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袈裟和禪杖的由來

[複製鏈接]

26

主題

174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魯智淺 發表於 2008-1-9 0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袈裟,梵語Kasāka,巴利語Kasāya,漢譯作壞色、不正色、染色、穢色、赤色,指纏縛於僧眾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稱名。又作袈裟野、迦羅沙曳、迦沙、加沙。袈裟是僧人最重要的服裝。  



  袈裟的顏色袈裟的顏色在諸律中各有異論,然大抵贊同三種壞色之說,即以青、泥(皂、黑)、茜色(木蘭色)三種為袈裟之如法色(或謂若青、若黑、若木蘭色)。
  佛教傳入中國后,漢魏時穿赤色衣(被赤衣),後來又有黑衣(緇衣)、青衣、褐色衣。唐宋以後,朝廷常賜高僧以紫衣、緋衣。明朝佛教分禪(禪宗)、講(天台、華嚴、法相宗)、教(又稱律,從事喪儀、法事儀式)三種類別,朝廷明令規定禪僧穿茶褐色衣和青絛玉色袈裟,講僧穿玉色衣和綠絛淺紅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絛淺紅色袈裟,然後來一般皆穿黑衣。
  披著法袈裟有通掛左右肩之「通肩」,與裸露右肩披掛左肩之「偏袒右肩」兩種。於對佛及師僧修供養時,偏袒右肩;若外出遊行或入俗舍時,披通肩法。
  袈裟十利功德及異稱大凡袈裟為賢聖之幟,自古為佛教教團所尊重。《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舉袈裟十利,即穿袈裟有十種功德:一以之覆身,離羞恥而具慚愧;二離寒熱、蚊蟲、惡獸;三示現沙門之相,見者歡喜,離邪心;四是人天寶幢相,可生梵天之福;五穿著之時,生寶塔想,滅除諸罪;六染為壞色,斷離五欲想,不生貪愛;七袈裟是佛凈衣,永斷煩惱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長菩提之道;十如甲胄,煩惱之毒箭不能害。又據《釋氏要覽》卷上載,釋迦如來昔為大悲菩薩時,曾於寶藏佛前,誓願於己成佛時,袈裟能成就五種功德:一佛弟子雖犯種種邪見,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必可達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之果位,得不退轉;二天龍、神、鬼、人及非人,若能恭敬袈裟,則可於三乘解脫道上,得不退轉;三若有鬼神、諸人,為饑渴、貧窮等所迫,得袈裟小塊乃至四分,即可飽含充足;四若眾生共相衝突,起怨賊之想,如念及袈裟之神力,便生慈悲之心;五若持有袈裟小塊,恭敬尊重,則一旦在兵陣,常得勝於他人。  
                                                 禪杖

『禪杖』是禪門之中,在坐禪時用以警睡之具。釋氏要覽中說:『禪杖以竹葦為之,用物包一頭。令下座執行;坐禪昏睡,以軟頭點之』。—用這種『禪杖』觸擊禪者,不會感受痛楚,但能蘇醒精神,防止座中入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7: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