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訪陳耀昌:民進黨墮落實在有夠快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7-12-22 04: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12-22

  
  曾是民進黨員的陳耀昌是一位充滿理想色彩,憂國憂民的醫師

  中評社台北12月22日電(記者 李仲維、林淑玲專訪)台灣紅黨主席陳耀昌12月17日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談及紅黨選情、台灣政局、經濟、社會等問題。以下是專訪紀錄全文(陳─陳耀昌、林─林淑玲、李─李仲維)

  李:紅黨成立到現在已經有兩個月了,回溯當初,您為什麼想成立紅黨?最原始的動機是什麼?

  陳:很多人以為紅黨跟紅衫軍有關,但我想說不等於這樣而已。我是從綠的出來,去年八月我們提倡反貪腐,然後才有紅衫軍;那時我寫了一篇文章,叫作〈建構台灣的英雄史觀〉,我最原先的想法是,若台灣要被視為一個政治實體的「國家」,歷史上當然要有一些英雄人物,因為「國家」的歷史就是英雄所組成的。我那時有很大的感慨,在我們比較年輕的時候,台灣有很多英雄,譬如:雷震等一直下來、及那些黨外人士。那時大家上班都是國民黨,一下班就變成黨外,我們的病人也是;那時我們生活沒有現在好,民主也沒有現在發達,可是我們生活中充滿很多典範(model)。

  反觀現在,過去這幾年大家互相抹黑、攻擊什麼的,台灣一時之間典範不見了;我當然想說你(陳水扁)身為一個台灣「總統」,應為一個典範,典範是什麼?只要尊重司法就好。你既然說要尊重司法,那就要有一個大動作出來,你就要暫時離開這個職位(指去年「國務機要費」案發生后,部分人士要求陳水扁應暫時離開「總統」職務),三個月也好、五個月也好,讓司法弄清事實,再復行視事。所以其實那時候只是要他避位,並沒有要他下台。一直到915(紅衫軍大規模圍城反扁示威,有近40萬人自發參加)之前,這段期間都是制止的公民運動,但因為915太成功了,產生了兩個結果;一個是綠的要開始打,因此有916挺扁;第二是藍的要進來,這就是之後的遍地開花,與10月10日的天下圍攻。那我們去年停下的兩個原因,一個是已經進入司法程序,11月3號那天檢察官已經起訴;第二個是陳水扁那天說若一審有罪願意下台,在這兩件事情相對下,我們認為可以告一段落,但沒想到被陳水扁騙了,他們就慢慢拖。

  林:所以說現在紅黨的基本骨幹都是915之時的成員,那施主席沒有參與是因為他的承諾(施在紅衫軍運動時承諾不會組黨)關係嗎?

  陳:是他的承諾沒錯,除了他承諾自己與紅衫軍不會組黨外,我們也不能強迫其自由意志。若有人把紅黨和紅衫軍劃上等號,那是太簡化了;很多東西一簡化,就會有很多錯誤的連想。

  林:我們可以說紅黨的訴求和915那時候的訴求是一樣的嗎?

  陳:我們那時候比較簡單,只有反貪腐。現在我們有延伸兩個東西,一是體制,就是我們剛才談的內閣制的問題;另一個因為我們成員都是比較自由派的人,我不喜歡用左派這個字,我們比較喜歡像歐洲的一些小國、比較開放型的社會,討論要不要廢除死刑、博弈除罪化、性產業除罪化。另一個比較大膽的議題是大麻除罪化,因為大麻跟吸食者本身較有關係,與旁人無關,如果因為大麻而浪費那麼多的警力與司法人員,我們覺得有一些荒謬。所以我們比較屬於社會主義、所謂左派思潮的政黨。

  林:紅黨成立至今兩個月,你們怎麼樣爭取選民的支持?因為畢竟現在小黨生存很困難,要爭取媒體報導也不容易。

  陳:沒錯,我們是被擠壓到沒什麼空間,第一個因為跟「總統」大選一起選,所以我們要募款相當困難;第二個,每天媒體的主角都是陳水扁,我們也根本上不了檯面。

  林:你們有比較好的方法嗎?

  陳:我們當然希望有機會再到凱道上面喊幾聲。

  林:真的嗎?這個要申請吧!

  陳:有啦,我們有這樣的計畫,也有申請。

  林:是申請什麼時候呢?

  陳:在選舉前的某個周末。

  林:現在你們自己評估,政黨票過5%的可能性有多大?

  陳:我覺得可能在邊緣,很難講;因為現在有時候接到電話,一些朋友打來鼓勵,有些也是原本沒想到的人。我想知道我們的人也不在少數,只是我們沒有真正的方法去了解,得票率是多少。
  
  林:到目前為止,不論從立體或平面媒體來看,小黨好像都蠻吃虧的。

  陳:是很吃虧,除了新黨以外,因為他們有補助費、補助款。

  林:所以到選前為止,紅黨只計畫辦府前那一場嗎?

  陳:當然也有想辦募款餐會,不過都還蠻有限的。

  林:府前那一場日期決定了嗎?

  陳:申請到了,還不確定哪一天,因為不只申請一天。

  林:那當天大家要穿紅衣服嗎?

  陳:到時后再說。

  李:施主席那天會參加嗎?會不會重出江湖?

  陳:這沒必要重出江湖,我們都笑說他現在是後援會會長兼金主。

  林:募款順利嗎?

  陳:募款現在是蠻難的!應該說傳播媒體費用實在太大了,隨便一個廣告就要幾千萬;而且我們現在打的是全台,不像以前黨外時代,每一個人在區域都有些知名度。我們用全黨的名義去募,而不是用個人名義,所以就特別難。


  林:那時候紅衫軍並沒有一個真正的組織,所以也沒辦法運用之前的組織去爭取支持。

  陳:對,那時候剩下的錢,我們都還回去了。

  林:當初捐款給紅衫軍的人不是都有留姓名、地址,你們有透過那個系統去動員嗎?

  陳:有,所以我們說會利用電子網路系統去宣傳,像e-mail通知。我實在不相信說,台灣的民眾在第二張票(政黨票)也都完全投藍綠;唯一比較害怕是南部,有些人被誤導說第二張票若跟第一張票(區域候選人選票)投不一樣就無效,這樣就比較麻煩。

  林:對於陳水扁最近的狀況,你個人有什麼樣的感觸?

  陳:有人覺得他要去看去醫生,但我認為他非但不用看醫生,而且他還很厲害。你看到他的一些做法都是有步驟的,像是讓群眾恐慌。我到是覺得應該把以前評論家集合起來,他們當年都擁護綠的,現在都改變了。譬如說孫慶余(作家)、司馬文武(江春男,前「國安」諮詢委員,現任職於台灣蘋果日報),現在罵陳水扁都罵得很兇,當年為黨外講話的人,現在都不講了;換句話說,民進黨已經失去黨外精神。我們常常在說,我們都致力噹噹年的黨外,現在只要不是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叫黨外。當年的黨外只有一個,現在卻有十幾個;不過老實說,現在的幾個小黨裡面,有的偏藍、有的偏綠,這樣就不叫黨外。實質的黨外就只有我們而已。

  林:我們再回到剛剛的問題,你覺得陳水扁現在策略的目的是……

  陳:就是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就像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薄瑞光所說的,他牽制下一任「總統」的做法,就間接保障了自己的安全。

  林:你對於台灣接下去的發展,有什麼看法?

  陳:從去年開始,我從來沒有想到台灣有一天會走到連選舉都不一定無法和平舉行、考慮戒嚴之類的,有時候會想說這跟我們紅衫軍到底有沒有關係!

  林:是好的關係、還是壞的關係?

  陳:假如去年,民進黨內若有一些有勇氣的正義之士,儘早與陳水扁做切割,局面就不是這個樣子了。

  林:你剛剛提到說無法想像台灣今天選舉的這個樣子,我們自己也在討論說,當年會引用美國的力量來保護台灣選舉能夠正常舉行是在黨外時期,是二、三十年的事了,竟然到現在又再度出現!

  陳:1980年時我在美國,我那時就開始在收集有關「美麗島事件」的東西,我老實說我有美麗島情結;我對當時美麗島那些人懷有較高的敬意,但以下的律師或之後參加的人,不是所謂先知先覺者,頂多是後知後覺者、或不知不覺者。當年1980年左右我在收集、保留資料,讓下一代知道過去的歷史、台灣的英雄,以免被污衊;沒想到1990年就解嚴、反對黨也成立了;2000年,不到20年民進黨就執政了;沒想到還不到2010年,民進黨就墮落了。實在有夠快!

  林:我們來談談你自己,一般來說,醫師在社會上地位、名望較高,很少醫師會跳到前線從事社會運動去,你為什麼會這麼做?

  陳:當年我就敢去黨外做東做西,這是同樣的精神。我是台大醫學院第一個敢參加民進黨的教授,只不過我當年是「思想前進、行動保守」,一方面因為我較「細腳」(閩南語:小角色),另外當時國民黨還是戒嚴時期;現在已經民主自由化,我深切了解裡面的東西,也比較沒什麼顧忌,所以就「思想前進、行動前進」了。這是我三十年來一直一以貫之的東西。

  林:你現在的做的事情,會不會有壓力?這些壓力是包括你的工作、單位、社群、家人等等。

  陳:這是當然的,多少會有壓力。跟其他人比起來,我有一些民進黨的朋友沒有這樣做,我也可以了解,因為他們在黨與政府之間要跳脫出來比較不容易;我大概是抗壓性還不錯就是了。

  林:你在工作或組織裡面,有被打壓、不愉快的經驗嗎?

  陳:還不至於有明顯打壓,但多多少少、加加減減啦!我還是堅持下去是覺得說,人類的歷史是很清楚,很多東西幾年以後就會明朗化。

  李:前幾天有很多醫界朋友站出來挺馬,就你觀察,你覺得以前主要挺綠的醫生板塊,這次選舉真的有在移動嗎?

  陳:老實說,我從來不跟醫生談政治運動。我覺得自己走得……,別人要怎麼看我不太理;選舉時也常常有人要我組醫生團隊,我都說我不跟醫生說這個,上班的時後有人要跟我談,我也不想講,上班的時后不談政治。我今天可以跟你們談是因為我現在年休。

  林:你這一年是為了特別做這件事(創立紅黨投入「立委」選舉)而年休嗎?

  陳:不是,我年休的目的其實是要寫小說。

  李:現在是選戰正激烈的時后……

  林:你要寫什麼小說?

  陳:我想寫一本荷蘭傳教士到台灣來的小說,荷蘭人比鄭成功時代對台灣原住民的貢獻大,重點在1661年,鄭成功以漢人身分來台、台灣原來從南洋遷移來的馬來族,加上荷蘭的高加索族,三種不同的民族在福爾摩薩島第一次融合。

  林:這樣算是小說嗎?

  陳:是啊,我有男主角也有女主角,加上時代背景,有真實的人物也有虛構的故事。

  林:好特別喔!你怎麼常做跟醫生不一樣的事情?

  陳:其實我應該算很忙,第一個睡少一點,第二個效率好一點。

  李:你說選前要重返凱道,你們的調子定位為聲討的、還是嘉年華式歡樂型的?

  陳:應該是嘉年華性的。主要是喚起舊的回憶,例如:舊的歌聲(紅花雨)、倒扁手勢,配合紅黨的黨旗。

  林:我們之前訪問施主席時,有談到「天下圍攻」時期,很多人主張要衝,但施主席認為要擋下來;你的想法跟施主席一樣嗎?

  陳:因為我是那裡面唯一的公務員,所以不是只有主張非暴力而已,還考慮到合法的問題。我那時候說過,如果罷工的話,我就退出,因為罷工對社會衝擊太大了。我們應該縮小至一個人身上(陳水扁),而不是全面打擊。雖然沒成功,但是我認為從歷史來看,差一年沒差!而且像現在這樣拖下去,他(陳水扁) 的表現愈荒唐,別人就會覺得我們那時的行動癒合里。

  林:所以你覺得說要從長遠的脈絡、角度來看,不要只限於這個時間點。

  陳:當然,我是比較喜歡歷史的人。其實由歷史去審判一個人最公平。譬如說我要寫的小說,很多人覺得荷蘭人佔據台灣很不好,但我要替他們翻案。

  林:照你的研究,你認為荷蘭人當年對台灣有不少貢獻?

  陳:對,我一直對荷蘭人蠻推崇的,到現在也是。其實我們剛剛討論什麼除罪化的議題,也是以荷蘭當範本;荷蘭也是現在少數可以合法安樂死的國家,這比我們的安寧病房更進一步。這些東西就有很多人無法接受,譬如我們說廢除死刑,司法界就可能反對。其實這就是文明的過程。

  李:現在距選舉剩26天,除了你剛剛說的晚會,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陳:因為我們叫小黨,要談到對於選舉的投入幾乎是不可能,若能夠投入的話就叫做中黨了!所以我們只能夠儘力而為,有什麼做什麼;第一是要有天命,天命在的話自然就有機會,別以為醫生多科學,我們當醫生當久了,就覺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其在我」,你自己當然也要努力,這是第二個,不過一個人成與不成,天命占很大的部分。

  我今天早上隨便翻書,翻到袁崇煥和努爾哈赤的戰爭,努爾哈赤已經打了44年戰爭,戰無不勝;但袁崇煥還是以少勝多,歷史上很多以小勝大的事情很多,這都有天命在。明年1月12號(「立委」投票)以前會發生什麼事都還不曉得!所以還沒到最後一分鐘,我們都會繼續做,有多少資源就做多少事。 (鄒巧韻 記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23: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