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錦濤促建設核心價值體系 為深入改革背書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8-1-24 0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2日在北京同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代表座談。他強調,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著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著力推進改革創新,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三十年前,在「文革」造成的社會道德真空狀態下,鄧小平將全黨全民推入經濟大潮,但直到他逝世也未能完成道德重建的任務。現如今,全社會追求物慾的急功近利心態,使執政黨內腐敗風氣上升,知識精英社會責任感淪喪,其道德後果也日益凸顯。

  有分析稱,胡錦濤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重點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意在為深入改革尋找思想、文化上的背書,努力凝聚全民共識。事實上,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在從事社會價值體系重建的努力,包括將傳統節日納入節假日、祭孔、樹立「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等等。

  中新社報道,胡錦濤在會上指出,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進一步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一步增強全民族團結和諧、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提高輿論引導能力,進一步為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氛圍;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培育文明風尚;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

  今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作為鄧小平時代的遺產,它帶來的經濟繁榮與民主監督功能的缺失,也使轉型中的社會逐漸失衡:一黨執政體制下的「權力尋租」,造成普遍的權錢交易和官場腐敗;「諸侯經濟」的迅速崛起,令執政黨的各項政策面臨「下有對策」的挑戰;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的種種弊端,隨著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加快而日見突出。

  胡錦濤在繼承經濟遺產利益的同時,也不得不接受政治遺產中的債務。胡錦濤、溫家寶等現任領導人面臨大量遺留的問題,權力壟斷下無數因侵權引發的群體事件,經濟訴求的對象是政治體制。面對日益尖銳的社會矛盾衝突,依靠傳統威權以及法律等技術手段,也只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現代化的高速列車,已不再是「技治主義」手段所能駕馭,需要引入更多的人文理念,從道德和政治層面解決社會難題。

  有鑒於此,在承襲固有意識形態的前提下,胡錦濤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試圖以「八榮八恥」的設教,重建社會道德標尺;繼而重拳出手,懲治貪腐諸侯,重振中央權威。關注民生和社會公正的舉措與姿態,年來也頻頻出現於媒體。但基本上都屬於執政黨自查自處。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及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國際資本大舉進入中國,重回計劃經濟的後路已斷。國內市場經濟化催生的股票、房地產等市場,促使法律逐步健全,人民的財產權利意識日益蘇醒。與其說「改革不可動搖」,毋寧說已無回頭路可走。

  從經濟民主走向政治民主,雖僅一步之遙,行進卻無比艱難。如果說鄧小平、胡耀邦等第二代領導人所遭遇的改革阻力主要來自上層,則當今中共領導人所面臨的局面要複雜得多:由於政治體制改革滯后,「科層化」的弊端尾大不掉,自中層上下,已膨脹為一種利益盤根錯節、規模龐大無比的官僚體制,且不斷有新生代踴躍躋入。政治體制改革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沒有人民的支持不會成功。

  從另一個方面講,國家文化的實力也被稱為軟實力。當白宮把外交政策的注意力聚焦在伊拉克時,世界其他地區並沒有「原地踏步」。中國正在利用「軟實力」擴展其影響力。這是美國曾經嫻熟地使用過、但現在卻未能好好利用的方法。

  現在,軟實力成為西方公認的中國崛起的新興力量,一些西方學者將其稱之為「微笑外交」或「魅力攻勢」。這種努力主要是應用中國擴張的經濟、貿易、援助和投資以實現政治目的。中國軍隊不會越過國際界線,但北京尋求的是那種讓每一個亞洲首都在作任何重大決定時都需要得到中國批准的政治、經濟和外交實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15: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