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狗膽包天!我國自行研製、設計、施工的第一條磁懸浮列車的部分軌道竟「人間蒸發」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20 2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青城山磁懸浮軌道被敲斷續:各方均稱不知情
  2008年01月20日06:03   四川在線-天府早報   



相比於前晚,3個殘缺的水泥柱依舊無人過問,軌道旁卻多出一輛挖掘機



一夜之間,兩年前「落戶」青城山,我國自行研製、設計、施工的第一條中低速磁懸浮列車的部分軌道竟「人間蒸發」。昨(19)日,本報的報道引起市民強烈關注。昨日,記者再赴青城山鎮回訪現場,得到的結果卻是:沒有人和單位出面對此事負責,事件還有待調查。



對於磁懸浮列車軌道於17日晚攔腰而斷的事件,西南交大一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校方已於18日獲悉此事,並於當日就向成都市市政府、都江堰市市政府提交了報告。但問及究竟是否人為將部分軌道敲斷一事,該負責人稱:「這個要問當地政府才知道。」除此以外,負責人表示不能再提供更多消息。


西南交大電氣工程學院一位專家表示,位於青城山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自重18噸,可載60人,軌道全長419.925米,其投資總額3000萬元左右。在2006年4月30日,我國第一輛具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在旅遊勝地都江堰市青城山建成並聯調成功。「從1986年開始研製磁懸浮列車,到試驗基地建成、聯調成功,總共花費了20年時間。」兩院院士沈志雲說道。


到底是誰幹的?


青城山磁懸浮部分軌道竟「人間蒸發」,這究竟是人為?還是其它原因?它為什麼會落得這樣的下場?誰下的手?誰來關心它?


再訪現場


神秘挖掘機出現


晚上7時,青城山鎮雪花紛飛,寒冷而靜謐,在發生斷裂的磁懸浮軌道處,記者赫然發現,相比於前晚,3個殘缺的水泥柱依舊無人過問,軌道旁卻多出一輛挖掘機,安靜地停在那裡,而前晚屹立在軌道旁的一排翠竹在相隔一天後被全部拔起,分作兩堆躺在地上,周圍還有倒塌一地的磚塊,周圍平整的泥土有明顯的被鏟過的痕迹。由於天上飄著雪,極少有路人從此通行。當記者向離此不到50米遠的青城豪生國際酒店的值班崗亭打聽情況時,一位站在傘下執勤的酒店護衛人員表示,他是當天下午3點過上班的,挖掘機何時出現在那裡他一點不知道,也不清楚屬於何方。


帶著疑問,記者找到青城豪生國際酒店的行政辦經理胥毅龍,他也明確告訴記者,挖掘機不屬於酒店,也不清楚屬於哪個單位。胥毅龍說,18日上午8時許,在酒店晨會上,酒店保安部接到護衛人員報告,稱離酒店大門不遠的磁懸浮軌道一夜之間發生斷裂。「磁懸浮軌道不屬於我們,和我們沒有關係。」胥毅龍說,17日下午軌道還是好好的,晚上巡邏的護衛也沒有聽到異響和發現異常情況。他告訴記者,軌道的存在絲毫不影響酒店的車輛來往。


記者調查


各方都稱不知情


記者順著挖掘機旁的小路來到酒店旁的一個建築工地,向工人們打聽挖掘機的來歷,但一連問了好幾位準備下班的工人,他們都稱自己剛來此上班,甚至不清楚自己所在工地準備修建什麼。在工地一樓的一間辦公室里,一位戴眼鏡男子正坐在電腦前,他自稱姓鍾,也不是工地人員,「我朋友在這裡,我是來這裡耍的。」他說自己不清楚挖掘機的來歷,「那些竹子是酒店準備移栽的。」


在離軌道不遠的青城山派出所,記者向民警打聽是否接到磁懸浮軌道斷裂的相關報案,一位警號為017676的值班民警說:「要採訪的話得通過政治處。」他拒絕為記者查閱近日的報案記錄。


青城山鎮政府的李書記昨日下午4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事件尚不清楚,無法對其定性,只有等待相關部門按照相關程序處理。「西南交大派有專人看守軌道,沒有委託鎮政府看守,它與鎮政府沒有關係。」李書記表示,如果需要當地政府協助調查,他們會出面協助,但目前他還沒有接到西南交大方的電話。


昔日重現


首列磁浮列車在成都「飛」起來


時間倒退到2006年4月30日中午,同樣地點,交大青城磁浮試驗基地記者雲集,了解正在試驗運行的磁浮列車情況。青城山腳下,有一條西南交大青城山中低速磁浮列車工程試驗線,在工程試驗線的一端,就是交大青城磁浮試驗基地。


眾多媒體見證了成功的時刻:一節重達18噸,印有「交大磁浮CFC-01號」字樣的磁浮列車緩緩駛出試驗基地,這節磁浮列車車身長11.2米,寬2.6米,高3.3米。讓記者覺得神奇的是,列車沒有任何啟動聲音,即使站在離列車不到10米遠的地方,也聽不到一點噪音。據介紹,在20平方米的列車內可載60人,列車運行時,可與軌道之間懸浮8~10毫米。


「第一輛由中國人自主研發的常導中低速磁浮列車,在中國人自行設計的工程試驗線路上真正『飛』以來了。」第二天,國內國外的媒體紛紛在顯要位置進行了報道。


□目擊者痛 3年前我就見過它



昨天晚上,記者再次聯繫上了前日撥打本報熱線的市民麥先生。聽說磁懸浮軌道受到關注,成為網路頭條,他感到欣慰。「覺得它可惜了。」「3年前我就見過它,如今再見到如此模樣,太意外了。」這讓麥先生無法像其他人一樣晃身而過。3年前,麥先生聽朋友說起過:在青城山腳下,有一條西南交大青城山中低速磁浮列車工程試驗線。由於軌道就在青城山腳下,趁著游青城山,他順道去觀看了下。「當時那裡還只是一條小路。」麥先生回憶道,但是空曠的土地上,懸磁浮軌道很顯眼,給人感覺很有氣勢。


前日上午,麥先生再到青城山遊玩,看見當初那條小路已經變身為一條寬敞的四車道新路,他好奇地開車上去看看,「怎麼磁懸浮軌道突然斷裂了一部分?」麥先生回憶說,更意外的是,自己向周圍的人打聽,獲知是「昨天晚上才斷的。」


□歷時20年


1986年秋,西南交大召開了磁浮技術、磁浮列車研討會。磁浮技術這個科學方向被明確下來。


1994年,在西南交大的實驗室里誕生了我國首輛4噸重的載人常導磁浮車。


1997年3月,青城山磁浮車工程試驗線的可行性研究通過國家科委工業科技司組織的專家評審。


1998年,青城山磁浮列車工程試驗示範線工程立項。


2001年4月,青城山項目正式開工。


2005年,擱淺4年之久的青城山磁懸浮列車重新啟動。


2006年4月30日,青城山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工程試驗線聯調成功。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20 20:23 | 只看該作者

四川青城山磁懸浮軌道被敲斷 只剩水泥柱(圖)

2008年01月19日05:33   天府早報     


原用於西南交大研製了20年的磁懸浮列車試驗,軌道部分消失只剩水泥柱

青城山磁懸浮軌道斷裂!昨(18)日,記者獲知這個驚人消息后,立即趕往現場。晚11時許,記者到達青城山正山門前牌坊處,從正對面一條20米左右寬的四車道水泥路,沿著水泥路往前走,半空中的磁懸浮軌道橫在眼前,而原本橫架在四車道上的軌道部分都消失了,只剩下3個水泥柱孤單地立在那裡。

100米遠處是位於青城山大道88號的青城豪生國際酒店。記者詢問一位自稱酒店的工作人員,他肯定地說,軌道是17日晚11點被敲斷的,但具體是誰敲斷的,他並不知道。

隨後,記者在路上遇到正要下班回家的3名酒店女服務員,據她們回憶,前天白天來上班時軌道還是好好的,昨天凌晨兩點下班時,它已經斷了,中間那截已經消失。

酒店門口的保安透露,該軌道距離地面僅兩米高,影響了來往車輛的通過。該酒店一位姓梁的大堂經理否認是酒店施工造成磁懸浮軌道斷裂。「酒店前不止一條通道,軌道存在並不影響酒店的車輛來往。」

新聞背景

2006年,經過整整20年研製后,西南交大青城山中低速磁懸浮列車工程試驗線上的磁懸浮列車試驗運行成功!磁懸浮技術的研究源於德國,德國開發的磁懸浮列車於1989年在埃姆斯蘭試驗線上達到每小時436公里的速度。日本開發的磁懸浮列創造出每小時550公里的世界最高紀錄。磁懸浮列車實際上是依靠電磁吸力或電動斥力將列車懸浮於空中並進行導向,實現列車與地面軌道間的無機械接觸,再利用線性電機驅動列車運行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21 20:38 | 只看該作者
難到只有用洋人的技術才是正確的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