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穿西方議會民主起源於基督教的無恥謊言

[複製鏈接]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8-1-19 2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最早實現議會民主的現代國家,大多數都是基督教國家,因此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西方議會民主起源於基督教。很多基督徒為了傳播基督教,也刻意歪曲歷史事實,大肆利用西方的民主制度做文章,說什麼沒有基督教就沒有現代民主,基督教保證了西方的言論自由。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民主制度的真正起源來自哪裡呢?

中學課本的經典教程是起源於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帶來的新的生產方式產生了民主制度。其實不然,這明顯是誤導的。簡單的例子,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社會就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民主政體,有了議會制度,有了元老院,這和工業革命是沒有關係的。

雅典的民主政治不僅是古代希臘的典範,而且是整個古代世界的典範。雅典的民主政治不僅是人類歷史的首創,而且直接影響了後世西方的政治制度。在現代西方國家語言里,如英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等語言中的「民主」一詞,都是從古希臘語的「demokratia」一詞演變而來。古希臘語中的「demokratia」一詞,由「demos」和「kratos」兩部分構成,「demos」的意思是「人民」、「地區」,「kratos」的意思是「統治」、「管理」,因此所謂「民主」是指「人民的統治」或者「人民的管理」。

所謂的希臘「民主時代」,是指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4世紀這段時期。這一時代是古希臘世界的全盛時期,各城邦都得到繁榮的發展,而地處海灣、交通便利的雅典在工商業方面日益發達,並建立了奴隸主民主制。在雅典,國家不設國王,最高權力機構是全體公民大會,大會由公民抽籤產生,共同對國家事務進行商議。

雅典實行民主化程度最高的「直接民主制」。在伯里克利時代,雅典所有的官職向全體公民開放,任何人都可以通過抽籤選舉方式(十將軍除外)擔任政府中的各級官職。雅典的政府官員都有任期,通常為一年,而且大多數的官職,不得連選連任,以避免結黨營私。雅典還實行委員會制,凡是重大事務均由集體作出決定,由集體負責。而不是由一個人說了算,從而避免了專制獨裁和官僚主義。為了保證民主政治不受侵害,從克利斯提尼時代開始,雅典還制定了陶片放逐法,用陶片投票選舉出可能對雅典的民主政治構成威脅的人。如果某人得票數超過6000,就會被放逐到國外,10年以後才能返回,從而使政治野心家無機可乘。[1]

可是希臘的文明,包括民主制度,在基督教立國的羅馬帝國滅亡了希臘以後,也就被基督教(天主教)的黑暗專制統治所替代了,歐洲開始進入了漫長黑暗的中世紀,也就是基督教教權統治時代。[2]

因此從歷史上看皈依基督教是古希臘、古羅馬文明衰落的開始,而基督教對中世紀歐洲的統治又與古希臘崇尚民主與科學的精神格格不入。處在奴隸制社會的古希臘和古羅馬其文明程度遠在中國奴隸制社會之上,而自從中世紀的歐洲在制度上實行了中國已拋棄的分封制,在思想上引進了基督教並使它可介入政治生活之後就進入了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現在讓我們看看號稱「維護言論自由」的基督教(天主教)在中世紀都幹了哪些好事呢?

首先基督教徹底摧毀了古希臘文明。比如公元324年康斯坦丁皇帝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唯一的官方宗教,下令關閉 Dydima 和小亞細亞的神廟 / 卜算聖所,將異教的祭司們折磨致死,將所有的異教徒從 Athos 山上驅逐,摧毀那裡所有的希臘神廟。公元335年康斯坦丁皇帝下令關閉小亞細亞和巴勒斯坦的大批異教神廟,把所有的魔術師和算卦人釘上十字架處死。新柏拉圖哲學家 Sopatros 殉難而死。[3]

其次基督教企圖摧毀一切非基督教文明,發起了一場毀滅以往的一切文化與學術的戰爭。比如391年,教父Theophilos下令衝擊當時世界上最著名的圖書館,就是亞歷山大的Serapeum,估計當時有幾十萬卷書被燒。燒書的理由是耶經使徒行傳第19章第19節:「平素行邪術的,也有許多人把書拿來,堆積在眾人面前焚燒。」這任教父的繼任者,今天作為教會之師和聖者備受崇敬的亞歷山大的Cyrill發現,為了保證統治權,僅僅燒掉書而讓讀過這些書並傳播其中知識的人活下來,是遠遠不夠的。他的這一發現的受害者就是亞歷山大的女哲學家 Hypatia。她擁有令「基督教草民」殺性大發的一切特徵:她長得漂亮,是位學者,寬容而虔誠,她是一個女人,同時是異教徒。415年,與黨衛軍一樣殘忍的主教衛隊把她劫持到一個教堂,脫光了衣服,用玻璃片割削,然後公開燒死。關於Cyrill的燒殺行為,RGG(1957年第3版)輕描淡寫地寫道: 「C.到任后最初幾年致力於埃及的教會事務。」隨後的幾個世紀里,自由藝術和學術的精神被驅逐出了「基督教的西方」。[4]

再次基督教為了擴大統治,先後發起數次十字軍東征。前後長達200多年,導致幾千萬人「以主耶穌的名義」被屠殺。[5]

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自從公元312年君士坦丁宣佈合法化基督教后,基督徒就從被迫害者變為迫害者。他們敵視一切不乎合耶經的東西,包括新思想及科學等。歷史上就有很多偉大的思想家及科學家被基督徒迫害。到中世紀,更出現羅馬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及加爾文的「宗教法庭」等合法機構迫害所為的「異端」。宗教裁判所前後共經歷約 500 年,15世紀以後,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為殘暴,僅 1483年至 1820 年,判處的異端份子達 38萬多人,被火刑處死的達10萬餘人。而僅僅在 1480-1488年間,被火刑處死的達 8,800人,受懲處者有 96,494人。其中包括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學家希柏提亞(Hypatia, 375-415),維薩留斯(A. Vesalius, 1514-1564),布魯諾 (G. Bruno, 1548-1600),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等。[6]

此外,基督教在基督徒內部宣揚對神的絕對服從,不能對神的言語提出任何質疑,中世紀的羅馬教廷對於很多普通百姓擁有生殺大權,甚至連國王加冕也需要教皇的批准。當然這些都是和現代的民主制度格格不入的。

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后,自由和民主思想開始以亞平寧為起點向歐洲各個文化中心輻射。從洛克到盧梭,自由主義開始盛行,教權的統治開始受到挑戰。

黑暗中世紀之後的文藝復興運動就是為了擺脫宗教在思想上的禁錮,其實質是反基督教的神權統治,將宗教置於社會生活的恰當位置。啟蒙運動是對人權、民主思想的普及,試圖使民主制度重新回到政治領域,其實質是反專制。資產階級革命是社會從政治經濟制度到意識形態的一次全面變革。[7]

所以說現代西方民主和基督教教義是水火不相容的,正是經過文藝復興和資產階級革命,歐洲徹底打破了基督教的精神枷鎖,最初產生於古希臘文明的議會民主才再一次回到歐洲,歐洲人才重新擁有了言論和思想自由。


參考數目
[1]現代西方民主的起源,天乙, 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705/show739486c30p1.html
[2]西方民主制度起源探討, 流動的風, http://bbs.xhistory.net/read.php?tid=10487&fpage=2
[3]基督教摧毀希臘文化編年紀事,鄉下人進城,http://along.blshe.com/post/287/4999
[4]基督教西方漫長的焚書傳統,鄉下人進城,http://along.blshe.com/post/287/31700
[5]基督教信仰受害者不完全列表,鄉下人進城,http://along.blshe.com/post/287/146015
[6]基督教對科學家迫害不完全列表,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615939
[7]基督教與民主沒有關係,言行,http://bbs.futurechinaforum.org/ ... e2e36ae0b71e5e7fcf9

[ 本帖最後由 liebling 於 2008-1-20 11:58 編輯 ]

209

主題

1487

帖子

48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8
沙發
也和話 發表於 2008-1-19 22: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liebling 的帖子

耶和華的全能、全知、博愛與靈魂不滅論這兩個概念都是從古希臘抄襲來了,民主算得了什麼?有些甚至說大學也是基督教的產物。

不過最少以前的基督徒比現在的誠實,他們抄了別人的東西還給別人credit,現在的抄了也不承認。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extra=page%3D2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extra=page%3D2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3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1-20 01: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liebling 的帖子

哦,好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4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1-20 04:20 | 只看該作者
不錯,頂一下。
原創啊,版主們不給加個精什麼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5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1-20 04:28 | 只看該作者
言必稱希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6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8-1-20 04:30 | 只看該作者
古代希臘人的英雄主義

朱孝遠 教授。浙江海寧人,1954年出生。1982年獲上海師範大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俄勒岡大學博士學位。1990-1992年在美國伊利諾斯州立大學任教,1992年回國在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負責招收和指導世界史歐洲中古史專業的博士研究生,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西方史學史、史學理論四個專業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現任希臘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中國世界中世紀史學會副會長;併兼職上海師範大學等高校教授。主要著作有《近代歐洲的興起》、《近代前期世界宗教史》、《神法、公社和政府:德國農民戰爭的政治目標》等。


  我想辦一件事,我想從希臘那面要求來一些文物,拿到北京大學來展覽,然後,還要拿到上海去展覽,拿到各大城市展覽,讓我們中國人更多地理解希臘的文明,辦好以後再建議把中國的文物拿到希臘去展覽,讓西方人更多地理解我們中華文明。   ——朱孝遠  

  我今天來講一下有關希臘的問題。當我們大家想起希臘的時候會想起什麼?想起雅典娜。還想起什麼?奧林匹克運動會。還想起什麼?古代有很多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等等,還有什麼?還有那麼多偉大的雕刻。所以我們一下子就覺得和希臘非常近。為什麼要講希臘呢?因為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頭。當我們講到一個源和流的時候,我們總是覺得源頭是非常清澈的。中華文明的源頭是什麼?是長江、黃河,還有什麼?曲阜。我們有孔子在那裡。而西方人他們一追溯古代的文明就追溯到希臘那裡去了。

  為什麼要從文化的角度來研究希臘呢?這是因為中國現在的文化發展也是非常快速的。有幾種大的變化。第一種大的變化,就是現在真正是到了研究經濟和研究文化同步發展的時候了。第二個變化就是已經做了一個世紀的理論探索,現在是到了拼文化底蘊、拼境界的時候了。我們不談那麼多的文化理論,就要看你能不能畫出齊白石那樣的蝦,能不能唱出梅蘭芳那樣的京劇了。另外,關於東方文化好,還是西方文化好?這樣的爭論也已經有幾十年了。現在我們認識到一種新的文化一定是在吸收世界各國優秀文化的整合基礎上誕生的,所以不再說中國文化有多少優點,西方文化有多少優點,而是說要吸收全世界文化的優秀成分。這樣我們探索西方文化的源頭,就追溯到希臘那裡去了。

  我先要來談一個文化現象,這個文化現象叫「言必稱希臘」。大家都知道有這個說法。為什麼要「言必稱希臘」,講得清楚嗎?首先,希臘文明一定是比較優秀的。天下的東西,只要做到極端的優秀,就能完成三個超越。比方說齊白石畫的蝦、梅蘭芳的京劇、古希臘的雕塑、德國貝多芬的音樂,這樣一些東西能完成什麼超越呢?首先是時間上的超越,過去的人喜歡,現在的人也喜歡;其次是空間上的超越,中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然後,還有一個大題材和小題材的超越。你看荷蘭梵·高的向日葵、齊白石的蝦,你說這到底是小題材,還是大題材?還有陳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別傳》是大題材是小題材?什麼東西達到了極端優秀,實際上就完成了這種超越。古代的希臘文化就是因為優秀,出了那麼多哲學家,那麼多藝術家,那麼多科學家,所以它完成了現在研究歷史的一種超凡入聖的境界。所以歷史書一定不能寫得很枯燥,歷史課一定不能講得大家不想聽。歷史學一定要完成它的科學性、藝術性和人文性的結合,這樣的課才可以聽。這是說「言必稱希臘」的第一個理由,就是它本身比較優秀。優秀跟平庸是相對的,整個中世紀相對來說比較落後,所以人文主義者就覺得古代是好的,那個時候是優秀的,而中世紀相對被認為是平庸的。這個說法對不對不去管,這是義大利人文主義者的思想。但是,古代的希臘文明確實是像一扇遠方的窗戶,裡面是點著燈的。

  「言必稱希臘」的另一個理由是,古代跟現代構成一種反差。現代人很喜歡看古代的東西,而不喜歡看現代的東西,古和今,古代和現代構成一種反差。古代很遙遠,它體現出人類的一種真性情、真血性,沒有修飾成分。為什麼人類學家都要去研究原始社會?他認為那個時代的人沒有修飾,現代的人比較喜歡修飾。比方說古代人最愛說兩句話,一句話叫我愛你,一句話叫我恨你。這兩句話現代人就很難說,現代人在愛與恨之間有一大串話——這個人怎麼樣,OK;這個人怎麼樣,還可以;這個人怎麼樣,不累;這個人怎麼樣,不討厭;這個人怎麼樣,像朋友一樣;這個人怎麼樣,像家裡人一樣;這個人怎麼樣,很可愛,很可愛就是很可以愛……所以現在的人他加了這多的形容詞連他自己都聽不懂了。但是古代的希臘人代表一種真性情、真血性,說的話是怎麼樣就什麼樣。

  這樣它又帶來了第三個「言必稱希臘」的理由:希臘的文化刺激。希臘的文化非常刺激,刺激就是把事情做絕,不做絕不刺激。有一個哲學家一輩子住在木桶里,刺激不刺激?刺激。還有一個人叫蘇格拉底,為真理而死,死就死了,刺激吧?刺激。古代希臘的那些人不迴避什麼,他們稱自己是「英雄時代」。哪有一個民族說自己是「英雄時代」的?他們就不迴避,英雄就是英雄。這個說法比較刺激。所以古代那些人,他就是不做假謙虛,好就好,壞就壞,這就和現在構成了一種不同。希臘人對西方人帶來一種影響,他們喜歡把什麼事情放在高峰和刀鋒上體驗,就是放在生與死的境界上去加以體驗。比如戰爭吧,古代希臘的三部史書,都是描寫戰爭的,一部是有「歷史之父」之稱的希羅多德寫的《歷史》,講希臘和波斯人的戰爭;第二部是《荷馬史詩》,講的是特洛伊戰爭;還有一部是《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修昔底德寫的,也是談戰爭。為什麼都談戰爭?因為戰爭把一切濃縮了,使好的更好,壞的更壞,這就是刀鋒體驗。有一個溫泉關戰役,三百勇士守關口,抵抗波斯人的進攻。有兩個人,一個人出差去了,還有一個有病,沒去打仗。他回家妻子就說不,別人都死你為什麼不去死?所以很刺激。當然這個刺激和平庸是相對的。

  希臘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很純潔、很純情,他們是自然主義者。你到希臘看,希臘靠海,有一個海叫愛琴海,多好聽。愛琴海邊的人白天喜歡體育鍛煉,喜歡游泳,晚上睡覺是很晚的。那裡的人感情是很熱烈的,他們待人非常好,很重感情。這種自然主義還使得希臘人很少去建摩天大樓,他們就要建與自然親近的建築,這一點和羅馬很不一樣,和中國倒比較接近。中國古代最高的理想是什麼?是融於宇宙之中,像成都草堂,以小見大。希臘也有這種自然主義傾向,自然主義跟人為是相對的。現在的好多事物都是人為的,我們到公園一看,都是人工造的。而古希臘喜歡自然,和人為構成對立。古代希臘人包括現在希臘人都非常喜歡美,非常喜歡文化。美和丑是對立的,這個美在希臘還是分等級的,什麼叫美什麼叫不美,這裡面有很多講究。首先那個美不僅僅是外表美,還有心靈美,還有一種美感。希臘有個哲學家叫柏拉圖,他構築一個思想叫精神之愛,你能理解嗎?精神之愛就比較高級,你住在上海,他住在北京,兩個人一輩子不說話,然後心心相通。你能做到嗎?希臘人的各種感覺是分等級的。首先是味覺,味覺高級不高級?和口連在一起,高級不了。比味覺好一點就是視覺,視覺就有一點抽象了,能夠看很遠的東西。再就是聽覺,聽覺更抽象了。然後還有心靈美、心靈的感覺。所以他們就有這樣的說法,心靈的感覺特別美。心靈的感覺再上升到心靈的愛情——精神之愛,那個東西就比較懸了。

  古希臘人還向上,形而上還是形而下那是不一樣的。形而上就是他們的文化要求特別高,是向上的,是進取的,是表現自己的文化素質的,這樣形而上就涉及到了他們的理想觀念。有這麼四種動力:一種是理想主義動力,一種是為生存而產生的動力,還有是為功利產生的動力,還有一種是為信仰產生的動力。希臘人是理想主義動力。形而上的動力觀使得他們特別注重東西的分類,注重把事物上升到某種主義。你看西方就是許多主義的發明者:你英雄就英雄了,卻叫英雄主義;浪漫就浪漫了,我們中國翻譯成孟浪,他就叫浪漫主義。什麼都是主義:理性主義,人文主義,都是主義。主義就是把東西弄抽象,西方有一種習慣,不把東西做絕,不抽象到哲學涵義上,就覺得沒做完,這也是從希臘人那裡來的。希臘人還有一個東西可能大家不能理解,就是希臘人守紀律。尤其有個城邦叫斯巴達,那裡面的人非常守紀律。紀律這個東西和現代人的自由散漫構成了反差。現在西方有的人是很自由散漫的,自由散漫有什麼好有什麼不好?太自由散漫了,太自由了,他反而感到自由沒勁,要有紀律才有勁。人有一個「圍城」現象,圍城就是有一個牆,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去,那座牆就是一個紀律。假如把那個牆拆掉了,裡面的人就是外面的,外面的人就是裡面的,男性就是女性,女性就是男性,那還能夠有「圍城」現象嗎?沒有了。所以自由散漫的人特別渴望古代人的紀律性。

  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古代希臘人的東西難弄。你們玩過魔方嗎?西方有一句俗話,做一件非常艱巨的事情就像學希臘文一樣難。現代人喜歡的東西都是難的,禪宗難不難?棒喝一聲,難不難?很難。魔方難不難?難。什麼東西越難越勾起現代人一種挑戰的心理。古代希臘的東西難,像謎一樣,那麼就要研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7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1-20 06: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和而不同 的帖子

希臘人並非因出身和長相而成為希臘人,而是通過理性和修養。
Isokrates (前436-338)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8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1-20 07:1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鄉下人進城 於 2008-1-19 16:14 發表
希臘人並非因出身和長相而成為希臘人,而是通過理性和修養。
Isokrates (前436-338)


這話有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9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1-20 0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在美一方 的帖子

甚至連女權運動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去
那年月,雖然也是重男輕女,可婦女地位實際上並不低:女人有權利自己營業,可以在法庭作證,有權力接受當時最高的教育 (Gymnasion),可以當詩人和哲學家,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建立基金會、組織自己的協會,在有些地方甚至可以擔任國家官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0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8-1-20 08:49 | 只看該作者
收藏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11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08-1-20 09:0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鄉下人進城 於 2008-1-19 18:24 發表
那年月,雖然也是重男輕女,可婦女地位實際上並不低:女人有權利自己營業,可以在法庭作證,有權力接受當時最高的教育 (Gymnasion),可以當詩人和哲學家,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建立基金會、組織自己的協會,在有些地方甚至可以擔任國家官員……


啥?? 這,這,這,快趕上這會兒了。唉!那基督教對婦女的歧視整個兒比希臘那兒落後幾百年啊!還要蒙頭,還不許講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12
james2000 發表於 2008-1-20 16:46 | 只看該作者
樓主說得對!其實一兩百年前,西方很多國家還是很專制的,包括法國、英國等國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2

主題

9155

帖子

27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73
13
嘁哩喀喳 發表於 2008-1-21 02:32 | 只看該作者
已轉貼到我在搜狐的博克。原作者就是樓主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14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8-1-21 08: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嘁哩喀喳 的帖子

談不上什麼原作者,把網上別人的資料綜合整理了一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主題

91

帖子

4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夜貓子

積分
45907
15
鄉下人進城 發表於 2008-1-22 08:1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iebling 於 2008-1-21 08:31 發表
談不上什麼原作者,把網上別人的資料綜合整理了一下。

寫得挺好,多這麼「綜合整理」一些東西好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16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8-1-22 08:1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鄉下人進城 於 2008-1-20 08:24 發表
甚至連女權運動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去
那年月,雖然也是重男輕女,可婦女地位實際上並不低:女人有權利自己營業,可以在法庭作證,有權力接受當時最高的教育 (Gymnasion),可以當詩人和哲學家,可以以自己 ...

是啊,基督教講究的是男尊女卑,可惜這裡某些女基督徒一邊賣力地為基督教搖旗吶喊,一邊居然不肯遵照耶經蒙頭剃髮!可悲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7

主題

6722

帖子

3664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664
17
iamcaibird 發表於 2008-1-22 15:17 | 只看該作者
希臘羅馬的婦女地位,在政治上不高,但經濟上很高。當時的公民權是只有男人才能享有。由於男人們都投身到軍事和政治生活中,商業活動就撂給了婦女,逐漸家庭的經濟大權就轉移到婦女手中。羅馬法中有個規定,女子的嫁妝可以由女兒繼承,這個更加強了婦女的經濟地位。
鳥也玩科學,順便關心一下人類的神精生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8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08-1-24 00:42 | 只看該作者
自從訪問信仰天地以來,讀到了很多好文章。對於不懂歷史和生物的人(如本人)來說,真是眼界大開!盼望有新的大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19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8-1-25 19: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iamcaibird 於 2008-1-22 15:17 發表
希臘羅馬的婦女地位,在政治上不高,但經濟上很高。當時的公民權是只有男人才能享有。由於男人們都投身到軍事和政治生活中,商業活動就撂給了婦女,逐漸家庭的經濟大權就轉移到婦女手中。羅馬法中有個規定,女子 ...

可笑的是某些基督徒居然宣稱耶經主張男女平等,真會往魔鬼臉上貼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20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8-2-5 07:46 | 只看該作者
建議繼續造謠說西方民主起源於基督教的安德魯同學好好讀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