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兩極對抗雛形顯現 美國要全球封堵俄羅斯?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8-1-7 18: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世界不會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
  美國一直高喊對伊朗動武,但現在從美國國內傳來了高分貝的緊急剎車聲。中央情報局遞上一個報告,說伊朗早在2003年就停止了核軍事計劃,為現任政府送上一個台階。幾天前,美國智庫開始炒作以色列和伊朗的核戰爭問題。以色列會不會打伊朗,事實上取決於美國。美國不願意打,以色列即使開戰,規模也是有限的。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真的對立到不共戴天的程度了嗎?筆者認為並非如此。事實上,伊朗核問題———這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火藥桶正在被拔除引信。

  阿富汗的形勢不會有太大好轉,北約士兵仍將在被世人遺忘的狀態下疲於奔命。伊拉克戰局可能會在2008年迎來重大轉機,伊拉克反美武裝不在乎時間,但美國已經漸漸失去信心。用鮮血換石油的經濟成本也許不高,但政治成本難以估量。在死傷日增、士氣低迷、盟友零落、軍費不堪重負的多重作用下,美軍將開始認真考慮大批撤軍問題。

  與炙熱的中東地區明顯降溫相對照,西太平洋地區的台海溫度正在急劇升高。政治生命奄奄一息的陳水扁,似乎準備鋌而走險。但依筆者觀察,雖然美國在對伊朗問題上後退一步,有著應對台海局勢不測的緊急考慮,但在反恐大業屢遭挫折的情形下,美國並不希望在西太平洋被拖下水。美國向來是「台獨」的精神支撐,沒有美國這個「氣管」打氣,陳水扁和台獨分子們的氣球是鼓不起來的。「入聯公投」充其量不過是一場新鬧劇而已。

  放眼世界,被政治性炒作的蘇丹達爾富爾問題正在解決中,老問題阿以衝突日漸走向外交層面。巴基斯坦的形勢令人憂心,那裡有核武器,而且距塔利班咫尺之遙,但局勢目前還在穆沙拉夫掌控中。世界的問題永遠多如牛毛,但在2008年可以肯定沒有足以導致大規模戰爭的地區。

  多極化趨勢下呈現美俄兩極對抗的戰略雛形

  美國志在稱霸全球,一切有可能挑戰其霸權地位的國家,都是美國的「敵人」,不幸的是由於俄羅斯是唯一在軍事力量上可以抗衡美國的國家,不能不被美國列為第一目標。伊朗核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美俄戰略之爭。美國現在不打伊朗並不是被伊拉克反美武裝牽扯,而是對石油價格擔心。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打高石油價格,意外地加速了俄羅斯的復興。如果對伊朗開戰,現在的石油價格還要扶搖直上,那俄羅斯的崛起速度可想而知。因此,在戰略步驟上,美國還會步步緊逼俄羅斯。北約在繼續東擴,同時美國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獨聯體的烏克蘭和喬治亞已經表示要加入北約。如果這一步成真,美國就將兵臨莫斯科城下。為了配合戰略西進,美國還和日本在太平洋上進行了反導試驗。這是一箭雙鵰的一步棋。表面上看起來是對中國,其實也是在封堵俄羅斯東出之路。

  美國的很多套路都是聲東擊西,看似針對中國,其實都暗含與俄羅斯角力的意味,比如極力拉攏印度,給援助,賣先進武器。還擺出組建「亞洲北約」包圍中國的樣子。其實,美國真正分化的是俄印關係。如果說美國掃蕩南聯盟和伊拉克等,是在剪斷俄羅斯的戰略翅膀,那麼拉走印度,就是卸掉俄羅斯伸向印度洋的一條大腿,俄羅斯真的就無法被稱為世界大國了。

  俄羅斯就像一個被逼到台角的拳擊手連續打出組合拳一樣,密集地發起了一系列的絕地反擊:航空母艦和戰略轟炸機巡航、宣布北極主權、對北美和美軍太平洋基地進行戰略偵察、加速試驗新型戰略導彈、對歐洲大打能源牌、加強上合組織、賣給伊朗先進武器。今天的世界雖不像冷戰的東西方陣營那樣陣線分明,但世界以美、俄爭鬥為主軸的雛形是大致清晰的。美國和西方不停地製造中國威脅論,一方面有嚇阻中國的意思,更多的是掩護戰略進攻俄羅斯的煙幕。在亞洲,日本依然是美國的忠實盟友,而印度依然採用戰略投機的基本國策左右逢源。俄羅斯雖然並不明言與美國和西方為敵,但事實上只能倚中、印為戰略夥伴和後方。

  和20世紀戰爭圍繞意識形態設計不一樣,21世紀的戰爭圍繞資源來設計。所以,未來美國不僅將毫不放鬆地繼續緊逼俄羅斯本土,同時還在中亞和其他戰略資源豐富的地區和俄羅斯貼身爭搶。由於各方的利益還遠遠沒有到不可調和的地步,所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兵戎相見的局面不會出現,大國們的「戰場」還將是在以經濟為核心的政治棋盤上。

  大國奔向信息化戰爭的制高點

  以信息化為特徵的世界新軍事變革已經進行了近二十年。以美國為首的世界列強所鍛造的新型軍隊的輪廓已隱約可見。2006年底,美國提出「一小時打遍全球計劃」。為洲際導彈裝上常規彈頭,以第一宇宙速度飛行的空天轟炸機,在太空部署激光和動能武器等,是這一信息化閃電戰的基本作戰平台。美國的全球導彈防禦系統已進入實戰部署。如果把「一小時全球打擊」計劃看作是一柄戰略長矛,全球導彈防禦系統就是一面戰略盾牌。以世界為大戰場,以大國為對手,著眼於全球公共空間制權的美國全球快速作戰體系事實上已初露端倪。不久前,美國又宣布削減核武庫3/4。在常規武裝完全實現信息化之後,美國終於開始對它龐大的核武器系統進行信息化改造了。美國非常清楚,未來戰爭的制高點在太空,那是一切信息化系統的源頭。美國現在的太空力量占絕對優勢,它要趁大多數國家還沒有趕上來的時候,牢牢掌握制太空權。

  俄羅斯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想追趕美國的軍事步伐,但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俄羅斯在核武器領域雖然沒有大張旗鼓的動作,但在太空定位系統和在可穿透反導系統的新型彈道導彈研製方面可謂快馬加鞭。作為世界第二軍事梯隊里的佼佼者的印度和日本,在太空和反導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倒是一直在近代史上名列前茅的歐洲列強乏善可陳,甘願成為美國老鷹的尾巴。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19: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