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官員能不能在群眾的罵聲中有所成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8-1-14 2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11月19日10:00   紅網  謝浮名 

因為西寧至湟中縣的道路年久失修,西寧市政府漠然置之,西寧市民張某為給大家討個「說法」,於11月13日大清早,喝了3瓶啤酒,借著酒醉,壯膽來到市政府門口,高聲斥罵市政府領導,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8天。(西寧晚報11月18日)


這真是一條頗剛烈、有血性的西北大漢。他不是因為喝醉了,糊裡糊塗撒酒瘋,天上地下,亂罵一氣,而是借酒壯英雄之膽,為斥罵漠視民生的官員而醉;不是因個人利益而罵,而是為給大家討個說法拍案。一條從西寧至湟中的道路,關係多少人的利益!可是,誰也不敢出頭,他居然硬扛了過來,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情,到市政府門口斥罵政府官員,為此甘願接受懲處。


因此,辱罵事件,看點不在處罰這個張姓西寧漢子,而在西寧市政府該不該反躬自省。


中國百姓素來以「忍」著稱,不是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生計的事,一般都能忍下來,俗語概括得好:「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眯著。」更何況是一條關係到無數人利益的從西寧至湟中縣的道路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是中國百姓的人生信條。而這個張姓西寧漢子,居然為了一條關係無數人利益的道路,跑到市政府門口斥罵領導,這就是普通市民的胸襟和膽色!西寧市政府漠視民生,對年久失修的道路不聞不問,挨幾句罵,份所應該。由於報道語焉不詳,我不知道張姓漢子如何罵法。但從張姓漢子要借酒壯膽才敢跑到市政府罵人的舉動,我們大概可以推知他平時的為人謹慎,決非胡作非為,口無遮攔的類型,估計也就是「只吃飯不幹活」之類的罵法。如果僅僅止於此,那麼,要是筆者在場,說不定也會為這個西寧漢子幫襯幾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民生是政府官員的頭頂大事,漠視民生,不是尸位素餐又是什麼!身為政府官員,既然可以漠視民生,甘當行屍走肉,又何必對老百姓的斥罵敏感!

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辱罵「領導」的人物,一是擊鼓罵曹的禰衡,所罵之惡毒,按現在的說法,是毫不摻假的誹謗罪。曹操雖然必欲殺之而後快,但為珍惜羽毛,維護自己愛才的名聲,並不親自動手,而是借他人之刀結果了禰衡性命。一是呵斥袁世凱的王壬秋。袁世凱稱帝后的一天,王壬秋來到新華門,指著新華門三個大字,對袁世凱道:「這不是『新莽門』么!」直接斥罵袁世凱為竊國大盜。袁世凱雖然難堪,也無可奈何,最後恭送王壬秋回家。這位西寧漢子,辱罵程度,估計沒有禰衡、王壬秋的尖刻毒辣吧,為什麼西寧市政府就沒有一點點容人之量,非得睚眥必報呢?


斥罵政府領導,方式容有不當,處以行政拘留,本沒有什麼話說,而漠視民生的官員,挨罵之後,是否能記起自己的職責,從此關注民生呢?倘能如此,張姓西寧漢子被拘留,值!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