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他為鄧小平起草講話稿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8-2-24 15: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亞洲周刊》紀碩鳴/于光遠去年列席十七大,非常贊同十七大突出繼續解放思想。一九七八年鄧小平通過胡耀邦找到他,根據鄧的想法由他起草講話稿,後來成為鄧小平在三中全會上的主題報告,奏起中國改革開放的進行曲。

二零零八年一月二十二日,隨正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常委會的鄧偉志老師一起去探望于光遠老先生。北京寒冬的晚間特別冷,凜冽的西北風把氣溫刮至零下八度,因為堵車,到達于光遠的家中比預期要整整晚了一個多小時。原來以為,從醫院出來在家養病的于光遠應該躺在病榻上,想不到的是,習慣早睡的于光遠,知道有客要來,卻一直安坐在輪椅上,靜候在客廳中。

迎候遲到的客人,于光遠沒有一絲責怪,笑嘻嘻地注視著,並伸出手來相握。老人的手很軟,很暖和,他今年七月整九十三歲,雖然生過幾次大病,近來主要在休息,但于光遠看著你時,眼鏡背後目光灼灼,顯得很精神。聽於夫人介紹,于光遠很樂觀,恢復也快,雖難以像過去那樣發表見解,但腦子很清楚,精神尚可。

接過遞上的名片,于光遠看得很仔細,然後慢慢地說:「亞洲周刊,知道。」因為上了年紀,也因為那場大病剛出院不久,于光遠的聽力下降,講話也有些吃力,但他很認真的聽朋友和客人講話,知道我來自香港,于光遠顯得很高興並說:「香港,香港,解放思想。」表達的意思是,香港是自由港,香港思想解放。

中共十七大再次將「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作為這一屆黨中央的指導思想,「解放思想」成為媒體近期經常出現的又一關鍵詞。去年于光遠列席了十七大,他非常贊同十七大突出繼續解放思想,他很認真地對亞洲周刊表示:「中國應該思想大解放,要一年比一年更解放。」他特別要夫人拿出與鄧偉志合著的新作《生長老病死》一書送給我,和鄧偉志一齊認真的寫上「紀碩鳴先生留念」還簽上名。

于光遠已出版了八十多本著作,這是他最新的一本。書名很特別,在人們慣用的「生老病死」中間加了一個「長」字,于光遠的解釋很有特點,他說:「人不能一生下來就老吧!在生與老之間應該加一個『長』字」,於是就有了這樣的書名。突破了傳統,言之有理,就是解放思想。

年初,于光遠在內地《財經》雜誌發表《為鄧小平起草講話稿》一文,回憶了當年中國是如何吹奏起改革開放進行曲的。文章一出,海內外媒體、網路廣為轉載,于光遠又一次名聲大振。那年一九七八,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十二月十三日閉幕會上所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後來成為三中全會上的主題報告,這份講話稿就是根據鄧小平的想法並由於光遠起草。

鄧小平這個報告後來被稱為「開闢新時期新道路、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為題,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于光遠回憶,一九七八年的十二月二日,鄧小平找胡耀邦和他到小平家,談講話稿的起草,當時鄧小平已經擬定了講稿的提綱。據悉,這份提綱至今還由於光遠收藏著,小平用鉛筆寫在十六開的白紙上,一共三頁,近五百字。有見過該紙的朋友表示,由於年深日久,紙面已微微發黃。鄧小平的提綱列了七個方面的問題:一,解放思想,開動機器;二,發揚民主,加強法制;三,向後看是為的向前看;四,克服官僚主義、人浮於事;五,允許一部分好起來;六,加強責任制,搞幾定(指責任制中的定人定時定額等);七,新的問題。在提綱的最前面,還寫了「對會議的評價」幾個字。加在一起,就是八個問題。

當時,胡耀邦是中央組織部長,于光遠是國務院研究室負責人之一。鄧小平對提綱逐一詳細解讀,胡耀邦和于光遠安排人員執筆起草,草稿三日後完成,鄧小平又二次召見胡耀邦、于光遠和起草的人員指點修改,第四次召見才定稿。于光遠表示:「鄧小平這篇講話稿,是我們國務院政研室的同志幫助執筆起草的,不過,這個講話稿的內容全是鄧小平自己的想法,不但思路是他的,而且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些語言也大都是他的。」

值得關注的是,鄧小平在多次召見胡耀邦、于光遠等人談話時,比較多的著墨「解放思想」、「實行民主制度」。鄧小平對於光遠說,發展經濟,要實行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大約是十二月五日,鄧小平又把幾位起草者找去談話。在這次談話中,鄧小平提出,要為敢想敢做創造條件。怎樣才能敢想敢做?從制度上解決,根本是民主制度。總不能隨便打擊同志,對新事物採取支持鼓勵態度嘛!特別是學術研究、思想領域上,更需要民主討論嘛。武斷可不行,要真正搞「雙百」方針。

《為鄧小平起草講話稿》這篇文章,早前曾發表在於光遠的著作中,在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回顧時刻,他又重新作了整理,對有人撰文指時任社科院院長的胡喬木亦參與起草「講話」作了澄清,強調「小平同志是通過胡耀邦找我的」,鄧小平與起草者幾次談話,胡耀邦都在場。另有文章指,鄧小平當年曾找胡喬木起草了一個稿子,但小平看后不滿意,就自己親擬了這份提綱,召集胡耀邦、于光遠等起草講稿。

于光遠在大學時學的是物理學專業,在一二九學生運動中成長,一九三六年畢業時已投身革命。他以一個經濟學家身份出現在中國思想界,前中共中央黨校副校長龔育之曾評價于光遠:學識淵博,學貫「兩科」,即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有機地融為一體;在整個學術生涯中,他開拓了許多新的學科領域,尤其在促進中國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聯盟方面、在自然辯證法哲學學派的創立與發展方面、在反偽科學方面等等,他是勇敢的開拓者、辛勤的耕耘者。

被稱為中國當代思想解放運動和改革開放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人,于光遠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決策,許多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中的重大理論問題都是由於光遠率先或較早提出的。于光遠六十年代編著《政治經濟學》、《政治常識讀本》,各高校及黨政幹部都作為基礎教材,八十年代一些地方黨委書記看到于光遠都說:「我們是你的學生。」

從一九八一年起,他利用參與討論中央文件的機會,多次主張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概念和基本特徵寫入中央文件。他提出社會主義生產目的的討論,提出「生產的目的是生活」,得罪了某些人,並阻撓于光遠在北京展開討論,于光遠動員學者自費訂住房、出路費,安排學者到京。于光遠反對平均主義,在《人民日報》撰文,展開了分配原則的討論;他為「唯生產力」平反,展開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討論。

這是一個勤奮好學的老人。于光遠八十四歲開始用電腦寫作,八十六歲建立「于光遠網站」,九十歲還開博客,年紀大了學電腦困難,于光遠學打字的第一句話是:「于光遠笨蛋」。因為經常用一個指頭打字,他笑稱練就了「一指功」。在廣州,他和好友任仲夷都是當年的解放思想者,兩人互換坐輪椅,另一個推,叫做「互相推動」;他們也在《廣州日報》寫文章互相點評,創導了相互批評幫助的好風氣。

告別時,于光遠一定堅持輪椅代步,將客人送出門,一送就到電梯口。他雙手握拳,斷續說:「祝你們過一個愉快的新年!」

于光遠小檔案

原姓郁,著名經濟學家、哲學家。一九一五年生於上海,三二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學,三五年參加「一二九」運動,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五十年代任職中宣部科學處,七七年至八二年間任國家科委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馬列所所長;是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的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9: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