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央行打響嚴控信貸第一槍 中國銀行額度被削減200億

[複製鏈接]

910

主題

157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ede10 發表於 2008-1-14 1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證券市場周刊   鍾華

 工商銀行、建設銀行2008年新增信貸額度分別為3650億元、3500億元,與2007年持平,中國銀行為2600億元,同比下降200億元

減少200億元, 中國銀行(行情 股吧)(601988,3988.HK)成為2008年唯一一家被壓低信貸額度的大型商業銀行。2008年,中國銀行核定的新增信貸額度為2600億元,比2007年的2800億元減少了200億元。

央行以中國銀行開刀,打響了「從緊的貨幣政策」之年的關鍵一槍——緊縮「銀根」。 這勢必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形勢帶來影響,而首當其衝的是,商業銀行2008年的盈利增長也將受到威脅。

四大行信貸增長確定

按照慣例,央行一般會在年初披露全年銀行信貸投放的調控目標。但在日前召開的央行工作會議上,央行卻並未遵循慣例。市場人士認為,由於2007年金融機構貸款增速將遠遠超過央行此前3萬億元的預定目標,令央行十分尷尬。本次央行沒有公布信貸調控目標,也許正是避免重蹈覆轍。

同時,2008年中國經濟面臨較大的內外部不確定性,如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物價和資產價格可能的劇烈波動等。央行不設定目標,也便於根據經濟形勢,為調控留出操作空間。

銀行人士向《證券市場周刊》透露,央行可能會在內部工作文件中就商業銀行信貸目標問題進行說明,給出一個2008年信貸投放的清晰思路;銀監會也即將召開工作會議,應會對信貸目標進行指導。

除了中國銀行外,央行還核定了 工商銀行(行情 股吧)(601398,1398.HK)、 建設銀行(行情 股吧)(601939,0939.HK)、農業銀行2008年的新增信貸額度,分別為3650億元、3500億元、3100億元,均與2007年基本持平。

截至2007年6月末,中國銀行貸款餘額為26711.30億元,較2006年末增長2391.11億元,增速為9.83%;而據悉,中國銀行2007年全年新增貸款額度為2800億元,即2007年全年信貸增速應為11.5%。

分析師稱,實際上,中國銀行2007年信貸增長達到了15%的水平,遠超預定目標,這正是其2008年新增信貸目標被央行核定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 銀河證券(行情 股吧)分析師張曦認為,新增信貸額度下降對中國銀行2008年業績的「影響並不大」。據其對銀行貸款和盈利增長彈性係數的研究,中國銀行貸款總額變化1個百分點,將會影響利潤1.02個百分點;中國銀行只要將息差提高6個基點,就可以彌補200億元的信貸額度規模下降帶來的影響。

根據張曦對商業銀行貸款結構的測算,中國銀行2008年信貸資產面臨一個重估過程,這緣於其2007年信貸投放集中在中長期貸款,而央行2007年多次提高了中長期貸款利率,中國銀行2008年一季度中長期貸款息差同比將提高70至80個基點。

需要指出的是,貸款增長過快,尤其是中長期貸款快速增長也面臨經濟周期波動的風險。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此前稱,資產負債表錯配和風險集中度加劇是2008年所有中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挑戰。

商業銀行頭寸吃緊

有鑒於中國商業銀行信貸投放的高增長和銀行資產負債錯配的風險集中,央行一改此前的事後調控,在200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中利用公開市場操作進行事前調控。

上述國有商業銀行人士透露,2007年12月27日,中國的大型商業銀行,除了農行還有點錢外,其他銀行都出現了透支,被迫接受央行拆出來的錢。

「很多交易員都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央行要幹什麼,就連資產負債部專管頭寸的人當時也不知道原因。」當日,幾乎所有銀行都出現了一個共同現象,銀行的機構存款突然大幅下降。

「我們到處借錢,都說沒有錢了,根本借不到。」一位大型商業銀行交易員稱,連國有商業銀行頭寸都出現透支,這在歷史上只在2005年12月發生過一次,但上次的資金緊張程度遠沒有這次來得突然和猛烈,波及的範圍也沒有這次大。

交易員稱,「交易員感覺似乎是央行在收錢,但央行的人士卻對市場資金緊張狀況感覺到很驚訝。」2007年12月28日,央行專門召集了主要大型商業銀行的人士開會討論此事。

據悉,央行當天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發行了約「4000億元的債券,利率為2.6%,比2%的市場利率要高出很多」。正值年底沒有新股發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非銀行機構紛紛從銀行提走存款爭相搶購,出現了銀行機構存款同時大幅集中下降的局面。

商業銀行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化,資金頓感緊張,開始透支頭寸,最後不得不向央行拆借,以彌補頭寸的不足。據悉,央行此次拆出的資金達到1000億元,「年利率為10%,有點像高利貸」,但商業銀行也很無奈,因為「透支罰息的年利率更是達到18%」。

市場人士分析,央行此舉是「告誡」商業銀行,央行有辦法,也很容易讓商業銀行吃苦頭;商業銀行要聽從央行調控安排,不要肆無忌憚地進行信貸投放。

此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就曾預警,政府換屆很有可能導致信貸投放加快,因此,須對今年年末和明年年初的貸款增長特別小心。2003年,政府換屆之年,當年上半年新增貸款就超過了8000億元,比2002年同期增長了近兩倍半。

數量工具再啟?

4000億元撼動整個金融市場,央行「四兩撥千斤」。槓桿支點則是央行的時機選擇——在商業銀行2007年12月25日上交存款準備金之後。是次,商業銀行因上提1%的準備金率而多上交4000億元。

經過此次的驚心動魄,商業銀行又恢復到風平浪靜之中,市場資金再現寬裕。根據測算,2008年1月到期的央行票據將近1萬億元,因此央行的調控更是一種象徵意義。

正因為如此龐大的資金集中到期,央行將這次拆出的1000億元資金期限鎖定為4天。國有商業銀行人士認為,1萬億元的流動性回收可以採取公開市場的操作方式:發行央行票據和出售債券。這將抬高市場利率,會增加央行進一步公開市場操作的成本;但現在的市場跡象表明,近期加息的要求並不強烈,並不排除央行會採取這一舉措。

相對而言,繼續上調準備金率是央行可以選擇的一個較好工具,準備金工具對於回收流動性的效果也被證明要明顯的多,而且有利於降低央行的操作成本。

這位人士預測,不排除央行近期再次上調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其幅度在1%或者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大銀行的流動性都在某些時點經不起央行的「考驗」,中小金融機構資金狀況就更為緊張。

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表示,貨幣政策對農村金融機構尤其是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要繼續實行差別存款準備金政策。2003年至2007年10月,央行累計13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7個百分點。而對農村信用社實行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增加農村金融機構可用資金近千億元。

多家機構表示,央行已經在2007年底提前向商業銀行預警,對調控商業銀行流動性的態勢也「昭然若揭」。而且,不排除央行或銀監會將根據經濟形勢,對商業銀行信貸過度擴張採取更為嚴厲的措施,包括「發行定向票據和行政處罰」。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8: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