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協怎麼還是「名人堂」?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2-4 1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李先倫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名單日前公布,其中,25歲的奧運冠軍劉翔以體育界人士的身份順利當選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嗯,這事我也是剛剛知道不久,不過具體情況還不大清楚。」對此,劉翔很是激動。據悉,年後劉翔將要出國參加一站室內田徑比賽,因此,3月份開始的政協會議,劉翔可能要缺席了。(《現代快報》1月28日)

  其實,即使不出國參加比賽,劉翔恐怕也很難抽出半個月的時間全程參加會議的。北京奧運會即將來到,肩負奪金重任的劉翔,目前的訓練之緊張可想而知,他和其他運動員一樣,春節期間都要參加集訓。

  作為明星運動員,劉翔的緊張忙碌是出了名的,可是,他連參加會議的時間都沒有,如何有時間和其他政協委員一樣審理政協報告和提案?如何能夠發揮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作用?一句話,劉翔既然沒有時間參政議政,為什麼還要把他選為政協委員?為何不把這一名額讓給其他有時間、有能力參政議政的人?

  目前,政協好像有這樣一種傾向:只要在某一方面有了突出的成績,出了名,就把他選為政協委員,以至於讓政協成了「名人堂」,政協委員成了一種對名人給予獎勵的政治榮譽和政治稱號,而根本不管對方是不是有參加會議的時間,是不是真正擁有參政議政的能力。近些年的政協會議上,常常有一些明星委員尤其是演藝界明星,因為活動纏身而分身乏術,不得不缺席兩會。因此,每年的兩會期間,輿論都發出呼籲,希望委員們能夠處理好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定位問題,不要因為參加社會活動而辜負了政協委員的神聖職責。但呼籲歸呼籲,明星們缺席兩會的現象仍舊存在。

  其實,即使明星們有時間參加兩會,也不見得就一定有能力參政議政。原因很簡單,體育成績好,不一定就意味著參政能力高;戲演得出色,也不一定就意味著提案提得出色。某年的兩會期間,媒體曾經對一明星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盛讚該明星「虛心好學」,因為,她不懂得報告中一些詞句的意思,只得頻頻向鄰座請教。於是,人們忍不住追問:連報告都讀不懂的人,如何有能力參政議政?既然沒有能力參政議政,為何要選她當政協委員?政協委員的評選標準究竟是什麼?是名氣還是參政能力?

  政協不是「名人堂」,政協也不會因為明星的參與而提升了自己的政治影響,相反,由於明星的缺席會議和從政低素質,政協的政治影響還會因此而受到損失。這樣看來,選拔明星為政協委員的體制和局面是否該改變了?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沙發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08-2-4 18:44 | 只看該作者

政協不光是「名人堂」,還是擺設

政協按說是用來參政議政的,可實際上,參是不能瞎參,議也不能亂議。只是個假民主的幌子,安排人的借口而已。如果真興「民主」,就應該把政協和人大合在一塊形成議會。議員也應該由民選而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4838

帖子

108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4
3
揚-- 發表於 2008-2-4 20:45 | 只看該作者
就是因為他沒時間參政,才選他去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1: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