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中國政改將以疏取代堵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7-12-12 10: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於澤遠(北京)
  以倡導民主著稱的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前天說,中國政治改革下一步將著眼於調整社會的利益分配格局,以「疏」為主的「動態穩定」將取代目前以「堵」為主的「靜態穩定」。

  新華社下屬的《瞭望》周刊近期也發表系列文章為政治改革造勢。文章指出,中國經過29年的市場經濟建設,共識的焦點越來越集中在上層建築領域。以政治建設,釋放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的活力,是上下一致的期待。

  北京有關政情分析人士對本報說,中共十七大報告用「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取代以前的「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並提出「公民意識」、「以擴大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等與政改相關的新說法,表明官方將適度放寬向來敏感的政改話題的尺度。

  這名人士認為,近來一些官員和媒體積極討論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就是十七大引發的政治熱情的延續。在中共近幾次黨代表大會前後,官方一般允許輿論適度關注政治改革的話題。與五年前十六大前後相比,如今探討政改途徑的官員和官方媒體有所增多,討論的內容也更加具體,被官方容忍甚至接受的可能性也更大。

  俞可平前天在「財經」年會上發言時列舉了中國行政管理中存在的14個突出問題。其中包括:公共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合法化現象嚴重;管理越位、缺位、錯位同時存在;對行政權力缺乏有效監督;人浮於事現象較嚴重;重管制、輕服務傾向較明顯;行政成本相當高,管理過程不夠透明;一些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門缺乏誠信;公共腐敗仍嚴重;權力的邊界不夠明確,尤其是中央與地方、黨委與政府之間的權力邊界存在不少模糊之處等。

  俞可平沒有具體說明如何改革上述弊端,此前他曾對官方媒體說,中國的政治發展將遵循增量改革或增量民主的道路,不可能發生整體的突變性改革,但是某些領域將不時會有一些突破性的發展。

  所謂增量民主就是漸進式的民主。俞可平認為,中國的政治改革將通過增量民主,達到以「疏」為主的「動態穩定」,取代傳統的以「堵」為主的「靜態穩定」。

  最新一期《瞭望》在一篇題為「民主中國的政治步調」的署名文章中,用「積蓄」和「啟動」兩個詞來概括今年中國的政治社會大勢。

  文章解釋說,積蓄有累積共識的含義,對民主政治的強調,對平等觀念的強調,都是為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共同的認識;啟動意味著全面深入落實科學發展的開始。無論積蓄力量,還是啟動落實,其主要著力點均在於政府改革。

  文章說,明年3月,新一屆全國人大將開幕,新一屆政府機構將產生,政府機構改革的框架將很快展現在世人面前。而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條,就是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因為目前各級政府仍然管了許多不應管又管不好的事,而不少應該由政府管理的事卻沒管好。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8

主題

193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沙發
就是膽小 發表於 2007-12-19 09:55 | 只看該作者
所謂「疏」必定要犧牲利益集團,所謂「堵」則視全體公民為對立面。兩種模式均不能達到平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

主題

320

帖子

1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1
3
草民 發表於 2007-12-19 10:3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就是膽小 於 2007-12-19 09:55 發表
所謂「疏」必定要犧牲利益集團,所謂「堵」則視全體公民為對立面。兩種模式均不能達到平衡。

這如何是好?
custom_14.gif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3: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