帖最後由 和而不同 於 2008-2-17 21:43 編輯 ]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沙發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2-15 05:41 | 只看該作者

分身集會品第二

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
或有利根,聞即信受。
或有善果,勤勸成就。
或有暗鈍,久化方歸。
或有業重,不生敬仰。


這個比喻和耶穌撒種的比喻很象。聞即信受大概就是生而知之,勤勸成就和久化方歸大概就是學而知之,不生敬仰大概就是學而不知。任何一個宗教都不可能讓所有的人共同接受,大家隨緣即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3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2-16 08:47 | 只看該作者

觀眾生業緣品第三

無間地獄的恐怖景象,把佛母都嚇壞了,「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入無間地獄的條件還不是很嚴格:不孝父母,毀謗三寶,玷污僧尼,偽作沙門,偷竊常住財物,等等。


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周匝萬八千里,獄牆高一千里,悉是鐵為,上火徹下,下火徹上。鐵蛇鐵狗,吐火馳逐,獄牆之上,東西而走。獄中有床,遍滿萬里。一人受罪,自見其身遍卧滿床。千萬人受罪,亦各自見身滿床上。眾業所感,獲報如是。又諸罪人,備受眾苦。千百夜叉,及以惡鬼,口牙如劍,眼如電光,手復銅爪,拖拽罪人。復有夜叉,執大鐵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拋空翻接,或置床上。復有鐵鷹,啖罪人目。復有鐵蛇,繳罪人頸。百肢節內,悉下長釘,拔舌耕犁,抽腸銼斬,烊銅灌口,熱鐵纏身。萬死千生,業感如是。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寄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后,還復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是。

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
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
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
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銼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飢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斷,故稱無間。
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胡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
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至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方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4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2-17 04:25 | 只看該作者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地藏菩薩是女性的又一佐證:
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光目母者,即解脫菩薩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薩是。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愍,發恆河沙願,廣度眾生。

因果報應絕品:
四天王,地藏菩薩
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
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
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
若遇惡口者,說眷屬斗諍報。
若遇毀謗者,說無舌瘡口報。
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
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
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饑渴咽病報。
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
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
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
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
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
若遇毀謗三寶者,說盲聾喑啞報。
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
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
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
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迴遞償報。
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飢餓報。
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
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
若遇兩舌斗亂者,說無舌百舌報。
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5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8 13: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2-14 13:34 發表
1、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地藏王菩薩似乎是女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


依地藏經而解,地藏王菩薩有很多化身,有男身也有女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6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8 13:3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2-14 13:41 發表
吾於五濁惡世,教化如是剛強眾生,令心調伏,舍邪歸正。十有一、二,尚惡習在。吾亦分身千百億,廣設方便。
或有利根,聞即信受。
或有善果,勤勸成就。
或有暗鈍,久化方歸。
或有業重,不生敬仰。

這個 ...


是啊,隨緣,各人的時間各不相同。猶如基督教中,也在談是上帝耶穌在做主,聖靈在動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7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8 13:3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2-15 16:47 發表
無間地獄的恐怖景象,把佛母都嚇壞了,「摩耶夫人聞已,愁憂合掌,頂禮而退。」
入無間地獄的條件還不是很嚴格:不孝父母,毀謗三寶,玷污僧尼,偽作沙門,偷竊常住財物,等等。


獨有一獄,名曰無間。其獄 ...


如實相報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8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8 13:4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2-14 13:34 發表
1、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
         地藏王菩薩似乎是女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之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


Crossing,我僅將標題修改為」讀經小記--地藏菩薩本願經「,以反映帖子主要內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9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2-18 14: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和而不同 的帖子

是很難解。下面的話,似乎地藏王是男性。
   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時世有佛,號曰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時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告長者子: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

我所不明白的是地藏王是一個曾經存在的人還是一個「觀念」。這個疑問也適用於觀音、彌勒等菩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0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8 14:3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2-17 22:21 發表
是很難解。下面的話,似乎地藏王是男性。
   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時世有佛,號曰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 ...


標準術語,是法身和化身的區別。
這也涉及到佛教的三世體系。
就像孫悟空七十二變一樣,你可以這樣去理解,偏差不會是離題萬里的,不過有助於你的理解。
所以他既是存在的人,也是一個觀念。包括九華山的肉身菩薩,我們都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如同西藏喇嘛的轉世一樣。

[ 本帖最後由 和而不同 於 2008-2-17 22:3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11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2-19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和而不同 的帖子

法身就是一種心靈的身體,心靈的光身。

    * 比方像佛光,祂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狀。
    * 比方像觀世音菩薩的法身或是阿彌陀佛的法身,這種光身可以在宇宙間任意的來去,而且不須經過語言就可以溝通,就像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電感應一樣。

化身(梵文:अवतार,Avatar)在印度哲學中,最普遍被認為和眾神在地面上的肉體表現形式有關。
在梵文中,化身一詞具有透過深思熟慮,並且由於特殊目的而從較高境界「下降」的涵義。

還是很難理解。地藏菩薩一會兒「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一會兒和如來面對面交談,比耶酥的道成肉身還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12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2-19 10:05 | 只看該作者

地獄名號品第五

各種地獄,光看名稱就已經令人魂飛魄散。
地藏菩薩告普賢菩薩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閻浮提行惡眾生,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我今承佛威力,略說地獄罪報之事,唯願仁者暫聽是言。
在地藏菩薩看來,眾生都是由罪的,而且罪都是由報應的。也許只有虔心向佛蒙佛接引才能跳出輪迴報應,到達涅磐境界。

附帶問題:佛教的涅磐和基督教的是不是一回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3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9 13:5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2-18 17:54 發表
法身就是一種心靈的身體,心靈的光身。

    * 比方像佛光,祂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狀。
    * 比方像觀世音菩薩的法身或是阿彌陀佛的法身,這種光身可以在宇宙間任意的來去,而且不須經過語言就可以溝通,就像是 ...


有些類似於傳統文化所說的物我兩忘的境地,聖經不也敘述「五餅二魚」和「分開紅海」的故事么?
化身是有這個主動性和選擇性的含義,前輩譯經的時候,是動了不少腦筋的,譯經場面很宏大而且措辭嚴謹。
這方面,基督教可以借鑒一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4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9 13:5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2-18 18:05 發表
各種地獄,光看名稱就已經令人魂飛魄散。
地藏菩薩告普賢菩薩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閻浮提行惡眾生,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 ...


真相總是赤裸裸的,故而揭示真相的過程,往往是痛苦的,而且不以我們的喜惡而轉移,是不是?

[ 本帖最後由 和而不同 於 2008-2-18 22:0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5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9 14: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2-18 18:05 發表
各種地獄,光看名稱就已經令人魂飛魄散。
地藏菩薩告普賢菩薩言:仁者,此者皆是南閻浮提行惡眾生,業感如是。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是故眾生,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父 ...


涅磐是進入「無」的境界,進入「寂滅」的境地,無所謂苦,也無所謂樂,稱之為「清凈」。因為佛家認為苦樂是相對而存在的,滅苦之後,無所謂苦了,那相對的一方,「樂」自然也就沒有了。這種境界,不存在任何的二元對立,無所謂生,也無所謂死,佛家命名為「涅磐」。好比圓的圓心。
這和基督教的「天堂」或"永生「是不一樣的,「天堂」只有歡樂,沒有痛苦。仍然取線性化的思維。

[ 本帖最後由 和而不同 於 2008-2-18 22:0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16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2-19 1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和而不同 的帖子

涅磐(Nirvana)的意思是「滅渡」,即「重生」。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載:保護神毗濕奴點燃熊熊烈焰,垂死的鳳凰投入火中,燃為灰燼,再從灰燼重生,成為美麗輝煌永生的火鳳凰。人們把這稱作——鳳凰涅磐。詞典解釋:正覺的境界,在此境界,貪、嗔、痴與以經驗為根據的我亦已滅盡,達到寂靜、安穩和常在。

只有重生以後才能達到「清靜」的境界,因此可以說涅磐是個過程,清靜是個狀態。基督教的重生也是個過程,明確神的主權是個狀態。二者的差別就是基督教認為重生前人依靠自己,重生後人依賴神(這時候「己」已經無所謂苦,無所謂樂了,也就是「死」了)。說天堂里只有歡樂是不對的,按聖經的語言應該說是新耶路撒冷只有神做人的一切。佛教的「清靜」相當於基督教重生后對自己的「死」。而不管你怎麼修行,外界的影響都是不可避免的,這就相當於命運在叩門。
這兩種人生的「model」,我覺得基督教更合理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9

主題

2031

帖子

123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32
17
 樓主| Crossing 發表於 2008-2-19 15: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和而不同 的帖子

我喜歡讀佛經的一個原因就是其語言的優美,這是中文聖經所不能比擬的,也許是翻譯者對中國文化了解的程度不一樣。關於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我覺得只是完成佛教理論輔助線而已,雖然圓滿,卻讓人離開本心而不是回到本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8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9 15:0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2-18 22:55 發表
涅磐(Nirvana)的意思是「滅渡」,即「重生」。據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載:保護神毗濕奴點燃熊熊烈焰,垂死的鳳凰投入火中,燃為灰燼,再從灰燼重生,成為美麗輝煌永生的火鳳凰。人們把這稱作——鳳凰涅磐。詞 ...


涅磐如果相對於今生的肉身來說,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重生或再生,標準的術語是不生不死,無生無死。
它描述的狀態,近乎」清凈「和」清涼「,沒有了自凈其意,佛教也就不成為佛教了,所以世俗化說佛門,也是清凈法門,清涼世界。
因之,它可算是理性的宗教,相比基督教的感性而言,我覺得它更為合理一些
咱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另開一貼,對比一下基佛兩教的組織結構是如何適應和強化其教義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19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9 15:1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8-2-18 23:00 發表
我喜歡讀佛經的一個原因就是其語言的優美,這是中文聖經所不能比擬的,也許是翻譯者對中國文化了解的程度不一樣。關於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我覺得只是完成佛教理論輔助線而已,雖然圓滿,卻讓人離開本心而不是回到 ...


勸度眾生,自然要選擇適合眾生的語言。進入內核,就會發掘到更為真實的東西
好比歷史,小學生學的歷史課程,和大學歷史系,以及專攻史學的專家,所得到的東西自然是不一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20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2-19 15:21 | 只看該作者
基督教如何才能進入中國人的人心,佛教如何才能進入西方人的人心,都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大家都在摸索和實踐。
就我接觸的華人基督徒,多談見證。
就我接觸的西人佛教徒,多談阿含經。
這體現了東西方人思維的差異,很值得深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6: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