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廣東開平違法批地對抗中央事件調查

[複製鏈接]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12-20 02: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12月18日

新京報

  12月15日,開平市龍勝鎮悟村,一村民向記者指認在被征土地上突擊種樹的現場。 本報記者 褚朝新 攝


  3年間,廣東開平兩屆市委,以「化整為零」的方式,違法審批近3萬畝土地遭查處。

  在被調查期間,當地政府一方面繼續非法批地,一方面突擊種樹和紅薯欺騙調查組。

  這種行為遭到中央兩部門及廣東省紀委、國土資源廳的嚴肅批評。

  當地包括市委書記在內的近10名官員,被紀律檢察部門提請撤職。

  一整天,趙瑞彰辦公室的門都鎖著。

  12月11日,廣東開平市機關大樓,很多同事甚至跑出辦公室用公用電話撥打這位市委書記的手機,發現一直處於關機狀態。

  在這一天,趙瑞彰要被撤職的事兒,傳遍小城。次日,當地甚至有媒體將「趙可能已被雙規」的傳聞寫入報道。

  在開平引起如此大震動的,是當地非法批地案的批露,12月10日,被監察部、國土資源部點名批評。

  廣東省紀委、監察廳給出的建議是:給予市委書記趙瑞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給予江門市發改局局長施昭平(前開平市市長)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

  一同被提請處分的還有該市一副市長及兩名國土局原局長。

  違法批地和欺瞞的竅門

  4年違法批地近3萬畝,有關部門通過衛星監控發現開平耕地被占;當地政府火速種植樹木、紅薯矇騙調查組

  開平市大規模違法批地最早源於2002年,當時和趙瑞彰無關。

  按照監察、國土兩部委的聯合通報,當年,市政府在水口鎮設立水暖衛浴生產基地,為解決審批難和規避繳納新增建設用地相關費用,時任市國土局局長建議:可以分拆審批建設用地。

  他們這樣做的依據是,按照《廣東省實施〈土地管理法〉辦法》規定,縣級政府有一公頃(15畝)以下的國有未利用地的審批許可權。

  此建議被當時的市委、市政府領導採納。

  「把上百畝土地,分批拆開成15畝以下的面積審批,這個做法一直沿襲下來。」12月13日,開平市國土局副局長鄧建洪說。

  2003年4月,繼任市委書記的趙瑞彰繼續採用這種方法,並在兩年後,成立開平市工業建設用地審批領導小組,專門負責批地。

  監察部副部長屈萬祥評價稱:開平市明知沒有農用地專用及徵收土地審批權,仍採取「化整為零」的手法批地,是「有組織地不執行甚至對抗黨中央、國務院和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有關決定。」

  據查,三年間,開平共將29785.05畝土地「化整為零」,違規審批。

  同樣讓屈萬祥「惱火」的是,在兩部委督辦期間,開平有關部門拿出了一套又一套「虛假的土地利用規劃圖」,「以欺騙手段應對上級的調查」。

  據當地一知情人士透露,開平佔用耕地一事,首先是在國家有關部門的衛星監控中被暴露的。而在國家檢查人員到來前,當地政府馬上組織人栽樹、種紅薯苗。

  事實上,當時並非種樹季節,樹種下后,死了不少。今年,又補種了一些。

  12月13日,龍勝鎮悟村一帶,在新土覆蓋的地面上,稀稀疏疏地長著幾棵矮小的樹木。旁邊一地塊,所種樹木過半死亡。

  知情人士透露,正是這一系列隱瞞事實真相的舉動,激怒了監察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調查組,導致明確提出對於趙瑞彰等官員撤職處分的意見。

  「三大戰役」戰略

  「搞經濟要像打仗一樣,軍令如山倒。」在趙瑞彰的軍事化口號下,西北戰場,創造10天征地1萬畝的奇迹。

  3萬畝土地在4年內被徵用,這樣快的速度「得益」於市委書記趙瑞彰全面推行的「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是趙上任后提出的經濟發展戰略,把全市15個鎮、辦事處按地域劃分為西南、西北和中部三片。

  「三大戰役」即是在此基礎上的西南戰役、西北戰役和中部戰役,集中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鎮級經濟建設。

  按照在開平投資的商人譚雄偉的理解,「三大戰役」主要是為了招商引資。那麼,鎮一級的政府招商引資的資本是什麼呢?

  「土地,沒有土地根本不可能招商。」12月14日,開平市民營經濟管理局調研股負責人和該市招商局一官員給出了同樣的答案,「有些鄉鎮就是靠比較廉價的土地吸引客商。」

  「搞經濟要像打仗一樣,軍令如山倒。」在趙瑞彰這種軍事化很強的口號下,開平的「西北戰役」戰場上,創下了10天征地1萬畝的奇迹。

  此「戰鬥奇迹」,已被永久載入《江門日報》。其報道稱,地處開平西北的馬岡鎮為了新建金碗工業新城開始征地,面積是一萬畝。該鎮鎮長曾表示,這一征地計劃「僅用10多天時間就完成了。」

  在12月11日,有當地記者現場探訪后表示,這個佔地萬畝的工業區,如今只有幾個小廠在開工,被當地農民戲稱為「金碗新城今天變成了糞坑」。

  政績和壓力

  在各地爭奪投資中,能順利徵得土地變得尤為重要,沒有工業用地,農民的耕地就成為爭奪目標

  當地招商局的官員也解釋,大規模征地,是為了發展鎮級經濟。

  12月12日,開平市國土局副局長鄧建洪稱,開平大面積的違法征地,政府成為利益獲得者,賣地的所得都成為政府財政收入。

  據介紹,珠三角如東莞等地,因為已沒有土地,很多項目和資金開始向經濟落後但土地富裕的粵西轉移。在江門,開平的經濟發展只能排在中間。而作為開平的上級政府江門市,也屬於珠三角落後地區。

  「江門,要努力成為珠三角當之無愧的一員。」一知情人士稱,廣東省一位領導曾在公開場合,這樣鼓勵江門市的官員。

  「招商招得好不好,地方經濟發展的快慢,是考核官員的硬指標。」開平市招商局的上述官員表示,雖然沒有下任務,但是各個地方政府其實都在暗暗比較一些數據。「你經濟發展的速度慢了,那就是你的工作幹得不如人家好。」

  2002年,開平市為了吸引投資,開出的優惠條件第一個就是土地。

  在開平市當時的文件中出現這樣的描述,「外商、個體私營業主在該市投資新辦各類型企業所需的基建用地,保證優先安排。投資工業生產項目,土地使用權出讓價直接按當地的土地開發成本價。投資總額在人民幣億元以上的高新技術項目,免費提供土地使用權。」

  2003年該市一份政府文件顯示,有個別鄉鎮為了吸引投資,甚至開出零地價的優惠條件。

  據當地官員介紹,在各地爭奪投資中,能順利徵得土地變得尤為重要,沒有工業用地,農民的耕地就成為爭奪目標。

  反對征地農民被判刑

  水口鎮村民記得,當地政府為將90畝水田賣給人開工廠,派來持槍武警維持填地

  在開平徵用農耕地時,衝突發生多起。

  水口鎮,因招商引資全市做得最好,這個被上級領導多次表揚的鄉鎮,因為征地,與農民的衝突也最多。

  12月14日,在水口鎮沙田岡村,村主任張德連還記得,幾年前為了強行把耕地征走,地方政府派出了持槍的武警。

  據張德連及其他村民回憶,2003年,有次當地政府要征90多畝水田,給別人開辦工廠。這個行動遭到全體村民反對。在此之前,村裡已被征去了200多畝,剩下耕地已經不多。

  次日大早,村民們扛著鋤頭等農具,趕往填地現場。「沒有想到來了很多拿槍的,鋤頭怎麼幹得過槍呢?」張德連和村民們記得,當時有持槍武警,守在地頭維持填地。

  看著自己耕種了一輩子的地,被機器一點點掩埋,村裡不少老人哭了。已82歲的武美玉老人,說起那件事仍情緒激動。

  「我挨了一個男的三耳光。」在阻止征地施工隊的對抗中,村婦何梅被打了。

  在今年的6月16日,因為征地遺留的問題,與沙田岡村相距不遠的高田村小組試圖與村委會幹部交涉。坐在路邊樹底下的村民們打出橫幅,等待村幹部的出現。

  上午11時,村幹部帶領十多輛警車,開始抓捕村民。拉扯中,9名村民受傷。

  另據《新快報》報道,去年4月,因為抗議把農耕地發展為房地產項目,2000多名村民奮起保護耕地,「結果幾十個村民被打傷,8人被抓,5名村民還被判了刑」。

  如今,沙田岡村453口人,剩下的土地只有36畝。據村民們反映,他們獲得的征地補償,根本不夠維持生活。

  2003年補償的征地款是2.5萬/畝。這些錢,並非都能給村民。

  沙田岡村村主任張德連介紹,征地款是由鄉鎮、村委會、村民按照3:3:4的比例分配的,這樣,十多年,沙田岡村368畝地已經被征去了330多畝,而征地款發到各家各戶的,最多也就只有一兩萬。

  性情市委書記

  熟識趙瑞彰的人認為,他違法批地,主要是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只是手段用錯了,但不能因此全盤否定這個人。

  「要發展經濟,難免要有人做出犧牲。」此前,趙瑞彰曾在一次會議上這麼解釋發展經濟中出現的問題。

  在犧牲農民利益的同時,趙瑞彰也將火引到自己身上。

  但在和趙瑞彰較為親近的一位知情人看來,趙瑞彰違法批地,主要是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只是手段用錯了,但不能因此全盤否定這個人。

  開平市內,碉樓星羅棋布,今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村落」被批准加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

  不久后的一次招商會上,趙瑞彰公開說,「今後大家就叫我『碉書記』。」

  據當地知情人士講,趙瑞彰愛喝酒,而且愛喝6斤裝的洋酒,故此得「趙六斤」的綽號。

  「他經常中午喝酒後開會,滿臉通紅,台下的人一眼就看得出他喝酒了。」開平市政府一位官員說,趙瑞彰還經常開會拍桌子發火。

  除了愛酒,趙瑞彰還愛唱卡拉OK。

  但在趙瑞彰的好友看來,趙以前是個很有理想的官員。

  恢復高考後,趙瑞彰考取了華南師範大學,後到暨南大學經濟學系就讀政治經濟專業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任教。

  1991年2月,已被評為副教授的趙瑞彰步入政界,先後掛任順德市副市長、台山市市長助理,2003年4月,由台山市委書記一職調任開平市委書記。

  「他放棄廣州安逸的生活,是希望通過自己的經濟學知識,為地方做點實事。」親近趙瑞彰的官員說,趙這才離開高校從政,與妻女分居兩地。

  12月13日,江門市政府外宣辦副主任鄧燦暉介紹,趙瑞彰和原市長施昭平的撤職決定已上報省里,其他12名級別較低涉案官員,處理已經到位。

  次日,本報記者試圖當面採訪趙瑞彰。在他的辦公室,開平市駐京辦主任劉卓人擋住記者。

  他說了兩句話替趙瑞彰謝絕採訪:「不做事情領導要批評,做了事情也要批評;現在是黨政分開,國土資源局是歸政府管的。」

  □本報記者 褚朝新 廣東開平報道

1097

主題

4592

帖子

215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55
沙發
 樓主| 華夏之聲 發表於 2007-12-20 02:40 | 只看該作者
說令不出中央,就是說地方有的諸侯不聽中央的話。有的人還不服氣。這樣的蓋子揭
開說明了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1: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