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韓方明:企業社會責任的中國路徑

[複製鏈接]

4854

主題

6919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18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西洋人 發表於 2007-12-18 0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時近年底,又到了年終盤點的時刻,因此京城的各種企業論壇層出不現,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很多,角度也不一。其中自然不乏有作秀的成分,但是還是應該看長遠,看主流。企業尤其是規模比較大的企業,越來越意識到必須高度重視自己的社會責任。這是好的現象,因為企業的能力越大,佔有的社會資源就越大,相應的社會責任也就越大,每個企業的一舉一動不僅僅影響到企業自身,還影響到行業和非常多的社會人群。

當然,;關於社會責任,企業的考慮應該包括兩個方面:

其一是內部的,作為一個企業要把本職工作做好,如果本職工作做不好,就談不上對企業、個人有什麼責任,企業的責任感首先是要把企業做好,能夠盈利和照章納稅;另外就是要對員工負責,一個企業發展的同時,員工的收入、福利和職業生涯都應該得到提升。

其二則是外部的,幾年前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提出一個建議,這已經成為當今全球範圍內最重要的協議,協議建議公司、政府、勞工和整個社會都聚集在一起,通過各方的努力一方面幫助整個社會良性發展,同時能夠得到更多的經濟回報。全球的主流人群共識,也是希望所有的企業能夠尊重職員的權利,同時能夠保障工作場所的安全條件、環境的一些具體相關標準,,進一步就是希望大企業能夠進行比較好的公司治理。這份全球盟約已經成為很多國際大企業"新千年目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際上為什麼掀起企業社會責任潮流?以筆者所接觸的層面觀察所得,至少是因為有著三個深刻的前提才能出現的。

第一,他們的社會和企業已經足夠的富裕。這些大企業為了再多賺一點錢,所要付出的代價和成本——例如環境代價、資源代價和勞動代價等等,他們會感到得不償失。為了再富一點,再耗費更多的物質資源,消耗精神資源,工作太艱辛,也不值得。第二,他們的社會有很多基業常青的企業了,這些企業的自身能力很強,足以向社會回饋分享一些利潤。

第三,很多精英在這些大企業里自覺推動變革。在美國有一個說法,一流的人經商,二流的人科研,三流的人才從政,我們看到很多的精英在企業裡面,他們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精英,也認為自己有責任為社會努力。

由這個角度來對比今天的中國社會和中國企業,也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的規模和能力已經能夠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但是,有的企業和企業家似乎還是有保留,覺得別人都不做,為什麼是我來負擔這個責任。不能不承認,這樣想的確是人之常情。在美國,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斯蒂格利茨也認為,企業的社會責任就是多賺錢和多納稅。但是,我認為,在目前的世界和中國,這樣的想法還是片面和局限的。實際上,對於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來說,承擔社會責任不僅有必要,而且是有很大益處的。

首先,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謀求自身發展是企業的天職,追求經濟效益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但不是唯一目標,履行和承擔好社會責任也同樣應該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這兩個目標同時也是社會衡量企業發展的標準,兩個標準的結合反映出企業發展的水平和持續發展的潛力。這是因為,企業是在社會中發展的,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另一方面,社會是由包括企業在內的各種主體組成的,社會的進步包括企業的發展,也需要企業的發展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了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從而進一步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同時,企業的發展使它有更大的能力來履行和承擔社會的責任,更好的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和企業自身發展是統一的,而不是矛盾的,是相互促進的,而不是相互損害的。履行社會責任不應該被企業視為額外的營運成本,相反履行社會責任有助於提升企業的正面形象,同時促進社會長期繁榮,進而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的利益。沃爾瑪為什麼在中國設立工會?就是因為覺醒了,知道在中國發展必需要做一些事情。

而相反,為富不仁、掠奪成性的企業,在中國社會也已經越來越難以立足。例如近年對於血汗工廠的輿論討伐,就產生了極大的作用。

企業履行和承擔社會責任的切入點非常多,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應該實現自身又好又快發展,因為這可以直接為社會創造財富和提供就業機會。

二,要科學發展,愛護環境和保證運營安全。

三,企業要守法經營、誠信經營,自覺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這既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為其他所有企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和保護消費者利益的需要,是企業減負的社會責任的重要方面。

四,是企業應該力所能及的做社會公益的事業,比如扶貧濟困、關愛病人、捐資助學、保護環境和贊助科研等。

以上幾個方面的社會責任,有的是企業對社會的,有的是社會對企業的基本要求,企業應該自覺、全面、切實地履行這個責任。有的是對企業比較高的要求,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量力而行,力所能及的承擔。

當然,更重要的是,社會上也需要營造一個適合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氛圍。例如,政府部門就要與企業相互協作,共同履行和承擔好社會責任。從全局看,行政管理部門和市場主體之間的關係主要是合作,不是貓和老鼠的關係,而是裁判員和運動員式的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關係,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既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責任,同時也是企業正常發展的必要條件。嚴格執法、打擊各種市場違法行為,保護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而誠信、守法地在市場上公平競爭是企業應當履行的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有人把市場比做賽場,把法律比成比賽規則,行政管理部門扮演著裁判員的角色,而企業則是比賽場上的運動員,只有裁判嚴格執行比賽規則,運動員自覺遵守比賽規則,裁判員和運動員共同維護好良好的比賽秩序,一場比賽才能夠正常的進行。

和平不是一個絕對的和平,而是不同的勢力在衝突和較量中所達到的一個短暫的平衡狀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1: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