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黃義評論]:注意美國的「巧實力」戰略

[複製鏈接]

3004

主題

3519

帖子

313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苦力打工

Rank: 4

積分
31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蝸牛 發表於 2007-12-19 1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也許大家心裡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自從歐洲大國領導人先後「朝拜」美國后,美國象變了個國家似的,一改原來橫衝直闖的牛仔形象,在隨後的很多重大問題上(比如伊朗核問題、中美經濟戰略對話等等)表現得象個中規中舉的「小媳婦」。難道美國人轉性了?
    其實不是美國人轉性了,而是轉變了自己的國家戰略。這就是今天要大家注意的「巧實力」戰略。
    大家知道美國人是很善於創造新東西的。看看經常暴光的那些新軍事戰略、新概念武器、新科技成果、當然還有新的「中國威脅論」等等,我們就知道美國人是很追求「進步」的。這樣的前瞻意識值得我們學習,當然更值得我們警惕。我們不能因為看清了美國有衰落的跡象就以為它會變成「善解人意」的國家,它是在努力修補自己的「軟肋」,改進自己的策略,以便保持自己一超獨大的地位。「巧實力」戰略就是美國為了改變自己已經被證明是錯誤戰略的「9。11」后執行的「單邊主義」政策的一種新思路。
    我們最早接觸這個詞是在12月9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的網站上,美國前副國務欽阿米蒂奇和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奈合著的文章《為什麼如此憤怒,美國?》(我們國內已經有媒體報道了該文),這篇文章的觀點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再聯繫到12月12日西班牙媒體的一篇評論性文章《華盛頓宣布全球休戰一年》中對「巧實力」的解讀,我們來看看美國的「巧實力」戰略到底是什麼?它能否達成以及我們怎樣應對它?
    「巧實力」戰略是什麼?
    美國的兩位專家是這樣描述的:它不是指博得他國的喜愛,而是指發展一種戰略來平衡我們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具體地說,美國必須重新審視它在五個關鍵領域的側重點,一是重新激活聯盟、夥伴關係與國際制度以應對各種挑戰;二是在內閣一級建立關注全球發展的機制以制定統一、完整的援助計劃;三是建立非贏利組織並增加政府對它的投入以加強人際溝通;四是通過世貿組織自由貿易談判,維持美國對世界經濟的參與,提高國內外「落伍」民眾得到的好處;五是進一步加強投資以領導世界應對氣候問題和能源問題。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後面的這句話:「美國必須通過投資世界的善事來變成一個更聰明的國家---通過提供他國人民和政府需要,但沒有美國的領導就無法得到的東西。在軟實力上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為美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量提供輔助能讓華盛頓建立某種機制來應付棘手的全球挑戰」。這句話才是「巧實力」戰略的目的---應付棘手的全球挑戰---保持美國的世界領袖地位,當然美國希望用更「聰明」的辦法替代以前單槍匹馬的硬闖。
    怎樣來解讀「巧實力」戰略呢?
    西班牙媒體的文章是這樣解讀的:美國國內存在深刻危機,軍事行動主導的「大中東計劃」使美國陷入困境。國內經濟因為軍事上的巨大開支而影響了收支平衡,美國不得不求助於造幣,這使得美元面臨貶值的風險;國際反美運動正使得美元不再成為儲備貨幣,這使得以美元作為主要外匯儲備的中央銀行減少到只有65%;美國軍方不支持布希政府軍事打擊伊朗的計劃,因為這樣會犧牲掉美國在海灣地區的第五艦隊;甚至有新版水門事件的傳言,如果攻打伊朗,一位「深喉」將把總統置於下台的境地。
    正因為上面的原因,美國的專家才提出了「巧實力」戰略。「巧實力」是超越「硬實力」和「軟實力」的一種戰略,它想滿足三大目標:讓美國軍隊得到喘息機會;增加因為「反美主義」而失去市場的軟體、媒體和娛樂等大型產業的收益;減少各種公共開支以避免美國經濟被拖垮。
    看了美國人自己的闡述和西班牙媒體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美國國內的經濟、政治遇到了麻煩,它促使美國改變自己的單邊政策,希望用更柔軟的經濟和外交手段(援助為主)來恢復自己受到損害的形象、提高自己對世界經濟事務的控制力度從而恢復自己的經濟和世界影響力,同時在一段時間內避免用武力作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以減輕自己國內經濟的負擔(這也是「全球休戰」的一個原因)。
    我們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分析來證明和檢討上面得出的結論:
    以前的帖子中我們曾提到過一個問題,「美歐政治外交上的融合為什麼沒有導致伊朗問題的軍事解決?」我們說外因是中俄的反對以及歐洲國家「口頭大於行動」的支持;內因是美國國內政治勢力的傾軋和軍方的反對。現在看來還應該加上「美國經濟實力不允許」這一條,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要隔三岔五的找中國談經濟戰略,因為我們的產品支撐了美國的國內經濟(甚至可以說支撐了美國的各種軍事行動)。想想美國用自己大量印刷的「美元廢紙」換取了我們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我們的美元儲備還不能拿到世界各地去消費以免進一步影響美元的匯率穩定,只有「交回」美國手中換取越來越不值錢的美國國債。這樣好的「冤大頭債主」美國不重視還會重視誰?難怪一聽說我們要減持美元的傳聞美國高官會接二連三地來做工作,因為它怕我們「落井下石」。
    正是我們的靈活戰術才使得美國的「經濟軟肋」感到了危險,也讓美國國內產生了「攻打伊朗=經濟崩潰」的預測,這也是美國尋求變革自己國家戰略的一個重要原因。聯繫到美國對我們前踞后恭的態度轉變(半年來美國在經濟問題上是持強硬、污衊和打壓的態度---「中國造問題」),我們就知道美國國內的經濟麻煩並不小。最近,伊朗和委內瑞拉已經不再以美元作為結算石油出口的貨幣,一些美元外匯儲備大國也有了減持美元的跡象,這些動作讓美國的心已經提到了嗓子眼上。如果再不改善自己的形象並安撫住各大「債主」,那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可能會發生動搖。所以美國人「巧實力」戰略中提到的「增加援助,加強溝通」等政策是美國急需的。
    朝核問題和伊朗核問題的戲劇性變化也可以證明美國的「非軍事化」戰略選擇。甚至是對俄羅斯的前後態度轉變也可以證明美國變得「謙虛謹慎」了---美國白宮發言人對普京將出任新總統領導下的政府總理一職的表態變成了「這是俄羅斯國內的選擇」;早前可不是這種態度,甚至美國專家還「預測」了普京遇刺的重大事件。
    在最近結束的巴厘島氣候問題談判中,美國也在大家的壓力下在最後一刻改變了自己堅持了多年的強硬態度。美國已經經不起更多「自毀形象」的事件,會議中不少國家的代表對美國不帶頭「減排」的態度已經很不耐煩,甚至用噓聲表達對美國的不滿,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美國希望改變自身「惡劣」國際形象的打算符合它的戰略利益。
    另外,美國之所以能重新融合「老歐洲」也主要歸功於這樣的「柔軟姿態」戰略。美國國務欽賴斯看到了歐洲對俄羅斯重新強大的擔心,通過表示願意同歐洲國家「合作」應對各種挑戰而得到了「老歐洲」的心。於是德法新領導人上台後先後投入了美國的懷抱,這樣的成功經驗當然會對美國重新制定國家戰略提供參考。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巧實力」戰略其實就是兩位美國專家總結了美國在「9。11」后各條戰線上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后得出的美國為挽救自己頹勢應該採取的新戰略。
    那美國的「巧實力」戰略能成功嗎?
    我們先看看它最想達到的「恢復經濟」這一目標能否實現:
    我們已經知道美國的超強實力就得益於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地位,一旦徹底失去它,目前的美國經濟就到了崩潰的邊緣,想辦法穩住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就是經濟恢復工作的重中之重。
    要穩住美元的地位,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穩住各國手中的美元外匯不要亂流動,更不能出現減持和拋售,這樣會造成恐慌而使美元真的變成廢紙;其次就是壓別國提高匯率,以便讓美國自己手中的別國貨幣換回更多的美元(這個方法是要看對象的,以前我們就提過美國利用自己的在華企業和其他非法的地下錢莊掌握了大量的人民幣,並通過投資我國的樓市和股市進行增值和隱蔽,如果我們按照它們的要求儘快提升匯率,那我們的一萬多億美元正好幫它還了十多萬億美元外債的十分之一,而我們會因為資本偷逃陷入可怕的經濟衰退和外匯短缺。真是惡毒的金融戰術!);最後美國還要通過各種手段保持石油等重要戰略物質與美元掛鉤的現行體制(這也是美國壓制俄羅斯和想控制伊朗的目的,所以美俄矛盾是無法緩和的,美國「收伏」伊朗的企圖是不會打消的)。
    除了上面穩定美元地位的各種手段,要想恢復美國經濟還必須著手增加美國產品和服務的出口以換回過量發行的美元,當然這得有超量的出口額和高額的出口利潤才行。想想美國佔世界壟斷地位的那些產品確實有高得離譜的壟斷利潤(就是西班牙人提到的「軟體、媒體和娛樂」等行業的產品),現在要做的就是大量增加別國的進口。而我們中國是個很好的突破口,因為我們對發達國家的貿易基本上是順差,只要我們能多消費美國的產品和服務,也就變成了回收「過量美元」的「回收站」。所以美國才會不斷向我們施壓並努力推銷它們的這類產品(一邊利用世貿規則起訴我們「盜版」,一邊與我們的IT企業簽定合作協議);甚至不惜利用輿論壓力要我們解除對美國影片的數量限制(前不久有媒體報道我國禁止進口美國影片)。對比在「先進技術出口」問題上美國的態度(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出售),大家可以看到美國的可憎面目。真是欲達目的,臉都可以不要。但這樣的「回收站」我們不能當,因為我們是在用自己的資源、環境、和低水平生活供養整個西方,如果再幫助美國回收美元那會使我國的環境更加惡化,自身資源進一步枯竭;美國和西方不是在「吹捧」印度和越南嗎?讓它們去做這項工作吧,我們可以利用現在的資金和能得到的技術加快產業升級,重新布置自己的產業結構。美國的商品我們需要多少就進口多少,決不多要。讓它的戰略企圖成為談判桌上的「遊戲」就行了。
    大家可以看出美國要想恢復自己的經濟有太多需要世界各國「大力」支持的地方,這更是美國的軟肋所在,因為主動權在別人(包括我們)手裡。歐盟已經有了自己的結算貨幣---歐元,而且其流通量已經在2006年超過了美元。如果歐盟對俄羅斯和我們放下心來,它會很高興取代美國的世界經濟領袖地位的。但歐盟的經濟實力還不夠強大(它的總體GDP比美國還差了一截,另外英國還遊離在「歐元區」之外),它還難以承擔起領導世界經濟的「重任」;其他的國家和地區聯盟就更沒有這個資格(包括我們);另外我們以及其他資源或貿易出口國家的主要外匯儲備是「美元」,大家也不願意看到自己的「血汗錢」化成水,所以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大家還是會「努力」幫助美國改善自身的經濟狀況。這也是「討債」的不得已行為,美國這個「大債主」真有些「債多不愁」的味道。
    可也不能說美國就可以抱著一身的債務睡大覺,因為別人不催債不等於它自身的經濟就安全了,美元垮台受害最重的就是它。首先它沒有了硬通貨,拿什麼去交換各種資源和本國已經不生產的產品?其次美元貨幣的崩潰還會造成國內資本的外逃,誰也不會留著一文不值的美元資產過日子吧?那樣的話美國國內經濟的崩潰也就來了。當然美國也可以立刻割斷與世界經濟的聯繫,用新發行的貨幣代替現在的美元,但這樣的「賴帳」行為也註定了美國的徹底孤立,從此以後美國就滾回北美洲過它「自給自足」的「獨身」生活吧,等到它國力進一步衰落的時候,不排除「世界聯軍」到它家裡討債。
    所以美國如果能真正做到「謙虛謹慎」並努力用比較公平的貿易手段與大家交換,它在近期內會得到世界各國的暫時「幫助」。但這「幫助」也只是為了盡量減少各國自己的損失,並不是要恢復美國的強大經濟,因為大家都知道「養虎為患」的道理,美國只要度過了這個難關,它又會重拾「單邊主義」政策,把那些看不順眼的國家「打個落花流水」,我們可不能做這種傻事。
    美國恢復自身經濟的目標既然不能達成,那美國想通過增加對外援助、加強非政府組織的溝通能力、增加投資應對環境變化等等計劃也就成了「無源之水」。這些戰略都是需要錢的,美國又要保證自己的軍事領先地位,又要應對各種威脅和挑戰,還要用援助收買人心、重塑形象,那這些錢從哪裡來?要賒帳是不能再賒了,因為各國都很警惕美國任由美元貶值的政策,如果再繼續玩這種把戲,可真就沒有人再陪美國玩了。只要有一個大債主「偷跑」,那一夜之間美元就會成為廢紙;那叫美國人民多捐獻一點行不行?可能大家都知道美國人民沒有儲蓄的習慣,很多人已經把明年甚至是幾十年後的錢提前用了,你叫他拿什麼來捐獻?
    看來美國兩位專家的「巧實力」戰略要成為空談了,這都怪布希這「敗家子」窮兵黷武,心氣太大,妄圖建立什麼「自由民主的大中東」,同時還想追求「絕對的安全」建立那沒有多大用處的反導彈系統;當然也要怪美國人又想過奢華的生活,又想到處管閑事當世界「領袖」。美國人做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卻忘記了「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樣的「品德」確實也不配再當世界領袖。
    我們應該怎樣應對美國的「巧實力」戰略呢?
    看了上面對所謂「巧實力」戰略的分析,我們知道自己手中的這張「美元」牌確實是對付美國的致命武器。我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然不會輕易把它打出去,還是要象上面說的一樣,在一段時間內幫助美國穩定美元的「世界儲備貨幣」地位,相信美國的盟友和附庸國家也會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下採取相似的政策。我們還應該儘可能地把這些美元用在換取實物資源上,並適當引進一些國外的高技術勞動力(工資用美元支付),這樣可以得到一些實用技術和經驗;
    在與美國的經濟戰略談判中,我們的防守必須嚴格。不能讓步的地方用什麼方法都行(比如「拖」),反正主動權在我們這邊,目的就是要把中美的技術差距儘快縮小。美國在高技術出口上不讓步,我們就不能開放更多的服務領域,我們也不用想能投資美國的戰略產業,美國也別想控制我們的戰略產業。目前美元還不是廢紙,我們可以適當要求國外企業把它們在華企業的利潤換成美元轉回國去,這樣既減少了人民幣的流通量,也減少了美元儲備,還減少了人民幣升值后潛在的「偷逃」風險;我們已經開始實施的「個人通過金融機構投資國外證券市場」的做法是值得讚揚的,因為「藏富於民間」是很好的戰略舉措,美國可以凍結甚至沒收我們政府的財產,但不會沒收中國人個人的財產。這與它的國內法律有關,只要不用於資助「敵對國家或政府」,個人財產就是安全的(資助與否誰能知道);
    針對「巧實力」戰略提到的「用有計劃的非政府組織以及各種援助改善美國形象和提高美國影響力」的方案,我們還是按照已有的各種援助計劃推廣我們的文化,用更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吸引力來培養熱愛中國文化和中國人民的親華人士。這樣的舉動更有文化交流的成分,而不會成為象西方那樣利用非政府組織從事「干涉他國內政」活動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是容易引起別人反感的;
    最後就是應對美國提出的「全球休戰的倡議」。我們曾經主動提出過「奧運停戰」倡議並得到聯合國廣大會員國的一致同意,可現在的台海形勢非常微妙,為了應對我們與美國一道遏制台獨失敗的局面(看來可能性很大,陳水扁已經發狂了,三番五次提到對美「反彈」),那我們在對美國的「全球休戰的倡議」表態時就要加一句「我們不主動對其他國家發動戰爭」(反正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承認台灣是國家,包括美國也說過台灣不是獨立的國家,我們主動打台獨也不算食言)。這其實還可以看成是美國對我們的戰略試探,因為它提的是2008年的時間限制。這樣對我們是個阻礙,對它卻是個喘息機會,反正它要對伊朗動武也是新總統上台後,再加上各種戰爭準備也需要大半年;可我們不可能等近一年的時間才去回應台獨分裂活動,這樣國內的民意也是難以應對的。這也可以看出來美國自己都快入土了還不忘它的所謂台海利益。當然我們面對分裂國家的行為也可以「蠻不講理」,就算同意了誰「奧運停戰」,我們也可以佔領了台灣再停戰(主要針對美國和日本),這也算給大家一個台階下,反正台灣是三月份選舉,我們是八月開奧運會。如果戰爭進行得快,我們收回台灣后再跟為了面子和利益趕來助戰的美國和日本停戰;再利用奧運會修補形象和與各國的關係。當然這也許是一相情願,但確實也是一種可能,如果收台已經是既成事實,美國和日本也要考慮是否與我們徹底對抗下去,別忘了我們以前分析過那重新站起來的白極熊是很希望世界經濟前三強打個你死我活的(當然不能用核彈,要不然它也會遭殃,更會馬上報復)。如果真的發生了美國參與的全面戰爭,我們也不用怕,戰爭的殘酷也不是我們一家在承受,利用各種手段(我們剩下的美元也要參戰)把美國從「世界領袖」的寶座上拉下來也是很有可能的,再到美國的盟友身邊多點幾把火,這世界亂局也就只有大家都妥協了才能收拾。我們某軍事專家認為只有我們獨自對抗美國、日本與北約的戰爭前境確實是悲觀得可悲了,這樣的專家最好不要上電視,因為給自己和敵人的感覺就是「中國是軟蛋」,未打先輸三分。
    這麼長的文章,大家一定看累了,謝謝朋友們的耐心!做個小結:美國的「巧實力」戰略會給美國帶來暫時的喘息機會,但前提是不能武裝干涉別人的事務,尤其不能干涉象我們這樣的「大債主」的事務。用一定的代價換取美國自己「暫時世界領袖」的頭銜,並謀求一定的實力恢復是可能的。但受限於各種外在因素和自身實力,美國已經不可能重回「全面超級」的地位。認真考慮把一些因為自身能力限制不能再保有的東西讓出來應該是體面和有先見之明的做法。

[ 本帖最後由 大蝸牛 於 2007-12-20 17:43 編輯 ]
http://i12.tinypic.com/52dtvew.jpg

0

主題

174

帖子

38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5
沙發
plkm 發表於 2007-12-20 16:32 | 只看該作者
能有這麼好的文章,真是國之幸事。可惜俺無緣結交。真俺一生的憾事!!!
  
     e---mail:lcdxl@hotmail.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3
xwsxws 發表於 2007-12-20 2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