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童年時代的十大經典電影

[複製鏈接]

18

主題

20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開心豆豆 發表於 2004-5-18 2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對於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一代,童年時期沒有電視,沒有音響,除了聽評書,看電影是我們最大最奢侈的樂趣。
  從露天電影到影院,從黑白電影到彩色電影,從國產片到譯製片,我們經歷並且見證了中國電影史上相當重要的一個變革和發展階段,我們懷念我們的童年,懷念我們童年的電影。
  這段時間我仔細搜索我的記憶,以本人童年看的露天電影為主,影院電影為輔,精選了最有代表性的TOP 10,貼出和我的同齡人一起追憶過去的歡樂時光。
  ----題記
  
    上篇:國產片
  
  TOP1:東方紅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來展現中國革命史全程的歌舞史詩巨著。
  之所以選其為TOP1,因其無論在新中國電影史上的地位還是藝術成就都無他可代。
  在這部成功地搬上銀幕的舞台劇中,幾乎所有經典的革命歌曲都被串在此片中被原唱者來演繹,在激昂的歌聲下,舞蹈演員們精彩的表演讓當年看過此片的人至今記憶猶新。
  片子開頭的場景是一個碼頭,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下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寫,小時候看到那個洋人鞭打華人時,心裡還挺害怕的呢。印象最深的有兩個場景,一個是紅軍時期的十八勇士強渡大渡河,一個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在「游擊隊員之歌」背景下青紗帳子那段舞蹈,現在想起還有點熱血沸騰。
  
  TOP2:洪湖赤衛隊
  第一部革命歌劇故事片。
  北京電影製片廠,武漢電影製片廠1961年聯合出品。
  影片描述了洪湖赤衛隊在保衛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紅色政權的故事。片子情節已印象不深,只記得一對好人男的叫「劉闖」,女的叫「韓英」,還有一個壞蛋叫「彭霸天」。裡面經典的兩首歌「洪湖水,浪打浪」和「這一仗打得真漂亮」至今張口就能唱。用民族歌劇的形式來演繹戰爭,使此片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轟動,經典程度無愧於TOP2,記得當年看這部片子時影院裡面擠得過道都站滿了人。
  本片於1962年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最佳音樂獎。
  
  TOP3:閃閃的紅星
  經典的革命題材戰爭片。
  八一電影製片廠1974年出品。
  小時候,「八一電影製片廠」就是個金字招牌,每當八一廠片頭那個熟悉的紅色五星在鏗鏘的樂聲中閃亮出場時,孩子們肯定是一片歡呼!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兩岸走……」一聽到激揚的「紅星照我去戰鬥」,就會想起永遠令我們感動的《閃閃的紅星》。
  影片背景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即通常所說的「紅軍時期」),紅軍撤出中央根據地后,通過一個個生動的蘇區人民群眾堅持鬥爭支援紅軍的故事,展現了「潘冬子」從一個普通兒童成長為一個光榮的紅軍戰士的歷程。從「打土豪,分田地」到「還鄉團」,從潘冬子到胡漢三,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是那麼自然可信,絲毫沒有做作的痕迹,給兒時的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記得我看過電影后回家嘴巴一翹,第一句就是:「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TOP4:鐵道游擊隊
  經典的抗日題材戰爭片。
  上海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作為抗戰片的代表,TOP4理所當然!
  早期紅色黑白影片中,以抗日戰爭時期為歷史背景來展現人民戰爭的經典片很多,除了《鐵道游擊隊》,還有《平原游擊隊》,《小兵張嘎》,《敵後武工隊》,《地道戰》,《地雷戰》等 ,但《鐵道游擊隊》之所以獨佔鰲頭,除了影片精心塑造的一個個活靈活現,有血有肉的人物,更是因為片中那首至今膾炙人口的插曲「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呵,一部好電影可以成就一首歌,反過來,一首好歌也會讓一部電影永遠難忘。
  
  TOP5:上甘嶺
  偉大的愛國主義革命題材戰爭片。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出品。
  抗美援朝經典片很多,除了《上甘嶺》,還有《奇襲》,《董存瑞》等,但作為第一部表現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上甘嶺》憑藉知名戰役的真實取材,獨佔鰲頭,當為TOP5。
  影片不是全程敘述戰役進程,而是通過跟蹤一個坑道和「張連長」帶領的一個連隊,刻劃一個個具體的戰士,生動展示了戰爭的艱苦和人們真實的情感。朋友們一定記得那個情節:坑道里,戰士們沒水喝,干嚼著壓縮餅乾,然後齊聲歌唱《我的祖國》。哦,那氣氛渲染的,真實又感人!
  
  TOP6:冰山上的來客
  經典的驚險反特片。
  這個片子人物刻畫的很深刻,從狡詰兇殘的匪首,到美麗的古蘭丹姆;從善良憨厚的阿米爾,到機智勇敢的楊排,無不栩栩如生。除了人物好情節好,還有天山雪景,叼羊大賽以及新疆歌舞。我們那個時代的人,誰都記得最經典的一個情節:當阿米爾在營地看到古蘭丹姆時,情不自禁地唱出那首特別動聽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古蘭丹姆尋聲而至,同唱此歌,然後,楊排來一嗓子:「阿米爾,上!」
  
  TOP7:柳堡的故事
  新中國第一部主題愛情故事片。
  影片背景是抗日戰爭時期,講述了一個新四軍戰士在蘇北一個小鎮「柳堡」整訓時和一個農村姑娘「二妹子」的一段愛情故事。軍事題材影片直接描寫愛情,這在新中國的銀幕上還是第一次。
  影片把愛情故事安排在一個嚴酷的戰爭環境中,不僅真實地反映了生活本身,也展現了人之情感的社會內容。片子的情節記不清了,但忘不了的一個是「二妹子」陶玉玲甜甜的酒渦,另一個就是好聽極了的插曲「九九艷陽天」----充滿了濃郁的地方風味和民歌情趣的不老金曲。
  
  TOP8:帶手銬的旅客
  新中國第一部動作片。
  好像是反映四人幫時期的冤假錯案的片子,內容對我們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於洋在影片里利落的拳腳使我們每個人一遍又一遍地去看這個片子,看完就彼此撕撥兩下驗證驗證,長大后才明白這叫動作片。
  影片另一個叫座之處就是其中那首「送戰友,踏征程」的插曲「駝鈴」,這歌也是紅的一塌糊塗,以至後來成了黨政商各級成功人士到歌廳夜總會瀟灑時的必備曲目。
  
  TOP9:少林寺
  中國大陸第一部武打片。
  用風靡全國來形容這部片子不足為過,反正少林寺上映后,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不管吃不吃齋信不信佛的全都知道河南嵩山有個少林寺,這個少林寺就是中華武術水平最高的地方。從那時起,新華字典里就多了一個時髦的辭彙「武打」。《少林寺》的公映帶動了整個中國大陸相當長一段時期的蜂擁而上的少林片熱,後來相繼公映了 《少林寺弟子》,《少林俗家弟子》,《木棉袈裟》等,但無論製作表演還是藝術水準都只能仰望《少林寺》之項背而嘆了。
  《少林寺》令李連杰一炮打紅,從此步入青天一發不可收拾。
  
  TOP10:廬山戀
  「文革」后國內第一部主題愛情片。上海電影製片廠1980年出品。
  由於文革多年對愛情的禁梏,《廬山戀》的公映使張瑜和郭凱敏一下子成為當時年輕人心目中的青春偶像。影片獲得了當年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獎,張瑜榮獲「金雞」「百花」獎的雙料影后,她在「百花獎」評選中獲得的1260萬張選票的紀錄,至今無人能夠打破。印象最深的是在廬山美麗風光的映襯下,張喻的花衣裳也頻繁更換,讓文革中多年只見過黃皮軍裝的男女老少們大開了眼界。片中「女跑男追」的慢鏡頭第一次出現,讓當年我們這些無產階級的禿頭小子和土丫頭們那個羨慕和嚮往「資產階級的美」。
  據說,《廬山戀》問世后,廬山興建了一個小型電影院,每天從早到晚只放映這部影片。游廬山,看《廬山戀》,多年來成為一個固定的旅遊項目。僅截至1999年,《廬山戀》已在這家電影院里放映了6300餘場。《廬山戀》放映20周年之際,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曾頒給該片「在同一影院放映場次最多的單片」稱號,這家電影院也裝修一新,正式更名為「廬山戀電影院」,張瑜和郭凱敏被授予廬山「榮譽山民」稱號,並得到一把金鑰匙,象徵廬山的大門永遠為他們敞開。
  
  下篇:譯製片
  
  TOP1:列寧在十月/ 列寧在1918
  偉大的蘇聯革命巨片。
  最早上映的譯製片多為蘇聯老大哥的革命電影。
  作為蘇聯老大哥的革命代表片,《列寧在十月》和《列寧在1918》這對姊妹片是我們最早認識的外國電影,從認識時間從影響都是無可厚非的TOP1。考慮到這兩部片子記錄歷史事件的內在連續性,以合二為一考慮為宜,因此這個TOP1理應由二者共享。
  由於東北解放早,蘇聯片的譯制工作多為長影進行,因此影片里從列寧到紅軍戰士都是一口地道的東北普通話。
  
  《列寧在十月》是展現十月革命的巨片。最令人激動的剎那是在國際歌的旋律和在阿芙樂爾巡洋艦的背景下紅海軍士兵攻打冬宮的場面,每當演到這時下面觀眾席肯定是一片歡呼聲。
  《列寧在1918》的蘇聯影片,讓當時的人們大開眼界,不僅知道了這個列寧也叫「弗拉基米爾」,列寧的貼身警衛長叫「瓦西里」,更知道了芭蕾舞劇天鵝湖。儘管《列寧在1918》是部革命戰爭題材的黑白影片,畢竟是蘇聯拍攝的,畫面中全是高鼻樑大眼睛的洋人,女人穿裙子,好友相見親吻如同握手……由於擔心可能會產生「副作用」,不少影院對影片中無法刪剪的兩組鏡頭,即特務在劇場密謀刺殺列寧時四個小天鵝穿超短裙赤裸大腿跳芭蕾舞的情景和列寧在瓦西里家席地而睡時瓦西里夫婦相擁相吻的畫面,一度採取「臨時用手擋鏡頭」的原始操作方式來放映。
    對於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一代孩子們來說,對《列寧在1918》的印象更深些,這部影片的主角似乎不是列寧而是瓦西里,大家都記得那個鏡頭,一個被特務暗殺的同志跳樓時大喊的那一嗓子:「瓦西里---」。呵呵,這一嗓子讓孩子們一輩子記住了瓦西里。片中列寧的演說早記不清了,而瓦西里的幾句經典的台詞,至今在我的同齡人之間津津樂道。誰都知道那句「讓列寧同志先走!」和「不要管我,快去救列寧!」當然,最經典的還是瓦西里那一句操著濃濃「東北口音」的對妻子說的:「麵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TOP2: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不朽的蘇聯故事影片。
  根據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巨著改編。
  電影開始打演員表時的背景鏡頭就是朱赫來教保爾打拳的場景,記得剛看時還搞不懂為什麼朱赫來要打保爾呢。保爾

633

主題

3090

帖子

1823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23
沙發
珊SHaN 發表於 2004-5-24 01:47 | 只看該作者
就記得《冰山上的來客》。。我媽最喜歡看。。

還有《追捕》。。偶唯一喜歡的日本電影。。
☆以上內容,寫在可親,留在可親,僅限可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天外飛餡 發表於 2004-5-25 10:36 | 只看該作者
怎麼覺得不是偶小時侯的電影~是媽媽小時侯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5

主題

2102

帖子

815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5
4
carrt 發表於 2004-5-26 13:42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沒有《小兵張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56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3
5
sxka 發表於 2004-5-31 01:44 | 只看該作者
大部分都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5 17: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