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關於信經的討論

[複製鏈接]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2-3 1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另外,在一致認同聖經的絕對權威而對於神學派系各有所愛的情況下,片面以自己認為"對"的神學做為標準來舉證,是沒有足夠的說服力的.
信經,信條恰恰是各教派共同的信仰告白。 在一些小問題上雖然有區別,但這些重要問題上則是立場一致的,這正好是教會合一的最好例證。
要知道,即使是在神學的純學術領域裡,至今也仍未形成被聖徒公允的唯一正確.也就是說,神學立場既無可誇,也不可靠.
前面一句完全同意。但也就是說,則不是必然結論。雖然沒有「唯一正確」,但不能因此斷言說神學不可靠。
最終檢驗神學的是神的話------聖經.
同意,不過,我想請你說明如何用聖經檢驗?

[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8-2-3 11:00 編輯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沙發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2-3 14:20 | 只看該作者

老兵弟兄原貼有關信經

真理,首先是我們所有認信基督的人在共同的尋求過程中被聖靈賞賜給我們的恩典,而然後才能是在理性辯證中從思維邏輯里發展出來的某種公允性結論.前者的要求,是需要我們同時進行學習和思考;而後者的條件,則必須是堅信自己已經獲得真理的人之間相等的神學對話.

從基督信仰的歷史角度上來看,前者產生了"使徒",而後者產生出"信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3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2-3 14:21 | 只看該作者

錫安姊妹關於信經的回答

信經的產生:

縱然聖靈應許要引導教會明白真理,但這並不是暗示說教會全體或一部分配得毫無錯謬的恩典。就是在使徒時代的教會中,也有許多的異端發生,其根源有些是從異教,有些則是從猶太教而來。結果從那時候起,這兩大暗礁就時常威脅著基督教會。所以教會要特別留心防備,以免觸上這暗礁。?

  面對這樣的異端,不拘它在左或在右,教會都應該堅決、清楚地陳明神在聖經中的真理是什麼。教會在她小的或大的會議中所發表的,就是按照、遵守神真理的訓練,對某一特殊觀點所發表的教訓。這樣一來,真理在聖經中有了根基,在信的人方面則接納為公認信條與信經(Creed)。公認信條就是所有信徒的義務,也是他們的心聲;凡真實盡心盡意的人不能不承認這公認信條,也就是為真理作見證,因真理能使人自由(太10:32;羅10:9—10;林后4:13;彼前3:15;約壹4:2—3)。如此,每一信徒每一教會(如果在那裡有聖靈的見證),就都承認神的話就是真理。當錯謬與異端愈來愈狡猾的時候,教會就要更加緊迫地留心所承認的真理,並且確切的陳明她的信經。自然而然地,這口頭上的承認,由於環境的迫使,就成了明文的信條。========巴文克基督教神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0
4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2-3 14:25 | 只看該作者
老兵弟兄可以接著主樓貼討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5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08-2-3 18:40 | 只看該作者
信經和信條並不能代替讀經,但可以帶領我們按正確的方向理解聖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6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8-2-4 23:1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8-2-3 10:55 發表
QUOTE:
最終檢驗神學的是神的話------聖經.

同意,不過,我想請你說明如何用聖經檢驗?
...


上面的問題我已經表達了個人的觀點,恕不贅述.只就姊妹的提問說明如何用聖經來檢驗神學.

神學既然是人對聖經上的話語在理性的範疇內所作出的介紹和闡釋,其立論和結論都必須要與聖經所提供的線索相吻合.
與聖經相比較,神學只是一個幫助人認識聖經的次要地位上的輔助工具;因它畢竟要受到人理性的局限,就不能夠視為超越人理性之神的話-----聖經,被認做權威.

因人理性思維特點上的差異,近兩千年來就衍生出各有千秋的不同的神學系統,且爭論不休.而檢驗這些神學之真偽和價值的,就必然是產生出神學,卻永遠要高於神學的聖經.究其根本原因,聖經的著述者是完全的神(聖靈),而神學的發表者是不完全的人.

聖經的終極指向是-----基督;神學的終極目的,是印證聖經的指向符合人運用理性思維邏輯所推導出來的事實.主次關係既是這樣的,信仰原則就應該是"惟獨聖經"而不是"惟獨神學".

具體說明如何用聖經來檢驗神學:

第一------神學既然僕從於聖經,所論證的就必須圍繞聖經所提供的中心命題------"基督"來展開,才有其理論上的價值和意義.

第二------聖經(舊約)成全於基督耶穌;聖經(新約)必將成全於基督的國.能夠實際地服務於這個不變定旨的神學,才是具有存在意義的神學.

伊甸園被四道"河"滋潤著,哪一道河出自"有金子... ... 珍珠和紅瑪瑙"之地土,哪一道河就最有價值.
最後我乾脆講明了,現實中能否造就得出真正滿有"基督生命"的一群人,這就是對神學之真偽最好,最有說服力的詮釋!
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惟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7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8-2-5 03: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同往錫安 的帖子

自行車不等於雙腿;這就是我說"神學立場"不可靠的原因.

老兵即不"反智"也不"反神學",但我要強調的是人的理性及其產物,惟有臣服於聖靈的大能之下.因我們在理性里對聖經的所謂"知道"和"了解",充其量不過使我們可憑著這些知識做人的"師傅",而並不能使別人甚至是我們自己靠著"得救"!
聖經上的"字句"也是不能.

能夠成全"道路,真理,生命"的,唯有把出於神那"有能力的話"活活見證出來的信心;而見證我們信心並且造就我們生命的,也惟有"基督的十字架"!

[ 本帖最後由 東北老兵 於 2008-2-5 03:21 編輯 ]
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惟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雨中栽花 發表於 2008-2-5 06: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東北老兵 於 2008-2-5 03:20 發表
自行車不等於雙腿;這就是我說"神學立場"不可靠的原因.

老兵即不"反智"也不"反神學",但我要強調的是人的理性及其產物,惟有臣服於聖靈的大能之下.因我們在理性里對聖經的所謂&q ...


你這個等於沒說。

依據有了,還需要作出判斷。就算聖經是法典,也需要法官來解釋具體的條例。新教和天主教甚至摩門教都根據聖經。聖經的文字所能表達的意思是有限的。這些教徒都有類似的信心怎麼辦?

誰是最後的裁判? 你當然可以說是神,可惜神不能阻止教會的分裂。誰又能算上正統呢。

信教,不是口頭上的表達,實踐更重要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9
sousuo 發表於 2008-2-5 07: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東北老兵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0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2-5 11: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東北老兵 的帖子

呵呵~我看雨中栽花小老弟可能更明白我提問的原因。

這幾樣,我是同意的:
1。神學的權威不能高過聖經。
2。神學的目的是更好了解聖經。
3。神學的另一目的就是認識神,從而活出基督的樣式。
==============================================
華麗的分割線。這方面無需進行討論,沒有異議。

問題在於:
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的說法是出於聖經的,是惟獨聖經的,包括耶證會,包括各種各樣的異端,誰會承認自己說的不是出於聖經的呢,不是以聖經為標準呢?憑什麼說按照聖經的標準,老兵的理解就一定是對的,錫安的理解就一定是錯的?

神真的沒有辦法嗎?感謝主!不要忘記聖靈在他教會的工作,聖靈通過教會保守神的道得以清楚宣講。聖靈帶領教會更好地明白聖經所闡述的真理。--信經就是教會為抵制異端,而對真理所進行的表白。這真理的根基源於聖經,在信的人方面則接納為公認信條與信經(Creed)。

我帖一個使徒信經,請老兵過目,看看基督徒到底需不需要信條信經來規範我們的解經。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1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2-5 11:21 | 只看該作者
使徒信經

From CMI title: Ecumenical Creeds and Reformed Confessions and Catechisms

Translated by Dr. Charles Chao D. D.

Edited by Dr. Jonathan Chao

Copyright by China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P. O. Box 366, Taipei 112, Taiwan



《使徒信經》是最簡短且在今日教會中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篇 ,全篇共十二條。據說在五旬節后,十二使徒分散往各地傳道, 為確保真理的合一,臨行前制定了此信經,由各使徒每人提供一 句,所以共有十二句。此說已不可考,但大部分人認為是後人根 據使徒所傳之道而寫成的,故稱《使徒信經》。最早曾在愛任紐 (Irenaeus, ca .130-c .200)二世紀的著作中發現,但今日所呈 現之形式是大約於七世紀間形成的。 此信經乃是根據教會的需要而制定的。在早期教會中,信徒 受洗加入教會之前所需要的基本真理教導,即以此信經為準則。 一般教會的教導也以此為根基,而教會信仰之純正與否也以是否 符合信經的教導為考核。在早期教會受逼迫時,信徒皆秘密地信 守此信經,直至逼迫結束。而何時成為公共崇拜的一部分則不可 考。也有人認為信經具有辯證的性質:撒伯流派(Sabellianism) 宣稱聖父、聖子、聖靈是獨一神之三種顯示;馬吉安(Marcion ,100-165)否定基督道成肉身及復活;諾斯底派(Gnosticism) 不承認基督有身體;多納徒派(Donatism)不接納大公教會; 《使徒信經》清楚指出以上各派之錯誤。 此信經可分為三段:第一段宣認父神為創造之主;第二段宣 認基督為神也為人,並承認其救贖之工;第三段宣認聖靈、大公 教會及信徒成聖之生活。《使徒信經》不是抽象偏重邏輯的陳述 ,而是真實的信仰告白,歷代教父皆尊崇此經,且至今仍為各宗 派所接納,成為眾教會彼此相通的基礎。

使徒信經
1.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創造天地的主。
2.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
3. 因著聖靈感孕,從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4.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
5. 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里復活;
6. 祂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
7. 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8. 我信聖靈;
9.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10. 我信罪得赦免,
11. 我信身體復活;
12. 我信永生。阿們!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

主題

1176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12
東北老兵 發表於 2008-2-5 18: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11 同往錫安 的帖子

我承認並接受<使徒信經> ; 但我卻不信仰<使徒信經> .

住在我裡面的認可<使徒信經>無誤; 但住在我裡面的不受<使徒信經>的"規範".

原因是在我看來,聖經是唯一由聖靈親自默示的; 既不能刪減一字,也不能增添一字.
不是依靠勢力不是依靠才能惟靠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3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2-7 02:19 | 只看該作者
聖經需要被人理解。既然信經,信條是對聖經的最接近的理解,我看不出有任何理由把信經,信條與聖經對立起來。

相反,輕看教會在與異端爭戰的過程中,在聖經基礎上所總結出來的信經,信條,則是危險的。因為,沒有哪一個人可以擔保自己的理解是絕對正確的。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14
 樓主|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2-7 02:26 | 只看該作者
聖經不能增減,那麼是不是說你以後說任何話都不要用自己的話說?你說了,就是在增減,加上自己的東西了啊!這是聖經不能增減的原意嗎?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