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歲女孩輾轉7個家庭 11歲開始掙錢自立(組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8-1-11 1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01-09 瀟湘晨報

  
  懷化學院籃球場,泉羽現在看起來雖然有些虛弱,但她很喜歡打籃球

  
  泉羽在看當地電視台拍攝她的尋親之旅錄象,神情黯然

  1月6日上午,懷化學院體育場,陽光明媚。嬌小的陳泉羽站在記者面前,一臉陽光,毫無苦難中掙扎的自卑和陰鬱。

  懷化學院是全國十大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的母校,陳泉羽是該學院經管系成教大一學生。

  這位剛出生就被拋棄,後來輾轉7個家庭的女孩,一再被人拋棄沒有難倒她,以初中生的功底考大學沒有難倒她,不到20歲自己要籌集所有的學費、生活費沒有難倒她,最近一件事情卻難倒了她——她多方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卻一直沒有下文……

  「一個找不到自己根的人,心是很亂很苦的。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從沒想過利用自己的身世炒作,我只想找到自己的根,我不想讓我的身世成為今生永久的謎。」——陳泉羽

  6次被拋棄,飽嘗人間冷暖

  在洪戰輝之後,這所地處湖南西部的懷化學院,再次出現一個類似洪戰輝的帶傳奇色彩的學生——19歲的陳泉羽。

  這名與洪戰輝同一個系的大一成教新生,自出生后,先後七次被轉手,輾轉七個家庭,飽嘗人間冷暖。卻在歷盡磨難之後,從工廠的流水線上憑藉一己之力逆轉命運。

  李喜新,原洪江市航運公司職工,陳泉羽的第一個養父。

  他回憶說,那是1988年一個秋雨綿綿的下午,一位五六十歲年紀,皮膚黝黑的農婦背著背簍,向正在排隊買米的他哀求:「大哥,孩子餓了,求你幫忙照看一下,我去給她買點吃的。」這一去,婦人便再也沒回來,背簍里留下的是幾元錢和一張寫著孩子出生年月的紙。

  無奈之下,李喜新抱著這個只有幾個月的女嬰回家,卻與妻子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他只好又當爹又當娘地帶著這個孩子。大約養了半個月,實在熬不住了,就把孩子送到桂花園鄉桃李園村的姑姑家。但四天之後,小泉羽又被轉送到沙灣鄉月亮村二組的胡思宇家。由於小泉羽無法上戶口,四個月後,她再次被轉送。

  天可憐見,不忍這個只有兩歲便被輾轉五個家庭的女孩再受那顛沛流離之苦,一位真正愛她的媽媽——沙灣鄉月亮村的舒宗蘭給了小莉莉(泉羽以前的名字)最珍貴的母愛。

  這是陳泉羽在被收養過程中感受母愛最深切、同時遭受磨難最多的一個家庭。

  來到這個家庭沒多久,奶奶便患上了白內障,迷信的奶奶以為這個孩子八字大,克了自己,便一心想趕走她。

  由於婆婆的一再進逼,母女倆只好搬出家門,在廁所旁煮了兩個月的飯。既要尋找生計,又要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媽媽苦苦地支撐著,有一天終於病倒在床上,她最終決定,再給泉羽換戶人家。泉羽跪在床邊哀求媽媽。「我也不想送你走啊,但媽媽實在沒能耐照顧好你啊,你到那家后,一定要聽大人的話,我會常去看你的!」

  回憶到這裡,陳泉羽淚水打濕了衣服。

  莉莉被送到了沙灣鄉遛獅村口的黃俊福家,這年她7歲。自此,泉羽的人生顛簸之旅又開始了。

  第六個爸爸患過腦膜炎,媽媽精神失常,家裡的重活累活自然都落在了小泉羽的身上。但就是這種隱忍苦累的日子也過不長久,三個月後,她便被送到常青鄉岩門村二組的陳金彪、鄧祝英家。

  直到這裡,她才開始安定下來,在這個家一呆便是十年,直到17歲時能夠自立,然後外出打工。

  在陳家的頭一年,由於剛失去親生孩子,陳金彪夫婦倆對她挺好,可是造化弄人,1996年,無情的洪水淹沒了整個村莊,家裡唯一賴以生存的農田也全被沖毀。媽媽變得寡言少語、憂心忡忡,爸爸也沉湎於其中而不能自拔。每天天剛蒙蒙亮,泉羽便得鑽出溫暖的被窩,同媽媽一同外出進貨,做生意。媽媽是聾啞人,很多話都得靠泉羽去「翻譯」。

  泉羽小小年紀承受了本不該承受之重,也找不到一個夥伴可以嬉戲、玩耍,沒有人會去關心她過得開不開心。

  7歲跟媽媽做生意,11歲自己賺錢,18歲逆轉苦難人生

  想起每一次到新家的感覺,陳泉羽至今五味雜陳。

  她的記憶是:每到一個新家,自己都會嚇得躲在屋裡不敢出來見人,夜裡常常噩夢不斷,哭著叫媽媽,有時哭著哭著便醒來了。沒有溫暖的擁抱,沒有暖語撫慰,她只能靠在床角里自己抱著被子安慰自己:「不要怕!說不定這個媽媽會對我好呢!」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泉羽更是如此。從7歲到了現在的養父母家起,她就開始幫助做農活,做小生意。

  「我家住在洪江郊區,媽媽經常進些菜去賣。她是個聾啞人,我就幫她招呼顧客。」

  11歲那年,泉羽賺到了今生以來第一筆屬於自己的錢。

  洪江秋天每年有大量的橘子要發往外地,很多貨商要請人把橘子裝進簍子,幼小的泉羽也加入了勞動大軍。

  「我一般周六周日去,裝一擔一塊多錢,我手腳快,兩天可以賺二三十元錢。」

  陳泉羽說,由於要幫家裡幹活,所以她只是斷斷續續讀完了小學,但她學習很用功,一有空閑就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省級重點中學洪江市一中。

  那時她每天只有兩塊五毛錢的生活費,除去搭車,中餐錢已所剩無幾。她常餓著肚子上課,然後走路回家,就這樣她硬是積攢了一筆錢,在爸爸生日那天,特地買了件襯衫作禮物。爸爸當著親朋好友的面打開精美的包裝拿出襯衫時,禁不住熱淚盈眶。

  初中畢業后,泉羽沒考上高中,家裡沒辦法再送她讀書。17歲那年,她去了深圳,在富士康公司的流水線上干著最累的活。

  那段時間,泉羽每天要站著做工12小時,加班是常有的事,全天吃飯時間僅僅40分鐘,吃得慢還要被線長責罵。深夜下班回到宿舍,室友倒在床上沉沉睡去,而泉羽還硬撐著要看半小時的書。

  一次公司招聘文員,她也想報名試試,結果負責人一看她是初中文憑,立馬拒絕。

  這對她刺激很大。她下決心要逆轉自己的命運。

  在艱苦單調的打工生活持續了一年零三個月後,她撥通了家裡的電話,要求考大學。面對爸爸的不理解,她傷心但沒放棄,最後她和爸爸達成口頭協議:讀書期間不向家裡要一分錢,而自己往家裡寄錢也只能儘力而為。

  僅靠自學,她學得非常艱辛,於是不得不花錢到懷化一所私立學校補習。她常常利用課餘間隙「纏著」老師為她講解,然後回到宿舍整理筆記,再不懂的便問問身邊的同學。靠著這種堅韌不拔的毅力,泉羽順利通過成人高考,考上了懷化學院經濟管理專業。

  一方面要刻苦學習,另一方面學費、生活費必須自己賺。

  這些問題,對於同齡的絕大多數同學來說,幾乎是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泉羽則以一種驚人的毅力跨過了。

  幫廣東工廠做招工中介,幫懷化市的小企業拉業務,到印刷店打工,在校門口擺攤,陳泉羽解決了這個難題。

  學校本來有貧困生補助金,老師要她申報,她拒絕了。她說:「我可以養活自己。」

  據懷化學院宣傳部副部長游振華介紹,懷化學院的貧困學生很多,比例達到70%,學校採取了很多幫扶措施,也鼓勵很多學生自力更生。該院很多學生的自立精神很強,比如洪戰輝。

  「陳泉羽身世比誰都坎坷,但是她很樂觀,很開朗,自強精神讓人吃驚,絲毫沒有一些貧困生的自卑和低迷。」游振華說。

  泉羽所在經管班的班長徐正祥說起泉羽一臉的欽佩:「泉羽上課好認真,也很會搞活氣氛,和她在一起學習很開心,想不用功都難。」

  「一個找不到根的人,心是很亂很苦的」

  「我有3個願望:一是找到自己親生的爸爸媽媽;二是知道自己的具體生日時間;三是想知道自己當年被拋棄的原因。」

  說起親情,陳泉羽心思沉重起來。在被收養的十多年間,在無助、痛苦的時刻,她經常想起自己的親生爸媽。

  「想得心痛。」

  2007年9月中旬的一天,她把心一橫,走進了理髮店,把自己留了多年的長發剪掉。她說,這是下一個決心,一定要找到媽媽。

  可是人海茫茫,到哪裡去尋找?考慮到學業和生計,她一個女孩子的力量是如此單薄,情急之下,她撥通了湖南衛視《真情》欄目組的電話,希望藉助媒體的力量來尋找自己的父母。後來,湖南教育電視台《快樂成長》欄目得知了她的情況,2007年11月初趕到懷化,與洪江電視台一起,幫助她重回以前的家尋找線索。每到一處,孝順感恩的泉羽都會買上一些禮物去看望曾經養育過她的父母。

  見到一個個昔日曾養育過自己的老人,泉羽百感交集,五味雜陳。在她的第五任家庭,見到最疼她的舒媽媽,兩人抱頭痛哭,感懷不已。

  由於前後在七個家庭輾轉生活,當年那張寫有她生日的紙條早已不見蹤影,線索也在第二任養父母家裡斷掉。殘酷的現實讓泉羽的心情從充滿期盼的天堂跌到了失望的深淵。

  「都那麼多年了,還去找他們幹什麼,找到了又能如何?」有人質疑泉羽尋找父母的目的。甚至她現在的養父母對她的行為也充滿了懷疑。

  「一個找不到自己根的人,心是很亂很苦的。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從沒想過利用自己的身世炒作,我只想找到自己的根,我不想讓我的身世成為今生永久的謎。」泉羽哽咽難語:「如果可以找到,我也不會責怪他們,只想聽他們說聲『對不起』……如果需要……我也願意伺候他們到老?選」

  對於現任養父母的顧慮,她說,她絕不會拋棄他們,他們的擔心是多餘的。

  尋親行動並未告捷,這讓泉羽一度傷心和迷茫。不過她表示,她絕不會放棄,還會繼續找下去。「哪怕是他們只跟我私下見一面,我也心甘情願。」

  「人是三節草,總有一節好」

  陳泉羽坎坷的人生經歷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引起了學校的關注。

  得知陳泉羽的事迹后,懷化學院領導高度重視,校黨委書記胡建、副書記吳波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前去慰問陳泉羽,並囑咐經管系領導對陳泉羽要多過問、多關照。

  2007年11月,懷化學院經管系畢業生——「2005感動中國人物」洪戰輝回到母校,他此行的目的是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新生如何正視自己的大學生活,如何設計自己的未來之路。在自由提問環節,泉羽第一個跑到了台上,此時此刻她第一次當著同學的面,面對這個感動過13億中國人的師兄講述自己的經歷,並想聽聽他的建議。洪戰輝聽了之後非常震撼,也十分欽佩,他告訴泉羽:「其實每個人都不希望面對坎坷,但人活著就是一大財富,而快樂就是一種智慧。」

  泉羽的事迹傳開后,來自社會的關愛接踵而來,一位益陽的女士輾轉給泉羽寄來了400元錢,並告訴她如果需要,她願意負責泉羽大學所有的學費。

  對於人生,泉羽一直抱著感恩的態度面對。2007年10月4日,泉羽一位室友20歲生日,室友希望她能參加晚上的生日聚會,泉羽答應了,但因為是國慶假期,正是外出掙錢的好日子,在懷化市市中心擺攤的泉羽實在捨不得離開。當她返回寢室時已是晚上10點多鐘。十分看重友情的泉羽在回寢室的途中給好友買了一束鮮花,那是室友最喜歡的。室友對此非常感動。

  學院另一個學生家庭出了重大變故,在班上組織的捐款活動中,她也主動跟大家一起捐了款。

  出生於草根中的草根,現在也用很草根的方式生活著,但是泉羽卻從容淡定。

  「我明年的學費還沒著落。但沒關係,暑假去打兩個月工應該就可以掙回來了。」

  她的書桌上擺放著《窮爸爸,富爸爸》等創業方面的書。她說她將來要自己創業。

  這個至今連下一年度學費都不知在哪裡的小女生,卻有著同齡人難以企及的自信。

  在泉羽的尋親旅途中,曾經的鄰居,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語重心長地對泉羽說:「孩子,『人有三節草,總有一節會好的』,你的頭一節是苦了點,但總會有一節是好的。你以後的日子還長,會好起來的。」

  這句老人樸實的話讓泉羽記在心裡。

  這位不知道《士兵突擊》、不知道「兵王」許三多的女孩子,卻被她的一些校友對比成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

  不過,在她身上,似乎要略微改動:「被拋棄,不放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15: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