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先驅導報 中日兩國「憤青」都應反思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1-19 14: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年多來,中日關係已走出了陰影,隨著兩國領導人的頻繁互訪,「破冰」「融冰」「迎春」等辭彙開始更多地出現在中日間的外事活動中。1月7日上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執政黨聯絡會議上表示,日中兩國間懸而未決的東海氣田開發問題「已發展到關鍵階段,爭取在春天解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將於今年訪問日本。看來,中日關係用「友好」來定義已經太簡單,雙方的戰略互惠關係有了更充實的內涵,並已邁出實質性的步伐。

  但是,仍然棘手的問題在於,中日政治關係走向友好的時候,兩國民間感情怎麼融合?不可否認,中日兩國民間信任基礎依然很脆弱,對峙情緒仍未完全消除,這種狀況顯然與中日政治關係的發展進程不太合拍。



  中國「憤青」應該反思



  在中國,有一個名詞似乎專為中日關係而生——「憤青」。時下其外延雖然已經有所擴展,但在中日交往史上,這個群體的聲音仍然不能忽略。他們長期以來在網路上表達對日本右翼的不滿。但有時候,過多的「恨」和「狂熱」難免讓有關日本的言論變得單一和盲目,而一味聲討日本的結果,就可能使一些人沉溺於「悲情抗日」而無法自拔。

  這樣的例子幾乎隨處可見。日前,重慶一加油站就打出「本站不為日本車服務」的燈箱,從而引起全國網民的關注。該加油站因此被一些網民稱之為「抗日加油站」。加油站老闆表示,此舉是為了「不能淡忘歷史」。筆者認為,打出諸如「日本人不許入內」「不為日本車服務」招牌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紀念歷史其實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日本侵華的歷史固然不可忘卻,但記住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面向未來,而不是讓其成為壓在心靈上的重負。

  真正的強者是大度寬容的,過激和狹隘是心靈空虛的表現。在「敵對」的心態下,很難真正了解對方,更不容易認清自己。「憤青現象」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今天,我們也許應該反思一下紀念歷史的方式——是否過於強調情感,而忽略了理性總結。



  日本「憤青」媒體催生



  多年來,筆者常往返於中日之間,不時能夠感受到中日民間感情的疏遠,兩國民眾都對對方國家缺乏深度了解。很多中國人對日本的關注點還停留在「是否反省歷史」和「是否排外」上,這兩點固然重要,但當今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也在不斷變化中。有在中國工作的日本人告訴筆者,實際上中國人對日本和日本人知之甚少,很多人對日本的了解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影視劇的水平上。

  而日本民眾也一方面感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另一方面又覺得中國「可怕」,連某些高層人士都曾大放厥詞「擔心日本成為中國的一個省」,更何況一般百姓。很多日本人雖然喜歡中國傳統文化,喜歡中國秀美山水,不間斷地到中國旅遊,但骨子裡仍對中國抱有成見。這很大程度上緣於日本媒體以往對中國長期的歪曲報道。在中日關係發展史上,不僅中國有「憤青現象」,日本也有。如果說中國的「憤青」僅僅是個人的行為,日本的「憤青現象」則更多是媒體的有意為之。

  記得 2005年春,日本的電視台連篇累牘地報道中國網民反對日本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會的情況,還反覆播放日本駐華使領館被破壞的「刺激」畫面。這些被媒體誇大的「反日事件」,在日本民眾心中投下了陰影。當時本來已經打算去中國旅遊,但看了報道后把機票退掉的不乏其人。關於中國的環境問題,日本媒體也曾大肆渲染,稱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不斷破壞環境,日本的黃沙、光化學霧都是「從中國吹來的」。不少日本人沒去過中國,但印象里中國環境的髒亂差卻就這樣被定格了。

  日本媒體也很關注中國網民的博客,網路上的「抗日」信息,經過媒體的渲染和誇大,讓日本人更加覺得中國「可怕」了。可以說,融合民間感情,兩國媒體(尤其是日本媒體)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



  局面正在悄悄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日關係的好轉,以及中國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日本媒體也開始順應潮流,「改邪歸正」了。一個最主要的表現是,有關中國的報道內容更豐富了,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等方面都有涉及,正面反面都有。

  過去就重視中國報道的媒體,現在更是從報道的「質」和「量」上下功夫,如《朝日新聞》網站上有「中國特集」,集中報道中國最新資訊。該報還設有「走向北京奧運之路」專題,介紹日本運動員備戰北京奧運會的情況和有關奧運會的最新消息。《產經新聞》雖以「右翼」立場聞名,但日前搶先報道了中國邀請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參加奧運會的消息,不僅比其他媒體快,而且詳盡。其間雖有商業因素在起作用,但只要是客觀、真實的中日交流報道,都將有助於兩國民眾的相互了解和溝通。



  真正的交流要以心換心



  誠然,中日關係是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而且兩國間還存在結構性矛盾,但是不管中日關係如何變化,民間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民間應該和政府達成良好互動,相輔相成。政府應多為民間提供交流的機會,鋪路搭橋,民間應為政府的對外關係獻計獻策。交流必須通過各種層次、多種渠道逐漸開展。

  首先,中日之間建立高層互信關係,現在的領導人互訪就是個良好開端。其次,兩國政府和民間都建立一種互信制度,有事就協商、磋商,而不是簡單地把責任推給對方。第三,中日關係的發展、民間感情的融合要從小處做起。如加強青少年交流、互相擴大接收留學生規模、加強民間觀光交流等。朋友是一個一個交的,中日雙方需要在日常的接觸中多樹立善意形象。

  福田康夫首相訪問中國時題字「溫故創新」,這四個字頗有深意。通俗地說,就是重溫過去,但不拘泥於過去,而要期待未來、創造美好未來。在中日關係進入新階段之際,中日民間感情也需要有超越過去的「創新之舉」。對日本,我們不妨多角度觀察,理性地把握民族主義情緒,展現開放、大度的精神風貌。

  其實,2007年也有讓人感動的中日民間故事。9月,日本女子足球隊在杭州比賽,儘管受到了冷遇甚至「噓聲」,但比賽結束后她們仍打出了「謝謝中國」的橫幅,這種真誠和寬容也贏得了中國球迷的掌聲。

  真正的交流也許就是以心換心,中國民眾要深入了解日本文化才能做到「知彼」。與此同時,我們的眼光只停留在中日關係上還不夠,還要更多地把中日關係放到國際大舞台上去考量,思考中日的共同利益,思考在中國的經濟發展進程中如何更多地拿來日本經驗。無庸諱言,二戰後幾十年間日本的經濟騰飛、和平發展經驗,都對現在的中國具有難得的借鑒和參考價值。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沙發
jvmpzh 發表於 2008-1-19 15:09 | 只看該作者
解鈴還需系鈴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369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3
laona 發表於 2008-1-19 15:3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長白山 於 2008-1-19 14:55 發表
  一年多來,中日關係已走出了陰影,隨著兩國領導人的頻繁互訪,「破冰」「融冰」「迎春」等辭彙開始更多地出現在中日間的外事活動中。1月7日上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執政黨聯絡會議上表示,日中兩國間懸而未 ...

寫的不錯,很實際,很理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385

帖子

8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6
4
無言 發表於 2008-1-20 03:09 | 只看該作者
很理性,卻缺少一點感性。

人是感情動物,在日本人沒有就歷史問題做出真誠悔改之前,何談「以心換心」?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的深重苦難誰來負責?這樣就「以心換心」把中國人民的感情置於何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4

帖子

25

積分

註冊會員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1

積分
25
5
老克勒 發表於 2008-1-20 08:28 | 只看該作者
現在的中日關係還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日本下屆的首相再去一次那個破廟,你還會顯示你的大度寬容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369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6
laona 發表於 2008-1-20 09:0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老克勒 於 2008-1-20 08:28 發表
現在的中日關係還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日本下屆的首相再去一次那個破廟,你還會顯示你的大度寬容嗎?

我就挺納悶的,為什麼他們的手相就是非要去那個什麼廟的呢?而不是在他的手相屋子裡幹活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7
laodai 發表於 2008-1-20 10:31 | 只看該作者
所謂「憤青」的含義真是泛泛。

該文所指兩國「憤青」都只局限於中日關係的問題層面,與現在論壇上的所指對象有很大不同。

非常可小的許多人把這個稱謂作為貶低對方的「武器」,以為自己就「高大」起來 了。那麼實際是不是這樣呢?恰恰不是這樣。

在問題的爭論中,有人經常使用不潔語言,另一方就認為他是「憤青」,繼而自己也用同樣言詞「對罵」。更可笑的是他會用自以為站得住的「理由」為自己開脫(對方不會),論壇上有些帖子的話題不錯,就這些人把它搞得很臟。

如果以罵架作為「憤青」標準,這些人都是,而且後者比前者「憤」到了另一高層次。

無論如何,在論壇還是自覺使用文明語言。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5763

帖子

118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83
8
番茄好味 發表於 2008-1-20 1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7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9
movestar 發表於 2008-1-20 15:07 | 只看該作者
別一廂情願了
對日本必須強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9

主題

4210

帖子

124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40
10
jvmpzh 發表於 2008-1-20 15:2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aona 於 2008-1-20 09:02 發表

我就挺納悶的,為什麼他們的手相就是非要去那個什麼廟的呢?而不是在他的手相屋子裡幹活呢?





中國不該以怨報德,因為日本畏威不畏德。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7: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