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生的選擇與生命的未來

[複製鏈接]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7-12-17 13: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前,有一個關於天堂和地獄的故事:一位武士一直懷疑天堂和地獄的存在。一天,他向白隱禪師請教:「真有天堂和地獄嗎?」白隱禪師問他:「你是做什麼的?」答:「我是一名武士。」「什麼樣的主人會要你做他的門客?看你的面孔猶如乞丐!」白隱故意激怒他,這時只見武士怒目相視,拔劍而出。這時,白隱緩緩說道:「地獄之門由此打開。」武士為之一震,心有所悟,遂收起寶劍,向禪師深鞠一躬,以謝開示。「天堂之門由此敞開。」白隱欣然道。這是一個人生選擇的故事,它告訴人們,人起心動念的善惡和一言一行的好壞,都是對未來的選擇。

人的一生會面臨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選擇,可以說人生處處是選擇、時時有選擇,人生就是一系列的選擇過程。由於對宇宙人生的認識不同,各人的價值選擇也會出現差別。比如,在做人的問題上,有人選擇利己,有人選擇利他;有人選擇獲取,有人選擇奉獻;有人選擇享受,有人選擇吃苦;有人選擇外求,有人選擇內修等等。人生選擇實際上是一個人對自己認識和人生覺悟程度的反映,儘管人們沒有明確表達自己是誰,也沒有發表人生宣言,但他的人生實踐已經表明了他對自己的確認和對生命未來的選擇。人生實踐千差萬別,大體上包括三種類型:
一種人以利益為重,追求名利地位,主張享受人生。這種人認為肉身即自己,肉身的物質需要和七情六慾的滿足是人生中的首選,精神道德是虛的,無關緊要。所以,一生中圍繞身外之物奮鬥、拚搏,只重做事,忽視做人;只講利益,不講德行;只想利己,不想利他。西方思想家認為這種行為是人的動物性表現,中國思想家稱這種人是「勢利小人」。
另一種人以精神為重,注重品德修養,主張道德人生。這種人認為良心和道德是人的本質所在,做人就要守住良心,重德向善,提高精神境界,既有益於社會,又有利於自己未來的命運。所以,一生中重視做人,修養自己、克己利他、善念待人。西方思想家認為這種行為是為人的人性表現,中國思想家稱這種人是「正人君子」。
還有一種人以信仰為重,注重凈化心靈,主張修鍊人生。這種人認為人有善良的先天本性,那才是真正的自己,在生命的歷程中,世間只是短暫的停留,不應在此迷戀流連,要通過修鍊返本歸真。這種人按正法正道要求自己,修鍊自己,精進實修,境界不斷升華。西方思想家認為這種行為是人的神性表現,中國思想家稱這種人是未來的「聖人」、「至人」、「神人」。
人無論做什麼都是給自己做的,今生所為就是未來命運,目前所做就是選擇未來。上述三種人的人生實踐實際上就是通向不同目標的三條人生之路。第一種人走的是隨著道德下滑敗壞的路;第二種人走的是重德向善、福報未來的路;第三種人走的是出世重返天堂的路。釋迦牟尼佛講:「人生只在呼吸之間」,孔子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在生命的長河中,人生只是短暫的一瞬。你又會如何選擇呢?

人生選擇既是對生命未來的選擇,同時也是自己在宇宙中位置的選擇。現代人由於受無神論、唯物論的影響和束縛,接受了單空間的宇宙觀,誤認為宇宙只有人世這一個空間,把天堂和地獄當作人的虛假幻想,所以不知道或不相信人還可以在宇宙的多層空間中進行選擇。在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單空間認識的支配下,人只重視在世間選擇自己的位置。為了在社會中爭取一個好的位置,捲入政界和軍界的人在拚命往上爬,總想官位越高越好、權力越大越好;商界中的人總想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錢財越掙越多;學界的人總是拚命使自己的職稱越來越高、名望越來越大。這種人只重視在虛幻的人世中定位,不知道在真實的宇宙中歸位,「反認他鄉是故鄉」。
歷史上,確有一部分人通過學習佛法,放棄了後天觀念、打開了眼界、放寬了思維。他們知道宇宙是極其龐大複雜的多空間存在,人世空間在宇宙中是最低、最迷、最苦、最髒的一層空間,在宇宙高層空間到處都是純凈新鮮、琳琅滿目、無限美好,那裡是真正的天堂。他們認為人應當重視在宇宙高層空間中選擇自己生命的位置,走修鍊之路,這是提高境界走出世間,生命歸位之路,這是人對自己生命負責的唯一正確的人生選擇。為什麼歷史上許多地位高、有作為、貢獻大的人最後都選擇了修鍊之路呢?因為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發生了根本轉變,他們把自己與宇宙聯繫在一起,在洪大的宇宙範圍中來選擇人生之路和生命的未來。如:被譽為「二十文章驚海內」、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學富五車,才華橫溢的李叔同,正當他各方面造詣達到人生頂峰之時,於1918年剃度於杭州虎跑定慧寺,遁入空門,做了一個名「演音」、號「弘一」的僧人。一位非常優秀的藝術家穿上百衲衣后,從觀念到行動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斷絕塵緣,超然物外,幾乎廢棄了所有的藝術專長,耳聞晨鐘暮鼓,心修律宗禪理,藝術家的李叔同變成了修鍊人的弘一法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5: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