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雪災后的必要考量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8-2-15 1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林瑞慶
聯合早報

  中國南部最近發生大雪災害,一個團結、強盛的國家,在黨、政、軍、民協作下,困難肯定很快就能夠克服。

  很多人只注重面前的挑戰。很少人往廣處、深處想。

  賴洪毅的文章提出了一些值得大家考慮的問題,如火車電氣化后,在天災面前所顯露的無奈。他對往日的蒸汽火車有所緬懷。

  往廣處想,比中國南方更寒冷的地方,幾乎涵蓋了除了赤道以外的全部國家,從加拿大到南歐,南亞北部,甚至亞熱帶。中國南方的經驗,警惕了全部工業國要積極的策劃,預報,防備。

  現有的科技要求高度集中供水供電才能有經濟效益(特別是大水霸水力發電、核能發電等高資金、高密集度的科技)。在這次災害,無數大電網被大雪摧毀,顯露了這種方法的極度脆弱性。幾年前,加拿大就曾面對更嚴峻的挑戰。

  下一個是哪一個地區,哪一種災害,誰也把握不準。防備必然不可只是對暴風雪。在預防天災人禍之前,必要以哲理來了解當今的生活基本要素。  

  災民不會苛求餐餐溫飽,不是分秒必爭,只要有幾個鐘頭的好天氣、平靜,就可以空投幾天的食糧,科技、社會組織已經把食糧供應解決了,不再是生存的第一瓶頸。但在暴雨暴雪、風災、火災、地震、海嘯、瘟疫、兵荒、馬亂,能源和食水供應是防疫救護、維生疏散的必要。供應短缺,必然延誤救災、甚至衍生出瘟疫、火災、暴亂,加重災情。


基本設施應袖珍化、分散化

    由此看來,基本設施的堅韌可靠是最重要的。在這次暴風雪中,暴露在外,延綿千里的電網,根本沒法承受蹂躪。深冬採煤,人力、能源、資源運輸都面對嚴酷的考驗。但,深一層想,即使多堅固的設備,如果只有一個供應點,要為方圓百里服務,任何一個環節失誤,都會全線崩潰。這是人人必要認識和理解,儘力減輕和處理的。

  目前,科技已經把很多設備,如電腦,通訊分散化、袖珍化。雖然科技可以把很多設備、器材變得更小、更方便、更有經濟效益,更能獨立運作。但企業家,工程師只是往身邊的、瑣碎的電器、設備鑽營,還沒有人往基本設施上想。

  雖然科技已經進入新世紀,人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六十年代。

  中國正處在經濟發展的新階段,從農村建設到高密度城市都必然要求更有效、更充分的應用科技,這絕對需要思維的新突破。

  這個自然災害,讓我們領悟到,必要把水電供應、污水、垃圾處理袖珍化,分散化。這不但為抗災,更是新農村建設普及化,高速電氣鐵路堅韌化突破的基本考量。

  一個重要的科技基本突破在於如何應用自然科學、結合成熟科技來脫離對煤、油、氣、低效率內燃機的依賴,以燃燒低級燃料、廢料,推動袖珍渦輪發電(直接熱傳導Direct Thermal Transport),廢熱回收供廢水處理、蒸餾等,不但供中小農村,更可以輕而易舉的由火車運載發電以取代脆弱的鐵路電網。這裡指出的是思維,詳情需要涵蓋多個專業的特殊智慧,在此不宜詳述。

  天災人禍是科技、管理突破的催化劑。中國南部大雪災是讓人們真正體驗到人力的有限,領悟到智慧追求的無限,科技促進財富創造的必然性。


  ·作者是本地工程師,自由撰稿人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1: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