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南海醫生親歷:為陪江青不得不一日七餐(圖)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8-1-2 15: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57年春,「反右」鬥爭日益高漲,中南海保健處醫生全部被調回北京醫院參加運動。但王敏清等人仍在醫院的保健辦公室,從事領導同志的保健工作。

  到了1959年冬季,中央一些老同志陸續前往溫暖如春的南方休養。北京醫院保健辦公室副主任力伯畏通知王敏清,要他護送廖承志的母親何香凝去廣州。

  到了廣州,王敏清同廣東省衛生廳負責保健的人員交接完工作,正準備返京,當時一方面在廣州休養,一方面又坐鎮廣州,主持保健工作的衛生部副部長傅連暲,要王敏清去見他。

  一見面,傅連暲就對他說:「徐濤大夫要調離江青同志處,而江青同志的身邊仍需要保健醫生,組織上經過反覆考慮,認為你去比較合適,江青同志也同意,希望你能承擔起這項工作。江青同志現在廣州,你就不要返回北京了。」

  「我聽后內心十分矛盾。那個時候,在我們看來,在江青身邊工作,幾乎等於直接為毛澤東工作。而在毛澤東身邊工作,是要經過反覆篩選和一定時期考驗的,是很高的榮譽和極大的信任。在那個時代得到這樣的榮譽和信任,內心沒有幾分激動那是謊話。但我畢竟在中南海保健組工作過兩年,和徐濤也很熟,知道江青不好伺侯。徐濤曾幾度被江青斥責、趕走,只是因無人替代又幾度返回。我想徐濤比我年長,資格比我老,經驗比我豐富,連他都難以勝任的話,我更不能輕鬆了。」

  當即,王敏清婉轉地談了對擔任江青保健醫生有些為難的想法,傅連暲說:「你也知道,找一個適合這工作的人多不容易。你在保健處工作過,業務上勝任,人又都熟悉,還是把工作接下來吧。」王敏清仍然猶豫不決。

  從傅連暲處出來,王敏清就找到也在廣州休養的父親王世英徵求意見。沒想到在中央蘇區就當過毛澤東保健醫生的傅連暲,同自己父親是老相識,他早已同王世英談過了此事。

  王世英的心情,比兒子更複雜。他從內心講是不贊成兒子做江青的保健醫生的,可又不便在毫不知情的兒子面前,翻江青的老賬,使黨的主席的夫人形象受損。他只是讓王敏清慎重掂量,如果接過工作,就全力以赴地做好。

  王敏清隱約感到父親講這些話的時候,好像有什麼難言之隱,但他實在想不到父親當年曾上書黨中央勸阻毛澤東和江青結婚。最後,王敏清接受了組織的決定。他預想到工作可能較艱難,可能會受些委屈,但一切看在毛主席的份上,為讓毛主席減輕些生活方面的負擔和攪擾,自己就盡量剋制吧!他抱著遇事忍三分的態度,接受了此項任務。

  確定為保健醫生后和江青的第一次見面,是在廣東省委東山招待所小島二號樓。初次見面,江青對王敏清很客氣,她坐在沙發上,讓他坐在了她旁邊的沙發上,並吩咐服務員給他沏茶。後來,王敏清了解到,在江青身邊工作的人員,能享受在江青住所中同她平坐在沙發上待遇的人極少。

「我剛接手工作時,江青身邊的服務人員有七八個:殷曼麗、程美英、李強華三位護士,負責醫療護理方面的工作;李連成擔任警衛,還要負責江青的生活,以及同廣東省有關部門的聯絡;廣東省委警衛處幹部張榮,也整日跟著我們;還有兩位服務員韓芷芬和張淑蘭。」
   
    王敏清被安排在二號樓的樓上,和李連成住在一起。樓下是江青白天通常活動的地方。這裡的人一再提醒他江青怕聲響。他們在室內、在地毯上走也要脫了鞋;同江青說話,聲音要輕得只能對話的兩個人聽見;江青活動範圍內的門縫,都墊了紗布或海綿。
   
    一天,江青心血來潮,突然提議以後要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同桌進餐,說這是為了和群眾打成一片。
   
    所有的人都知道江青怕聲響,所以和她在一起吃飯的時候,都盡量不發出聲音,甚至吃青菜也不敢出聲。為了把飯吃得悄無聲息,王敏清他們只好頓頓與豆腐相伴。有的護士因為怕嚼出聲響,硬把一碗米飯直接吞進腹中,結果導致腸胃患病。
   
    不久,江青也發現,同桌人的菜總是豆腐,還問王敏清:你們怎麼總吃豆腐?王敏清被問得啼笑皆非,只得說,我們喜歡吃豆腐。
   
    和江青同桌不僅沒有甘,只有苦,而且她一放筷子,大家也得「住口」。長此以往是要影響身體和工作的,於是王敏清他們在陪江青吃完飯送她走後,還得再回到餐廳補吃一頓「自由飯」。這樣一來,加上晚間的夜宵,王敏清他們每天要吃七頓飯。外界人還以為他們多享福,而他們的感覺卻是受洋罪。
   
    「江青吃飯的確很斯文,她自己吃飯時確實不發出什麼聲響。」王敏清說:「我們當時也覺得奇怪,她對許多細小的聲音反映敏感,特別挑剔,可是當她聽音樂、跳舞、看戲、看電影的時候,那麼大動靜,她倒不怕了。」
   
    「江青喜歡聽什麼音樂,都看些什麼電影呢?」筆者問。「她聽的多是西洋音樂、輕音樂、交響樂;她那時看的影片也多是外國的,是從香港過來的。」
   
    文章摘自《歷史見證人的親歷實錄:特別經歷》中共黨史出版社 作者:王凡 東平
2009,我等你……

1

主題

818

帖子

16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9
沙發
sun1027s 發表於 2008-1-3 08:27 | 只看該作者
有修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8: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