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邳州書記返鄉受夾道迎接調查:鐵腕施政被指責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12-11 19: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核心提示:事先,似乎沒有人能想到,一場歡迎儀式會給江蘇省邳州市帶來這麼大的影響。事後,邳州政府官員對此事諱莫如深,認為「這是邳州的陣痛期,過了這個時期,邳州依然會陽光燦爛的」。不管事件發生的初衷指向何處,事件的主人公邳州市委書記李連玉,毫無疑問地成了備受爭議的人物。在邳州當地,有人曾贈他牌匾,上寫「人民的好書記」;亦有人稱,他在改革中將大片土地賣掉,其行政手腕硬是硬,但有點霸道。甚至還有人說,他好大喜功,建設了一系列「面子」工程。在爭議的漩渦里,李連玉的回答是:「我只相信一句話,好人說不壞,壞人說不好。」



返鄉事件:吸引了全國網友眼球


12月2日中午,江蘇省邳州市市區淅淅瀝瀝下著小雨,天氣有點冷。計程車司機趙先生扯了扯領口,又鑽進車內。從邳州老城區到新區的路上,趙先生對一個月之前發生的事記憶猶新,說個不停。


10月23日,參加完十七大的李連玉從北京返回邳州。就在返回的途中,受到了有關單位和群眾的歡迎,當地媒體對這場迎接活動作了詳細報道。事後,這場儀式被冠以「熱烈隆重」、「人山人海」、「場面幾乎失控」等關鍵詞語在網上迅速傳播,一時在國內引起軒然大波。


就這樣,一個邳州當地的迎接活動,逐漸演化為吸引全國網友眼球的「邳州市委書記返鄉事件」。眾多網友對此事件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截至今日仍沒有完全停息的跡象。


熱議升級:他好大喜功,搞面子工程


記者明顯從當地政府部分官員的表情上讀出這場爭論的敏感性。


這一段時間恰逢省市縣三級政府換屆之時,邳州的政府官員都在忙碌著。「李書記在邳州做市委書記5年了,他的業績大家都有目共睹。」邳州宣傳部新聞科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擺著手說,現在是邳州的陣痛期,過了這個陣痛期,邳州依舊會陽光燦爛的。


「現在我們只希望一切爭論都慢慢停息下來。不是完全怕影響到李書記,而是怕影響到邳州政府的整體形象。」這位工作人員略顯疲憊地說。


而幾日前,網上又有人以「李連玉十大工程輝煌政績」為題發帖,再一次將矛頭對準了這個目前「抽煙量明顯增加」的市委書記。帖子發圖稱:「這是正在建設的「龍潤邳州」雕塑;這是耗資7000萬元『連玉大道』,518米長漢白玉輔就,刻有9999朵蓮花,寓意前程無限。這是耗資1200萬元長度1008米,噴高100米,使李連玉頗為自豪的天下『第一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個帖子很快又掀起新一輪熱議李連玉的高潮。不少網友認為李連玉「好大喜功,搞面子工程」。對此,邳州宣傳部辦公室的一位官員認為,這些工程是為展示邳州良好的投資環境而建的,無可厚非。


爭論仍在繼續。


12月2日,記者在進入邳州市新區時,抬頭見到了網友帖子中所指的「龍潤邳州」雕塑,整個雕塑蔚為壯觀,幾條巨龍盤旋在大轉盤的上空氣勢洶洶,大紅色的外觀非常惹眼。12月6日,當記者再一次路過這個雕塑的時候,發現雕塑的顏色變成了暗黃色。當地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刷完黃色塗料這個工程才算是完成了。


鐵腕形象:「他敢想敢幹,但有點霸道」


對於整個邳州來說,似乎並沒有受到什麼明顯的影響。


12月4日上午,邳州上空陽光溫和。街道上的人們慢悠悠地逛著,路兩旁的施工工地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老城區的改造以及新區的擴充仍在悄悄地發生著計劃內的變化。


位於青年路的老市委大院目前已經人去樓空,一位老大爺在一下接一下地打掃著滿地的黃葉,一時將笤帚停下來,說:「這裡要建成人民公園。」他身後的一片空地上,幾位市民在健身器材上邊運動邊說笑。


西邊的林蔭路上,曾在邳州經委工作的退休老幹部王廣則站在閱報欄前也在讀報,他將頭上的鴨舌帽稍稍一掀問道:「你也是沖李連玉來的?」


李連玉,1959年12月生,江蘇豐縣人。1975年8月參加工作,2002年12月起在邳州任市委書記。現任徐州市副市長、市政府黨組成員,邳州市委書記。「李連玉在邳州這5年,邳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他手腕很硬,敢想敢為。」王老先生說,李連玉 「鐵腕執政」好是好,但有點霸道。


「李連玉對下級官員要求十分嚴格,要求他們一天工作16個小時;他還力排重議,要求官員向社會公布自己的手機號。」曾在邳州農業局供職的退休老幹部曹希常向記者證實,邳州有十幾個搞城建的小分隊,裡面的工作人員每天的工作時間確實比較長,有的甚至已經超過了16個小時。隨後,他還向本報記者提供了一份特別的「電話公告」。這是2007年3月3日出版的當地報刊活頁《邳州新聞》,第五版通版印有邳州市委市政府、各局委、鄉鎮領導,包括李連玉本人的手機號。版頭上說:「要求本公告涉及人員聯繫電話每天24小時保持開通,城鄉群眾如有需要反映的問題,可隨時與相關人員聯繫。」記者按照「公告」上顯示的號碼撥打幾個電話均能接通。


李連玉在工作日時不時地進行突擊檢查,一旦發現誰不在崗位就會嚴厲地加以責備,甚至在大街上看到一些城建的不足之處,就會打電話將相關官員叫到現場督促辦公。有一天晚上,李連玉突然跑到一鄉鎮去「查崗」,發現該鎮黨委書記謊稱在崗,隨即將此人調換崗位。


李連玉還堅持對招商引資、民營經濟、項目建設等工作差的單位出示「黃牌」警告,相關負責人受到兩次黃牌警告就會被撤職,不論受罰者資歷如何,均不留情面。有一年總結大會上,一位59歲的農機局長因目標任務未完成,被點名上台領了黃牌。


不止這些,在對邳州舊城區的改造中,李連玉的「鐵腕」形象更為鮮明地得以體現。他將邳州市近三年把水泥廠、酒廠、紗廠、化肥廠、武裝部、商業局等廠或辦公樓全部賣掉,通過先拿資金投入新區建設,建成后再騰出老樓給開發商。對此,曾在科委工作的退休幹部老徐有自己的看法。他說,李連玉在「賣地」之前不和單位負責人多做溝通,而是「地賣過後找你簽字」。他舉例說,有一次李連玉問一醫院院長一個項目為何遲遲未動工,院長答覆沒有錢。李連玉立馬拉下臉來,「你沒錢就下去,我去找能弄到錢的人來。」

民間聲音:「親民書記5年帶來很多變化」


「有啥說啥,這5年經濟確實發展很快。」「環境不錯,建了很多綠化帶。」「道路寬了,城區面積也比原來大多了。」「新區你去看了嗎,華燈初上時看起來更加漂亮。」12月5日,邳州街頭幾位市民向記者津津樂道著邳州市區的變化。


一旁賣烤鱔魚的王老漢將這些變化歸功於市委書記李連玉,並稱李連玉為「親民書記」。他翹起大拇指說,李連玉經常下鄉搞調研,每到一個地方,都深入到當地老百姓的田間地頭,和他們嘮家常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解決了不少關係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


從邳州當地媒體公布的數字來看,近兩年邳州市6400多名貧困學生領到了助學「綠卡」,6000多名殘疾人納入低保;17個敬老院投資總額達1825萬元,1731名老人同享「關愛工程」溫暖,近4000名下崗職工喬遷新居,1300名社會孤兒擁有了「黨員媽媽」重新獲得母愛,投入4000多萬元一舉解決了偏遠山區燕子埠、占城鎮困擾群眾多年的的吃水難、住房難、行路難等五難問題。


對這些數字的出現,仍有人在質疑,認為是李連玉表現「政績」而為。但在從這一系列「政績」中獲得實際利益的老百姓看來,李連玉的「親民形象」也許更經得起質疑者的拷問。


12月3日下午,邳州一位市民來邳州市委辦事,在樓道里他向記者回憶說,一次他在北京回不來了,「我給李連玉打個電話,他就派人將我從北京接了回來」。


記者在邳州走訪時,遇見很多這樣的例子。燕子埠鎮黑山村的老李仍然記得去年李連玉到他們村割麥時的情形:去年夏收時節,李連玉與其他機關幹部一起揮鐮幫助村民搶收小麥,割了2畝多的小麥后,坐在田間地頭與村民閑聊。「他和村民說說笑笑,給人很親切的一種感覺。」老李說,當時村民向李連玉反映了村裡吃水難的問題,過了一段時間問題得到了解決。


不僅是田間地頭,李連玉還經常到學校、敬老院去,在當地民間留下了「不少感人的故事片段」。曾經的失學兒童鄧麗君、議堂鎮孤兒姚占花、下崗工人李向東、患重病的青年沈鳳文等,說起李連玉都一聲接一聲地說「李書記人不錯」。(鄭州晚報特派記者 牛亞皓 袁帥 自江蘇徐州報道)


鐵腕書記和他的城市崛起夢想


核心提示:李連玉任市委書記的5年中,他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讓邳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實現「窪地崛起」、「五年再造一個新邳州」。從此,「邳州經驗」、「邳州模式」甚至「邳州精神」成了絡繹不絕的外地考察團注目邳州的關鍵詞。


「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是邳州近幾年發展變化最直觀的表現」。李連玉關注民生、城建,在他看來,良好的城市環境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承載平台,更是城市競爭力的體現。


在李連玉的主導下,邳州老城區的一些工廠好局委用地被賣給外地的「私人」所有,老的政府所在地也將被建成「人民公園」。2007年8月7日,邳州市委市政府發出新一輪的衝鋒號令,李連玉要求實現東隴海第三大市的「城市夢想」。


一系列大膽的措施過後,有人讚賞,有人反對,這都將留給李連玉和邳州許多新的思考。


邳州5年實現「窪地崛起」


邳州隸屬江蘇徐州市,歷史上曾是著名的農業貧困縣,近年來卻異軍突起,經濟指標迅速提高,在蘇北地區獨樹一幟,被譽為欠發達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典範。


2001年被當作邳州起飛的始點,正是李連玉開始擔任市長、主導邳州發展思路的年份。2002年,李連玉擔任當地市委書記后,以鐵腕手段,大力推進經濟發展,致使經濟增速近年屢居蘇北之冠。


2007年6月,李連玉獲選黨的十七大代表,全國2000多位縣級書記中,據稱只有不到20人當選黨代表,整個蘇北地區的數十名縣級黨委書記中,更是只有他一人。


近三年來,邳州市先後把水泥廠、酒廠、紗廠、化肥廠、軸承廠等企業賣掉,並且,還賣掉了位於市中心的衛生局、教育局和武裝部等辦公樓,籌資建新區。邳州市政府也搬出了市區,舊址將被建成公園。


12月4日下午,記者看到,衛生局等局委的房子已經被拆掉,四周用綠色建築擋板周了起來,擋板內有三輛挖掘機正在作業,拉有鋼筋、水泥的大卡車不停的進進出出。「這個地方要建成一個商業中心。」一位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


與這個未來的商業中心一路之隔的是邳州市政府舊址,如今,這個政府大院已經變成了人民公園,公園內有很多老人在散步。


一位散步的老人指著正在建設的商業中心,告訴記者:「這個地方原來比較破舊,現在把那些舊房子全拆了,重新建漂亮的,挺好的,城市要發展,肯定要有新舊交替的,新區建設也非常漂亮,建議你去看看。」


12月4日,臨近傍晚,計程車沿著這個小城的街道開往新區。新區非常漂亮,雖然華燈初上,雖然人氣不旺,但依然可以看出繁華氣息。


位於新區顯要位置的沙溝湖農業示範園有著很氣派的大門。一河之隔,是剛建成的一塊國內縣級城區最大人工濕地。


夜很快就蔓延下來了,新區寬闊的道路兩旁,五彩的燈光圍著河面,乾淨美麗。


李連玉曾在邳州的多個場合指出:「環境就是優勢,城建也能出生產力」,所以,在他看來,良好的城市環境不僅是經濟發展的承載平台,更是城市競爭力的體現。


由聯合國人居環境發展促進會評選的「2007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城市50強」於今年九月揭曉,邳州成為江蘇省唯一入選的縣級市。


當時,李連玉曾在當地的電視新聞里這樣說,「五年再造一個新邳州」將成現實。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7-12-11 19:37 | 只看該作者
群眾夾道歡迎
經濟發展背後的諸多爭議


應該說,邳州近幾年的發展得益於江蘇省委、省政府加快蘇北振興、實施沿東隴海線產業帶開發的決策。


在加快城市建設的同時,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記者在邳州市委宣傳部提供的一份材料中看到,邳州經濟發展榮獲徐州市綜合考核「三連冠」,綜合實力躍入蘇北縣級「三強」,入選「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100強」。


記者在邳州政府網上看到,通過市場運作等手段,邳州今年全市財政總收入有望達到20億元,比去年增長52.7%,經濟增速已居蘇北第一。


政府公布的這些數字,似乎並沒有讓所有邳州人感到滿意。


12月5日上午,在邳州市老幹部局的一間辦公室內,原邳州市農業局工作人員曹希常向記者透露,李連玉在邳州推行的一些改革措施都存在爭議,「他的功勞大家都肯定,邳州近幾年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存在的問題也需要正視。」


「邳州市水泥廠、酒廠、化肥廠和軸承廠都是很好的廠子,生產的產品質量好,銷路也不錯,但都被市裡給賣了,並且賣的都很便宜,沒辦法啊,要建新區,政府缺錢。」曹希常說。


但是,邳州市委一位工作人員的觀點卻與曹希常老人的說法完全相反,「那幾個廠都瀕臨破產,所以,政府才想辦法改制。」


原邳州市經委工作人員王廣則告訴記者,市政府在變賣幾個局委辦公樓時,「顯得非常獨斷,已經把辦公樓賣過了,才通知各局委的相關負責人,一年前,老政府南大院幾個局的領導被召集到一起,看了由市政府已經起草好的文件后才知道,自己局裡的大樓要被賣掉。簽字后,至於賣給誰,多少錢賣的,他們一概不知。」王廣則說。


記者電話聯繫了邳州市衛生局和教育局,接電話的工作人員都說,「領導不在,你們直接問市裡吧。」


而邳州市委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也以「此事比較敏感,只有領導才能回答,但領導們都下鄉調研了」為由,拒絕了記者的進一步求證。


在邳州論壇上,有不少邳州當地網友都對邳州的經濟發表的看法。一位署名「民主鬥士」的網民指出:「邳州確實取得了發展,但繁榮存在一定的假象。」


「我是搞經濟出身的,根據我的判斷,邳州的經濟不可能像政府公布的那麼好。」王廣則說。


東隴海第三大市的城市夢想


李連玉在邳州任市委書記五年了。


這五年邳州的「窪地崛起」,令河南不少縣市為之側目。記者在邳州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上看到,「邳州大事記」里有很多包括蘭考、通許、開封在內的河南縣市來邳州參觀考察的記錄。關於全國各地的參觀考察團的記錄則比比皆是。


邳州決策者正在構建著嶄新的城市夢想。在邳州市委宣傳部新聞科向記者提供的一份名叫《邳州調研》的內部資料上,記者看到這樣的文字:2007年8月7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建成第三大市」的衝鋒號令,李連玉要求確保如期建成「大而強富而美」東隴海第三大市。


東隴海鐵路沿線上第一、二大市分別是徐州、連雲港。為爭奪「第三大市」,邳州和自己的鄰居新沂市曾發生了較長時間的較量。新沂也是一個縣級市,但所處的地理位置明顯優於邳州,邳州最大的優勢在於民營經濟的發達。在獲得第三大市的發展機遇之後,邳州上下都表現出振奮的精神狀態。


「承載著邳州163萬人民的光榮與夢想。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即將到來,一個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勝利在望!」李連玉在「決戰決勝東隴海第三大市」動員大會上感慨道。


留給邳州和李連玉的思考


「書記返鄉風波」已過去一個多月,人們在平息和淡忘此事的同時,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李連玉這個人和邳州的發展,並展開了一場大討論。


支持者誇讚城市面貌的迅速變化,強調只有強有力主導下地方才能迅速發展;而另外一些人卻從實際生活質量的觀察出發,憂慮農民失地、國企職工下崗、房價上漲等實際困難;還有一些人則質疑,這種一味求快大的發展模式是否可持續?地方財政為建設所承擔的巨大壓力是否為邳州的長遠發展埋下隱憂?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0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