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布托遇刺對巴美關係有何影響?

[複製鏈接]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12-28 2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12月28日

前總理貝.布托12月27日在自殺式暗殺中身亡,引發巴基斯坦60年歷史上最嚴重的危機,從而也增加了這個南亞國家進一步陷入政治動蕩的危險。

分析人士預計,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可能會利用這個機會再次實施緊急狀態,並取消或至少是推后原定於明年1月8日的總統大選。

路透社的新聞分析指出,不過,即使穆沙拉夫將著手這些計劃,預計其主要反對者兼競選對手謝里夫的回國,也將令其進程陷入混亂。謝里夫早前宣稱他將抵制大選,並要求穆沙拉夫辭職。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巴基斯坦問題專家沙伊克(Farzana Shaikh)指出,「從目前狀況來看,推測大選無法按時舉行是合理的,選舉進程已經死亡,我相信穆沙拉夫極有可能宣稱局面已經失去控制,要求重新實行緊急狀態。」

沙伊克認為,布托之死將導致巴基斯坦這個協助美國對抗阿富汗境內武裝分子的主要盟國陷入「未知的前程」,而該地區本身歷史上就極其動蕩不安,曾與擁有核武的印度發生過三次戰爭。

「這並非是1947年來巴基斯坦遭遇的第一次危機,但我可以說,這是所有危機彙集起來最糟糕的一次,」沙伊克強調說。

現年54歲的布托在拉瓦爾品第遭遇槍擊和自殺性炸彈襲擊,在送往醫院后不治身亡。當時她正在進行競選活動,身邊還簇擁著數千名支持者。此次襲擊造成至少15名其他人員死亡。在襲擊發生的幾小時前,謝里夫的支持者也遭遇槍手襲擊,其中三人死亡。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部分成員在內的伊斯蘭強硬分子有可能是此次襲擊的發起者。此外,布托的政敵和接近穆沙拉夫政黨的人員也不能擺脫製造這起暗殺的嫌疑。

總部設在倫敦的安全與智囊機構亞太基金會(Asia-Pacific Foundation)執行總裁戈赫爾(M.J. Gohel)說,「誰是這起事件的幕後主使,還非常難說,除了塔利班和基地組織,還有許多其他可能性——軍方、情報機構……他們都和布托關係不是太好。同樣,還有政敵的因素在內——眾所周知,她在巴基斯坦的政敵非常多。」

沙伊克指出,布托的被刺地點是拉瓦爾品第,距離伊斯蘭武裝分子活躍的巴基斯坦西北邊疆省很遠。「這將引發恐慌,它有可能是政府的疏忽而導致了襲擊的發生。此類事件將引發極大擔憂,是否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縱容。」

布托的競選經理此前曾一再抱怨稱,對她的保護措施沒有達到國家級別。在布托10月份回國之際,她曾逃過了一次在她車隊中發生的爆炸襲擊,當時共有139人喪生。最新消息說,在布托遇刺的當天夜裡,巴基斯坦數個城市都發生了不程度的騷亂和暴亂,並造成至少9人死亡。

亞太基金會執行總裁戈赫爾表示,布托遇刺已在巴基斯坦國內將造成強烈反應——在她遇刺的幾小時后,悲憤的支持者們與安全部隊發生衝突,這幾乎可以折射出巴基斯坦國內目前的狀態,而這正是國際社會所擔心的。戈赫爾認為,巴基斯坦「會發生更多的暴力活動,而且如果穆沙拉夫藉此重啟緊急狀態,預計巴基斯坦將會發生更多的抗議和鎮壓。」

戈赫爾表示,「如果大選沒有舉行,我們將觀察屆時出現的政治真空狀態。激進派穆斯林有可能開始佔據這一真空狀態並從中獲益。巴基斯坦是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家鄉,而且擁有核武器和遠程導彈……所有這些都對西方國家,乃至全世界,有著極大的影響。」

那麼,布托遭暗殺將會給巴基斯坦各方以及美國帶來的哪些可能的影響呢?路透社的新聞分析認為,對穆沙拉夫來說,儘管布托之死為穆沙拉夫剷除了一個老對手,但也給他帶來更大的壓力。今年穆沙拉夫的民望下滑。他希望經過順利廣泛的大選,在其政黨支持下贏得足夠席位並結成聯盟。

此外,對陰謀論津津樂道的巴基斯坦人,很可能懷疑政府有參與刺殺陰謀的嫌疑,或者指責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安全保障。即使證據表明這些都是出自伊斯蘭激進分子的行為,他們至少兩次試圖通過炸彈襲擊刺殺總統,但仍然難平民怨。

布托之死很可能讓她的巴基斯坦人民黨「四分五裂」。布托的支持黨由其父親阿里.布托(Zulfikar Ali Bhutto)建立,已被廣泛承認是一人獨擋的黨派。由於布托的家族或黨內缺少一個強有力的政治人物,在失去貝.布托后,巴基斯坦人民黨很可能分裂成多個派系。

布托遇害對美國來說也是一個重大打擊。布托是美國的忠誠盟友,並在其競選演講中公開表示,必須強烈地打擊好戰分子。美國原本希望自由派的穆沙拉夫和布托可能共同掌權,形成穩固的抵抗恐怖分子的力量。但是布托之死也只能迎來基地組織和武裝分子的歡呼了。

分析人士指出,華盛頓一直把貝.布托及其人民黨當作美國在巴基斯坦的最佳合作者,因此美國不遺餘力地支持她,一直力促人民黨與穆沙拉夫政府的分權協議。但此次布托的遇刺使得美國希望出現的妥協成為泡影,也是對美國在巴基斯坦勢力的重大打擊。

此次事件將引發人民對巴基斯坦塔利班化和基地組織猖獗的警覺,當然由於巴基斯坦的政治歷史因素,執政黨與反對黨、軍隊與公民社會、司法與行政等矛盾還將繼續下去,最大的隱患將是基地組織和其他受基地影響的恐怖組織,會竭盡全力利用巴基斯坦的混亂局面搞更大的行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9: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