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域外漢學家評說「于丹現象」

[複製鏈接]

5

主題

50

帖子

13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心路輪迴 發表於 2007-12-22 07: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域外漢學家評說「于丹現象」  

  
北師大教授于丹因在中央電視台作《論語》講座而名揚海內外,對這一「于丹現象」,域外漢學家們表示了一定程度的肯定,但更強調「研究要回到原著本身」。
據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在此間參加世界漢學大會的美國喬治敦大學東亞系魏若望教授認為,《于丹〈論語〉心得》只是一家之言,「對孔子理論的解讀並不能被認為是孔子理論本身。研究一種理論我們還是要回到原著本身。」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柯楚蘭教授說,于丹的講座對於向大眾普及古代經典有一定作用,但要想真正了解這一古老文化,人們最好還是走進大學里做深入研究。
域外漢學家們在接受訪問時認為,對經典不斷進行闡述是件自然的事情,國外對孔子和老莊等中國經典的解讀也有很多版本。
「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們現在解讀歌德和兩百年前人們的理解已經不太一樣了。」德國漢學家阿梅隆說。
不過他也指出,讀者對於這類「重讀經典」的作品,固然可以抱著開放態度各取所需,但問題是許多人讀過之後還是看不懂原著。
一些外國漢學家坦率地承認,自己對「于丹現象」有耳聞但並未親眼看過電視講座,因此只能發表謹慎的評論。
英國漢學協會會長司馬麟說,類似講座在英國也有,很多研究歷史的人一夜之間成了電視明星,觀眾對這類節目普遍反應不錯,提升了人們對歷史文化研究的興趣。
「但是,解讀經典的人要注意,不能把小說和歷史混為一談,讓人辨不清真假,結果誤導了觀眾,」司馬麟說。
雖然漢學家們站在學院派立場對「于丹現象」有所保留,但人們也發現,孔孟老莊等所代表的「東方智慧」,正與西方的國際經濟倫理學聯姻,成為西方漢學研究的最新發展之一。
于丹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關於孔子和莊子的講座遭遇了冰火兩重天:一方面收視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卻招致十博士的聯名反對。人們對「于丹現象」的討論仍在繼續。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沙發
NYLASH 發表於 2007-12-22 14:38 | 只看該作者
呵呵, 到底是于丹包裝了論語, 還是論語包裝了于丹啊.    
反正結果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2: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