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真話實說】最後的「早餐」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2-3 21: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時報 蘇靈  

        
  義大利的達芬奇有一幅著名的油畫,叫作《最後的晚餐》。我寫的這篇文章,叫作《最後的早餐》。因為中國人的早餐,將有一番驚天動地的改革。
  中國的烹飪協會,號稱「民間團體」,實際上是個「官辦衙門」。它最近出台了一項所謂《早餐經營規範》的「國內貿易行業標準」,惹得全國上下,沸沸揚揚。
  原來這項《早餐經營規範》,對全中國的早餐行業及其早餐品種,作了統一的規定。例如,早餐亭、早餐車必須隸屬於「早餐經營供應單位」,這個單位又必須是統一加工、統一配送、統一品牌、統一產品、統一服務的「連鎖企業」。甚而至於,對早餐品種做成什麼樣子,用什麼原料和調味品,保持的溫度或者加熱多長時間,都要有統一的規定。
  這就是說,今後全中國老百姓的早餐,要吃些什麼,不能吃些什麼;怎樣吃法,不能怎樣吃法,都是要由「政府有關部門」才能說了算的。老百姓只要閉著眼睛,張開嘴巴,把東西吞下肚子里去就可以了。
  世界上還真是找不到一個這樣的「政府有關部門」,會作出如此具體,如此荒唐的決定。中國曆來的皇帝老爺,管天管地也不去管別人吃喝拉撒。如今的「有關部門」,卻連老百姓的早餐,也要管得嚴嚴實實的。
  「政府有關部門」(中國烹飪協會)為什麼要作出這樣的決定呢?據說是考慮到「食品衛生」,為了便於「規範管理」。
  中國人表面上最講「中庸」,而實際上卻最容易「走極端」。政府該管的東西不管,不該管的東西亂管。這「食品衛生」和「規範管理」,要麼不管,要管就管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這「走火入魔」所傷害的,又是什麼呢?
  首先,是那些每天清晨,推著早餐車在街邊叫賣的「小販」們。他們多數都是下崗人員,弱勢群體。難怪有百姓在網上呼籲:「我的眼睛包含著淚水,那些沒有文憑,沒有可靠收入的可憐的人民,今後又少了賴以生存的一項活兒,請多給他們一些活路吧!」
  第二,也許更重要的,是將強行改變中國人的早餐習慣和飲食傳統。中國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時期,民眾都形成了當地獨特的飲食文化和生活方式。其中每天的早餐,吃些什麼,怎麼吃法,都已經成了飲食文化的一個組成部份,生活方式的一種表達方法。正如一些網民所說的:「早餐標準出台了,我擔心再也吃不到樓下小鋪熱氣騰騰的饅頭了,再也吃不到街頭小攤的煎餅和餛飩了。」
  我甚至懷疑,這該死的《早餐經營規範》,是不是由那些個「早餐連鎖企業」的利益集團有意給「托」出來的。而中國的「烹飪協會」,政府的「有關部門」,則成了這些「利益集團」的代表,或者本身就是這些「利益集團」的一部分罷了。
  不然的話,誰會出這種「三損害」──損害個體經營,損害飲食文化,損害群眾利益──的餿主意呢?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