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信佛信什麼?-本性具足

[複製鏈接]

134

主題

1308

帖子

969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醉花間 發表於 2008-1-15 22: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信佛是我們不少同修都認同的,同時信佛到底是信什麼卻又模模糊糊。我們相信佛教中的什麼?是相信佛菩薩神通廣大會保佑我們,還是相信因為學佛下輩子我們會活的好點?這並不是我們學佛的最終目的。更不是佛法教導我們最終要相信的東西。

      《法華經》講: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凈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說到底,佛法讓我們相信的是諸佛的智慧。而這個智慧就是我們所說的如來藏、自性、一實境界。

說起一實境界,自性、本心來很多同修就覺得是十分高不可攀的東西,有的就認為是虛無縹緲,還有的認為這不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鈍根眾生所能明白的。大家對一實境界有很多這樣或者那樣的看法。這些看法不僅並非正確,而且還真切地阻礙了我們實證的腳步。在《占察善惡業報經經》中,地藏菩薩特地對這些觀念作了相應的開示。

       爾時堅凈信菩薩摩訶薩問地藏菩薩摩訶薩言。汝云何巧說深法。能令眾生得離怯弱。地藏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當知初學發意求向大乘未得信心者。於無上道甚深之法喜生疑怯。我常以方便宣顯實義。而安慰之。令離怯弱。是故號我為善安慰說者。

我們很多同修志向大乘佛法,希望能夠修學,但是還沒有信心,信心不能堅定。對於無上道法、一實境界經常生出疑惑心、怯懦心、畏懼心。那麼地藏菩薩會幫助開導我們怎樣遠離這些觀念。

一、一實境界並非是我們難以企及的佛法,不要自輕。

所謂鈍根小心眾生。聞無上道。最勝最妙。意雖貪樂發心愿向。而復思念。求無上道者。要須積功廣極。難行苦行。自度度他。劫數長遠。於生死中久受勤苦。方乃得獲。以是之故。心生怯弱。我即為說真實之義。所謂一切諸法本性自空。畢竟無我。無作無受。無自無他。無行無到。無有方所。亦無過去現在未來。乃至為說十八空等。無有生死涅槃一切諸法定實之相而可得者。又復為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乾闥婆城。如空谷響。如陽焰如泡如露如燈如目[目×壹]如夢如電如雲。煩惱生死性甚微弱。易可令滅。又煩惱生死畢竟無體。求不可得。本來不生。實更無滅。自性寂靜。即是涅槃。如此所說能破一切諸見。損自身心。執著想故。得離怯弱。

根基遲鈍的眾生聽聞無上佛法,最勝最妙,這是最好的,最究竟的。任何法門都不能比擬其萬一。雖然也貪求,希望能夠修證,但是他有這樣的想法:這個最勝最妙的佛法恐怕需要多生多劫積累功德,還可能需要苦行,遇到萬般困難,度化眾生,綿長久遠。需要生死輪迴多生多劫,才會獲得,不會那麼便宜就讓我得了去。

那麼地藏菩薩告訴我們:真實的意義是這樣的,一實境界,諸法本來就是虛幻不實的,沒有所謂自我,沒有造作的人,也沒有承受的人。沒有自他對立,沒有距離遠近,來往居所。更沒有現在過去未來等等時間概念。其實根本沒有一個所謂生死輪迴涅槃解脫等法可以獲得。

一切諸法如同幻化,如水中月影、鏡中形象雖然看似真實但卻把捉不得;如海市蜃樓,如空谷回聲,如燈焰、如泡沫、如露水轉瞬即逝;如眼病時所見虛花、如同夢幻、如同閃電、如同浮雲虛幻不實。煩惱生死其本性實在微弱,很容易就可以讓其熄滅;又煩惱生死畢竟沒有本體形象,無法得到;本來就沒有的東西,也根本不必消滅。自性寂靜,已經是涅槃。這樣開示能夠破除眾生諸種錯誤的見解,減少其執著身心的妄想,遠離對大乘無上佛法的怯懦之心。

這個一實境界實在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困難,也不是我們思維的那樣需要怎樣的功德,經歷怎樣的困苦才能得到。一實境界本就是打破我們虛妄不實的執著妄想,本來沒有的東西,其實很容易讓其熄滅,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什麼生滅可言。所以對於一實境界,無上妙法的修行我們大可不必認為自己不夠格,無法達到,困難重重。這個都是沒有必要的。這個並非是很難的事情,更不是末法中不可能的事情。我們不要阻礙了自己的覺悟之路。所以志向大乘的同修,只要有這個志向就一定要以一實境界為皈依,來修習信心解悟,以期證得法身實相。也只有這樣才能算得上開始進入大乘之門。

這個怯弱之心,也頗常見,學佛學得很謙虛,一張口就是我業障深重、我那有資格學習這樣的佛法、我怎麼能有成就。甚至還有人對他人宣傳這樣的觀念,你怎麼能學這個法呢?這個要大根器的人才學的。大根器是什麼?大根器《法華經》講的比喻很清楚,一時等澍其澤普洽卉木叢林及諸藥草。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諸樹大小。隨上中下各有所受。一雲所雨。稱其種性而得生長。

就是說,草木叢林有小根小葉的草,有中根中葉,有大根大葉的樹。天上的雲雨滋潤,大根會有大的收穫,成長為大樹,反之,小根的呢,接受的雲雨滋潤少,成長為小草。這就是我們說的根性不同。放到我們學佛上說呢,上根人就是能夠接受信奉大乘佛法的人。有誰能夠否定你的這個根器呢?
經典中對於鈍根小心眾生尚如此安慰開示,又有誰有可以指責某個人沒有根器、沒有資格學習大乘佛法呢?《法華經》云:不令他疑悔,雲汝不得佛。千萬不要隨意為他人下這個評語,你不能學什麼,你沒有資格學什麼。

在這裡,我們看看地藏菩薩怎樣開示,怎樣對於信心不足的人說法,建立其信心。我們要相信我們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圓滿。要相信佛法可證,佛法能學。相信我們有這個資格。有這個條件。只要你能相信,那就是最有資格的人。

二、一實境界並非就是空無,更不是斷滅。

如是等說鈍根眾生不能解者。謂無上道如來法身。但唯空法。一向畢竟而無所有。其心怯弱。畏墮無所得中。或生斷滅想。作增減見。轉起誹謗。自輕輕他。我即為說如來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實體。具足無量清凈功業。從無始世來自然圓滿。非修非作。乃至一切眾生身中亦皆具足。不變不異。無增無減。如是等說。能除怯弱。是名安慰。

有一些根基遲鈍的眾生就不能了解,以為法身自性只有空法,無所有。於是其心害怕無所得,或者以為是斷滅消失了。或者是認為佛法是我們有所增減,修證所得。於是會因為邪見而誹謗,自心輕慢。那麼地藏菩薩為我們開示:自性並不是空無,有其真實體性,具足無量無邊清靜功德作用。無始以來自然圓滿,不是由我們修習造作能夠達成,甚至一切眾生身中也是具足無缺。沒有變異增減。這樣教導能夠除眾生心裡怯懦。

一提起佛法,很多人就會聯想到四大皆空,尤其是說道本性、法身、一實境界等名詞。就認為是沒有。既然沒有我修他幹什麼。或者覺得我現在還有老婆孩子,房子票子,可是真修了佛法,那豈不就『沒有』了?這樣的誤解很多。阻礙了不少人修正佛法。地藏菩薩便告訴我們一實境界的另外一面,法身自性不是沒有,不僅不是沒有,還具足無量功德福業,遠比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多,用比喻是沒有辦法講的。而且這個清靜功德福業,不是靠我們造作出來的,是我們原本就有的,具足無缺,從未有過增減變異。這樣講能令眾生破除對於佛法的誤解,遠離怯懦之心。

三,一實境界雖然非修非作,但不等於我們不必修行。

又復愚痴堅執眾生。聞如是等說亦生怯弱。以取如來法身本來滿足。非修非作相故。起無所得想而生怯弱。或計自然。墮邪倒見。我即為說修行一切善法。增長滿足。生如來色身。得無量功德清凈果報。如此等說今離怯弱。是為安慰

有愚痴的人,執著堅固,聽到說法身本來具足,不必修行造作。於是又覺得會得不到什麼,或者覺得既然本來如此,那就是自然常住,落入邪見當中。那麼為其開示,修行一切善法,才能增長滿足如來色身,得無量功德清靜果報。這樣讓其遠離邪見。

的確有這樣的人,一聽說:非修非作,就認為不必修了,我們本來是佛,那就不用學什麼佛法,修行什麼。地藏菩薩便告訴我們需要修一切善法才能生如來色身報身,得到無量功德清靜果報。

四,一實境界雖然人人本具,但是我們卻沒有證得。

又彼無分別實體之處。從無始世來具無量功德自然之業。成就相應。不離不脫故。說為不空。如是實體功德之聚。一切眾生雖復有之。但為無明曀覆障故。而不知見。不能克獲功德利益。與無莫異。說名未有。以不知見彼法體故。所有功德利益之業。非彼眾生所能受用。不名屬彼。唯依遍修一切善法。對治諸障見彼法身。然後克獲功德利益。是故說修一切善法。生如來色身智身。

這個一實境界雖然從始至終都具有無量清靜功德,從未脫離我們,所以說本性不空。但是這些功德雖然具有卻被無明覆蓋遮障,我們不能知見,不能獲得功德利益,與無一樣,故此說沒有。因為不能知見此本性、一實境界,所有功德利益我們都不能享受,也就不能說是屬於我們。只有遍修一切善法,對治各種障礙,見到我們自性法身,才能獲得此功德利益。所以說修一切善法,生如來色身智慧。

我們修證佛法的根本目的即使知見本性,了達一實境界。證得我們原本擁有的智慧德相。這個過程即不是我們想的那麼難,也不是可以放任不管,我們更不必認為自己修不成,不夠資格。這都是心有怯懦的表現。而信佛也是從這裡建立信心,才能稱為信佛。當我們相信自己即佛的時候,諸佛菩薩才大暢其懷。

[ 本帖最後由 醉花間 於 2008-1-16 02:49 編輯 ]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沙發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1-16 01:1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醉花間 的帖子

謝謝,問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1308

帖子

969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9
3
 樓主| 醉花間 發表於 2008-1-16 02:22 | 只看該作者
盒子好! 這陣子俺在家裡調酒玩,等開春了咱們切磋下菜園子好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4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1-16 07: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醉花間 於 2008-1-16 02:22 發表
盒子好! 這陣子俺在家裡調酒玩,等開春了咱們切磋下菜園子好嗎?



好啊好啊,我想種地瓜秧,自己以為把長了芽的地瓜種到地里長出來就可以了,後來人家說吃地瓜秧的地瓜是不一樣的,比較容易長葉子,一般的地瓜長不出。

我正在到處問這個問題呢。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1308

帖子

969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9
5
 樓主| 醉花間 發表於 2008-1-16 09: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4 人間的盒子 的帖子

出國前我連茄子,辣椒的秧兒都不認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9: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