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代廬山詩詞選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2 06: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東晉]


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
慧 遠

超興非有本, 理感興自生。
忽聞石門游, 奇唱發幽情。
褰裳思雲駕, 望崖想曾城。
馳步乘長岩, 不覺質自輕。
矯首登靈闕, 眇若凌太清。
端坐運虛輪, 轉彼玄中經。
神仙同物化, 未若兩俱冥。


游 廬 山
慧 遠

崇岩吐氣清, 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 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 逕然忘所適。
揮手撫雲門, 靈關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 感至理弗隔。
孰是騰九霄, 不奮衝天翮。
妙同趣自均, 一悟超三益。


飲酒
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南朝]


游廬山觀道士石室
吳邁遠

蒙茸眾山裡, 往來行跡稀。
尋嶺達仙屋, 道士披雲歸。
似著周時冠, 狀披漢時衣。
安知世代積, 服古人不衰。
得我宿昔情, 知我道無為。


游簡寂觀
張正見

三梁澗本絕, 千仞路猶通。
即此神山內, 銀牓映仙宮。
鏡似臨風月, 流如飲澗虹。  
幽桂無斜影, 深松有勁風。
惟當遠人望, 知在白雲中。


入彭蠡湖口
謝靈運

客游倦水宿, 風潮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 圻岸屢崩奔。
乘月聽哀狖, 浥露馥芳蓀。
春晚綠野秀, 岩高白雲屯。
千念集日夜, 萬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鏡, 牽葉入松門。
三江事多往, 九派理空存。
靈物郄珍怪, 異人秘精魂。
金膏滅明光, 水碧綴流溫。
徒作千里曲, 弦絕念彌敦。


從冠軍建平王登香爐峰
江 淹
     
廣成愛神鼎, 淮南好丹經。
此山具鸞鶴, 往來盡仙靈。
瑤草正翕 , 玉樹信蔥青。
絳氣下縈薄, 白雲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 俛伏視流星。
不尋遐怪極, 則知耳目驚。
日落長沙渚, 層陰萬里生。
藉蘭素多意, 臨風默含情。
方學松柏隱, 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誦末, 伏思托后旌。


望 石 門
鮑照

訪世失隱淪, 從山異靈士。
明發振雲冠, 升嶠遠棲趾。
高峰插半天, 長崖斷千里。
氛霧承星辰, 潭壑洞江汜。
嶄絕類虎牙, 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 韜樹必千紀。
雞鳴清澗中, 猿嘯白雲里。
瑤波逐空開, 霞石觸峰起。
迴互非一形, 參差悉相似。
傾聽風管賓, 緬望釣龍子。
松桂盈膝前, 如何穢城市。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謝靈運

山行非有期, 彌遠不能輟。
但欲淹昏旦, 遂復經圓缺。
積峽忽復啟, 平途俄已絕。
巒壠有合沓, 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 冬夏共霜雪。

[唐代]


廬 山 寺
馬 戴

白茅為屋宇編荊, 數處階墀石疊成。
東谷笑言西谷響, 下方雲雨上方晴。
鼠驚樵客緣蒼壁, 猿戲山靈撼紫檉。
別有一條投澗水, 竹筒斜引入榮鐺。


石 門 山 泉
鄭 谷

一脈清泠任所之,縈莎漱蘚入空池。
雲邊野客窮來處,石上寒猿見落時。
聚沫繞槎殘雪在,迸流穿樹墮花遲。
煙春雨晚閑吟去,不復遠尋星子陂。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潯陽郭, 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 永懷塵外蹤。
東林精舍近, 日暮空聞鍾。


憶李十二白讀書匡山
杜 甫

不見李生久, 佯狂殊可哀。
世人皆欲殺, 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 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 頭白好歸來。


別草堂三絕句
白居易

正聽山鳥向陽眠, 黃紙除書落枕前。
為感君恩須蹔起, 爐峰不擬住多年。
久眠褐被為居士, 忽掛緋袍作使君。
身出草堂心不出, 廬山未來動移文。
三間茅舍向山開, 一帶山泉繞舍回。
山色泉聲莫惆悵, 三年官滿卻歸來。


宿香山寺石樓  
李 頎

夜宿翠微半, 高檔聞暗泉。
漁舟帶遠火, 山馨發孤煙。
衣拂雲松外, 門清河漢邊。
峰巒依枕席, 世界接人天。
藹藹花出霧, 輝輝星映川。
深林暑鶯滿, 惆悵欲言還。


望廬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遠 公 龕
王 維

松路向精舍, 花龕歸老僧。
閑雲撳錫杖, 落日低金繩。
入夜翠微里, 千峰明一燈。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 白

我本楚狂人,
狂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
朝別黃鶴樓。
五嶽尋仙不辭遠,
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
屏風九疊雲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樑。
香爐瀑布遙相望,
迴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
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雲萬里動風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
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
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
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雲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
願接盧敖游太清。


峽 石 西 泉
韓 愈

居然鱗介不能容, 石眼環環水一鍾。
聞說旱時求得雨, 只疑蝌蚪是蛟龍。


寄白閣默公
賈 島

已知歸白閣, 山遠曉晴看。
石室人心靜, 冰潭月影殘。
微雲分片滅, 古木落薪乾。
夜后風飄磬, 西峰絕頂寒。


題廬岳劉處士草堂
杜荀鶴

仙徑閑尋採藥翁, 草堂留話一宵同。
若看山下雲深處, 直是人間路不通。
泉領藕花來洞口, 月將松影過溪東。
求名心在閑難遂, 明月馬蹄塵土中。


雙 劍 峰
來鵠

倚天雙劍古今閑, 三盡高於四面山。
若使火雲燒得動, 殆應農器滿人間。


白 鹿 洞
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尋。


行經廬山東林寺
杜牧

離魂斷續楚江堧, 葉墜初紅十月天。
紫陌事多難暫息, 青山長在好閑眼。
方趨上國期干祿, 未得空堂學坐禪。
他歲若教為范蠡, 也應須入五湖煙。


峽石西泉
韓 愈

居然鱗介不能容, 石眼環環水一鍾。
聞說旱時求得雨, 只疑蝌蚪是蛟龍。


栗  里
顏真卿

張良思報韓, 龔勝 事新。
狙擊不肯就, 捨生悲縉紳。
嗚乎陶淵明, 奕葉為晉臣。
自以公相后, 每懷宗國屯。
題詩庚子歲, 自謂羲皇人。
手持山海經, 頭戴漉酒巾。
興逐孤雲外, 心隨還鳥泯。


望廬山五老峰
李 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 吾將此地巢雲松。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入此中來。

   
廬 山 獨 夜
元 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雲。
鐘聲知何處? 蒼蒼樹里聞。


江上送客游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 併發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雲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 佳句向誰傳。


廬 山 瀑 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 一條界破青山色。


聰 明 泉
皮日休

一勺如瓊液, 將愚擬聖賢。
欲知心不變, 還似飲貪泉。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12 06:57 | 只看該作者
[五代]

瀑  布
江 為


廬山正南面, 瀑布古來聞。
萬里朝滄海, 千尋出白雲。
寒聲終自遠, 靈派孰為分。
除鄧天台後, 平流莫可群。

西林詩水閣
伍 喬


竹翠苔花繞檻濃, 此亭幽致豈曾逢。
水分林下清泠派, 山峙雲間峭峻峰。
怪石夜光寒射燭, 老松秋韻冷和鍾。
不知來往留題客, 誰約重尋蓮社蹤。


[宋代]


醉  石
程師孟


萬仞峰前一水傍, 晨光翠色助清涼。
誰知片石多情甚, 曾送淵明入醉鄉。

錦 綉 谷
王安石


還家一笑即芳晨, 好與名山作主人。
邂逅五湖乘興往, 相邀錦繡谷中春。

南康軍和蘇東坡《酹江月》
文天祥

                       
廬山依舊,
凄涼處,
無限江南風物。
空翠晴嵐,
浮汗漫,
還障天東半壁。
雁過孤峰,
猿歸老嶂,
風急波翻雪。
乾坤未歇,
地靈尚有人傑。
堪嗟飄泊孤舟,
河傾斗落,
客夢催明發。
南浦閑雲連草樹,
回首旌旗明滅。
三十年來,
十年一過,
空有星星發。
夜深愁聽,
清笳吹徹寒月。

歸 宗 寺
蘇 轍


來聽歸宗早晚鐘, 疲勞懶上紫霄峰。
墨池漫疊溪中石, 白塔微分嶺上松。
佛宇爭雄一山甲, 僧廚坐待十方供。
欲游山北東西寺, 岩谷相連更幾重?

題 西 林 壁
蘇 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六月十四日宿東林寺
陸 游


看盡江湖千萬峰, 不嫌雲夢芥吾胸。
戲招西塞山前月, 來聽東林寺里鍾。
遠客豈知今再到, 老僧能記昔相逢。
虛窗熟睡誰驚覺, 野碓無人夜自舂。

漱 玉 亭
楊萬里


山根玉泉仰面飛, 飛出山頂卻下馳。
自從廬阜瀉雙練, 至今銀灣岐兩支。
雷聲驚裂龍伯眼, 雪點濺濕嫦娥衣。
寄言蘇二李十二, 莫愁瀑布無新詩。

西 林 寺
劉克莊


將謂如廬阜, 因迂數里行。
問俱無古迹, 來等慕虛名。
借榻眠難熟, 逢碑眼暫明。
殘僧逃似鼠, 難結社中盟。

谷 簾 泉
王禹偁


瀉從千仞石, 寄逐九江船。
迢遞康王谷, 塵埃陸羽仙。
何當結茅室, 長在水簾前。

大 林 寺
周敦頤


三月僧房暖, 林花互照明。
路盤層頂上, 人在半空行。
水色去含白, 禽聲谷應清。
天風拂襟袂, 縹緲覺身輕。

玉淵亭龍潭
孔武仲


清潭千古照懸崖, 崖上飛流動地來。
咫尺語音聞不得, 夕陽佳景更徘徊。

游 廬 山
范仲淹


五老閒遊依舳艫, 碧梯雲徑好程途。
雲開瀑影千門掛, 雨過松簧十里鋪。
客愛往來何所得, 僧言榮辱此間無。
從今愈識逍遙旨, 一聽升沉造化爐。

東 林 寺
黃庭堅


白蓮種出凈無塵, 千古風流社裡人。
禪律定知誰束縛, 過溪沽酒見天真。
勝地東林十八公, 廬山千古一清風。
淵明豈是難拘束, 正與白蓮出處同。

寄東林慧海上人   
岳 飛    


湓浦廬山幾度秋, 長江萬折向東流。
男兒立志扶王室, 聖主專征滅土酋。
功業要刊燕石上, 歸休終作赤松游。
殷勤寄語東林老, 蓮社從今著力修。

白鹿洞書院
朱 熹


昔人讀書處, 町疃白鹿場。
世道有升降, 茲焉更表章。
矧今避興年, 治具一以張。
弦歌獨不嗣, 山水無輝光。
荒榛適剪除, 聖謨已汪洋。
亦有皇華使, 肯來登此堂。
問俗良懇惻, 懷賢增慨慷。
雅歌有餘韻, 絕學何能忘。

溫  泉
朱熹


連山西南來, 中斷還崛起。
干霄幾千仞, 據地三百里。
飛峰上靈秀, 眾壑下清美。
逮茲勢力窮, 猶能出奇偉。
誰燃丹黃焰? 爨此玉池水。
客來爭解帶, 萬劫付一洗。
當年謝康樂, 弦絕今久矣。
水碧複流溫, 相思五湖裡。

折 桂 寺
戴復古


擁鼻行吟上下廊, 今宵又宿贊公房。
松搖夜半風聲壯, 桂染中秋月色香。
白石清泉喧笑語, 深山大澤出文章。
當年羅漢尋歸處, 誰道天台是故鄉。

羅 漢 寺
白玉蟾


林閑一徑似驚蛇, 中有禪關閉紫霞。
煙鎖蒼松遮寺額, 風搖翠竹撼檐牙。
客來寂寞盤香穗, 飯後從容瀹茗花。
到此徘徊歸去晚, 夕陽掛樹幾聲鴉。

吊大林寺
周必大


上盡諸峰地轉平, 天低雲近日多陰。
古來南北通雙徑, 此去東西啟二林。
虞世南碑從泯沒, 白居易序合推尋。
匡廬第一金仙境, 忍使如今遂陸沉。

棲 賢 寺
陳舜俞


辟蛇行者應開寺, 拭眼高僧尚有墳。
龍帶雨歸三峽水, 鳥銜花出五峰雲。

望 廬 山
李 綱


多年不省廬山面, 江上初從望中見。
秀骨蒼顏五老人, 顧我欣然如素善。
香爐頂上紫煙浮, 瀑布遙看銀漢流。
雲舒霧卷互明滅, 倏忽變態無停留。
卻因幽夢尋邱壑, 風花何物宛如昨。
縱令真是夢中看, 夢未覺時良不惡。
平生所願今乃償, 寬著日月游山房。
青鞋布襪久已辦, 百錢掛杖聊徜徉。

登 廬 山
晁補之


丹碧沉沉虎豹閑, 松幢引度九重關。
人間未覺渾無路, 天上還驚更有山。
瑤草紅泉供挹酌, 金風白露送躋攀。
良游自嘆平生誤, 便欲歸家鬢已斑。

虎溪三笑圖
成廷珪


三老風流笑口開, 山中猿鶴亦驚猜。
攢眉人社漫多事, 送客過溪能幾回?
僧影欲隨秋水去, 虎聲偏傍石橋來。
東林絕響今千載, 撫卷題詩愧乏材。



[元代]


廬山瀑布謠
楊維楨


銀河忽如瓠子決, 瀉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織素練, 素練脫軸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 剪取一幅玻璃煙。
相逢雲石子,  有擬捉月仙。
酒喉無耐夜渴甚, 騎鯨吸海枯桑田
居然化作十萬丈, 玉虹倒掛清冷淵。

水 簾 泉
趙孟


飛天如玉簾, 直下數千尺。
新月如簾鉤, 遙遙掛空碧。

醉 石
龍仁夫


凈社歸來倒石床, 醒余肝膽卧松篁。
行人只賞陶公醉, 誰識悲涼述酒章?

水調歌頭•登紫霄峰
詹 玉


藜杖破睛碧,
鐵笛叫蒼寒。
此中別有天地,
初不是人間。
落魄半生詩酒,
自在一襟風月,
知我者廬山。
撫劍九州隘,
飛筆五湖乾。
采黃精,
煮白石,
勘元關。
有時龍吟虎嘯,
滄海一丸丹。
俯仰百年宇宙,
移換幾番陵谷,
塵世只如閑,
長嘯上天去,
直赴紫薇班。

白 鶴 觀
虞 集


白鶴山人如鶴白,
自抱山樽留過客。
要看修竹萬琅玵,
更對名花春雪色。
山樽本出山下泉,
過客醉去山人眠。
客亦是鶴君莫笑,
重來更待三千年。

廬 山
揭傒斯


香爐峰色紫生煙, 一入京華路杳然。
雲碓秋閑舂藥水, 雨犁春卧種芝田。
書憑海鶴來時寄, 劍自潭蛟去后懸。
忽報歸斯驚倦客, 獨淹微祿負中年。


[明代]
三 疊 泉
方以智


三峽巴江似直流, 疊溪屏障幾曾收。
冰綃翦破裁雲幔, 銀漢傾斜作玉溝。
畫角鼓聲催急雨, 陽關笛曲送深秋。
誰將折筆圖成后, 可掛松風最上樓。

舟抵南康望廬山
楊 基


春山如春草,   春來無不好,
況是香爐峰,   百疊煙屏圍五老。
嚶嚶歷歷谷鳥哀, 朱朱粉粉山花開,
芙蓉削出紫霧上, 瀑布倒瀉青天來。
船頭春山重回首, 世上虛名一杯酒,
李白雄豪絕妙詩, 同與徐凝傳不朽。
明日移舟過洞庭, 蘭花斑竹遠沙汀,
摩挲老子雙愁眼, 細看君山一點青。

廬  山
高  啟

 
騎馬幽幽度嶺遲, 老僧不識使君誰。
門開紅葉林中寺, 泉浸青山石上池。
殘果已收猿食少, 枯松欲折鶴巢危。
壁間不用題名字, 無數蒼苔沒舊碑。

登 廬 山
唐 寅


匡廬山高高几重, 山雨山煙濃復濃。
移家欲往屏風疊, 騎驢來看香爐峰。
江上烏幅誰涉水, 岩際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歲月, 讀之漫滅為修容。

廬 山 詩
朱元璋


廬山竹影幾千秋, 雲鎖高峰水自流。
萬里長江飄玉帶, 一輪明月滾金球。
路遙西北三千界, 勢壓東南百萬州。
美景一時觀不盡, 天緣有份再來游。

廬 山 歌
解 縉
 
       
昔年拄玉杖,
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游龍,
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
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
目送天邊鴻。
二儀自高下,
吳楚分西東。
洪濤巨浪拍崖下,
波光上與銀河通。
吸澗玄猿弄晴影,
長松舞鶴號天風。
天風吹我不能立,
便欲起把十二青芙蓉。
弱流萬里可飛越,
因之獻納蓬萊宮。
羲娥倏忽遂成晚,
往往夢裡尋仙蹤。
如今不知何人采此景,
樹下一老與我襟裾同。
披圖題詩要相贈,
氣騰香露秋濛濛。
子歸煩語謝五老,
幾時白酒再熟來相從。



[清代]


簡寂觀(其一)
商 盤

 
演經搗葯已無蹤, 古觀丹崖翠壁重。
要識廬山先輩面, 含情一撫六朝松。

東古寺
李 瀅



冒雨過東古, 秋聲滿上方。
僧貧茶事薄, 院靜竹陰涼。
隔岸明疏葉, 長天隱去牆。
法 輪遺躅邈, 一宿意彷徨。

歡喜亭同玉明上人觀雲海
汪 楫


山與雲俱沒, 憑高安所望?
人初人混沌, 天不改青蒼。
俯檻衣裳濕, 鳴鐘虎豹藏。
松風響何處? 澗水下鄱陽。

含 鄱 口
曹樹龍


高空誰劈紫金芙, 遠水長天手可揄。
擬似巨鯨張海口, 西江不吸吸鄱湖。

雨過三峽橋上作(其一)
屈大均


二十四潭爭一橋, 驚泉噴薄幾時消。
一山瀑布歸三峽, 小小天風作海潮。

棲賢寺
王士禎


李渤讀書處, 乃在棲賢谷。
何年作招提, 來尋愜幽獨。
僧舍如蜂房, 高下傅山麓。
雲來漢陽峰, 時就檐下宿。
古寺無所有, 修竹間喬木。
野衲喜客來, 欣然設茗粥。
便欲置草堂, 岩棲於此卜。

白 鹿 洞 詩
愛新覺羅•弘曆    


李渤結廬后, 絳帳開紫陽。
經綸歸性命, 道德煥文章。
剖析危微旨, 從容禮法場。
祗今傳鹿洞, 幾席有餘香。

望 廬 山
姚 鼐


我行昨出廬山西,
藤竹蒼蒼陰虎溪。
東林鐘聲晚出寺,
高崖木葉秋平溪。
白雲萬疊倏然合,
窈眇回聽清猿啼。
洪州三月憶惝惚,
徑駕歸艇輕於侲。
宮亭湖東日初出,
嵐彩欲見一片青。
煙迷滄州淼漭萬餘里,
岩風忽落聞天雞。
屏風疊開張,
浸入青頗黎。
滄海貫石樑,
白日掛丹梯。
松杉上接瀑布落,
藤蘿下指雲光低。
須臾湖波興,
日晦風凄凄。
岧 香爐峰,
搖曳同菰稗。
舟行望遠勢還出,
矯如踏雲浮動之蒼霓。
山遙海盪不知處,
想見枕石醉卧人如泥。
晚泊湖心照南斗,
仰視正與石門齊。
莫言靈境近咫尺,
帆牆倏過難攀躋。
將游天地之一氣,
廬山從我到處如提攜。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7: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